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诞生“医疗器械第一股” 高瓴又是大赢家?

热点资讯2022-09-04 09:51:47佚名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诞生“医疗器械第一股” 高瓴又是大赢家?

二季度以来,生物医药是高瓴出手最多的板块,其中高瓴资本投资金额达189亿元,高瓴创投投资30.5亿元。

《科创板日报》9月4日讯(记者 陈美)近日,医疗器械“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第一股”诞生,微电生理(688351.SH)这周实现上市。这意味着没有营收、净利润以及研发投入占比等要求,只要市值高于40亿元,有创新性的医疗大健康公司都能登陆科创板。

9月4日,一位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生物医药,医疗健康领域也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投资者参与时,应寻求专业的投资基金,经他们筛选后再进行投资,避免上市破发。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近一段时间较为低调的高瓴,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颇多。对此,上述投资人表示,“高瓴盘子大,所投项目也多。但就整体而言,需要看该领域在高瓴整体中的占比。”

科创板有指引性,PE/VC会有更多投资

随着上交所细化医疗器械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科创板也很快迎来该领域第一股——微电生理(688351.SH),后者于8月31日首发上市。

从2013年就切入医疗健康赛道的朗盛投资,其合伙人李佳博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上交所细化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医疗器械企业打开了一道门。

在她看来,此番上市标准,与港股的18A较为相似,后者也没有营收和利润要求。“之前,很多没赚钱的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健康公司都去港股上市,目的就是持续融资。”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板块,前者研究周期长,光靠私募基金难以推动,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上市融资,是较好的方式之一。而医疗健康领域,虽然没有一、二、三期研发,但也有产品获批的风险。”

总体而言,李佳博士认为,细化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虽利好医疗器械公司,但也有门槛。

“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首家上市的公司来看,微电生理是微创系分拆上市的一家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微创医疗实力强大,已拆分了微创医疗(00853.HK)、心脉医疗(688016.SH)、心通医疗-B(02160.HK)、微创机器人-B(02252.HK)。这使得背靠微创系这一大平台的微电生理,很快获得监管层认可,成为‘医疗器械第一股’。”李佳博士说。

但现实中,很多医疗器械公司有研发产品,估值却不一定达到40亿元。“一般而言,有底层技术突破的公司融资后,估值会达到40亿元。但很多公司不是,其产品更多是代替的模仿性产品,即便融资后估值也达不到40亿元。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上市也不是终点,因为还没有产品,没有营收,市场对企业的看法也不一致,股价波动性较大。一旦后期产品不及预期,有直接退市的风险。”李佳博士指出。

采访中,一位非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的政策导向性特别强,芯片领域就是个例子。“在大背景下,很多芯片类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目前来看,医疗健康以及后续的新能源,都会有宽松的政策支持。”

该投资人认为,“医疗器械第一股”上市后,虽然首日表现一般,但却给了市场指引。“毕竟,产品还没有上市,就有60亿元估值,且科创板流动性还比港股的18A好,这使得民间资金会更多地向该领域看齐,后续预计会有公司陆续上市。”

高瓴又是大赢家?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高瓴较为低调,这一点可以从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看出。披露显示,高瓴二季度以来,并无太大动作。不仅是调仓换股上,一级市场中也出手趋缓。

但在生物医药领域,高瓴一直出手不断。第三方数据显示,生物医药是高瓴出手最多的板块,其中高瓴资本投资金额达189亿元,高瓴创投投资30.5亿元;医疗器械公司尽管不是最多,但高瓴资本的投资金额也超10亿元,高瓴创投达26.2亿元。

截至目前,在第五套上市标准下,成功申报科创板并上市的企业已超17家,除微电生理(688351.SH)以外,此前大多为药品研发企业,主要产品为创新药,疫苗类有3家。

就医疗器械而言,VC投资中,高瓴创投于今年7月参与汉赞迪天使轮融资,早前也出现在贝普奥生物、景昱医疗天使轮融资中,而英盛生物则获得高瓴创投等数亿元C轮投资。

在2021年,锦江电子、乐纯生物、赛分科技、应脉医疗、新光维医疗、健世生物、海莱新创等先后被高瓴创投看上。这些公司中,既有药物及生物分离纯化工艺研发商——赛分科技的D轮融资,也有心脏电生理仪器研发商——锦江电子的A轮融资。从融资轮次上看,高瓴创投涉及A轮到D轮。

其中,锦江电子与刚刚上市的微电生理一样,也关注于心脏电生理。融资数据显示,在2021年底获得高瓴创投A轮独家投资之后,近日又获得多家资本超7亿元B轮融资。且投资中,高瓴创投曾认为,锦江电子的国产磁电三维PFA有望颠覆电生理行业格局。

高瓴创投表示,生物电,是跨界医学的“黑科技”。“它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却鲜有人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电的作用已延展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从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到信号传递,甚至在癌症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随着生物电在医学跨界合作中初露头角,最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心脏起搏器已被重视。其利用低频电场辅助心脏搏动,是目前心内科的支柱治疗设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微电生理背靠的微创系,也与高瓴关系紧密。高瓴参与过两轮融资的微创机器人,也拟科创板二次上市,而这家公司此前已在港股上市。

除此之外,深创投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也出手颇多,分别达到28.3亿元和18.5亿元。

就医疗器械第五套上市标准而言,上述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的投资人表示,就流动性而言,科创板确实优于香港的18A。“虽然18A上市标准比科创板更低,但流动性较差。很多VC/PE投了之后,上市退出不了。因为一卖股价就跌得厉害,而科创板活跃度较高。但另一方面,医疗器械公司要40亿元估值门槛较高,而香港的18A只有15亿港币估值就能上市,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一个A轮融资之后就能达到。”

本文标签: 高瓴  创投  医疗器械  融资  深创投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