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从未骑在俄乌冲突的“虎背”上

热点资讯2022-09-14 07:30:21智慧百科

社评:中国从未骑在俄乌冲突的“虎背”上

俄乌冲突的战场形势最近一周出现了复杂变化。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一称,自9月初“发起反攻”以来,乌克兰军队已经收复了6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俄方的公开解释是俄军主动撤退,为重新集结部队以“解放顿巴斯”。真实情况尚未明了,但美西方媒体已经迫不及待庆贺乌克兰“反攻取得大胜”,一些人在把明枪扎向俄罗斯的同时,也向中国射出了暗箭。


资料图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哈尔•布兰兹近日发推特说,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形势像看上去那么糟糕,将使得中国“骑虎难下”。还有美西方舆论宣称乌克兰的快速推进“无疑让中国处于不舒服的境地”,甚至叫嚣要让中国“吸取俄罗斯的教训”。这些论调,既荒唐又恶毒。首先通过放大俄军在战场的“失利”,打击俄罗斯的士气;然后再牵强附会地将此换算成中国的“失败”,沿着西方逻辑要么对中俄进行深度“绑定”,要么试图在中俄之间制造裂痕。

准确地说,这些表达更多是美西方精英内心愿望的暴露,特别是将既非当事方、更非肇事者的中国扯进来,完全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受了恶毒动机的驱动。中国从没有骑在俄乌冲突的“虎背”上,何来“骑虎难下”?


资料图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始终如一,中俄关系及中乌关系的性质从没有改变。中方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致力于劝和促谈,缓和人道主义局势,反对没有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无论是俄方还是乌方,都对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公正客观立场表示赞赏。

在乌克兰问题上,与美西方持续拱火,想利用乌克兰拖垮俄罗斯不同,中国从未火上浇油,更没有趁机谋取地缘政治私利。不仅如此,我们对俄乌爆发冲突感到痛惜,对冲突长期化并向着消耗战的方向发展感到忧虑。不管战场的形势如何变化,当前一个确定的也是极其危险的事实状况是,导致俄乌爆发冲突的因素不但没有被化解,反而更严重了。而除了地缘政治野心家,还有谁会把这种结果看作是胜利呢?



资料图

许多美西方媒体、政客在高调地强调,是美国和北约的武器帮助乌克兰“戏剧性地扭转局面”,从而正在形成一种强化对乌武器输送的舆论氛围。有报道援引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的话称,华盛顿和盟友正在讨论乌克兰的长期需求,比如“中长期”向基辅提供战斗机的可能性。一边是华盛顿希望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另一边是俄罗斯强调要继续推进特别军事行动,“直至达成所有既定目标”。这很可能意味着,流血冲突不会很快停止,反而会陷入漫长的僵持中。这种趋势所带来的伤害,绝不仅仅体现在残酷的战场上。

俄乌冲突持续到今天已经超过200天,它带来的不仅是对俄乌两国民众的巨大影响,欧洲老百姓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在承受着这一地缘政治恶果。最近有英国前议员指出,“正如美国准备好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最终,它也准备好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如今,华盛顿还想进一步吃干榨尽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价值,挖空心思要在俄乌冲突的“虎背”上强行把中国画上去,这样的贪婪吃相实在很丑陋。华盛顿的底线之低,超出世人的想象。

延伸阅读:

牛弹琴:乌军前锋已突破到乌俄边境 战场形势突然逆转


资料图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举世震惊,中美迅速和解,携手对付苏联,冷战格局彻底改写,这也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整。历史白云苍狗,太多的物是人非。

但未来一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又一个改变世界的一周,至少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

撒马尔罕,丝绸之路上的名城,见证了太多的风云际会。

9月15日至16日,上合组织峰会将在这里举行。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峰会,尤其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领导人将再次面对面开会。

一个重点,上合将扩容。

不出意外的话,伊朗将正式成为上合的一员。

此外,按照媒体的报道,准会员国将增加白俄罗斯,观察员国增加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对话伙伴增加埃及、卡塔尔、沙特、巴林、马尔代夫,叙利亚、以色列也会递交申请,等等。

撒马尔罕峰会,毫无疑问,将是上合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中方也公布了消息,9月14日至16日,最高领导人将参加上合峰会,并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那意味着他将和普京、莫迪等一众领导人见面。这也是世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上合峰会的一次历史性聚会。

他的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外交无小事,第一次更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为什么是哈萨克斯坦?

很简单,中哈关系正在不断深化。大家都知道,今年世界第一只黑天鹅,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动荡,总统托卡耶夫迅速平定了局势,中方也第一时间表达了支持。

过去三十年,是中哈关系的“黄金三十年”;那接下来,将是又一个“黄金三十年”。当然,这种黄金关系,也不仅仅是与哈萨克斯坦。现在的中亚,基本都是中国的朋友,是上合组织的成员。

什么是风云际会?

