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正式走进中国市场,特斯拉入华至今已有整整9年。
8月30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回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的十年。在她的印象中,当时新能源汽车对全世界消费者来说都还是新鲜事物,续航里程低,充电桩配置也不齐全,消费者都抱着观望态度。十年过去,许多技术都突破了瓶颈,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走入了新阶段。
9年来,特斯拉中国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成长,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都需要开展广泛国际合作。
李克强指出,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是符合国际规则的,对在华注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中国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升级,同各方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十年经历三个阶段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怎么评价最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陶琳:近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政策驱动阶段、产品驱动阶段、认知驱动阶段。
在2010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都还是新鲜事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为政策驱动,通过供给侧对车企的碳排放规则、燃油或新能源积分达标,对需求侧的牌照限制、限行等约束性政策推动发展。
而在政策驱动下,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大趋势,众多车企开启能源转型,扎堆推出新能源车型,不断拓展产品类目,消费者可选车型大幅增加,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变为车型导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新能源汽车已经真正可以替代燃油车,成为未来出行的更佳选择。当前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十数年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存在哪些瓶颈和困难,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陶琳:任何新事物在起步阶段都会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主要面临技术还在不断提升、消费者认知度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全、续航里程普遍都不是很长等瓶颈。特斯拉进入中国这十年来,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成长,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
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刚起步时也面临着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在最早的时候,动力电池以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续航很低。后来,特斯拉第一次将锂电池用在了汽车上,实现了续航里程、车辆性能与安全性多点突破。
在口碑基础方面,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生事物。近年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将更多车型带给消费者。
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特斯拉进入中国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刚刚起步,如何拓展充电网络成为一大难题。特斯拉从2014年开始建充电桩,为中国车主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充电解决方案。
在人才方面,最开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匮乏,而这些年来,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加速对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市场竞争更激烈 创新不足的企业将被淘汰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陶琳: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世界重视,多国出台了禁售燃油车的政策,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由中、欧、美主导。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也跑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0-2021年经历新车型集中上市,驱动销量屡超预期。中国正由车型驱动向认知驱动转变。更轻松简单的驾驶体验、更经济的用车成本、更丰富的用车场景、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一些城市新能源汽车不限行的优势。
电动汽车正以超越燃油车的优势加速“油换电”大趋势,影响更多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更多人选择低碳节能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助力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未来,你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呈现出怎样的格局,将如何演变发展?
陶琳:技术创新将成为驱动和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竞争更激烈,经营不善、创新不足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新能源汽车生来就比燃油车更适合应用智能系统。随着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这一趋势在未来将继续强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人、车、生活无缝连接起来,将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汽车、但远超于汽车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人类将实质性地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的意义。
将持续完善超级充电网络布局
新京报贝壳财经:展望2023年,特斯拉对未来有何安排、计划和期望?
陶琳:2023年特斯拉希望继续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成长,通过高品质、高效率的电动汽车产品,快捷便利的充电服务,以及先进环保的生产制造体系,助力整个产业链更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特斯拉将持续提升车主用车体验,完善超级充电网络布局,开发更丰富的用车场景,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纯电出行体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