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470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上世纪80年代,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时至今日,这仍然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写照。
过去十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万亿元,连续跨过7个万亿级台阶,经济总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超越了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当之无愧成为富可敌国的省份。
目前,广东省上市公司数量(包括A股、B股、港股、美股上市)已经超过1000家,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四位数的省级行政区。
在这当中,截至2022年4月30日,2021年782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89549.48亿元,占A股全体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3.54%。同年广东省GDP为12.43万亿,全国GDP为114.37万亿元,广东省GDP占全国GDP比例为10.5%,上市公司收入相当于一省GDP的72.04%。
这群天选之子无疑代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广东产业结构的“形象代言人”。
产业为根
上市公司群体,是产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而产业结构、产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在“根”上决定着一省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坚实的根基离不开肥沃的土壤、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润泽。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75%的大城市的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线100公里的地区。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这种区域集中性尤为显著,只有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内陆地区协同发展。广东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是产业崛起的肥沃土壤。
广东由于地处中国南大门,毗邻港澳,改革开放初期,产业发展的最早机遇便是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在“前店后厂”模式下实现快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则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港澳则转向高端服务业,三地产业发展脱节,产业合作空间有所收窄。
而2018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则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担负着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新增长极的重任。政策红利无疑成为助推广东经济发展的及时雨。
近年来,广东省提出“双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突出“稳”,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目前广东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与之匹配度尚可;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现“进”,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精密仪器设备,应该是未来几年广东新增上市公司的重点产业领域。
目前,广东省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十分广泛,涵盖了27类一级行业,不仅有老牌龙头、中坚力量,也有行业新贵,凸显出广东省产业结构健全、优势产业突出的特点;但进一步分析也发现,广东省代表未来战略方向的新兴产业上市主体还不足,够“稳”而不够“进”,且企业整体营收和利润水平只处于全国中上游或平均水平,领先优势不明显。
截至2022年4月30日,广东省7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0,776.97亿元,其中2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1000亿,3家上市公司市值超6000亿元。
市值排名前20家公司代表了广东上市公司的基本画像,和北京上海体量类似的上市公司情况很不一样,广东这20家公司是中国过去30年市场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投影,不管是金融类的招行、平安,还是地产的万科、保利,他们都不是靠国家垄断性资源,而是靠贴近市场、拥抱效率发展起来的,这些公司代表了行业里的头部力量,也是超级成长股。
在其他的领域,如美的、迈瑞、海天、顺丰、立讯、格力、广汽这些本地成长起来的公司,也都是市场化力量,代表和带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不管是这20家公司还是目前排行靠前的公司,其实都还是偏传统的。金融和地产以及传统的电子制造业,如工业富联、立讯精密,它们代表了消费电子时代高峰的产业,而未来30年最有希望的那些方向,如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新能源等比较欠缺。
上市公司的背后是产业,能成为产业链链头、链主的上市公司,是产业翘楚和龙头。比如房地产业的万科、华侨城,金融行业的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制造业的比亚迪、美的、格力、迈瑞、立讯精密、欣旺达、海天味业、亿纬锂能,服务业的顺丰、怡亚通等。
过去20年经济发展中,广东一批代表新兴产业力量的领先企业去了海外或中国香港上市,比如腾讯、思摩尔国际、小鹏汽车等,这些代表新经济、新消费、造车新势力的领先企业,是广东产业的新兴力量。中国经济旧力已竭,新力待生,地产基建作为过去国家的主导赛道,退出中心舞台已成定局。而新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等将接力中国引擎,以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如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新宙邦、天赐材料等为龙头,拉动一系列的产业聚集,应该是广东未来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
由于全球分工体系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分布的新格局正不断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也经历着由最初的轻型外向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向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产业体系转变的过程,以时间换空间,广东省上市公司的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时间的累积。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条主线的耦合。正如硅谷20世纪百年发展历史,演变出一部波澜壮阔而又机缘巧合的产业变迁史和城市兴衰史,最终诞生世界级的旧金山大湾区,引领和影响全球产城格局变迁。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推动产业融合、转型与升级,培育出符合地区特色的上市公司,并通过上市公司产业链拉升整体品牌效应,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赢得长期优势,广东在这些方面已然先行一步。
