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解放军报》对海军航空兵部队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性的报道。外界也并不意外的发现,海军已经非常清晰的明确了从岸基转向舰载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当年受苏联海军顾问影响,才建立的海军陆基航空兵部队,在近年已经表现出很明显不适应发展的情况,舆论也早就认为海航将在未来,转型成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海空中作战力量。而在当下官方公开报道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外界比较关心的是,这种转型的实质性动作,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开始?
▲《解放军报》的相关报道
想要了解海航的转型路径和大致方向,首先需要对海航的发展逻辑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在上世纪50年代,海军接受苏联顾问的建议,以空军转调部队为核心,组建了专司海上作战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并在之后的实战中表现出色,一路发展壮大至今。很有意思的是,当年建议我国发展海航的苏联,也建起了规模庞大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并被俄罗斯海军继承下来,如今甚至还有进一步发展,装备了苏-35S、苏-30SM、苏-30M2等先进战机。而从战略定位上来说,冷战期间的苏联海军、如今的俄罗斯海军,甚至是我国海军,长期发展海航的目的,都是着眼于反制海上航母霸权,只不过不同的内部环境、发展机遇,使得最终的结果截然不同。
▲俄罗斯海航的苏-30SM双机编队
苏联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真正的巅峰,其耗费无数心血打造的反航母体系,自然也已臻至化境。具体来说,其水下“奥斯卡”导弹核潜艇、水面“基洛夫”巡洋舰、空中图-22M“逆火”轰炸机主力平台,均具备搭载重型反舰导弹的能力,甚至在必要情况下能换装核弹头对美军航母造成毁灭性杀伤。不过,强力反舰手段有效的基础,是得到准确的航母情报,苏联海军为此准备了大量的远程侦察机,并在全球部署以求掌握美军航母动向。而鉴于侦察机在活动时可能会面对的拦截,还需要战斗机部队进行保护。因此,当时的苏联海航和现在的俄罗斯海航,其实都是在侦察、战斗、轰炸等领域完善反航母作战。
▲图-22M“逆火”轰炸机曾经是欧美的梦魇
后来苏联海军之所以进一步发展6万吨滑跃型航母、8万吨核动力航母,就是因此其海航辅助反航母的模式,在美国海军F-14的远程拦截机制成熟后已经变得比较艰难。原定大规模装备的苏-33重型舰载机,就是用来驱逐美军F-14,实际上承担着原本由海航陆基部队承担的“战斗”职能。而在苏联海军的规划中,当8万吨核动力航母服役后,“侦查”、“轰炸”等职能实际上也将由其他先进舰载机,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完成。只不过,这一切才刚刚达到发展早期(第一艘6万吨滑跃型航母即将服役),就由于苏联解体而结束。如今俄罗斯无力继续发展航母,其海航实际上是恢复了苏联海军早期的定位,而中国其实才吸收了苏联海航的发展思路。
▲苏-33原本对苏联海航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航早期发展态势与苏联海航早期类似,但当苏联逐步解决内部分歧开启航母发展道路时,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发展航母。反而是苏联解体后,国内海军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支持下,在航母领域取得突破。最终在2012年9月国产001型辽宁舰正式服役时,我国海军在航母领域达到的高度,实际上已经超越苏联海军航母的顶点,意味着海航转向舰载化发展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基础。2016年末,辽宁舰率队出海打靶,被认为是其正式形成战斗力的标志,与此同时,国产歼-16、歼-10C三代半战斗机也开始量产,但一直没有像之前那样加入海航陆基部队。
▲辽宁舰在2016年末期真正形成战斗力
特别是非常适合海航陆基部队装备的歼-16,其长期没有进入海军服役的动作,使得外界意识到海航发展已经出现重大转折。确切地来说,之前一直在接收歼-11BH战斗机的海航,应该就是在2014年到2018年期间,正式做出了从岸基向舰载转变的决定。从这以后,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全新道路,并在2022年6月达到了最新高度。而在这约70年的时间中,海航从无到有,逐步迭代,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历史关口,由于这个转型涉及的范围很大,因此可以预计海航公开的相关信息只会越来越多。自此,海军航空兵起步、发展以及初步向舰载化的转型,已经大致勾勒出来,而在明确海航的作战定位后,其进一步的具体转型其实就比较简单。
▲外界原本非常期待歼-16加入海航部队
海航陆基部队原本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反航母作战,而当起降平台变成航母后,这个核心使命仍然没有变化,但同时也具备执行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转型过程中,保证海航的核心战斗力不损失太多,就是最关键的问题。换句话说,如今海航之所以在已经装备两艘6万吨滑跃型号的情况下,仍然运作一支规模不俗的陆基部队。正是因为航母舰载机群的战斗力,不足以满足军方需求,需要更多的先进、大吨位航母提供支持。而按照外界猜测,国内海军在2027年前后,应该能在航母领域更进一步,从现在的双航母编队,升级到“两个双航母编队”,并且其中还有两艘是电磁弹射型号。
▲国产航母的技术水平已经有进一步发展
参照美国海军同水平、大吨位航母的舰载机队伍编制,“两个双航母编队”具备运作约150架混编舰载机群的能力。考虑到舰载机更新换代带来的战斗力升级,以及部分职责在脱离陆地后分摊给空军部队等因素,这个规模的舰载机群已经基本可以保证,在近海海域配合执行反航母作战的需求。再考虑到海航陆基部队装备的机群,这时大部分都到了退役前夜,“由陆转海”势必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当年由苏联海军规划的技术道路,终于将在中国海军手中部分实现。当然,数量、性能的缺失使得这注定不是海航的最终目标,对两艘滑跃航母的升级替换、对弹射型航母吨位的扩大,都是未来肯定会去做的事情,而海航正是在这种蜕变中,真正成为的海空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