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感美国“背叛”,韩国出现要求强化中韩供应链合作声音

热点资讯2022-09-06 08:00:32未知

深感美国“背叛”,韩国出现要求强化中韩供应链合作声音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让韩国企业大呼上当。韩国《亚细亚经济》9月4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将其8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评价为“美国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是以韩国,特别是韩国汽车产业的受损作为代价的。韩国政府和汽车业界对此感到十分气愤和尴尬,因为这距离韩美首脑会晤并“气氛融洽”共同宣布建立“经济同盟”仅仅过去3个月。

由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仅为“在北美最终组装”的电动车提供每辆最高7500美元的退税补贴,韩国电动车企业预计会受到严重冲击。韩国YTN电视台9月4日报道称,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据第二位置的韩国车企,随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很可能导致韩国电动车在美国销量骤跌,而美国电动车将在本土市场一家独大。作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最大受害者的现代汽车集团,在今年5月拜登访韩时宣布100亿美元的大规模对美投资计划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表示《通胀削减法案》会对韩国有很多有利之处。


拜登签署法案

报道称,今年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销售3.3万辆电动车,市场占有率9%,仅次于特斯拉。今年5月拜登访韩时还表示:“美国不会让现代汽车失望”,但现实却是相比对同盟国的“关照”,美国认为优先满足自己的制造业和就业岗位更加重要。由于韩国政府出面解决该问题困难重重,相关负担只能由企业承担。

“美国歧视韩国产汽车已经原形毕露”,韩国《首尔经济》4日的报道称,美国实行《通胀削减法案》后,韩国大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提高。就在韩国政府沉醉于“韩美价值同盟”的美好词汇时,美国则彻底维护本国利益。现在到了韩国政府和企业“刻骨铭心”这一教训的时候了。

“放弃中国市场帮助美国重组供应链,美国却在韩国背后插上了一刀。”《韩民族日报》9月5日报道称,美国制定《通胀削减法案》让韩国感受到背叛。正如彭博社此前报道所指出的那样,尹锡悦政府自5月上台以来,一直积极响应美国倾注心血推进的“供应链重组”,积极参与“印太经济框架”和“芯片四方联盟”,但最终还是遭到了美国的背叛。

在深感美国“背叛”之际,要求强化中韩供应链合作的声音在韩国不断出现。韩国《中央日报》9月3日刊登韩国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朴胜赞的文章称,最近4个月韩国连续出现对华贸易逆差并非偶然,上半年韩国对华贸易5448个项目中逆差项目3835个,占比70.4%。这意味着,未来中韩贸易格局和结构的变化极有可能加速。原因和背景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第一,随着中国迅速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韩中两国过去以加工贸易形式出现的贸易结构正在萎缩。第二,随着中国本土化战略中长期总体规划的日益成熟,韩国精密设备(如计算机和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出口对中国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很大。第三,韩国对中国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和货物的进口极有可能增加。特别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中国制造”消费品和中间产品将加速进口。因此加强中韩供应链合作也迫在眉睫。

文章认为,首先,韩国需要选择并专注于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这离不开政府的统一引导和企业的支持。同时要在成长性产业领域打好基础,实现中韩两国供应链结构互动。其次,需要“先发制人”地应对中美摩擦加剧带来的蝴蝶效应。最后,韩国应该通过创新而不是“技术竞争”来维持对华竞争优势。

延伸阅读:

暂停与美国芯片合作?被"背后捅刀"的韩国考虑反击

有韩媒终于看清,在美国的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价值不过是名分而已。

被亲密盟友背叛是什么滋味,韩国现在想必深有体会。

近日,美国于上月正式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所涉及的“排韩”条款引发了韩国国内的强烈反弹。一方面,韩国政府已派代表团紧急赴美谈判;另一方面,韩国舆论也因美国“背后捅刀”的行为愤懑不已。

