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给2570辆汽车“加满油”的运油20,重要性不亚于轰20!丨杨叔洞察

热点资讯2022-09-14 21:12:30智慧百科

一次能给2570辆汽车“加满油”的运油20,重要性不亚于轰20!丨杨叔洞察

来源:军武速递官方

此前的长春空军开放日,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关注吧。歼20、歼16、歼11B、歼10C、轰6K、飞豹、运20,这些老面孔大家早就熟悉了吧,我也不再多说了。不过,却有一件新装备引起我关注,这就是最新的空中加油机——运油20,后台也收到不少私信想让我讲讲,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这次就来说说这个空军装备新成员吧。


运油20

空中加油机,战略空军的标配和空军战力的倍增器。目前能独立研制大型空中加油机的国家只有中、美、英、法、俄五大国,本来应该还有乌克兰的。这些加油机都是由民航客机、运输机或者轰炸机改装而来。因此衡量加油机性能优劣主要看两个指标:加油装置和加油平台。


网络图

先说一下加油装置吧,目前空中加油分为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两种。软管加油又称插头锥套式加油,采用这种方式加油,受油机需要在机首装一根固定式或可伸缩式受油管;而加油机的加油设备由绞盘、一条22至30米长的软管和一个锥形漏斗组成。锥套边缘装有稳定伞衣,用于保持软管稳定,控制软管在空中的摆动幅度。锥形漏斗内部装有机械自锁机构,当受油管伸进锥管后,上面的机构自动锁紧受油管,与输油软管衔接,软管由绞盘控制放出和收回。


网络图

软管加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加油方式,优点是设备安装简单,可在机翼和机身下方安装多套加油装置,同时给几架战机加油;柔性软管可以适应不同速度范围的战机:从直升机到高速战斗机。但缺点是对大气乱流敏感,衔接困难,如果两机速度相对过快,软管会发生剧烈横向摆动,导致战机受损;如果速度过慢,则对接失败;遭遇不稳定气流时,锥套和探管可能会撕裂战机表面,碎片可能打碎驾驶舱盖,甚至被吸入进气道导致引擎故障。而且软管直径小,加油速度慢。


网络图

另一种是硬管加油,又称伸缩套管式加油。加油管是一根可伸缩的半刚性杆,加油杆装有夹角呈130度的V形操作面,可在横向和纵向一定范围内移动。加油杆平时收起,加油时伸出,使用硬管加油时,加受油机必须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加油操作员操作加油杆套入受油机的受油口。


网络图

硬管加油的好处是不容易受空气乱流影响,对接操作更方便;同时加油管直径大,压力高,输油速度快。但缺点是:一次只能为一架飞机加油,而且不能给直升机加油,同时设备安装复杂。

说完了加油装置,再说说加油平台吧。美欧因为民航产业发达,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加油机都是直接改装民航客机:比如欧洲的A330MRTT就是以空客A-330-200型客机为平台;美国的KC-46改装自波音767。


A330MRTT加油机

而苏联则以伊尔76MD为平台发展出了伊尔78M加油机。而我们国家此前只有少数轰油6,没办法!手头最大的飞机只有轰6啦。和其他国家那些载油上百吨的大型加油机相比,轰油6最大供油量18吨,要是给内载油量10吨以上的重型战机加油,最多两次就没了。而且轰油6只有21架,相比之下:美国空军拥有包括383架KC-135、65架MC-130、63架KC-130、50架KC-46A和48架KC-10,共超过600架空中加油机,什么叫战略空军啊(战术后仰)。


网络图

我们很多人对比中美空中力量,只关心战斗机、轰炸机这些外形炫酷的作战机型,但像运输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机,这些真正关系到体系作战的战略支援保障机型,才是差距最大的地方,还要加上之一。

为了弥补加油机数量不足,2014年我们从乌克兰买到了3架二手的伊尔78加油机,原水暂时解了近渴。但要想彻底补上加油机的短板,必须立足国产大飞机平台,运20的出现让这一切逐渐变为了现实。


网络图

根据空军开放日公开的数据:1.0版运20最大起飞重量179吨,最大载重55吨。用大型运输机改加油机,难度不大。运油20货舱内安装有两个容量18吨的航空油罐,整合到飞机燃油系统,加上机内本身载油量,最大供油量高达113.5吨,综合作战能力相当于4架轰油6。即使对比世界上最先进的A330MRTT和KC-46,运20也不遑多让。A330MRTT最大载油量111吨、KC-46是96吨、俄罗斯伊尔78为106吨。


网络图

在作战半径1000公里时,运油20供油量为90吨;半径2000公里时,供油量70吨;半径3500公里时,依然可供油41.5吨。足可加满4架歼11系列战机。以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计算:一架运油20大约可加满2570辆普通家用小汽车;128辆1000升油量的长途大卡车;158辆59式坦克;9架歼11级别的双发重型战机。如果是航母,辽宁舰加注一次需要8000吨燃油,大约需要90架运油20。所以无论是陆海空三军,还是开车自驾游、跑长途拉货,运油20都是必备加油神器。


网络图

运油20采用成熟的软管加油装置,机翼两侧各安装一个加油吊舱、机身中部也有一个加油点,最多可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加油时,吊舱放出软管和接头与受油机对接。吊舱两侧有两列标志灯,它会提醒受油机的飞行员加油吊舱的工作状态:红色代表不可对接,黄色代表可以对接,绿色代表正在加油。


网络图

虽然现有指标已经非常优秀,但这还远不是目前运油20最终形态。欧洲的A330MRTT和美国的KC-46集合了软硬两种的加油方式:同时配有3个软管加油和一个位于机身中部的硬管加油。硬管加油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快:采用软管加油的运油20,输油速度约为2300升/分,相比之下采用硬管加油的美军KC-135为6300升/分,差距几乎是3倍。这点差距在战术飞机上的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未来新的战略轰炸机、战略运输机大量服役后,空军势必对硬管加油有硬性要求。攻克硬管加油技术是运油20下一步重点。


D-30KP2发动机

除此之外,运20本身平台的进步,将给未来运油20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上面也说了:目前运20只是1.0版本。核心在于发动机:运20目前用的俄罗斯D-30KP2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22KN,美国C17的PW2040发动机是178KN,单台差了56KN,四台就差了224KN。也就是说现在运20的总推力只有C17的68%,它的最大载重量差不多也相当于后者的70%。


网络图

所以运20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载重分别是220吨和66吨,但发动机不给力,目前实际只有179吨和55吨,分别只达到了设计指标的81%和83%。


网络图

但好在:采用涡扇20的2.0版运20已经成功首飞啦!外形上更加短粗,这表示更大的涵道比和更大的推力。涡扇20的出现不仅将保证运20百分之百发挥设计指标,而在此基础上改装的新型运油20势必将更上一层楼,助力中国空军飞得更远,距离攻防兼备的建设目标更进一步。

本文标签: 杨叔洞察  加油机  战机  运输机  直升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