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聆雨子】
为什么国产职业剧经常“拍不好”、“拍歪了”?
近日,国产律政题材《玫瑰之战》开播。
在经典美剧样本(《傲骨贤妻》)、双影后全明星阵容、大公司金牌制作班底、央视播出平台等诸多爆点因素环绕下,热度依旧不温不火;且随着剧情推进,逐步陷入了剧情俗套、元素杂烩、逻辑欠打磨、演员磨皮严重等几乎意料之中的争议。
哪怕是为数不多的好评语,也集中在“俞飞鸿好飒”、“袁泉好美”这类与剧作核心质量毫无关系的“饭圈表达”上。
若对比同期正在热播的、豆瓣评分高达9.1的、被许多网友提前封为“年度剧王”的、同为律政题材还同是女律师担纲主角的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那就更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以特定职业的生活与工作为表现对象的剧集,在近年国产剧市场上,数量绝不算少。就“律师”而言,今年已有《女士的法则》《正义的算法》《庭外·落水者》相继问世,接下来预期还将播出《公诉精英》《完美证据》等作品,这阵势,说“扎堆”都不过分。
其实,“逮着某个看起来比较有戏的职业往死里薅羊毛”,早就是一种惯性操作,看看早几年医疗剧受青睐时,情况一般无异:《心术》《青年医生》《产科医生》《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爱的妇产科》,加上最近《关于唐医生的一切》,覆盖面之广,几乎把各种科室都拍过一遍。
然而,质量呢?至少这里面没出现一部《山海情》与《人世间》吧。影响力呢?至少这里面也没出现一部《开端》和《梦华录》吧。它们充其量也就是“不过不失”。
这便引出一个老问题,一个总能引起困惑、总被拿来讨论、又总找不准答案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常拍不好、拍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剧”?
我在高校讲课时,常跟学生们调侃:一部完美的职业剧,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我要是也从事这种工作该多好”;可如今大多数国产职业剧,你看完之后,只会觉得“我要是有个从事这种工作的男/女朋友该多好”。
无独有偶,有时和一些医学院的孩子聊天,讲起选择这专业的动机,他们常会说起《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乃至日本的《白色巨塔》和韩国的《机智的医生生活》——“鼓舞和点燃年轻人的事业理想、催动其义无反顾投身其中”,这是职业剧至高的成就与荣耀,也是判定其成功的最佳标尺。
但每当我把话题引向上文中提到过的那些同样耳熟能详的国产医疗题材,现场画风总会秒变,她们眼里的事业之光立即变成了小姑娘的星星眼:“你瞧我爱豆,把白大褂都穿出了巴黎时装周长款风衣即视感,真的好帅”。
上述故事虽然不乏搞笑色彩,但告诉我们什么沉重的现实?
没错,现阶段国内职业剧,其实是包着职业外皮的偶像剧、糖水剧而已。
为什么职业剧不同于“情感剧”和“职场剧”?
职业剧的核心质素,在于职业情境、职业行为、职业成就和职业挑战,在于能否原汁原味地释放出独属于这种职业的迷人氛围、技术门槛、严谨投入态度、技巧、规则、操守、评价机制,以及从业者可能遭遇的最激烈的天人交战、可能拥有的最骄傲的自我认同与最华美的理想情怀。
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这种职业、这种职业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些事只有这种职业能去完成、这种职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也许那里边没有刀光剑影、兔起鹘落、举枪对峙、定时炸弹暗藏、最后一秒钟营救、双面卧底和推理解谜大反转,但是,当你透过电视屏幕,目睹着那一群上一秒也许还在工位上喝茶、看报、刷手机、点外卖、吐槽配偶和子女、鸡零狗碎扯皮的人,一瞬间进入工作状态——开始打电话查资料调取数据,开始翻看案卷收集证据会见当事人,开始准备手术室、呼吸机、血浆,……——的时候,那同样会有一种“真正燃爆了”的心律飙升。
这才是职业剧标配的质感、实感、带感、甚至性感。而不是“看各种职业的人谈恋爱”、“用各种职业的名义发糖”。
所以,“职业剧拍成了情感剧”,足以解读大多数职业剧的“非职业”。
情感当然不是不能有,但它不能凌驾于职业之上,它必须构成职业的某种触发和催化剂、充当职业的某种配合、并服从职业的某种规则。
要知道,对职业来说,情感有时甚至是一种危险的干扰项,要不然为何那么多职业都会强调“不要感情用事”?