只是,面对韩国的不满,美国却只以“感到意外”“表示遗憾”这样的措辞敷衍了事。这样的反应再一次让韩国人心寒。有韩媒终于看清,在美国的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价值不过是名分而已。

韩国车企很“受伤”

8月16日,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落地。为美国消费者购买在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每年7500美元的税额减免,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现代、起亚等韩国主要车企目前并没有在美设立电动汽车工厂,这意味着,它们被排除在了税额减免对象之外。



现代、起亚等韩国主要车企目前并没有在美设立电动汽车工厂。图源:yahoo

汽车产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其第二大出口品目,对于韩国经济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眼下正以性价比优势积极攻略美国市场的韩国车企而言,这无疑是沉重一击。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韩国现代汽车2022年第一季度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上升至9%,仅次于特斯拉,位居第二。若补贴中断,其销量或会受阻。

而与韩国车企在美待遇截然不同的是,美国在韩车企却享受着大力度补贴。《中央日报》指出,今年上半年韩国向美国产电动汽车支付了437亿韩元的补贴。拜登今年5月访韩时,得到了现代汽车14万亿韩元的大规模投资承诺。

韩代表团赴美谈判

一边拿着韩国的好处,一边又在本土给韩国“挖坑”,面对美国的这番操作,韩国人实在坐不住了。

8月30日,韩国政府联合代表团紧急奔赴美国,会见美国副贸易代表萨拉·比安奇、商务部助理部长等官员。韩美双方就《通胀削减法案》对韩系电动汽车带来的不利影响交换意见,并商定今后就有关问题保持沟通。

9月1日,当韩美日国安首长会议正在夏威夷进行之际,韩国国会专门针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一项决议,敦促美方基于韩美自贸协定等,向在韩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同等的税收优惠。

另据美国彭博社消息,韩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安德根、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昌洋、以及韩国总统尹锡悦接下来都有可能访问美国,继续与美国就此事进行进一步磋商。



彭博社报道称,韩国认为拜登签署的这一法案是“背叛”。图源:彭博社

美国回应够冷淡

尽管韩国官方反应强烈,但美国的回应却足够冷淡。

韩联社报道称,对于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在韩美日国安首长会议上提出的电动汽车补贴问题,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只是表示“有必要再就此法进行认真研究”。

而韩国代表团赴美交涉时,美国的反应也只是“感到意外”、“表示遗憾”,并没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美国不免让韩国心寒。由此,韩国国内也逐渐看清了美国的两幅面孔。

彭博社报道称,首尔一名高级官员表示,韩国将美国的这项新规视为“背叛”,“犹如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另有一名官员透露,尹锡悦政府认为,在韩国公司宣布在美一系列投资计划后,美国采取这项措施是不公平的。

彭博社分析认为,由于韩国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和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摩擦或会导致韩美这一亲密盟友之间的经济与安全合作复杂化。

有韩国官员表示,韩国十分不满美国的新规定,可能会考虑是否暂停与美国在芯片等其他领域的合作。

“难道价值可以共享,利益就不能共享?在美国国家利益面前,价值同盟犹如虚设。”正如韩国《中央日报》所说,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积极开展对美外交,强调重建和加强韩美同盟。可眼下,他的盟友又做了什么呢?

补壹刀:本来扎中国的刀,为何捅到韩国身上?

韩国将美国电动汽车补贴歧视视为“背叛”;“韩国可能会认为就像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美日韩国安首长会议1日在夏威夷结束。就在白宫方面试图将注意力引向“维护印太的自由开放”、协调朝核问题以及经济安全等话题时,韩国上下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是跟华盛顿协调“贸易不公”的事。

于是就出现了媒体所说的“罕见”一幕:

就在韩国国家安保室长在夏威夷与美方讨论加强安全合作的同时,韩国一个经贸代表团在华盛顿进行交涉;就在美日韩三方国安高官见面当天,韩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敦促美国给予韩国车企同等税收补贴……

面对韩国舆论“韩国成了冤大头”的愤懑,美国的反应呢?

