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不可学:班级文化潜规则很严酷,没有强大的管理机制

热点资讯2022-09-15 10:31:39智慧百科

魏书生不可学:班级文化潜规则很严酷,没有强大的管理机制



感谢阅读,请关注讨论!

为什么魏书生不可学?消极文化是重要原因。

一 在自然班级,文化潜规则盛行

“自然班级”指没有文化培养的班级,往往代表传统的消极文化。文化指认识自我的智慧,孩子尽管没有文化智慧,却因袭沉重的消极文化。到了中学,孩子已成为文化的世故者,班级盛行文化潜规则。

1 干部是反面形象

没有思想,偏见就泛滥。在很多孩子看来,干部并非班级服务者,而是反面角色,只知道打小报告,跟班主任套近乎,捞取非分之利。只要登上干部舞台,孩子就感受到被孤立的压力,受到大家的排挤。

干部管理是违抗大家的意志,是假装正经,是拿纪律来棒喝大家,所以受到一致的反击。干部干涉个人的违纪行为,总是感受到来自全班的压力,是个性力的极大挑战。相反,违纪者却显得很正义,也就很张狂。

干部向班主任反映情况,是极不光明的行为,是伤害同学感情。

所以,我们总是看到一种后果,干部要么被同化,名存实亡;要么受到普遍的憎恨,甚至被打击报复。



2 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

干部管理是为班级创造良好风尚,为大家谋福祉,可是大家并不领受。在孩子看来,集体利益是虚,个人利益是实,舍虚取实,自私哲学很猖獗。

个人违纪受到干部干涉,被视为正当权利被侵犯,总是强力反抗,表现出正义的派头。不少孩子违纪损害班级利益,并不认为是在干坏事,反而表现出正义的气势,与干部斗争很坚决。

在消极的潜规则看来,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特别是结党营私的小集团,总是把小集团的利益凌驾于班级利益之上,毫不犹豫地损害集体利益成全小集团的利益。

小集团轻易驾驭干部,从而在班级横行霸道。班级只要有了一小撮坏势力,班风就十分糟糕,学风就颓废不振。

因此,没有强力的班主任,班级往往纪律废弛,风气邪恶,甚至班将不班。



3 违纪是正义之举

在潜规则看来,管理服务班级是不正当的,违纪才是英雄之举。正是潜规则的影响,干部管理才理不直气不壮,生怕得罪同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轻易放过违纪者。相反,违纪者却很正义,肆无忌惮地践踏纪律的尊严,轻易抹杀干部的责任,而且表现出英雄气概。

在同学看来,强悍的违纪者形象高大,受到追捧和拥戴;干部却形象猥琐,受到排斥和打击。有时,干部沦落成备受欺凌的可怜虫,班级乱成一团糟。

综上所述,班主任肩负扭转文化歪风的责任,创造崭新的文化,引领孩子追求正义,消灭潜规则。

魏书生是消极文化的变革者,是先进文化的播种者。深刻了解就不难发现,他身上有种文化英雄的风范。只要听他演讲,无论讲什么,他都是个性文化的倡导者,对消极文化洞察入微,又决不通融。



二 理想文化是奢侈,娱乐文化是主流

在消极文化字典里,没有“理想”的词条,而“随遇而安”,“知足安分”,“娱乐至上”等词条却很丰富。

为什么潜规则很有势力?因为代表消极文化。只要孩子不追求学业,却追逐时尚娱乐,潜规则就大行其道。

与干部呼应的是追求理想者,在潜规则里同样受到打压。勤奋苦学者不受欢迎,追逐娱乐者受到追捧。为什么网络游戏让不少孩子荒废学业?为什么追星跟风才是价值取向?都反映娱乐无为的消极文化。

庄子的个性文化丢失于典籍,可娱乐无为文化却源远流长。尽管升学竞争愈演愈烈,为什么很多孩子却超然其外?为什么不断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可孩子就是不理睬?

我对孩子讲,理想是生命的内涵,是生命价值的寄托,是超越自我的法宝,是幸福的追求。可孩子就是没有理想。

如何播种理想文化,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以发展生命,适应未来社会,是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标签: 魏书生  潜规则  班主任  理想  违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