金融为器
资本是企业经营的血脉。企业创立初期,融资的能力和融资的工具极其有限,而一旦由“产业思维”转化到“资本思维”,将倒转融资关系,随着融资工具和手段的增多、融资效率和效果的改善,企业将重构融资机能。
和君咨询发布的广东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广东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较为活跃,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君报告从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股权激励、引进产业战略投资者、大股东增减持等15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三点结论:
一是资本运作活动和金额的总量大;
二是资本运作的活动和金额在全国中的占比大、排位靠前;
三是资本运作手段丰富,能及时抓住政策机遇,善于从资本市场争取资金。
广东省上市公司数量虽遥遥领先,但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增速下降,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富足的珠三角地区集中了优质的上市资源,发展相对落后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资本市场发展本身呈现出不均衡、不协调。
早在2017年,广东就启动了“资本市场服务粤东西北企业行动计划”,力推粤东粤西粤北企业和涉农企业上市。同时,广东各地纷纷出台的上市公司倍增计划,例如“领头羊”计划、“金种子”行动、“鲲鹏”计划、“金凤凰”行动等等,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还需进一步提升倍增计划的精准性,并持续改变广东老板对企业成长的观念和认知。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依旧全心全意埋头苦干于产品经营,排斥或无知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本运作,或者把企业的资本运作一概斥之为不务正业或玩泡沫,融资渠道更多处于传统的借贷的初级模式,企业成长完全依赖自己的资金积累滚动发展,把自己的利润不断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结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失许多发展良机,逐渐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被淘汰或被兼并的境地。
而未来,高质量发展势必借力金融工具,推动资本运营战略,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通过资本运作,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迅速提升,占领竞争的制高点。政府、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应树立企业家群体正确的资本市场认知观,对未上市企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的通道;对已上市企业,应有效发挥上市企业的集聚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将有效推动同类企业、产业上下游之间相互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吸引一大批加工配套和上下游关联企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
以此观之,无论是广东省的省域经济,还是各地市县的地域经济,抑或是各家个体的上市企业,怎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分配和资源配置中争取得到更多的“蛋糕”份额和“燃料”动力,以实现经常说的“争资争项”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思维上就二条:
一是产业上布大局、下大棋;
二是金融上大手笔、大作为。
二条缺一不可。
敢为天下先的粤商精神
广东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活力带动人口净流入持续增长。广东这十年,市场主体净增1030万户,总量达1526万户,占全国1/10,全国老板排排队,10个里面就有一个是广东老板。
民营经济活跃更是为广东经济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截至2022年4月30日,广东民企A股上市公司达到561家,总市值为64500.3亿元,位居首位,占广东上市公司的49.3%。
作为中国历史上五大传统商帮之一,粤商在近现代的百余年历史中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为主要、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家群体之一。粤商的独特之处是三类商帮融合的产物。这当中,广府商人的“敢为天下先”、潮汕商人的“爱拼才会赢”和客家商人的“儒雅、勤俭”精神相互融合而成的粤商创新的多元文化和勇于冒险的创新精神特质。
与此同时,广东上市公司最多的深圳企业家们,更是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创新型的移民人才的涌入,更为传统的粤商族群增加了动能和活力。
1968年,佛山顺德的何享健和23位居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最初是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后来又转产发电机的小配件等。1980年他们开始制造电风扇,进入家电行业。1981年创立了“美的”品牌。
1991年,徐航创建了深圳迈瑞,开始代理销售外国公司医疗产品。一年后,迈瑞开始产品的自主研发,但直到1995年才开始有客户愿意尝试迈瑞的产品。而在那时,人们很难想象迈瑞医疗会成为市值超过3000亿的上市公司。
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无不从一个小企业开始,广东以开放的市场给予了粤商群体敢想敢干、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如今,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拟上市公司,不以产业为本,不在产业上发力,金融运作就是脱实向虚、不可持续,玩金融终将玩火自焚、走向败局;如果不擅金融为器,缺乏金融领悟和理解,缺乏资本运作能力,不擅长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就难以在产业上强势崛起和开拓创新,更谈不上跨越式发展。未来,无论粤商还是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只有遵循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的产融互动思维,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理清思路,找到出路。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广东做为中国南大门,对内对外两个重要窗口,占尽地利;改革开放的先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政策红利,尽享天时;加之粤商在千年商业文明史中的积淀,坐拥人和。
翻开广东近代史,广东还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有两个广东人对中国影响非常大:
一个是孙中山,创造了中华民国;
另一个是梁启超,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优秀的革命奋斗的精神,造就了这片土地“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这无疑是流淌在广东人血液里的精神底色。
经济大省,重任在肩,回望过去,大广东无疑深刻地践行了敢于天下先的基因和誓言,未来,面对不确定性的时代和全新的挑战,希望你依旧自信满满,大步朝前,坚定的告诉中国,告诉世界——“我走先”!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