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程璐
近日,媒体报道有多名商家投诉称,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长期拖欠支付商家货款,数额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另据报道,洋码头位于静安区的总部办公场所,目前已没有员工在办公,且大门紧锁,物业方贴出的告示显示,洋码头已长期拖欠租金等费用。
9月13日晚间,洋码头方面回应界面新闻称,行业确实受到疫情冲击和影响,洋码头当下采取员工全体居家办公模式降低成本,并非所谓的“人去楼空”。
据看看新闻报道,有买手称从去年7月份开始,就无法在洋码头平台上提现贷款,为了追讨货款,近一个月来,上述买手已多次来到洋码头位于江场三路上的公司总部。
对此,洋码头在提供给界面新闻的声明中解释称,新闻报道中的商户存在“买卖账户”(人在国内购买非本人的海外账户进行经营)、“售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判定为假)等包括一系列严重违规违法的经营行为,在整顿过程中店铺被冻结。"这批非法经营者很清楚无法走正常的司法渠道进行维权,只能通过各种非正常途径进行寻衅滋事。"
就在8月,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透露了今年平台遇到的一系列挑战。
疫情冲击进口电商,平台的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外部供应商债权诉讼和银行抽贷的连锁反应,甚至少数债权方通过国内法院要求冻结银行资金进行保全等,这让平台非常被动。
在向界面新闻提供的声明中,洋码头表示,但对于今天平台受到的业务影响,绝大部分境外合规买手是完全能够理解并支持,持续地经营着。
洋码头称,今年5月,平台已经通过和支付宝国际和微信国际的支付托管合作,目前洋码头平台的消费者订单货款资金结算已全面委托第三方机构托管,洋码头也全面完成跨境结算合规化改造,对于平台上不良商户的清退也告一段落。
成立于2010年的洋码头是第一家靠C2C买手制起家的跨境电商,主打奢侈品包袋、化妆品、小众潮牌、服饰鞋履等品类。根据洋码头披露的数据,巅峰时期平台拥有认证买手超8万名,覆盖全球六大洲83个国家,每日可供购买的商品数量超过80万件。
洋码头曾称自己是“整个跨境电商行业里唯一且首家获得全年盈利的独立跨境电商企业”。但进入到2022年,跨境垂直电商集体迎来了寒冬,据媒体报道,曾碧波此前与部分股东和买手进行了线上会议,透露洋码头目前拖欠商家的货款规模为2亿元,此外还有保证金3800万。
“疫情确实对于跨境电商的冲击是巨大的,包括国际航班资源以及入境清关时效等”,在这份声明中,洋码头提到,行业内诸多企业都没有能够扛过去这个冬天,纷纷倒闭,为了最大程度度过寒冬,平台正尽最大的努力开源节流,控制所有不必要开支。
当下公司先采取员工全体居家办公模式,降低成本,并非所谓的“人去楼空”。8月的公开信里,曾碧波表示这次寒冬出奇的冰冷,他深感前所未有的压力重重,危机重重。他在无数个夜晚都想过如何撤退,有序合理合法无后顾之忧地撤退。
“我也在无数深夜复盘过自己过去这么多年下来的决策,倒过来看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不过,困难再大,洋码头也不会趴下。”这封公开信中也提到了上海办公室的相关事宜,因上海总部的租期8月份到期,但洋码头无法享受小微企的免租政策。为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团队将会开启远程居家办公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