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秋粮:一个鄱阳湖畔县城的抗旱样本

热点资讯2022-09-08 07:06:51佚名

守住秋粮:一个鄱阳湖畔县城的抗旱样本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邓宇晨

持续的高温天气烘烤着缩水大半的鄱阳湖。

在湖边,都昌县周溪镇枭阳农场场长曾爱国正巡查着沟渠里8台潜水抽水机的运转状况。连日高温,部分包裹着电缆接口的PVC管出现了烧焦的迹象,曾爱国放心不下,决定增加巡查的次数和人手。

往年这个时候,站在农场圩堤向鄱阳湖看去,湖面浩渺,岛屿棋布。今年,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大片湖床裸露,水洼、滩涂和狭长水道也显露出来。


鄱阳湖干涸的湖床和远处的水道 时代周报记者邓宇晨摄

由于丰水期、枯水期面积变化极大,鄱阳湖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特征。

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数据,8月6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对比历史数据,2022年是1951年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

“跟往年相比,今年鄱阳湖的枯水期提前了近100天。”都昌县河道湖泊和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向爱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枯水期提前到来,引发各种变化。

都昌县是农业大县,种粮面积占九江市五分之二。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24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濒临鄱阳湖,湖岸线长达308.8公里。受旱情影响,都昌县沿湖地区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灌溉用水困难。

都昌县应急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县因旱情导致的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达9551万元。在全县27.8千公顷的在田粮食作物中,受灾面积达7592公顷,成灾面积达4249公顷,绝收面积达1561公顷。


鄱阳湖床干涸龟裂的土地 时代周报记者邓宇晨摄

“能不能下雨,这个要看天吃饭,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一滴水用好。马上要收的一季晚稻是一定要保的,二季晚水稻能保多少保多少。如果实在救不上来,就只能改种旱作物了。”向爱平表示。

据都昌县气象台9月5日发布的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都昌县大部分乡镇已出现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部分特旱,预计未来一周气象干旱还将持续。

鄱阳湖水位“退得很快”

这场干旱并非毫无预兆,却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来得更迅猛。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月23日举行2022年第二次防汛抗旱会商会,会议指出,据预测今年江西省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江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后期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旱情,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任务依然艰巨。

向爱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在2月得到通知,长江流域今年7月底8月初可能出现较大干旱。因此,在进入汛期后,都昌县水利部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水库、山塘和塘堰,都要做好在汛期的蓄水工作。

每年的4-6月是江西的主汛期。但主汛期内最后一场足以形成径流、产生蓄水的大规模降雨却在6月19日便已结束。4天后的6月23日,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上升到最高值19.31米。


水道或运河的水位指示器 图源:图虫创意

据媒体报道,当时由于鄱阳湖的水位快速上涨,并超过了19米的警戒线,因此都昌县对防汛工作进行了部署。都昌县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县域防汛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

但这样的水位仍然处于正常阈值。向爱平表示,与往年相比,这样的水位处于正常偏下水平,“仍属于中水年份”。

但就在这几天,在农场工作了16年的曾爱国也隐隐发觉有些不对。

他所在的枭阳农场于1991年建立,为镇属农场,拥有5000亩水田,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产出的稻谷能满足周溪镇3-4成的人口所需。

由于要通过水位判断何时开闸蓄水,因此曾爱国对水位变化极为敏感。

根据枭阳农场记录的水位变化,从6月23日达到19.31米的峰值后,后续每日下降的高度分别是7厘米、18厘米和8厘米。这样的速度在往年并不常见。


枭阳农场场长曾爱国面向着引水沟渠 时代周报记者邓宇晨摄

据九江市应急管理局的消息,7月份以来,长江九江站、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过程退幅分别达8.59米、9.70米,日均退幅、单日退幅均为历史罕见。

“往年的水位基本都要到20米以上,而且还会在这个水位维持几天才慢慢消退。今年的水位最高才19米多,而且从第二天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消退。一般每天也就下降几公分,这次却是以每天接近10公分的速度下降的。”曾爱国说。

都昌县水利局局长伍国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抗旱,7月初,全县就开始增加水库蓄水,水位基本保持在“接近汛限水位一米以下”位置。7月底时,看到鄱阳湖水位每日“退得很快”,于是抓紧时间挖渠引流,先后引了几百万亩水用来保灌溉。

7月下旬就“做好抗旱准备”

实际情况比“老把式”曾爱国想的更严重。

从6月23日直到8月中旬,都昌县全县都没有再下过一场足以产生蓄水的降雨。这种情况在曾爱国的印象里从未出现过。

雪上加霜的是,连续多天38℃左右的高温,导致蓄水池的蒸发量大增。临近晚稻灌浆抽穗的关键时期,农田用水量大增。

看着水位飞速下降的蓄水池,曾爱国算了下用水量,发现现有蓄水量可能无法满足后续的农业生产。

来自九江市应急管理局的况文建今年8月在《中国防汛抗旱》发表的《九江市2022年干旱灾害分析与思考》中提及,此次干旱原因主要是:降雨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气温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来水枯且塘库蓄水不足。


鄱阳湖周边一处枯黄的水稻田 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摄

“7月份后,九江全市基本未见系统性降雨,特别是7月下旬后,全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较常年同期降雨量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江河湖库水位异常偏低,干旱灾情迅速蔓延、加重。”况文建指出。