这就是风云际会。

未来几天,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在中亚,聚焦在撒马尔罕。



资料图

第二件事,俄乌战场风云再起。

这几天说得比较多了,大家也都格外关注。乌东战事又起,但这一次,是乌军发动大反攻,俄军在大幅撤退。乌军前锋,已经突破到了乌俄边境。

战场形势突然逆转,为什么会这样?

我之前文章,讲过乌军“声东击西”的战略、西方提供的高精尖武器、俄军的拉胯失策,以及可能的兵不厌诈。但有朋友昨天还特意提醒了一点,美国的情报!

现代战争,我们看到的是战场的短兵相接,我们看不到的是激烈的情报战。尤其是美国,除了先进武器外,肯定还为乌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甚至可能是俄军哪怕细小变动的情报。这是俄军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

但这些都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未来一周,战场厮杀将会继续,这肯定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战场的得失,决定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未来的走向。

乌军的大反攻能不能持续?俄军是否真会就此陷入被动?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场持续了半年的冲突,更激烈的较量正在开始,更多的人将倒在血泊中。



资料图

第三件事,英国女王的盛大国葬。

这是英国的一次盛大国葬,也是西方世界的一次可能空前的聚会。

时间是9月19日。不出意外的话,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等,都会出席葬礼。

但因为是女王的葬礼,日本天皇德仁也将参加,欧洲的众多王室,更会一股脑出席。此外,考虑到历史渊源,英联邦几十个国家领导人也将都前往伦敦,向女王表达最后的敬意。

确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她作为一个虚君,虽然不掌握英国内政外交大权,但她成了英国软实力的杰出代表。

她1952年登基的时候,英国首相还是丘吉尔,美国总统还是杜鲁门,苏联领导人还是斯大林。在位70年间,她见证了世界的风云变幻,见证了英国的一步步蜕变,也见证了自己的逐渐老去……

葬礼是她最后的哀荣,但对参加葬礼的西方领导人来说,更是借这个机会,又一次密会勾兑、合纵连横。

拜登这次去伦敦,肯定会和英国新首相特拉斯举行第一次会晤;岸田文雄参加完伦敦葬礼后,将马上去美国访问。大家还可以看到,英法这对老冤家的微妙互动,英国和欧盟的种种恩怨情仇,还有英联邦国家对英国的复杂感情……

葬礼外交,有时也会改变世界。这次葬礼,无疑更是历史性的。



资料图

当然,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除了这三件大事外,未来一周,我们还将看到半岛的风云,希腊和土耳其的缠斗,南美和非洲的动荡,以及美国的各种小动作……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这是一次世纪博弈。

我记得有一个专门的政治术语:大博弈(The Great Game),特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展开的斗争。

但现在的大博弈,肯定不仅仅限于中亚,而是波及整个亚欧大陆。

所以,过去这两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眼花缭乱的大事件:美国仓皇撤离阿富汗,中亚国家时不时飞起黑天鹅,再往西,则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激烈冲突,还有正在进行中的俄乌厮杀,以及老欧洲和新欧洲间、美俄欧间的各种斗争……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亚大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由让人想起了“世界岛”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创始人,是英国战略学家麦金德。他提出,欧亚大陆以及与之相连的非洲,实际是一个“世界岛”,当“世界岛”被铁路网覆盖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将主宰这块广袤的土地。

有人总结说,麦金德的思想其实可归纳为三句名言:“第一句,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第二句,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第三句,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麦金德的观点,难以脱离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未必只是一个强国,统治世界更是西方霸权思维。但高铁的出现,确实正让欧亚大陆联系得更紧密,“世界岛”比以往更像一个岛,并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这更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博弈水平。

第二,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我看到,因为俄乌冲突,很多朋友争得面红耳赤,有支持俄罗斯的,也有同情乌克兰的,因为偏好不同,传播的消息中,还有太多的谬误。

很多人也问我的立场?

我很简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正义进步的一边。所以,我们看到,对于俄乌冲突,我们国家也总体保持着中立的立场,我们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朋友,我们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中国不是西方,中国也不可能是白俄罗斯,中国就是中国。中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这种中立超脱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很多新兴国家的共同立场。

和平,真的太可贵了。若干年后回看,那么多死去的生命,到底为了什么?到底又得到了什么?太让人痛心了。



资料图

第三,我们正在见证大英最后的荣光。

死者为大,这是属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最后荣光。但我想,在这之后的英国,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再有了。

事实上,哀悼之后,更多是反思。

英伦三岛还会是英伦三岛吗?

必定地,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将告别英国王室,最终走向共和制,其中甚至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

越来越多的英国前殖民地,肯定还会不依不饶,要求英国和英国王室为当年的血腥殖民道歉,进行赔偿。

英国女王让人尊敬,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女王的优雅、风度,虚位君主的身份,就忘了大英帝国当年贩卖黑奴、殖民掠夺的种种恶行,那真是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还有,英国人走后,总是擅长于留下各种麻烦,在印巴、在非洲、在中东……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改变历史的一周,也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周。

历史终究是历史,不管是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也不管是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本文标签: 俄乌冲突  中俄  北约  俄军  乌克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