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报名系统崩了”的话题在今日冲上热搜。
今天(9月2日)起,31省份启动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报名工作,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教资报考热和师范专业分数线大涨,体现了当前大学生择业表现出求稳倾向。
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是本科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就业满意度是反映新教师对教师职业是否认可的最主要的主观指标。麦可思数据显示,2021届新教师的就业满意度为82%,比2020届提高了2个百分点。此外,月收入(4677元)、专业相关度(87%)均高于2020届,就业质量整体提升。
分析最近五年数据发现,2021届本科生毕业后在公办中小学当教师的群体月收入为4677元,相比2017届增加了704元。虽然该薪资未能跑赢全国本科应届生平均水平(2021届为5833元),但教师群体从业幸福感一路上涨,从2017届的76%上升到2021届的82%,五年间增加了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2021届为74%)高出8个百分点。
此外,该群体工作与专业相关度(87%)比全国水平(73%)高出了14个百分点,相关院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总体来说,新教师群体就业质量较高。
尽管起薪不高,但教师工作胜在稳定。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不少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较大,影响了招聘需求。另外,当前,体制外的很多工作岗位也不稳定,可能面临降薪或裁员。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也更加追求稳定性。
“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师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比较稳定。”丁长发说,老师有暑假寒假两个长假期。此外北上广深和杭州、厦门等一二线大城市的教师收入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一些地方提供了较高的收入和待遇吸引了很多名校的博士、硕士。
广州市区一位中学教师李女士说,很多选择当老师的都是看中了稳定这一优点。老师的假期也确实多,不做班主任的话相对压力也没那么大。
教师资格证是通往教师的必经之路,无论是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从事教学工作,当然需要教师资格证。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教资考试报名规模一直在增长。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410万人,2019年则攀升至近900万人。
师范类高校和专业的报考延续了近年来火热的态势。前述麦可思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华南师范大学师范历史类专业组最低投档分比非师范历史类专业组最低投档分高出10分,杭州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均在600分以上,其他专业投档则多在600分以内。
部分院校的征求志愿投档线甚至超过许多知名“211”、“985”高校。例如,今年物理科目类中淮阴师范学院06专业组定向无锡市江阴市的乡村教师投档线为599分,根据一分一段推算,对应位次是14349位。这一分数超过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分数线170分,同时超过报考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11”高校,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知名高校的最低分投档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认为,体制外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倾向于“体制内”岗位或者稳定的工作岗位。教师的工作稳定,薪资水平、社会地位也都在提高,所以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师范类专业是一个好现象。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会提高,我国人才的队伍建设也会有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