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每秒净赚15.94美元 巴菲特为何还要放弃比亚迪?

热点资讯2022-09-03 14:48:00佚名

14年每秒净赚15.94美元 巴菲特为何还要放弃比亚迪?

小镇诗人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2002年,36岁的李录第一次买进比亚迪。 成本价,3港元上下。

这个本科主修物理的华人投资家,曾幸运的躲过两次劫难。第一次,是十岁时家乡唐山里氏7.8级的大地震;此后便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令他才成立一年的对冲基金净值一度损失了19%。李的“生命线”够长,但仍需要一个财富杠点去完成人生的蜕变,就像其推崇的格雷厄姆与巴菲特所强调的“烟蒂股”。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那颗幸运星,在本命年。


作为一家单纯的消费型充电电池生厂商,比亚迪刚刚在同年7月上市,发行价10.95港元,市值约57亿港元。19年后,时为比亚迪H股第二大股东,李录执掌的喜马拉雅资本在2021年7月8日、9日连续减持共计1077.15万股,套现达24.39亿港元。回报率——70倍。

早在2003年,李录就开始向芒格推荐比亚迪。后者后来开玩笑说,自己是被“强迫”投资的比亚迪。

2008年9月,芒格的搭档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以8港元/股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H股,耗资约18亿港元。按照当时官方汇率,折算2.31亿美元。

2010年9月,买入股票两年的巴菲特和芒格专程来中国参加比亚迪M6的新车发布会。当时比亚迪股价表现并不佳,较高点时已蒸发80%,于是外界盛传两个有钱老头罕见的东方之旅是计划抛售股票。芒格在发布会上向汽车媒体放话:“我会带着比亚迪的股票进坟墓。”


彼时,身在北京大望路万豪酒店内的外媒对此的翻译为”直到最后“。

2021年3月3日,王传福在参与俞敏洪的对谈节目《酌见》时透露:巴菲特一开始本来想投入5亿美元,但评估投资方案后,他认为这笔投资金额所占的股权比重过大,与公司自身的投资发展计划不相符,便拒绝了。

“股神”的投资被拒绝,这在巴菲特成名后的几十年里,还是头一遭。但巴菲特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感到幸运。他认为:王不想出售自己的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好兆头。

从2008年9月至2022年8月,无论比亚迪股价如何涨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股岿然不动。

2020年4月,巴菲特晒出一张他佩戴比亚迪所生产口罩的照片。成像中,这位90岁老者身着印有“我想长命百岁,目前为止还不错!”的上衣,并特意配文“现在,我的比亚迪口罩正帮助我达到目标!谢谢!”


当然要“谢谢”!在成为伯克希尔重仓TOP10中唯一一个东方面孔后,比亚迪的表现与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一般都对后者自身的投资成绩单密切相关。事实上自2019年之后,比亚迪H股股价从40元港元上下,一路高歌猛进涨至最高333港元,涨幅逾730%。今年6月,其A股总市值则突破万亿,成为国内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汽车公司,新能源市场继宁德时代之后“迪王”升帐。

然而,很多人都忘了,无论是李录、还是格雷厄姆或巴菲特,都反复强调过“市场先生”情绪的变化无常,也因此——无论多有把握的事情都要牢记安全边际,哪怕已赚的盆满钵满。2022年8月30日,港交所披露易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在8月24日出售133.1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价格277.1港元/股,套现约3.7亿港元,减持后,伯克希尔•哈撒韦持股数量为2.187亿股,持股比例为19.92%,与6月30日在手的2.25亿股相比减少了628.1万股。

市场的第一反应是巴菲特究竟赚了多少?答案出来了:14年 33倍以上。据测算,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后,按照美国会计准则计算浮盈、浮亏,利润不高于70亿美元。但即使就以70亿美元收益计算,从2008年9月27日披露首次持股,至2022年8月24日减持,前后跨度为5081天或7316640分钟,这相当于——每天比亚迪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赚137.76万美元,每分钟赚956.72美元,每秒钟赚15.94美元。

如何看待这一数据?2022年A股半年报中中远海控每日净赚4.23亿人民币,相当于每秒落袋4896元,折合709.5美元。然而千万别忘了半年与十四年平均回报率的差别,久期复合回报率才是关键!


