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硕 北京报道随着海上风电不再享受补贴,风电行业终于在2022年整体步入平价时代。
上半年,风电新增容量继续增长。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同比增长19.4%。招标量数据上,2022上半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51.1GW,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3%,接近去年全年招标总量。
一边是整体继续增长,另一边不同企业业绩增速也迎来分化。
5大风电整机企业中,在扣非净利指标上,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分别同比增长114.61%、35.99%;金风科技(002202.SZ)、三一重能(688349.SH)、电气风电(688660.SH)分别下滑2.25%、9.35%和87.81%。
“行业竞争加剧致使主机价格快速下滑,而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部分企业业绩阶段性承压;另一方面,海上风电装机量整体明显下滑,而少数企业订单较为充足,这导致了业绩分化。”东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宇恒在解释风机企业业绩分化原因时如此评析。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则表示,2022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风电招标(量)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对产业链物流、供货、交付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链部分环节如风电叶片存在小叶型提货缓慢,大叶型爬坡困难等问题。”
展望下半年,秦海岩认为,目前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逐步释放,订单也逐步交付,风电产业下半年前景利好,有望全面发力。未来随机风电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风电机组的不断大型化,将进一步降低风电成本。
平价时代元年,整机企业冷暖不一
平价时代元年,风电市场新增装机量继续增长,推动着整机企业维持增长之势。
目前,国内风机共有5家上市企业,分别是:金风科技(002202.SZ)、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三一重能(688349.SH)和电气风电(688660.SH)。
据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5家企业合计实现营收469.3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7.22%;实现归母净利润56.02亿元,同比上升25.1%。
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金风科技(002202.SZ)。
期内,金风科技实现营收166.63亿元,尽管同比下滑8.09%,依旧领先第二名明阳智能(601615.SH)的142.38亿元。
净利润最多及增速最快的当属明阳智能(601615.SH)。
上半年,明阳智能(601615.SH)实现归母净利润24.48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24.49%,超越了传统龙头金风科技(002202.SZ)排名风机整机上市企业第一。上半年,金风科技(002202.SZ)实现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滑5.92%。
一家营收、净利双双高速增长,另一家却遭遇营收、净利双下降。明阳智能(601615.SH)与金风科技(002202.SZ)的主要经营指标对比成为行业业绩分化的一个缩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5家企业多项数值会发现,上半年,各整机商交出的中报成绩单冷热不均,分化严重。
从扣非净利看,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金风科技(002202.SZ)、三一重能(688349.SH)、电气风电(688660.SH)分别同比增长114.61%、35.99%、-2.25%、-9.35%、-87.81%。
营收增速上,5家对应数值分别为27.18%、32.89%、-8.09%、3.02%和-57.75%。
毛利率水平上,三一重能(688349.SH)毛利率为27.03%,虽较去年末有所下滑,但仍保持行业第一。其余依次则是明阳智能(601615.SH)、金风科技(002202.SZ),二者毛利率水平大致相当,依次分别为25.65%和25.14%。运达股份(300772.SZ)和电气风电(688660.SH)毛利率分别为19.01%和18.13% ,与前三家差距明显。
净利率端,三一重能(688349.SH)以19.67%的净利率继续排名行业第一。
明阳智能(601615.SH)与金风科技(002202.SZ)差距则被拉开,明阳智能(601615.SH)净利率高达17.16%,金风科技(002202.SZ)则仅有11.83%。运达股份(300772.SZ)和三一重能(688349.SH)净利分别只有4.34%和2.72%。
从收入构成来看,除了电气风电(688660.SH)外,其余4家企业均有出售电站带来的投资收益增长。
4家企业中,金风科技(002202.SZ)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最小(65%),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三一重能(688349.SH)该收入占比基本都在90%以上。
海风装机骤降近9成,专家:抢装潮后调整
同样是进入平价时代,为何同企业之间业绩表现如此差异明显?
陈宇恒认为,主要是企业各自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
“比如明阳智能(601615.SH)背靠的广东省是给予海上风电省补的三大省份之一,产业资源充沛,在手订单充足,所以业绩突出;金风科技(002202.SZ)主要受其风机制造业务利润下滑拖累,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致使主机价格快速下滑、原材料价格则处于高位,令金风科技(002202.SZ)业绩阶段性承压;电力风电主要是受在手订单项目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导致营收同比波动明显。”
按照陈宇恒观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样在财报中找到证据证实,海上风电业务的收入的多寡,成为上半年风机企业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
据金风科技(002202.SZ)2022年半年报,公司涉及海上风电业务产品的毛利率远超陆上风电的相关产品。如用于海上风电业务的6S/8S平台机组上半年毛利率为25.07%,远超其他种类平台机组。
但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 万千瓦,同比增19.4%。
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 1206 万千瓦、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长38.7%;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27万千瓦。同比降幅则高达87.4%。
相比陆风,上半年海风的新增装机规模迎来了断崖式下滑。
但同样的背景下,不同企业感受的冷暖程度并不一致。
明阳智能(601615.SH)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出货量约1276MW,同比增长11%;金风科技(002202.SZ)半年报中则显示,公司6S/8S平台机组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下滑了89.05%。
电气风电(688660.SH)同样将业绩下滑的原因指向了海上风电收入减少。公司方面表示,上年度受政策影响,海上风电出现装机高峰,整体交付量较大,本期受在手订单的项目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导致收入同比波动明显。
其余两家企业——运达股份(300772.SZ)、三一重能(688349.SH)的海上风电业务都还在发力阶段,半年报中未显示该项收入。
面对“平价元年”下的新增装机断崖式下跌,海上风电的前景又是否真正向好?
