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英女王去世,杭州小伙深感遗憾:她曾给我回了两封信,还送给我她的照片

热点资讯2022-09-09 18:20:37佚名

听闻英女王去世,杭州小伙深感遗憾:她曾给我回了两封信,还送给我她的照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刘俏言

杭州有一位老师杨扬,他从2013年开始给世界政治名流、文体明星写信,曾收到过伊丽莎白二世、默克尔、梅德韦杰夫、小布什、潘基文等名人的回信。其中,伊丽莎白二世曾两次给他回信,还附上了照片。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9月9日,杨扬接受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采访,回忆了他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写信的故事,以下是杨扬的讲述——


杨扬

惊闻女王去世消息,朋友圈里,新闻媒体上,一时间被这件事刷屏。

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事处的一名老师,叫杨扬。这个名字出现在我寄出的许多信件的落款上,包括寄给英国女王的那一封。

那是2013年,我刚刚入职,第一份工作是辅导员。我很好奇,在英国,是否也有辅导员这种制度?英国的大学教育是如何做学生工作的?那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英国女王写信。

在这之前,我已经有给世界各地政治名流、文体明星写信的习惯了。我们这个群体,有个专业词,叫信虫。我们通过写信或寄电邮,和世界各地的政治名流、文体明星对话,也会向他们寻要签名,我们是签名收集爱好者。

关于英国女王的故事,我在大学时曾听过一个小八卦,说看英国女王当天有没有在白金汉宫,就看门口有没有升旗子。当然,我没去过英国,也不知道真假。

我大学时读的是英语专业,关于女王,她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我的历史课本。在信件寄出之前,我也曾对她有过一些想象:一位有风度的淑女。于是,我在挑选信封时,特意选择了一封古朴的花纹。我手写了那封信,提出了许多关于英国教育的问题,写完后便寄出了。

三个月后,回信飘洋过海到了我手中。这是一封秘书处代回的信件,女王说无法提供相应的信息,并表示知道我可能收到信会失望,但祝我未来的工作顺利。


英国女王的第一次回信

能收到秘书处的回信,我已经是万分惊喜了。那时我寄出的信,得到回复的概率,大概不到百分之三十。

我们寄信的人有一个圈子,圈内的共识是寄信给英国女王,回复率是比较高的。英国王室普遍比较绅士,但他们基本不会留下自己的签名。我猜测,这或许担心别有用心之人另作他用。

接到回信以后,我马不停蹄又给女王写了第二封信,信中对她表示感谢,也想问她要一张照片作为纪念。这封信也被很爽快地回复了。

女王在回信里附上了照片,正面是她当时的样子,反面是她年轻时的照片。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却没有改变她优雅的仪态,和骨子里透出的随和气质。


英国女王的第二次回信


女王寄来的明信片和照片


女王寄来的明信片和照片


英国女王第二次回信的信封

我特意看了信纸上打印出的姓名:Laurence Yang。这是单独打印给我的。我们不能要求这些政治人物能够仔细回信,但能够在他们的回信中看到有专属自己的印记,也是一种小惊喜,能感受到对方的用心。

听闻女王去世,我第一时间把寄去的两封信翻出来了。

其实我有点遗憾,女王的身体每况愈下,信件也几乎不怎么回复了,我后面再寄出的几次信也是石沉大海。我只能转而给英国的其它王室和政治人物寄信,他们的回复率比较高,查尔斯王子也单独给我的回信上打了名字。


查尔斯王子的回信

在特殊节点,一些回信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比如在英国脱欧的前半个月,我收到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回信,上面有他的明信片照片和亲笔签名。过了没多久,卡梅伦便辞任了首相。他在任职期间写给我的信,就显得格外珍贵。


卡梅伦的签名照片

在霍金去世之后,我非常意外地收到了他的回信。后来得知,他在去世前叮嘱过身边人,把这些信件都寄回去,可见他对我们这些粉丝的尊重。

这两年,尤其疫情之后,国际航运受阻。我寄出的很多信件,都不太能收到回复,最久的一次回信周期有近两年。

我寄出的信也都从手写变成了机器打印,但对我而言,纸质的信是我和外面的一种连接。我很珍惜这种连接,这些信将作为我的收藏,传给我的女儿。在数字时代,能留下一份纸质的印记,不失为一种时代的珍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