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之眼”!它现身台湾附近

热点资讯2022-09-17 10:30:24智慧百科

“战略之眼”!它现身台湾附近

这已经是出现在台湾周围的第五种解放军无人机了。

在台湾“国防部”近日发布的“台海周边动态”中,解放军无人机的身影正出现得越来越多。根据台军的通报,截至16日傍晚5时,发现解放军派出43架次军机、5艘次军舰持续在台海周边活动,“逾越海峡中线及其延伸线进入台湾西南空域”20架次,其中1架BZK-005无人机还从台湾海峡南段“逾越海峡中线”。

BZK-005无人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台湾附近,关于它的情况,老司机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但让台湾方面更为焦虑的是,此前一天,又一种全新的解放军无人机出现在台湾附近。

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出现在台湾周围的第五种解放军无人机了——这才叫底蕴!





报道截图

台湾“上报”称,台空军15日公布的“台海周边空域活动示意图”显示,当天有2架次苏-30战斗机、2架次歼轰-7“逾越台海中线”;1架次BZK-007无人机、4架次歼-16战斗机、1架次无侦-7无人机、1架次运-9通信对抗机“侵扰西南防空识别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类似美国RQ-4“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的无侦-7首次出现在台湾附近空域。



示意图

报道称,这种之前被称为“翔龙”的大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可执行监视、侦查、评估、情报搜集及信息中继等功能。它于2021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采用比较少见的连接翼气动布局,前后机翼联结在一起,整体上呈菱形,在增加滞空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飞行速度。“无侦-7的功能类似美国‘全球鹰’,主要执行边境侦察、领海巡逻等任务,而且速度比‘全球鹰’更快,堪称‘战略之眼’”。台媒还强调,该无人机也可为反舰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等指定目标,“比如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东风-21D导弹”。



资料图

在去年11月11日解放军空军建军节当天,《解放军报》透露无侦-7高空无人侦察机已全面投入实战化训练。

关于解放军的无人机怎么用,咱们不方便说。不过既然台湾拿无侦-7与美国的“全球鹰”类比,那么不妨看看美军对于这种高空战略无人侦察机的使用方法。

根据美国方面的介绍,“全球鹰”有多个衍生型号。美国空军使用的侦察型配备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光电/红外侦察设备,在近两万米高空长时间巡逻时,既可以侦察大范围的广阔地域,也可以精确追踪移动目标。这种特性也使它不需要冒险靠近他国领空就可以窥探对手境内纵深目标的动静。美国海军版“全球鹰”则更偏重海上实时监视、情报搜索、反潜侦察以及搜救等任务。

如此说来,也难怪台湾方面如此震惊——解放军的这种“战略之眼”很可能只需要出现在台湾附近, 就能探测到台湾全岛的动静。就连前台“空军副司令”张延廷也承认,解放军派出无侦-7的目的是侦察台湾的重要军事目标,“台湾机场、雷达甚至军事设施位置都可能被掌握,作为共军第一击的目标”。他表示,“无侦-7可以常态化收集台军的导弹阵地、机场设施或雷达站等,经过互相比对之后,可以总结出台军部署的特点。”

来源:枢密院十号

相关新闻

“至少出现4种无人机”!

“解放军无人机扰台”近来频繁登上台湾媒体标题。

台湾《中国时报》12日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天之内,解放军无人机不但首次跨越了所谓“海峡中线”,而且还出现多个型号巡视台海、甚至同一天出动两种不同型号无人机的情况。岛内专家担忧“这是解放军在熟悉远距离战场训练、走向联合作战的重要指标”。

至少出现4种型号

《中国时报》称,台湾“国防部”从9月开始对外发布解放军无人机“扰台”的路线和型号:5日,首次公布解放军一架BZK-007无人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8日,首次确认解放军一架TB-001无人机“逾越海峡中线北段”;9日,一架BZK-005无人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10日,一架BZK-005无人机进入“西南空域”;11日,一架KVD-001无人侦察机飞过“海峡中线”北段,另一架BZK-007无人机进入“西南空域”。台湾TVBS网站12日称,这是台“国防部”首次公布发现两款解放军无人机同一天“扰台”。



