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在市场行情持续波动之下,投资者对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升温。日前,基金公司布局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的步伐加快。
而在今年二季度,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规模环比激增近80%。业内表示,兼具滚动式特点、设置中短期理财周期的中短债基金,对基金经理和投资者而言是双赢的选择。
一方面,滚动持有的模式有利于基金经理从流动性溢价及期限利差等多角度发力,力求增厚基金收益。另一方面,滚动持有期模式有助于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同时流动性和弹性,有助于提升投资体验。
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迎密集布局
今年以来尤其6月份以来,基金公司布局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的节奏明显加快。
据Wind统计,截至9月9日,市场上共有68只带有滚动持有期的中短债基金(各份额合并统计,下同)。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迄今分别有1只、2只、38只、27只产品成立。就今年成立的27只产品而言,均成立于6月份以后。
而目前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和银河季季盈90天滚动两只滚动持有期短债基金仍在募集中。此外,证监会行政审批进度表显示,基金公司仍在积极申报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目前仍有5只产品正在排队等候审批,分别来自渤海汇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诺安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兴业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申报该类产品的公司,提交申请材料的日期集中在6月下旬之后,其中渤海汇金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型发起式基金于9月7日刚刚申报。
按照这样的布局节奏,考虑到今年还有4个月时间,2022年滚动持有期基金的成立数量有望超过2021年。
今年以来全部斩获正收益
伴随着股市的持续震荡,中短债基金凭借着较高的流动性,越来越受投资者的欢迎,也有不少投资者称它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那么,什么是中短债基金的“滚动”模式?
以某只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基金举例:投资者可在任意时点进行申购,持有第90天可赎回。到期未赎回,自动进入下一个运作期。考虑到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每份基金份额的实际运作期期限或有不同,可能长于或短于90天。
举例而言,基金合同生效日(对认购份额,同下)或基金份额申请申购日(对申购份额,同下)后的第90天(如该日为非工作日,则顺延到下一工作日,同下)为第1个运作合同到期日;基金合同生效日或基金份额申购申请日后的第180天为第2个运作期到期日,以此类推。
从既有产品的业绩来看,滚动持有期中短债基金今年以来均斩获了正收益。其中尹培俊、倪莉莎联袂管理的华富吉丰60天滚动持有A截至9月8日的年内收益为5.08%,在同类产品中领先。财通资管鸿佳60天滚动持有A、财通资管鸿启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A、德邦资管月月鑫30天滚动A等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也不错。
从2018年以来的数据来看,短期纯债基金的年化波动率与最大回撤小于同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充分体现出中短债基金流动好、收益佳、防御强的优势。
而滚动持有的模式有助于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追求更高的投资胜率,同时降低规模波动的影响。
二季度期间规模激增8成
凭借稳健的表现,滚动持有期短债基金有效承接了震荡市场环境中较低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获得投资者青睐。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期间,滚动持有期短债基金总规模从365.6亿元上涨至657.9亿元,增幅达79.9%。
从单只产品来看,绝大多数滚动持有期短债基金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部分产品增幅非常可观。例如,梁莹管理的易方达稳丰90天滚动持有二季度期间资产净值规模从1.18亿元增至20.68亿元,增加了16倍以上。
此外,富国安福30天滚动持有、华富吉丰60天滚动持有、嘉实60天滚动持有等基金规模增加得也比较多。
业内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滚动持有期的中短债基金产品面市。与同样作为中低风险产品的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中短债基金历史波动率和久期风险较低,另外在费率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为什么要选择滚动持有期设置?德邦基金表示,结合滚动持有期特点,不难看出,通过设置一定的中短期理财周期,对基金经理和投资者而言是双赢的选择。
一方面,有利于基金经理从流动性溢价及期限利差等多角度发力,力求增厚基金收益。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提升资产配置效率,改善投资体验。
申万菱信基金分析称,对基金经理来说,滚动持有的模式操作空间更加宽裕,有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投资胜率;其次,组合更加灵活,可从获取流动性溢价和期限利差等多维度发力,力争增厚组合收益;另外,减少频繁交易影响,降低规模波动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
对投资者来说,以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基金举例,90天滚动持有期模式兼顾流动性和弹性,有助于提升投资体验。首先,每个交易日可申购,投资者可结合资金情况和需求进行布局,选择更加灵活;90天的持有期还有利于规避短期操作带来的影响,投资体验或更佳。运作期到期日可赎回,平衡基金弹性与流动性需求。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