7月17日,曾爱国与农场同事聚在一起研判形势,便预感到“今年情况不妙,要做好抗旱准备了”。两天后,他召集几位种粮大户开会,准备再挖一条沟渠,以备不测。“蓄水量我们经过了严密计算,在下几场雨的情况下是够用的。”据曾爱国的经验,往年江西都会受台风影响,这个时候还会再下几场雨。

此后,曾爱国召集农场工人,动用了两台挖掘机,三天两夜挖出一条长约400米、宽近10米的水渠,和鄱阳湖外湖的水道相连。


枭阳农场临时挖掘的引水沟渠 时代周报记者邓宇晨摄

由于两端距离过远,究竟能不能引来水,谁心里也没有底。

曾爱国买来水平测量仪,测量后发现高度相差不大,可以引水。他又购置了8台抽水机,24小时不停工作。两条沟渠的提灌设备,每天的电费就上要万元。

枭阳农场这次受影响的范围不大。据曾爱国估计,整个农场大概能保住80%的产量,减产量大约为76万斤。

但曾爱国仍心有余悸,“除做了提前准备工作外,运气也很重要。如果不是我们农场挨着外湖,有条件引水,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8台潜水泵正在抽水 时代周报记者邓宇晨摄

来自都昌县应急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县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达947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7592公顷。对已经受灾的农田,由都昌县各乡镇政府出面劝说农户改种需水量不大的秋种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问题。我们目前是先用鄱阳湖外湖这些‘客水’,再用水库的蓄水。而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先保农村人畜饮水,再保粮食安全等灌溉用水,最后才是工业生产用水。”向爱平说。

而像其他地方旱期常用的机井供水,在都昌县也行不通。

“鄱阳湖就像一口锅,都昌县就在这个锅沿上。水都到锅底去了,锅沿上哪里还有水。都昌县的地质条件也不属于那种有利于储水的条件,因此井都要打的很深。”向爱平解释道。

这些机井的深度往往在70-120米间,打井成本在2-4万元。一口机井一天的出水量约为在100立方米,若是用于灌溉,仅仅能灌溉约两亩田地,可谓“杯水车薪”。往往只有茶园这类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才会辅以钻井等方式保住收成。

如何“重涝又重旱”?

罕见的大旱也是对鄱阳湖周边城镇的一次全方位考验。

一位基层村镇干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洪涝灾害往往更受重视,因此不少鄱阳湖周边城镇都存在着“重涝不重旱”的想法。

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往年鄱阳湖的灾害都是以洪水为主,干旱预警不大受重视。

应对洪涝要放水,而应对干旱要蓄水,二者间存在着天然矛盾。这也导致在旱情来临时,大量水库并未储蓄够充足水量。

“今年6月23日还是汛期,鄱阳湖出现了最高水位,为了应对后期可能到来的洪水,水库都已经泄到了防汛线的水位;但随之而来的是干旱而非洪水,这也导致水库没有抓到洪水的尾巴,没把水蓄满。”胡振鹏说。


鄱阳湖丰水期的落星墩晚霞 图源:图虫创意

对此,胡振鹏呼吁,要建立干旱预警系统,根据气象预报确立水库、圩堤以及碟形湖的预警水位。“该蓄水的时候要蓄,该拦水的时候要拦。”

截至8月25日,九江市总蓄水55.87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3%,其中,都昌县大港水库、张岭水库等中型水库蓄满率不足50%,中小型水库及山塘等主要灌溉用水来源蓄水占比仅为8.16%。

向爱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6月23日最后一次有效降雨后,全都昌县的水库、山塘的总蓄水量达到了1.3亿立方米。截至8月30日,这个数字已降至6246万立方米。

都昌县应急管理局的资料显示,这个数据比往年同期的9732万立方米,偏少了35.82%。全县286座小2型及以上水库已干涸了27座,3243座山塘已干涸了468座。


都昌县的一处水库 图源:都昌县水利局官网

山塘是指容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容量大于10万立方米小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山塘是离田地最近的水库,对防涝抗旱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有不少山塘面临着年久失修、漏水、闸门损坏等问题,但缺乏资金进行修缮。

向爱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山塘在名义上由村集体管理,但一个山塘的维修加固费用往往要高达20万元以上,由村集体筹资修缮显然不现实,仅靠县里的财政经费也有些“捉襟见肘”。

“我们全县有3200多座山塘,每年维修加固山塘的经费要200万-300万元,主要是那些有着洪涝风险、可能冲毁下游村子的山塘。而对山塘蓄水的维护工作,暂时还没有被列为工作重点。”向爱平说。

除了对山塘的修缮维护外,都昌县水利设施也存在着基础薄弱的情况。

根据都昌县应急管理局的数据,都昌县在上世纪沿湖建立的排灌泵站583座中,目前可以开动或经过简单维修就能使用的仅有144座,“沿湖群众要求重建泵站的愿望非常迫切”。

截至8月30日,都昌县投入抗旱人数1.98万人,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27万元,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1970万元,减少粮食损失4910万元。全县未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及河流断流情况。

据江西发布,8月26日,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江西省救灾资金10.29亿元。资金将尽快被安排到受灾地区,支持受灾地区开展水利调水、增打机井、兴建救灾所需抗旱水源,购买抗旱设备、抽水灌溉、对绝收田块改补种其他作物,支持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抗旱“扛一扛就过去”的观念或许正在改变,如何“重涝又重旱”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命题。

(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标签: 抗旱  胡振鹏  鄱阳湖  水库  都昌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