解放军装备的KVD001无人机

台媒总结称,解放军出动的这4款无人机性能各有不同。其中BZK-007侦察无人机是利用低成本的民用技术研发而成,在轻型载人运输机基础上改装,将原本的载人驾驶舱更换成为大型卫星天线,可将拍摄的数据同步传输在几千公里以外的战情中心,续航能力为16-24小时。今年3月16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监控到BZK-007进入日本航空自卫队负责警戒监视的防空识别区,自卫队战机还因此紧急升空因应。



解放军装备的TB-001无人机

TB-001是解放军现役最大无人机,长10米、翼展20米,最大飞行高度8000米,最大续航时间35小时、最大航程可达6000公里,它除了侦察任务之外,也可挂载不同型式的导弹及激光制导炸弹,如果减少航程需要而着重打击能力时,最多可同时挂载24枚导弹、炸弹。BZK-005则是具备部分隐形能力的中高空远程侦察无人机,长约10米、翼展达20米、最大搭载重量150公斤,可携带大型光电吊舱执行侦察任务,航程估计可达2400公里,最长续航时间达40小时。

11日被发现的解放军KVD001无人机采用车载弹射的起飞方式,最大时速14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2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0小时。它可作为远程通信中继、战场侦察监视、目标照明导引等用途,延伸陆航通信指挥通信链路,为解放军陆航地面指挥所与空中编队提供指挥通信中继接力,有效提高陆航部队的远程指挥能力。

“为远距离作战暖场”

《中国时报》注意到,以往解放军军机飞过“海峡中线”一小段距离后即折返,而最近几日都是飞行相当距离后才开始折返。岛内军事专家认为,解放军军机伴随无人机“逾越海峡中线”,把点线面串联起来,其目的是“为远距离作战暖场”,“系统地让无人机熟悉远距离战场训练”,是“逐渐走向联合作战的重要指标”。台湾“国防院中共政军作战所”副研究员舒孝煌也认为,解放军是“借袭扰的机会,测试无人机的远程控制以及定位精准度等”。

台媒还引用消息人士的话说,自从解放军加大绕台巡逻的规模后,就持续派无人机到台海,“解放军以往在出动战机从事特殊任务前,常会出动无人机在敏感空域执行侦察任务,但台湾军方直到最近才察觉。”

台湾军事专家吕礼诗认为,解放军出动无人机“扰台”至少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海方向进行联合战备警巡。“当时台湾军方应该已经察觉解放军无人机。”

岛内专家认为,解放军大中型无人机在战时可以发挥战场侦察、目标标定以及弹着点修正等功能。台湾“国防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表示,“如果台海有事,这些无人机可作为大气层内的卫星,具备很强的侦察能力,而且操作成本相对低。”他表示,有人驾驶战机和无人机的飞行成本可相差25倍之多。

台军应对“有心无力”

面对解放军无人机的频繁出动,台军方面虽然提出了不少应对设想,但大都“有心无力”。苏紫云建议,台湾“中科院”正在着手开发激光防空系统,“可以用低成本来反制对方的武器平台,也是重要不对称的手段”。但据专家介绍,大中型无人机飞行高度动辄在数千米以上,凭借现代红外或光学探头和导弹,不需要下降高度就可以对地面目标实施侦察或攻击。而且它们的体积更大、抗损性更好,即便美军研制的大功率激光武器,也很难对高空中的这类目标造成严重损伤。

此外,台军在金门和马祖等“外岛”着手部署CS/MPQ-90“蜂眼”雷达,以协助“外岛”驻军侦测解放军无人机和侦察机。台湾还打算花费7亿美元采购4架美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台军希望MQ-9B能加强对相关海空域的侦察能力。据称,MQ-9B机身长11.7米、翼展24米、最高升限1.2万米,最长续航约40小时,“远超过台军现役无人机”,但台媒承认,“该无人机的交付还得等上好几年”。此外,解放军早已装备与MQ-9B性能相当甚至更胜一筹的多种先进无人机,台军指望美制无人机夺回优势不过是痴人说梦。

本文标签: 空军  无人机  全球鹰  无人侦察机  台湾  台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