“感到意外”“表示遗憾”,但迄今为止没有提出让韩国满意的答复,没有提出特别的解决方案。

“难道价值可以共享,利益就不能共享?”有韩国媒体忍不住质问。

在华盛顿强拉韩国等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的关键时刻,这个质问对首尔来说不失为一个及时的提醒。

01

美日韩国安首长会议1日在夏威夷结束。朝核问题、延伸威慑战略磋商、经济安全以及“中国问题”等等,在为期两天的双边和三边会谈中,三国国安高官谈及诸多议题。



美日韩国安首长会议

看得出来,美方这次特别注重营造三国安全合作的氛围。

白宫国安委会前就“预计”说,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将与日本国家安保局长秋叶刚男和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讨论“如何维护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包括如何应对来自中国越来越大的安全挑战”。

为了突出这次会议的“安全”属性,在三国国安首长会后,沙利文还安排与美军印太司令部官员见面,讨论美国的军事同盟,目的也是“维护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

但从首尔以及韩国国内舆论反应看,韩方一边附和安全等方面关切,一边却又别有一番“心事”。

韩联社在介绍韩美日国安首长会议的主要议题时,特别提到:“三方还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韩日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一事进行了讨论。”朝鲜日报等其他韩媒也都或多或少提及这个问题。

就在三方国安高官会议进行期间,美国对韩电动汽车补贴歧视的问题,正在韩国国内急剧发酵。

事情缘起,是美方刚刚落地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

上月16日,这份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法案由总统拜登签署成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为美国消费者购买在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每年最高7500美元税额减免。

这个条款立即引发韩方不满。因为现代、起亚等韩国主要车企,目前在美国没有电动汽车工厂。

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等于是将在韩组装或生产后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韩国将美方这项新规视为“背叛”;韩国“可能会认为就像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韩国现任和前任高级官员不约而同在媒体上表达不满。

就在9月1日,也就是韩美日国安首长会议当天,韩国国会专门针对美国“削减通胀法案”通过一项决议,敦促美方基于韩美自贸协定等,向在韩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同等的税收优惠。

此前一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新通商秩序战略室长安圣一率领的一个经贸代表团,刚刚结束为期3天的华盛顿之行,目的也是就美方法案对韩贸易不公进行交涉。

较之首尔方面“顾全对美关系大局”,主要是表达担忧,要求加强协商以降低韩方损失等表态不同,一些韩媒以更加直白地言辞批评华盛顿置韩国经济利益于不顾。

韩国中央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直言,在美国电动汽车补贴体系中,“只有韩国成了冤大头”。 “难道价值可以共享,利益就不能共享?”文章还试图揭穿拜登政府“价值观外交”的实质,说“拜登蜜语被戳破,国家利益面前价值同盟犹如虚设”。“在国家利益面前,价值只是名分而已”。

在韩国官方和社会舆论普遍的反弹面前,美方反应相当微妙。

韩联社说,对于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提出的电动汽车补贴问题,沙利文只是表示“有必要再就此法进行认真研究”。他还试图淡化这个问题,说美方的通胀削减法案并不只是关于电动汽车领域,还包含“如何重整自由主义国家之间供应链问题的战略方向”。

美方的敷衍在此之前就已非常明显。

韩国经贸代表团访美并提出补贴歧视问题时,美方的反应,是“感到意外”“表示遗憾”,但并没提出特别的解决方案。

韩国东亚日报披露,美方在回应韩国代表团时承认这一法案在美国国会紧急通过过程中,美国政府对“存在问题的条款”缺乏讨论,声称目前正在“自行分析”法案落地带来的影响。

啥叫缺乏讨论?就是根本没把韩国等盟国利益纳入考虑范畴。

即便现在韩国方面加强交涉,但从美国立法程序以及华盛顿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看,“拜登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让韩国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连韩国官员和媒体也都看出来了。

