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俄美看法一致

热点资讯2022-09-07 14:00:51佚名

这一次,俄美看法一致

这起爆炸,会影响到未来的世界格局吗?

文|海上客

“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这是美国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托马斯·韦斯特所言,针对的是喀布尔时间9月5日上午,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附近发生的爆炸。韦斯特认为,这是一起“恐怖袭击”。

在韦斯特向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之前,俄罗斯方面也已经确认,俄驻阿富汗大使馆遇到的,是一次恐怖袭击。


9月5日,阿富汗安全人员在喀布尔爆炸现场附近警戒 图:新华社

也就是说,这一次,俄美对在阿富汗发生的这一场爆炸,看法一致——是一次恐怖袭击。

这次爆炸,导致包括两名使馆工作人员在内,至少8人死亡。俄罗斯媒体《消息报》称,两名死亡的使馆工作人员中,一人是外交官,另一人为安保人员。

爆炸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分支在“伊斯兰国”网站发布消息, 宣称对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门前的袭击负责。

这起爆炸,会影响到未来的世界格局吗?

01

在美俄看法一致的同时,海叔注意到,美国总统拜登作出一个表态,看似与这次爆炸并无关系,但实际上或许有内在逻辑关联。

当地时间9月5日,拜登称,俄罗斯不应被认定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这个观点,可与乌克兰泽连斯基当局完全不同。在俄乌冲突之后,泽连斯基一直在呼吁美方和国际社会,希望各国认可俄罗斯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拜登称,俄并没支持恐怖主义 图:路透社报道截屏

尽管俄罗斯确实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说,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战争行为,但此前,乌克兰政府军在顿巴斯与当地民间武装冲突已逾八年,甚至有“亚速营”这样的被俄罗斯和顿巴斯地区俄族视为纳粹的武装。但国际社会也没有就此认定乌克兰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当地时间8月21日,杜金娜被炸身亡现场 图:视频截屏

俄乌冲突之下,今年8月21日,俄罗斯莫斯科州发生一起汽车爆炸案,俄罗斯学者杜金的女儿杜金娜被炸身亡。这事,到底是谁干的?俄方的说法是——乌克兰方面派来的人沃夫克干的!

无论这起爆炸是否与泽连斯基当局有关,起码,单看这起爆炸,就是一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而与军事行动无关。

拜登的声明,看来是代表美方承认了一点——俄罗斯顶多是在进行军事行动。俄甚至连“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都不算。

02

9月5日,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附近发生爆炸,具体来说,距离使馆领事部不远。当时,使馆正在办理签证,一名俄罗斯外交官出来,喊一名领取签证的人员名字时,爆炸发生了。

声明对此负责的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分支,其实就是在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北部活动的“伊斯兰国”分支。


爆炸后现场 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海叔注意到,欧亚分析俱乐部负责人、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专家尼基塔·门德科维奇对此分析称,此次俄驻阿富汗大使馆遇袭,不是偶然现象。

“我认为,这事很可能与阿临时政府刚与俄达成的一项协议有关。” 门德科维奇称,在这份涉及俄向阿富汗提供食品与燃料的协议签署后,有人看不顺眼了。看不顺眼之处,不仅仅在于俄与阿富汗未来可能的正常贸易增长,更是俄可能成为第一个对阿富汗塔利班外交承认的国家。


9月5日,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爆炸后的受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 图:路透社

为此,有人不惜用恐怖袭击来让俄罗斯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产生罅隙。

当然,俄罗斯方面各色人等的说法也不一致,譬如阿富汗政治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烈·谢连科认为,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被炸,可能存在商业因素——

近年来,某阿富汗“黑中介”一直在向那些想搬到俄罗斯的阿富汗人兜售签证,并借此赚了不少钱——每个签证要价800—1500美元。但8月下旬开始,俄大使馆决定整顿秩序,驱逐实际上近乎抢劫的“黑中介”。这或许也是发生恐袭的原因。

03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正如联合国发言人斯特凡纳·德拉里维埃在一份声明中所说:“秘书长重申,国际人道主义法严禁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包括外交使团。”昨天(9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表示,强烈谴责针对外交机构和人员的恐怖袭击。

在海叔看来——

1.俄乌冲突当然需要解决,但应该不是以乌克兰基辅当局所称,认定俄罗斯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的方式进行。 未来,如何让国际社会厘清俄乌问题的历史经纬和来龙去脉,又如何去以和平的方式谈出未来,这才是一种正确途径。

2.国际社会自然需要共同反对恐怖主义。 9月11日就要到了,回想2001年的“9·11”事件,回忆美国所遭受的创伤,如今的拜登政府也不该胡乱认定哪家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美国理当与国际社会一道,去以正确的方式针对恐怖主义。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