拿《玫瑰之约》来讲:遭遇了背叛、为丈夫洗罪从而投身律师行业,这时的情感,就是“职业的某种触发和催化剂”。既要无所不能的大女主又要王子拯救公主的玛丽苏,来回横跳中,直接消解了主人公职业才能的说服力,这时的情感就是“危险的干扰项”。
很可惜,这部剧里,前者稍纵即逝,后者贯穿整场;很可惜,每部剧里,前者总是稍纵即逝,后者总是贯穿整场。
另一种常见误区,则是“职业剧”和“职场剧”的混淆。
区别在哪里?职业的重点,是真相(警察),是正义(律师),是生命(医生),是育才(教师)……职场的重点,是实习生转正,是助理变主管,是经理变总监,是小城市到北上广深、大学宿舍到CBD核心区、新员工培训到纽交所敲钟。
一个是“自我实现”,一个是“自我变现”。一个是寻找个人才能最佳发挥场域、寻找生活理想和存在价值,一个是在成功学的价值一元论里逐级实现科层跳跃与攀登。一个是“往前走然后找到一条路”,一个是“在一条规定好的路上往前走”。
很遗憾,大概在投资方和主创方看来,后者更接近于闯关打怪、更接近于宫斗和宅斗、更有爽文感,也就更能兑换为直接的收益。
结果就是,每一个不同的职业,都简化成了恶战腹黑上司+怒怼办公室心机婊+迎娶董事长千金的“虽千万人我升迁”的职场。
职业剧变情感剧,职业剧变职场剧,本质都是职业剧的庸俗化,是职业的“悬浮化”(用个流行词叫“塑料感”)——成了烘托另一些东西(那些东西还偏偏被视作流量密码和收视保障)的背景板。
为什么职业剧会“庸俗化”和“浅薄化”?
职业剧的庸俗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当其冲,就是剧集定位和观众评估上的失策:在对自己和受众的持续低估中,走向主动的廉价、浅薄和价值虚无。
当头部资源和演员全部扎堆于古偶、甜宠之际,谁又愿意耗费更多人力物力来创作(演绎)一个乍一看并不讨喜的、有诸多现实限制的职业题材?
《梦华录》剧照
即使做了,也总想着降低观看门槛、打入下沉市场,然后从宣发到内容无一例外的满屏狗血,自行稀释掉了职业该有的硬核度。
这导致此类题材形成了一个下行的、马太效应的闭环:资本不愿意好好投、演员不愿意好好演——优质作品少、样板参数不足——资本和演员继续罔顾类型规律、继续以反职业的方式表现职业——优质作品越发少、资源倾斜度越发不足。
偶像包袱也是一个大问题。
体验生活不够、观察力不足,也就不曾对职业本身做过充足的、扎实的介入。
编写者和表演者,没有深入地了解该职业的行情并找出观众和现实之间的平衡点,就很容易造成真实感和美感的失衡:为了耍帅,敞着白大褂,在住院部走廊上甩着下摆走台步。
偏偏这又是一个“全民专家化”的知识普及时代,不知多少具备行业内知识的人,拿着放大镜在聚焦你的捉襟见肘。
那对不起,你台词里出现一句“百分之九生理盐水一百毫升”的原则性错误(常规生理盐水浓度是0.9%),吐槽立马上热搜:“有人想把病患腌成腊肉”。
要知道,医院里不是只有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血液科之类“一目了然的高大上工种”,医院里也有哭成一片的儿科、堆积着屎尿和体液的化验科,也有泌尿科和肛肠科。
即使是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在急救现场,人物状态该是什么样的呢?忙碌、紧急、额头密布的汗珠、胸前溅上的血点,和敞着白大褂走台步相比,这些最接地气的、最职业的,恰恰是不美的甚至有点“脏乱差”的。
但这些,太不利于“造星”,太不被允许安在“我家哥哥”头上了。
哪怕是《玫瑰之约》,俞飞鸿那半永久紧贴头皮发型+浓重眼影+鲜艳口红的妆造外加手中的顶配包包,是不是也显得过分和失当了呢?
更勿论对私密性要求很高的律所,会议室竟然全是不隔音透明玻璃——哪怕这看起来更有“网红轻奢打卡地”的味道。
何况,因为要表现各行各业里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业务骨干”,理论上职业剧更需要中生代演员,而这恰恰又是一个夹在“老戏骨”和“小鲜肉”之中的、其生存处境常常被人忧虑的尴尬群体,无论走流量还是走情怀,都显得力道不足。
当然,也要承认,职业剧所面临的,也有许多客观的创作挑战、有许多雷区会踩。
比如,尺度限制,解剖室啊、手术室啊,这些地方确实存在“并不适合被拍摄”的属性。
比如,因为国内法律体系和审判程序不同于国外,西方国家那种充满戏剧色彩的对抗性辩控、那种律师以一己之力把法庭变成个人口才秀场的情形,较难在内地发生,这为不少国产律政剧的“本土化”创作带来了改编困境。
比如,一些职业,因其始终被赋予的道德想象或政治想象,进入剧集后,无法以常规的、现代的职业形态展开叙述,而会有意无意地、回到传统主旋律宣传框架下的某个老套路:表现教师往往会变成扶贫剧或劳动模范剧,表现检察官往往会变成反腐剧,表现消防员往往会变成英烈剧。
再比如,另一些职业,由于既有的刻板的阶层认知、相对平民化的经济地位,很难产生在欧美、日韩社会里同等效果的英雄情结,譬如按摩师、厨师、理发师等等。
职业剧如何完成“情节重建”和“价值重建”?