其实,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时,伯克希尔还掏出5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购买高盛带有10%股息的永久优先股。

根据协议,巴菲特购买的高盛优先股规定后者每年须支付10%的固定股息,折合为每年5亿美元。另外,在赎回时,高盛要额外支付10%的溢价,就是5亿美元。赎回之后,巴菲特另获得高盛的认购期权,可以在2013年10月1日之前以115美元/股购买4350万股高盛股票。按照当年4月18日高盛收盘价154美元/股计算,如果巴菲特在当天就行使这些期权,可稳赚约16.5亿美元。加上股息和溢价,巴菲特两年半的投资回报大约为34亿美元,投资回报率68%。而同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回报率约为10.1%,标准普尔500强指数回报率更只有7.7%。

高盛CEO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感激巴菲特在危难时刻出手相救,但是巴菲特的投资对于高盛来说,代价昂贵。

要知道,在2010年年初,高盛向市场发行利率的公司债利率,仅为6%。

2010年10月,高盛曾向美联储提出申请赎回投资,但美联储没有批准这一请求。此前,巴菲特一直公开表示,想尽可能长期持有高盛的优先股投资。他在2009年和2010年致股东信中还特别强调了这点。毫无疑问,这笔投资的回报非常诱人,单单股息一项,每天入账就有约140万美元。

在2010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当着4万名股东算了一笔账,“高盛每秒钟给我们支付15美元,”巴菲特说,“滴答、滴答、滴答……手表的声音变得如此悦耳。”

2011年4月中下旬,高盛从伯克希尔·哈撒韦手中一次性赎回所有优先股,除股息之外,高盛向巴菲特一次性支付55亿美元。即使是高盛,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孱弱的体质刚恢复时,也不愿再被“吸血”。

金融危机期间,巴菲特还有两笔类似的投资。一笔是瑞士再保险(Swiss Re)30亿美元可转债投资,结果两年内的回报约为13亿美元。而另外一笔是30亿美元购买通用电气的优先股,到2011年10月才能赎回,当然是同样的回报。

话分两头。只有长期确保持有可随时动用的庞大现金流,或有充分把握随时能从市场中借到“便宜钱”,才能够在某个特殊时点,去“敲诈”那些老谋深算的投资标的。据称,截至今年一季度来,伯克希尔因连续大手笔出击(包括116亿美元收购保险公司阿勒加尼,42亿美元投资惠普,以及众所周知增持西方石油公司股票),现金储备已降至4年来底点——1063亿美元,仅仅。

不过一旦捕获到足够肥美的猎物,那么也要最大程度攥取利益,以每秒计。十四年前对全球第一大投行放出的那笔“高利贷”,每秒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贡献15美元;14年长期持有比亚迪,2.31亿美元原始投资,伯克希尔每秒钟赚15.94美元。同样的数字绝非巧合。看来面对投资收益率,“股神”和老搭档及他们的同僚们,桌底是有精确计算的。

有一点很清楚,比亚迪不同于上述几家西方老牌公司,至少在持股前期,它真的只是一枚“烟蒂”。

在去年的Daily Journal股东会上,芒格表示:“我们在持有比亚迪前5年的时候,公司股价基本没什么涨幅,这两年开始暴涨,因为他处在非常有利的行业地位。抓住了汽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先机。”


“我很少持有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估值已经高得让人流鼻血,持有比亚迪我也没有体系,我也在不断的学习,我们真的喜欢这家公司,也喜欢它的管理层,我们也倾向于继续持有。”

这场年会发生在2021年2月底,当时比亚迪在港股的PE大概为170倍,显然正是芒格口中“估值高得让人流鼻血”的阶段。

而此次巴菲特减持发生在8月24日,当日比亚迪同样也是约170倍的PE。所以,当投资人不断恭维之时,被持有的标的得打醒精神,就算此刻的业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8月29日,比亚迪披露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归母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这意味着,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挣的钱,已超2021年全年的18%。

而来自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会数据,比亚迪旗下的宋、秦、汉、海豚、唐、元PLUS六款车型均入围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十。其中,宋以15.9万辆的销量、856%的同比增速排在第二,仅次于五菱宏观MINI。

得益于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产品的成功,比亚迪在上半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之首,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4.7%,比2021年全年增长7.5个百分点。

