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百家争鸣,商汤绝影的评价象限在哪?

热点资讯2022-08-31 07:07:26佚名

汽车智能化百家争鸣,商汤绝影的评价象限在哪?

来源:远川研究所


要评选企业的时髦词汇,“造车”与“自动驾驶”等必然会有一席之地。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找到系统的评估方式。虽然“汽车智能化”并不是新鲜话题,但是大部分厂商仍然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有着“AI第一股”之称的商汤早在2017年就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有所布局。2021年7月9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SenseAuto绝影的发布。而在一年后,商汤业绩中报的发布,提供了一个审视和评估汽车智能化的切面。

商汤财报显示,智能汽车业务同比增长了71%。2022年上半年,新增汽车定点数超过300万辆,合作企业包括了蔚来、比亚迪、奇瑞、东风、上汽和广汽等,并且取得了中国乘用车前装座舱AI软件市场行业第一的市占率。

结合汽车自动化行业进程以及商汤绝影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可以评估商汤汽车业务价值的阶段。

01

自动驾驶的水花和波澜

2018年,摩根士丹利对Waymo给出了1750亿美元的估值,比上一轮暴增1000亿美元,其中Robotaxi业务价值800亿美元。

麦肯锡预测,仅在中国,Robotaxi在2030年的订单金额就将达到2600亿美元,会超过自动驾驶乘用车的销售金额[2]。

资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自动驾驶会让司机“下岗”,而那些手握新技术的创业公司则成为了香饽饽。但这些技术不是画画大饼那么简单,随着它们经受各种检验,自动驾驶的难点逐渐凸显。

首先,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在“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预计会扩大10倍;其次,自动驾驶面临着“硬件”“算法”以及“数据”之间的一个“不可能三角”,要同时把握它们的难度极大。谷歌亲儿子Waymo拥有顶级的硬件和算法,但到2021年底,累计行驶里程“只有”3200万公里,而根据兰德公司的预计,要确保安全性,测试里程得上百亿。

再综合考虑中国道路的复杂路况,自动驾驶可以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了。

难度越大,突破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越高。国内公司,采用不同的方式交出了答卷。

小马智行从解决技术方案切入,提供的核心方案,包括高精地图定位和道路情况探测等。利用多传感器深度融合技术,能够在暴风雨天气中感知周围的环境。2022年3月,小马智行公司估值达到85亿美元[3]。

又比如致力于AI科技的Momenta。基于数据驱动的它有着数十亿公里道路的真实场景,并结合了量产自动驾驶和完全无人驾驶。2018年,完成2亿美元融资时,公司估值10亿美元,此后又完成了两轮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

那么,以智能汽车行业发展为参照,商汤绝影在这个坐标系中的位置如何呢?


02

商汤的探路与收获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逻辑是:自动驾驶如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是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

技术企业联手整车厂是最好的选择。

2016年,通过与本田的合作,商汤正式入局汽车领域。在那一年的本田年度大会上,双方研发的自动驾驶仅依靠四个摄像头输入,不仅成功完成了常规驾驶,在大雨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也很稳定[4]。

与本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让商汤绝影成为了亚洲首个与全球前五大车企品牌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AI企业。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开局。

此后的6年时间,商汤智能汽车平台的落地商用持续加速,在刚发布财报中也可窥知一二: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服务客户同比上升了54%,单客户收入提升了11%。2022年上半年,新增汽车定点数超过300万。今年7月,商汤与广汽达成了战略合作,多个搭载了绝影原创算法的车型将在今年和明年陆续量产上市。

一句话总结:商汤绝影在商业化上的进展已经卓有成效。

进一步拆解这份成绩单,可以发现商汤的内在逻辑:商汤绝影不仅在试验场有前瞻的研究,还通过与整车厂的合作检验了结果,并且,还会用相关的数据和结果进一步反哺研究。

具体而言,可以从丰富的落地成果感知层面技术经验的不断迭代以及车路协同能力三个方面展开。

一个能够说明落地为王的例子,是商汤绝影在智能座舱领域的研究。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2021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座舱AI软件供应商标配搭载量」排行榜,商汤集团名列第一。


早在2018年,商汤就发布了一站式座舱解决方案,打包提供包括 DMS/OMS/刷脸开门/AR美颜拍照/虚拟助手等功能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为客户项目体验的优化提供丰富的感知能力。

