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半年报“大乱斗”,涉房贷款降不下来?

热点资讯2022-09-08 14:14:53未知

上市银行半年报“大乱斗”,涉房贷款降不下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一号企业家,作者 | 楚翼

2022年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完成披露,各行各业参差不齐,比如“营收王”一如既往归“两桶油”,营收增幅最高的则是创业板次新股华兰疫苗,营业收入增速达9625%排名第一。

而最赚钱公司还是得“花落”四大行,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15亿元、1616亿元、1289亿元和1199亿元。

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TOP20,其中有12家是金融业,除了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剩下的也全部是银行。

但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的银行业绩增速却在放缓。

Wind统计显示,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长4.8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万亿元,同比增长7.54%。

而2021年,这两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为7.93%和12.64%。

作为最生动的商业,银行有着“旱涝保收”的天然优势,如今,连银行业也面临着增长压力,不妨就上市银行做一番中报解读,看看增长中枢是否下移?

营收规模捉对“厮杀”,业绩分化严重

上半年,六大国有大行营收增幅最高的是邮储银行高达10.03%,其次是交通银行7.09%;净利润增幅上,邮储银行仍然保持增速第一,达到14.88%,中国银行以6.30%居于第二。

不良率指标上,工、农、中、交、建基本差不多,均在1.4%左右,邮储银行较低只有0.83%。

而在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持续领先,都实现了3、4千亿营收,和1、2千亿以上净利润。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分别有千亿营收规模和400多亿元净利润。


上市银行2022年半年报业绩一览/一号企业家统计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占据第一,实现营收1790.91亿元,同比增长6.13%;净利润694.2亿元,同比增长13.52%。

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列二、三位,分别实现营收1158.53亿元、1083.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3%、2.65%。

净利润上,兴业银行录得448.87亿元,同比增长11.9%;中信银行325.24亿元,同比增长12.03%。

千亿以下营收规模的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均实现了900亿元以上的营收,且差距只有60亿元,但浦发银行的营收增幅仅有1.31%,远远低于平安银行8.70%营收增幅。

在净利润上也是增幅差距明显,浦发银行净利润301.74亿元,同比增长1.13%;平安银行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5.6%。

在500亿至900亿元营收规模银行序列,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营收规模接近,分别为741.99亿元和784.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6.38亿元和232.99亿元。

但是在增幅上却呈现不小的落差,光大银行保持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民生银行却双双大幅下滑,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5.47%,净利润同比下降7.22%。

300亿至500亿元营收规模银行中,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浙商银行处于同一梯度,分别实现营收484.52亿元、351.07亿元、339.43亿元、317.4亿元,分别录得净利润115.3亿元、133.8亿元、135.74亿元、69.74亿元。

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浙商银行,上半年营收增幅分别同比增长0.70%、14.22%、1.71%、22.53%;净利润增幅,分别同比增长5.01%、31.20%、7.88%、1.80%。

从中不难看出,浙商银行营收增长较快,但净利润增长却最低,同样规模的营收却只有别人一半的净利润,说明浙商银行营业净利率较低。

相反,江苏银行则是四家中唯一交出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成绩的银行。

在百亿至200亿元营收规模银行中,上海银行与渤海银行分别实现营收279.42亿元、134.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6.74亿元、44.03亿元。

其中上海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86%、3.23%,而渤海银行则分别同比下滑14.63%、17.62%。

渤海银行也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业绩表现最差的银行,在已统计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中,也是上半年净利润下滑最多的中型银行。

总体而言,中型银行业绩分化明显,招商银行稳居头把交椅,平安银行上半年发力迅猛,与浦发银行竞逐激烈,民生银行、渤海银行业绩下滑严重,江苏银行逆势增长,浙商银行或后劲不足。

城商行南北差距明显, 杭州银行异军突起

城商行中,宁波银行拔得头筹,分别实现294.12亿元营收和112.68亿元净利润,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7.56%和18.37%。

南京银行也不遑多让,以235.32亿元营收、101.5亿元净利润紧随其后,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16.28%和20.07%。

杭州银行则坐稳第三把交椅,上半年实现173.02亿元营收、65.93亿元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31%、31.67%。

在银保监会以房贷集中度划分的第三档银行中,杭州银行增势迅猛,并在同等营收规模银行中位居第一。

百亿元营收规模的则有长沙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实现营收112.59亿元和99.95亿元,录得净利润分别为35.82亿元和44.57亿元。

不过,成都银行增势更超长沙银行,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分别高达17.02%、31.52%,增幅与杭州银行几乎不相上下。

而长沙银行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则只有8.71%、2.91%。

郑州银行、贵阳银行居于70-80亿元营收规模银行阵营,两家的营收增幅也相差无几,分别达到8.86%和9.47%。

但净利润增幅则差距明显,郑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15%,贵阳银行则只有0.52%。