只倒了半杯水的杯子,往往是测试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最佳测试品。2022年上半年,在一骑绝尘背后,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正持续冲击汽车行业,导致相关公司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尽管从电池到整车打通半条产业链,比亚迪也未能避免,上半年公司其汽车板块的营业成本同比提高135%,高于130%的营业收入增速,毛利率为16.3%,较2021年全年下降1.09个百分点,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1.73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当一个行业渗透率接近30%的时候,估值逻辑必然改变,即从原来的市销率切换到市盈率估值。而成长空间到达高位区间后,对投资人来说自然会降低估值预期。

跟随大师的买入时间,这是诸多普通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发财秘笈”。但事实证明——很难做到。如同你大概不会在2008年9月买入比亚迪,又或者在四年后的10月买入特斯拉。想知晓后者截至目前的投资收益率吗?145倍!而那位投资者,恰是埃隆·马斯克本尊。

那么是否要追随大师的出货时间?这里有一个前提、一个须知。前提是算弄清楚减持乃至清仓的原因。有分析师指出,巴菲特本次“食言”,除考虑中美关系、新能源汽车自身的技术迭变颠覆概率外,大概率是遇到了更理想的投资目的。比如允许他持股50%的西方石油。显然,当初为了顾虑控制权而放弃5亿美元投资的王传福,做不到这点。


至于须知,从李嘉诚到巴菲特概不例外——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侯说巴菲特》作者、日内瓦大学应用金融学博士侯跃就表示:““巴菲特肯定不会卖在比亚迪业绩不好的时候,更不可能卖在最高位。他在大家都看好新能源的时候卖出,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减持阶段。”

不如以巴菲特曾经也投资过中石油为例。他在2003年4月开始买入中石油港股,此后连续7次增持,并最终持有23.39亿股,成为中石油第二大股东。这一系列花了多少钱?大约是38亿港元,合每股大约1.62港元。

注意时间背景:2003年恒生指数月线最低点,8331点,这正好亦是当年4月月线的最低点。可以说,“股神”是抄到了未来几年的超级大底。

这笔投资,巴菲特是在2007年7月份开始退出,他卖出的时机,也跟比亚迪类似,第一笔是在7月12日,以平均每股12.441港元卖出1690万股,只占他在中石油持仓很小一部分。

但随后的4个月的时间,7次减持,且一次比一次迅猛。至2007年10月全部清仓了中石油港股。最后的平均卖出价在13.47港元,比起买入的1.6港元,4年多的时间里大概每股赚了8倍多,合计净收益277亿港元。

巴菲特卖中石油的时候,曾被市场广泛嘲笑,因为2007年7月,正是大牛市中最疯狂的时候。而中石油一度涨到了将近19港元。很多人都说,巴菲特卖早了,卖亏了。

然而事实呢?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牛市见顶,恰好就是在2007年10月。也就是说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几乎是卡着牛市的最后的边界线,投资者最狂热的阶段。“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收场”,除了格雷厄姆,巴菲特貌似对莎士比亚的结论也了然于胸。

历史会不会重复?不知道,截至9月2日收盘,比亚迪A股仍跌1.64%,报282元/股,H股跌幅1.81%,报228.4港元/股,较52周高点滑落了31%,但较期内低点却仍有38%的升幅。

大家只知道巴菲特的第一招,而现在美国不断加息缩表,美股的估值又相对便宜,这个时候他调仓去买别的标的物,可能性极大;况且,当下中美之间面对半导体,以及动力电池方向的政策博弈,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华尔街资本未来的投资决策。关键还是在比亚迪身上,他已兑现了自己“投资其实很简单,就是没人愿意慢慢变富”的理念。何况,不论是中石油,还是IBM、富国银行包括美国四家航空公司,一旦拍板放弃,便绝不会留恋。


其实,除了李录,在民间还有不少巴菲特的另类学徒,比如住在上海市虹口区105岁周鸿宝女士,其一直坚守“涨5毛就是赚”的规矩。前段日子,其一只持仓的股票涨停板后迅即抛出。她对执行交易指令的儿子说:“人家的钞票让人家赚”。

去年6月初,这个比巴菲特还年长13岁的小散的资金是5.6万,到今年8月,多赚了四千多,收益率接近8个点。“我不懂得呀,弄弄白相相呀!”她说。

9月1日,据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平均每股262.7243港元的价格出售了172万股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从19.02%降至18.87%。这一次套现了4.5亿港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