秦海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全国整体海上风机装机量断崖式下降主要是与去年抢装潮有关。
“海上今年新增装机量少是因为在十三五期间核准的大部分这个项目都已经在去年抢装完成,现在手上没有新的核准项目了,所以大家都在跑核准,那这个今年明年核准之后,那在未来2-5年会有个大的这个增长。”秦海岩表示。
秦海岩认为,平价时代下,海上风电虽然没有补贴,但很多地方项目仍具备一定经济性。另外,中国海上风电资源非常丰富,近海及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2亿千瓦,因此开发潜力巨大。
“平价时代之后是不是海上风电经济性就不行了,从现在看,海上风电是比较乐观的,现在虽然平价了,没有补贴,但是这个很多地方的项目还是具备一定经济性的,未来维持(年)新增装机5000-6000万千瓦是有可能的。”秦海岩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风电上下游企业市场普遍预测下半年海上风电项目会回暖。如9月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问及上半年泰盛风能(300129)海上风电产品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公司表示,今年是国内海上风电平价的第一年,上半年开工项目较少,下半年会有所回暖。
陆风市场价格战,有企业调整低价抢单
除了海上风电装机量骤降,上半年,陆上风电价格持续下探也是整机厂商面临较大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下半年,风机中标价经历一路快速走跌,一度下滑至1408元/kW的历史低位。另据国金证券研报,陆上风电加权平均中标价格由年初的2007元/KW一路下滑至5月份的1721元/KW,下滑14.3%。
面对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企业也在调整自己应对策略,以只拥有陆上风机业务的运达股份(300772.SZ)和三一重能(688349.SH)为例,运达股份(300772.SZ)在调整自己的低价抢单策略,三一重能(688349.SH)低价前三投标相对没有此前那么活泼。
根据国家证券研究所统计,运达股份(300772.SZ)今年上班整机厂陆风机组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为2072元/KW,排名行业第四,5家上市企业第一。
三一重能(688349.SH)则以1835元/KW的中标价排名行业第六,5家上市公司中第三。
从财报反馈情况来看,运达股份调整策略后,上半年维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三一重能业绩小幅下滑。
三一重能上半年营收40.83亿元,同比增加3.02%;实现净利7.98亿元,同比减少5.22%。运达股份实现营收67.76亿元,同比增加32.89%;实现净利2.95亿元,同比增加45.26%。
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认为,上半年之所以出剧烈现价格战,与主机厂在手订单不饱和有关,由于现有招标部分为框架招标,除头部几家外,大量主机厂在手订单仍处于不饱和状态,随着下半年业主招标量进一步释放,主机厂在手订单不饱和状况可出现改善。
按照其逻辑,此外,当前价格水平下主机厂盈利微薄,继续降价或带来一定质量和安全风险。因此,下游业主在选择中标方时,相较于低价,将更多考虑产品、服务品质及综合实力等因素。
秦海岩同样认为,陆上风电机组价格当下已经进入价格平稳期,预计接下来机组价格将不再下跌,同时原材料价格近期有一定程度的降幅,产业迎来利好前景。
大型化趋势延续,半直驱渐成主流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平价时代元年,风机技术路线转变过程继续,半直驱技术渗透率进一步加深。
按照功率传递的机械连接方式不同,风电机组主要分为双馈、直驱、半直驱三大类技术路线。
双馈发电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成熟,总体价格与施工成本较低;但是齿轮箱增加了机械损耗与维护工作量,传动效率降低,增加了故障风险。直驱机组没有齿轮箱,简化了传动结构,具有可靠性高、发电效率高、运维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投资成本更高。半直驱机型由双馈与直驱技术结合,体积与重量相对较小,成本具有较强竞争力,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把控。
双馈路线当前是全球和国内最主流。
2021年,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双馈机组占比在80%左右。从中国市场份额看,双馈机组占比也在 55%左右。目前,远景集团、三一重能、运达股份主要采用该技术路线。
随着风机大型化趋势下,市场对机组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相比双馈路线,直驱和半直驱技术路线依靠可靠性更高的优点,逐渐开始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尤其是半直驱路线,其结合了直驱可靠性强,双馈重量轻、体积小的共同优势,目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明阳智能主要采取半直驱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则主要采用直驱技术路线。
据天风证券研报数据,2020 及2021 年各厂商新机型中,半直驱渗透率从20 年的9%提升至21 年的59%。
今年上半年,金风科技等公司也在加速投身半直驱技术路线。
半年报显示,在 2021 年实现半直驱机型(MSPM)批量供应之后,金风科技(002202.SZ)的在手外部待执行订单占比已经达到46.5%。
除了金风科技外,东方电气(600875.SH)、运达股份也在加速研制大功率半直驱风电机组。另据媒体报道,运达股份开发的9兆瓦、7兆瓦风机平台已于2022年5月、2022年7月下线,14兆瓦海上风机平台将于12月下线。
某行业内部人士张军(化名)向记者表示,半直驱产品在海上风电大功率等特定场景的拥有优势。
“目前来看,半直驱产品在10MW以上功率的产品优势还是存在的,因为海上风机大型化了以后,系统成本这块,双馈在面向10MW以上功率级别领域面临着比较大的技术突破。在双馈10MW以上功率级别没有实现技术突破之前,半直驱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平衡齿轮箱和发电机、变频器这些电气系统的一些压力,并平衡整个系统成本。”张军表示。
8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表示,重点发展8MW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及13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随着风机大兆瓦再加速,半直驱技术路径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