01

美国围绕电动汽车的“背叛”和“捅刀子”,对韩国不失为一个及时的提醒。尤其是在美国拉拢韩国等强组“芯片四方联盟”的关键时刻。

据悉,中秋节后将举行“芯片四方联盟”初步会议,韩国已经宣布会出席。一种分析认为,在“芯片四方联盟”一事上,美国想拉拢韩国,因此有可能在电动汽车问题上对韩国“网开一面”。



拜登参观三星半导体工厂

之前已有先例。

美国商务部曾称,将对中国芯片企业的设备出口禁令从10纳米制程扩大到14纳米,在中国设厂的外国企业同样受此限制。

14纳米制程,通常是区分尖端半导体的分水岭。如果这一禁令被严格执行,那将意味着在华韩国企业的工厂将不能进口使用极紫外线的高端设备生产尖端半导体。

不过,韩国半导体企业的担忧没有持续多长时间。8月底即传出消息称,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一出口禁令不会影响到韩企在华的工厂。

除了电动汽车问题之外,韩国还希望美国在芯片领域能再次对韩企进行“豁免”。

在美国新近推出的所谓“芯片法案”中,同样有涉及韩国企业的条款。

一方面,在美国建造半导体工厂的外国公司将获得25%的免税。韩国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都将是受益者。

三星计划未来20年投资近2000亿美元,在得州建设11座芯片工厂。SK海力士近日也被爆出,明年一季度左右将在美国动工兴建一家芯片封装厂。



资料图

另一方面,“芯片法案”还规定,获得政府补贴的公司10年内不得在中国对小于28纳米的先进技术进行新投资,否则必须退还全额补贴。

为28纳米以下制程芯片开绿灯,是美方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当前很多产品制造,比如电视、面板等,都会用到28纳米以下的晶片。如果在这方面对中国实施断供,是没办法找到替代制造方的,那样的话,全球产业链必然会被打断。

但就是限制小于28纳米这块,韩国企业也将受到严重打击。

三星和SK海力士是全球前两大存储半导体制造商,它们在中国生产的存储芯片份额都比较大。

三星在华工厂生产了全球15%的NAND闪存产量,占三星总产量的40%;SK海力士则是在无锡生产了15%的全球DRAM产量,占其产量的50%。

显然,韩国政府和业界抱着一个美好的想象。看起来,韩国参加“芯片四方联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希望美国可以对它这个“经济安全同盟国”予以特别待遇。

只是,不管是“芯片法案”,还是“芯片四方联盟”,美国的意图是摆在台面上的:短期是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排除中国,长期则是在美国本土建立围绕半导体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那时,还会有韩国什么事吗?

0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詹德斌告诉补壹刀,一些韩国人对美国抱有天真的幻想,以为韩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韩美就可以“同吃一口饭”。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在各种场合强调重建韩美同盟、加强韩美同盟,同时还说要同降低对华依赖,结果没有换来美国的“投桃报李”,却换来“背叛”。

如果美国没有真正尊重韩国,不在乎它的意见,韩国哭诉遭到背后捅刀子也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詹德斌表示,这些韩国人忘了,美国这几年越来越重视韩国的原因之一,恰恰是中韩关系走近的结果;他们也忘了,美国是一个彻头彻尾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的国家。人权也好,价值观也罢,都是幌子,需要时才搬出来用用。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也是一样。如果韩国过于侧重美韩关系,结果是不断身陷美国挖掘的陷阱,使韩国在军备竞赛中越陷越深。

詹德斌认为,如果韩国以牺牲中韩关系为代价追随美国,将会不断遭到美国背后捅刀子。

韩国如果想在本地区提升自身价值,恰恰是要搞好中韩关系,才不会一再受到美国挤压。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签: 韩国  美国  中韩  韩国政府  拜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