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妈
来源:CC爸妈(ID:cc-bama)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粉丝妈妈的留言:她说最近感觉特别崩溃。
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总是想推开孩子,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希望得到喘息的机会。
但理智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妈妈该有的想法。
所以,下班回家后,即使累到虚脱,但看着孩子渴望的小眼神,我也舍不得拒绝。
放下包就陪女儿玩起了乐高、拼图、手工...
其实,我很想说“我想歇一会”,但孩子一天没见我,她需要我,作为妈妈不能拒绝不是吗?
晚上睡觉,她怎么也不肯睡,刷牙也不肯刷、收拾玩具也不肯,我压着耐心一直跟她讲道理,最后在孩子就是不肯关灯,还要再读一本绘本时,我崩溃了。
我冲她大声地吼道:
“你能不能有一件事配合我?我已经超级累了,你能不能体谅下别人?”
看着孩子委屈、受伤的眼神,真的太心疼了。明明是我不够好,不是个好妈妈啊?
这种分裂的感觉常常让我不安、恐惧,我很害怕伤害孩子,但我真的控制不了。
我看完心里也不太是滋味,其实这位妈妈最大的问题,不是她没有耐心,也不是她的情绪化。
而是,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不行……
1
我知道,很多父母,明明自己很累,明明能力有限,却也不愿驳了孩子的愿。
因为,我们不希望孩子在童年里留下遗憾,甚至是伤害。
但,你知道吗?
生活中正常的遗憾,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比如:
我们把这些统称为生活中必然的遗憾,都是每一个正常个体生而为人、长而为人需要经历的。
其实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非高频率、非极端情况)
当孩子遇到这种遗憾,正常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一系列其他活动,会努力弥补遗憾,让自己心理平衡,或者实在没办法就接受遗憾,这是孩子成长的课题。
比如DD每天都早起,6点左右,起来就想薅我起来一起high。
我天天熬夜累成狗,有时候真的是不愿意奉陪。
我会跟他说:
“妈妈太困,我醒不了,我现在不想玩。”
他就会大哭,嚎啕大哭、死活要拽我起来。
我会继续说:
“抱歉,妈妈真的醒不来啊……”
其实这种时候,他体会到的就是一个遗憾。 (我想让妈妈陪我,可她不愿意)
为了弥补心中遗憾,他会去其它地方找资源。
比如去找奶奶或姐姐了,比如自己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去。
等到7点多我睡醒,到了客厅,他会一脸惊喜地问“妈妈你醒了呀?你终于醒了呀!快来跟我一起玩吧”。
我便知道,通过一系列活动,他补齐这份遗憾了,他的心理没有任何芥蒂。
2
这个过程中,真正会伤害孩子的是什么行为呢?
是父母不想让孩子感觉遗憾、也不想承认自己的局限/无能/无力,继而甩锅的行为。
譬如: 如果我改成,你不知道妈妈多累吗?晚上陪你到那么晚,早上你一醒就瞎折腾。
你品,你细品哦。
我的题外话是:你真不懂事,你不该生出这种超纲的要求。
而题外话的本质是,父母为了掩饰自己的无力 (因为我体力和精力的局限,所以没办法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陪伴需求),为了将自己的诉求合理化,把责任甩锅给孩子。
其实这种时候,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我有时候很累、很无力,我就是不想陪他。
类似的时刻,哪个妈妈没有过呢?
场景一
我有时候很穷/很抠门,我就是没办法满足他
DD现在痴迷于各种车,就家里的挖掘机、推土机多得都数不清。
但这并不妨碍他,下次看到超市里的、夜市里的挖掘机,依然说“我要”。
但我并没有每次都给他买,甚至是说大多次都不会买。
5次里买一次就不错。
为什么?
其实就是觉得有几个就行了,同时还是有点抠门的,毕竟家里没矿,没有土豪到“只要你喜欢的,我就都能实现帮你带回家”。
所以,当你承认了自己就是有点抠门,那你会说, “我没办法把你喜欢的都买回家啊”——那这就是一种遗憾,它叫爱而不可得。
但如果你不愿意承认这样的自己,且甩锅给孩子—— “家里有那么多了你还要,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买回去你玩不了一下就又不玩了,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那这就是孩子背负了一项罪名:不知道满足,不懂得珍惜。
场景二
我有时候很虚荣,就是希望他在外边可以表现得体
有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一群孩子玩四字成语接龙。
连着玩了几句,都是同一个男孩子最先淘汰。
男孩妈妈忍不住了,开口指责, “叫你平常多看书,你偏不听,丢人了吧,你看比你小的人都会得比你多”。
本来是孩子之间的游戏,却暗含了大人之间的较量。
而且啊,那位妈妈越说越生气,从不看书转移到学习不认真,又转移到孩子做事拖拉,总之把能想到的孩子的缺点都数落了一遍。
这件事的本质是啥?