今年,在本田中国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系列两款首发车型中,商汤绝影刷了一波存在感:它提供的“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可以感知疲劳驾驶和驾驶分神等行为,并通过及时有趣的互动改善驾驶体验。

除了舱内的应用,视觉感知在行车方面的加速拓展更是被人寄予厚望。

由于汽车处于移动状态,其产生的感知数据无论在数据体量还是数据质量方面,都远高于其他领域。不过,汽车数据如何能够高效利用,通过人工智能拓宽汽车的智能化边界,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大量的长尾问题。一些场景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比如崎岖的路况,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会非常严重。第二是要不断丰富智能汽车的运用场景,包括智能座舱中对老人小孩的照顾以及各种交互体验等。

突破这个难题,算力支撑必不可少。事实上,各家厂商都已经有所尝试,比如特斯拉的超级计算机Dojo,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对于AI训练来说,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三强大的算力中心。又比如小鹏和阿里云合作建设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算力可达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60亿亿次)。

商汤绝影有着更加强劲的算力加持。年初在临港启动的商汤智算中心AIDC,拥有每秒3.74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总算力、全套的自动数据标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能力。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

此外,与其他厂商相比,商汤的一个优势在于,它的平台是开放的,与多家整车厂的合作,不仅让数据闭环的实现变得更加高效、可靠,也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行业的动态。

除了“大算力”,商汤有“大模型”作为补充力量。截至2021年中,商汤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计算器视觉模型,该模型拥有超过300亿个参数。

人工智能正在从单一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而通用模型的出现,能够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以及产品和场景应用的创新。

关于通用模型能实现的高纬度感知可以举个这样的例子:在城区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执行任务的车辆,原来只要知道这些是车就可以,但如果能知道它们各自的车型、在做什么任务,就能更好地做一些驾驶策略的调整。

换句话说,“大算力”与“大模型”的结合,能更好地帮助解决前文提到的长尾问题。

此外,商汤致力于打造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 AI大装置,也不仅仅为智能汽车所用,同时支持智慧商业、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等众多领域。结合大量行业的数据和反馈,能进一步帮助打造通用智能的研发平台和模型。

至于车路协同,商汤在这块也有相关的布局,包括车路云完整的体系方案以及在车端的储备。

今年8月,商汤绝影联合临港捷运,共同开展了L4级自动驾驶小巴试乘体验活动。关于前文提到的长尾问题,自动驾驶小巴就给出了解答。


由于没有左转绿灯的保护,无保护左转即便对人类驾驶员来说也存在不小的难度,因而也被称为"自动驾驶能力的试金石"。五台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组成的车队,在接驳服务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多个颇具挑战的无保护左转。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1年末,商汤绝影就拿到了上海市首张自动驾驶小巴公开道路载人示范应用牌照。目前,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已经陆续在成都、福州、广州、青岛、苏州等城市亮相,并在上海、无锡等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行。

03

尾声

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教授发表了一篇名为《通用智能拓展智能汽车边界》的主题演讲。

他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智能汽车正在从传统的“制造”到“制造+服务”模式转变。它将连接城市和个人,在个人消费、城市管理和企业服务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而只有走出实验室,想象空间才不会局限在想象中。

在拓宽边界的过程中,商汤绝影展现出了这么几个优势:首先,是时间上的先发,早早进行了智能汽车的探索和布局。其次,是“实验+落地”的两条腿走路,通过与整车厂的协作探索,检验理论并用结果反哺研究。第三,则是通过与商汤底层能力——“大算力”与“大模型”的结合,进一步解决智能汽车落地场景的长尾问题。

另一方面,商汤绝影体现出了公司在AI产业的全域布局野心。长期来看,AI+智能汽车是深度融合技术和产业,而跨界融合的化学反应,能进一步拓展技术的外延。以此,商汤正逐步实现研发与商业的正循环。

从这个角度来看,商汤利用AI技术赋能汽车智能化,可能只是个开始。


参考资料

[1] 商汤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

[2] 出行市场的下一个五年:驱动力、制胜因素、运营模式及未来竞争格局,普华永道思略特

[3] 斩获D轮融资 小马智行估值达85亿美元,中国经营报

[4] 商汤绝影: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扫地僧」,砍柴网

[5]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教授:通用智能拓展智能汽车边界,商汤科技


本文标签: 商汤  汽车  智能化  自动驾驶  绝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