必须承认,在今日中国,职业剧该有其得天独厚、不可替代之处,也该有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底气、有产生更积极意义的理由。
宏观上,它扎根现实最深也最接地气,是每个劳动者获得认同的最佳赋能手段,在和平年代、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前提下,打破了“英雄模范必须惊天动地、冲锋陷阵、流血牺牲”的造神唯一性,真正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等宣传口号落实到文艺创作里。
微观上,它也并不缺乏“好看元素”与“热播潜质”:有影视媒介“体验多维人生”、“满足对他者生活之好奇”的潜在诉求,有千万“打工人”充盈着切肤体验的代入感,有发生在每个行业现场的热议性话题(教育、医疗、女性、社会安全……),还有天然的反差萌人设——职业气质的高冷之下,总藏着职业关怀蓄积的柔软善良。
故而推动国产职业剧走出低谷,“分量重估”是没问题的,重点只在“情节重建”和“价值重建”:怎样从“好帅”和“好甜”,真正走向“好看”和“好赞”。
理论上,职业剧以“每日打卡上班”为主干,戏剧起伏确实相对平淡。
为何我们仅有的成功职业剧创作,总发生在警察、刑侦、法医这些围绕在“案件破获”作业链上下的工种?还不是因为它们所有的冲突、悬念感都是现成的,且这些冲突和悬念感,还都与职业牢牢绑定?!
其实,职业伦理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伦理,相反,职业伦理和道德伦理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可以变成职业剧最好看的部分。
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从道德伦理上就该伏法抵命,我也对他无限仇视和憎恨,但如果我是律师,我的职业伦理要求我为其辩护、为其降罪减刑,那我怎么办?
新闻的第一要务是真实,第二要务是快速,如果此二者发生悖反怎么办?如果我是记者,在还无法百分百断定真实的情况下,要不要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于众?
这些都是职业伦理和道德伦理的矛盾。
看起来它们是无解的,但能在无解中求解,人物就会有新的高度和角度,职业也就获得了新的洗礼和认知。
如果上述内容乃“变中出奇招”,还存在着一定风险与难度的话,那也不妨换种思路,试试“无招胜有招”。
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相比一众马脚百出的医疗剧,为啥一些同类题材的纪录片,反而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呢?就像《急诊室故事》《人间世》和《生门》。
奥妙就在它们的“非戏剧化”:不会为了讲故事而去做无谓的散射、去生搬硬套若干场分分合合与打情骂俏,始终凝集于病房、诊室、手术台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第一线,始终凝集于职业该做的事情上。
另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今年的口碑佳作《警察荣誉》,坐拥警察这个紧张刺激的“顶流身份”,却不曾堆砌强情节、不曾迷信疑窦迭生的侦缉推理过程,从头至尾,只是铺开生活流的、浓烟火气的日常叙事,因为它讲述的是“社区民警”(大概是警察群落里最“没劲儿”的那拨人)的业务——琐碎而真实的民生话题。
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邻居纠纷、夫妻争吵、楼道卫生,是从18层楼高的地方帮人翻窗开门,是照顾小区里的流浪猫狗……但这就是普通却真实的基层派出所故事,这就是普通却真实的职业现场。然后,大家众口一词:太好看了!
因为职业这件事,可能压根不需要渲染,也没必要煽情,平实地、平视地、平静地拍出来,就拥有足够动人的容量了。
真实感回归了,情节感自然回归了,就是那么水到渠成。
解决了“好看”,再来说“好赞”。
各位发现没有,这几年,许多电影喜欢把“中国”二字安放在某一职业名称之上:《中国机长》《中国医生》……虽然这几部作品谈不上特别优秀,但至少传递出一个方向:中国这个冠词,使职业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值得钦佩与肯定的个人选择,也不仅仅是一个超级英雄式的主角光环,而是升华到了家国天下、舍生忘死、心系苍生。
这说明,重建职业叙事的光谱,离不开重建职业奉献的高度。
职业剧,恰恰不应该虚无,恰恰应该积极地升华、附身于更加庞大和伟岸的情怀,闪回于一种更高的维度、更大的格局之上。
职业剧,恰恰应该去尝试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律政剧能否推动普法?医疗剧能否缓和医患矛盾?能否为青年人倡导出更加理性和积极的就业选择?能否讨论中年人的就业瓶颈?能否直面女性遭遇的职场歧视?等等,等等。
比较欣喜的是,检索今年下半年的待播职业剧列表,会发现关于制造业的《硬核时代》,关于人工智能的《走起!我的天才街坊》,关于国产芯片开发的《纵横芯海》,还有关于反欺诈、市场公平环境营造的《商业调查师》。
这些选题,都是对“时代主题”的积极回应。
做到这些,职业剧的未来,依旧可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