是做父母的虚荣心。
人都会有虚荣的时候,这是人性。
就咱们小时候,哪个人的成长,没或多或少的活在父母的虚荣心下?谁不希望自家孩子争气、希望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现的得体?
当你承认了自己虚荣,你得到的结论就是 “我就是希望孩子给我长点脸啊,至少,别四处给我丢人”。——那孩子体会到的是一种失望,它叫做父母的局限性。
但如果你不愿意承认这样的自己,就会甩锅给孩子——你看看你平时不努力,关键时刻掉链子。
又是孩子背负了一个罪名:“不如别人,就是错,都是我的错。”
场景三
我有时候很懒,我就是想随便打发他!
有次天热,CC非想要骑自行车出门,我说不要。
她百般哀求。
“骑吧~”
我说还得带着你,我太累,也太热,我不想骑。
CC还是磨:“ 骑吧~骑吧,我想坐自行车。”
我还是说我就是不想,我要热死了,我不愿意。
“哼,妈妈真懒……”
CC虽不情愿,但最后也只能接受。
其实就是我懒啊,我怕热、怕麻烦,我懒得付出更多的体力,以满足孩子的期待啊。
当我们承认了自己就是懒,有时不想勉强自己满足孩子,那我就会说 “我真的不想…”——那孩子体会到的是一种失望,它叫做满心期待终成空。
但如果你不愿意承认这样的自己,就会甩锅给孩子——你能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能不能别那么自我为中心?敢情热的不是你!
孩子继续背负了一个罪名:自私、不体恤父母。
场景四
我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情绪,拿孩子当出气筒!
有位全职妈妈吐槽,自己带娃,每天都被生活的琐碎磨没了耐心,耗光了电量。
当一边做着饭,一边被孩子拽着衣角时,当刚收拾好的客厅,转眼间又是一片狼藉时,当想有人和自己分担,老公却发微信说今晚又加班时,她一次又一次地把怒火烧到了孩子身上。
直到有一次,又看到积木一地,情绪又要决堤时。
孩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不该不听话,你能别生气吗?”
她才意识到,这个小小的人儿啊,一直在承受着大人的坏情绪呀。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有时候就是无法控制情绪,拿孩子当了出气筒时,我们会说的是 “我现在心情不好,但这跟你没关系,我就是烦躁、想发脾气,我看啥都不顺眼,看你也是!”——如此孩子只是体会到一种无奈,原来大人有时也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但那是妈妈自己的问题。
但很多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失控,或者为了掩盖自己的失控而甩锅“我已经够累了,还要不停的给你收拾烂摊子,你能不能老实一会,让我歇歇”。
孩子则直接背负一个罪名:“我是糟糕的孩子”。
我宁可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坏妈妈,也不希望逼孩子承认他自己是个坏孩子。
3
尹建莉老师曾说:
父母“甩锅”,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折射”。就是父母遇到问题,把不能接纳的情绪、特征等归因、转移到孩子身上的一种行为。
明明是因为自身的局限做不到,最后发了脾气,不仅不及时跟孩子解释,还为了推卸责任,先发式指责。
让孩子误认为你的愤怒、无奈、无力甚至是痛苦都是因为他。
但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成熟,明明是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甚至是自己并不想做……
但由于我们从小到大的传统教育,我们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成为一个称职的、完美的爸爸妈妈。
所以,我们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无力/失控,所以习惯性甩锅给孩子。
其实,孩子不怕父母发脾气,也不怕父母忙碌时的忽视,他们怕的从来都是父母不爱自己。
长期被“不被爱”的恐惧笼罩的孩子,自我效能感会越来越低,变得自卑、讨好,很难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父母“甩锅”一时爽,孩子却要用一生来偿还,所以,甩锅请慎重,与大家共勉。
本文作者:C妈。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转载请联系原公号授权。
本期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