青岛银行、苏州银行与重庆银行上半年营收在60亿元左右,其中重庆银行较高达到67.7亿元。

但营收增幅上,重庆银行同比下滑7%,而青岛银行与苏州银行则分别同比增长16.56%和8.05%。

净利润上,三家银行的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重庆银行仍然最高,录得27.85亿元净利润,但增幅上同样处于最末,仅实现4.70%的净利润增长。

而青岛银行和苏州银行分别实现12.28%和25.08%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营收下滑的城商行还有兰州银行,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99%,实现营收38.04亿元;不过净利润仍保持增长,录得8.3亿元净利润。

与之相比,北方的另外三大城商行西安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则下降明显,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即便三家银行的营收规模分居三个档次,分别为30亿元、80亿元及50亿元。

西安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48%、13.45%;盛京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7.9%;锦州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2%、38%。

从上市城商行业绩表现来看,南北差异较为明显,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或营收、净利双双大增或是“单项冠军”,然而北方的几家城商行则失速明显。

涉房贷款集中度仍踩红线,不良率风险不低

在2022年半年报发榜过后,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已经执行一年半时间。

通过梳理上市银行中报数据,可以发现整体上呈现“银行涉房贷款比重下降、房企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双升”的局面。


2022年半年报上市银行涉房贷款集中度/一号企业家统计

首先来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其中又分为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按揭贷款占比。

如果按照银保监会对涉房地产贷款分类划分,第一档6家中资大型银行在2022年6月末均达到监管标准。

第二档中资中型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渤海银行超过监管“红线”,招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30.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23.4%,均超过银保监会规定的27.5%和20%上限。

兴业银行与招商银行差不多,其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30.2%,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23.17%,也超过上限。

渤海银行则是“两条红线”踩中一条,其中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达到28.1%,超过上限;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9.31%,接近上限。

而且与多数银行压降房地产贷款不同,渤海银行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还有所增加,从2021年末的7.94%上升至2022年6月末的8.76%。

渤海银行业绩下滑也颇为明显,营收下滑14.63%至134.91亿元,净利润为44.03亿元,同比下降17.62%。这在大多数取得增长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中比较明显。

与渤海银行堪称“难兄难弟”的民生银行,2022年上半年业绩也出现下降,截至6月末实现营收741.99亿元,同比下降15.47%;净利润246.38亿元,同比下降7.22%。

不过民生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没有触及监管红线,其房地产业贷款占比8.54%,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4.13%,二者合计房地产贷款占比22.7%,均在监管上限以下。

与大多数上市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小于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不同,浙商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达12.09%,个人按揭贷款占比6.55%。

第三档城商行中,成都银行、青岛银行踩中“两条红线”。

成都银行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达到25.7%,个人按揭贷款占比达18.69%;青岛银行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为26.9%,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则为17.64%。

郑州银行、兰州银行和盛京银行则踩中“一条红线”,在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指标上,三家银行分别为23.1%、23.2%和22.6%。

农商行中,青农商行也踩中一条红线,房地产贷款合计占比达到24.6%。

第四档县域农合机构,常熟银行、张家港银行、江阴银行均未触及监管上限。

其次,再看对公房地产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

从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来看,第一档六大行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不良率居前,分别达到5.47%和5.67%,去年末两家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4.79%和5.05%。

第二档的中资中型银行中,浦发银行的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达到3.83%,民生银行紧随其后达到2.99%,中信银行2.89%,招商银行2.82%,光大银行2.56%,兴业银行2.15%。

该六家中型银行中,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除了中信银行较去年末已经回落,其他银行均有所上升。

其中招商银行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2.82%,比去年末的1.41%翻了一倍,不良金额达到112亿元。

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虽然均低于1%,但平安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已从0.22%飙升到0.77%,增长了250%。

华夏银行对公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亦从去年底的0.66%降至如今的0.62%,但其整体不良率始终居高不下,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达到1.79%。

浙商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则有所上升,从0.62%增至0.90%,反观其房地产业贷款占比却没有较大变化,仍维持在12%左右,说明其对公房地产贷款风险在今年有逐步暴露之虞。

第三档城商行中,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最高的是重庆银行,上半年达到6.15%,较去年末增加1.44个百分点,也是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破6%的银行。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高的是郑州银行,上半年达到1.34%,较去年末增加0.38个百分点,也是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不良率超过1%的银行。

在个人住房贷不良贷款增速上,杭州银行、上海银行、渝农商行、青农商行分别较去年末增长58%、56%、47.76%、47.37%,虽然不良率绝对值均较低,但不良贷款增长较快。

在部分房企风险暴露、房地产弱市行情之下,银行涉房贷款既要化解“存量风险”,又要严把“增量风险”关口,还要在稳融资背景下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政策与市场两端对银行业应对变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