8月27日凌晨,历经40多天的搜寻,河南汝州中央公园云禅湖水域鳄雀鳝终于被拿下!
“一共有两条鳄雀鳝,整个过程比较艰难。”8月27日上午,参与鳄雀鳝围捕工作的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蓝天救援队队长曹阿杰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由当地消防人员、民间救援集结的近50人的围捕力量合力围捕,目前当地已对鳄雀鳝进行无害化处理。
围捕现场
三天围捕过程:举步维艰,出动“水下机器人”
鳄雀鳝所在的云禅湖,位于汝州平顶山中央公园最北端,面积近百亩,深约1.3米。参与围捕的平顶山市新华区蓝天救援队队长曹阿杰向天目新闻记者回忆了围捕过程。
8月24日,鳄雀鳝位置被锁定,当地人员着手“捉拿”怪鱼。在民间救援队辅助下,消防员拿着安全绳多次尝试进入U型管道搜寻,但由于管壁上有淤泥,还有水草附着,抓捕难度较大。
曹阿杰介绍,管道长达180米,呈倒梯形结构,“入口通道是平的,约30米长,内有淤泥。管道内还有坡度较大的下坡,管道底部水深达2米”。围捕期间,3名队员进入管道实探,走了50米就缺氧。
25日,鳄雀鳝的围追堵截还在继续。前来支援的驻马店、许昌蓝天救援队带来两台水下机器人深入管道探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管道内部情况复杂,水下机器人探测亦是“举步维艰”。
“越往里面光线越暗,水质也比较浑浊,能见度也很低。”在距离管道口五六十米的位置,现场人员发现疑似鳄雀鳝身影,但是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围捕工作稍作停滞。
26日,汝州平顶山下起大暴雨,对现场工作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水一直在抽,但还是赶不上进水的速度,抽水有点费劲,需要足够的时间”。随后,四名队员穿戴装备、戴上氧气面罩后深入管道,用头部照明灯探路,划船前行,对鳄雀鳝实施抓捕。
围捕现场
耗时1个多月抽干一湖水 到底值不值?
今年7月,汝州平顶山市民在晨练时发现中央公园云禅湖水域有“怪鱼”出没。汝州市中央公园运维负责人綦立表示,根据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此鱼较大,嘴巴长尖牙,身体呈暗黑色有花纹。
“起初,公园方以为是一条大鱼,于是请了专业捕捞队,用声纳寻找,再将云禅湖一分为四,进行拉网式捕捞,无果。”经过专家辨认,“此大鱼疑似鳄雀鳝”,如果属实,将会对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后来,公园方采取投饵诱捕,仍旧无法捕捉到“怪鱼”。最后经过研讨,决定采取抽干湖水捕“怪鱼”的方式。
“降低湖中水位会对水草、水生态造成一定影响,这些都已事先考虑到。”公园方一名负责人表示,抽干湖水捕捞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当地于7月26日开始使用水泵等设施抽水。8月23日,云禅湖20万到30万立方的湖水已被抽干。在湖水被抽干的同一天,多家媒体进行直播捉拿“怪鱼”。直播首日,超3000万名网友“云监工”。抽干一湖水捕鱼到底值不值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介绍,鳄雀鳝号称“淡水杀手”,因长着跟鳄鱼一样的短吻和上下颚密布两排匕首般锋利的牙齿而得名。从鳄雀鳝鱼尾呈圆形判断,它是一种远古鱼类,属于外来物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上世纪90年代时作为观赏鱼引进中国市场。
捕获的"怪鱼"
“鳄雀鳝没有经济价值,对生态百害而无一利。”顾党恩说,近年来,鳄雀鳝在我国多个城市的湖泊中频频现身,多为人为弃养造成。鳄雀鳝属于巨型食肉鱼,在我国水域中没有天敌,繁殖力、生存能力都很强,性情凶猛,主要以捕食水中鱼类为主,其食量也异常惊人。如果养殖水域混入鳄雀鳝,会让养殖户血本无归。 “一旦形成种群再去防控,耗费的生态、经济成本将是巨大的。”
鳄雀鳝将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今年8月1日起,《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外来物种防控的管理办法,由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订本领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策略措施,指导地方开展防控。治理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引起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需要治理,但也面临着困难。以鳄雀鳝为例,目前在国内的多家花鸟市场都能找到其身影,公众意识淡薄,养殖、贸易依然无法杜绝。顾党恩介绍,他参与起草的新一期《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于8月底公布,鳄雀鳝将在名单之中,此外还有巴西龟、大鳄龟、“清道夫鱼”(学名豹纹翼甲鲇)、齐氏罗非鱼等,届时这些水生生物的养殖、贸易等也将有明确的规范依据。
再以长江水生生物为例,目前探明的外来水生入侵物种就有30多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告诉天目新闻记者,随着近年来长江流域城市湖泊中出现鳄雀鳝的身影,他和团队也将会着手研究,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
天目新闻记者 周娜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