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车企落地横琴试点“无人驾驶”

热点资讯2022-09-18 12:45:10智慧百科

3家车企落地横琴试点“无人驾驶”



在自动驾驶技术下,整个行驶过程司机的手不接触方向盘。

作 者丨彭敏静、田静

编 辑丨李艳霞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彭敏静

9月1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举办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试点启动仪式,经合作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及相关领域专家评审,10辆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首次在合作区的公开道路上行驶,标志着合作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及示范应用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属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目前正迎来中国多个城市的政策支持。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19个省市亦在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出台了相关政策。

合作区城市规划与建设局代理局长张国基表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在合作区落地,为合作区居民便利出行提供了多样选择,下一步合作区将根据试点运行情况,逐步推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观光旅游、商务出行、口岸服务等多样化出行场景,逐步开展示范运营模式相关探索,研究通过发放体验券等形式推进商业模式,完善相关运营机制。

横琴何以落地无人驾驶?

据了解,3家车企共投放2辆小巴(RoboBus)、5辆小汽车(Robotaxi)以及3辆无人驾驶环卫车进行道路测试。

经评估,此次合作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首阶段的测试路段,拟定为琴海北路至琴海西路花海长廊1至5号驿站之间的道路路段,长达11公里。

张国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除了在合作区成立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工作领导小组之外,在澳门也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共同从安全性、经验及特色方面进行考虑评审,选择了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酷哇机器人”)、北京轻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及萝卜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萝卜运力”)三家企业,率先在合作区落地测试。

“希望他们能够为合作区带来一些其他城市的经验,各自发挥在专业领域上的特色,比如在市政清洁、小巴士及小汽车等。”张国基说。

萝卜运力政策研究高级经理张凯透露,目前萝卜运力已经拿到了中国专利4000余项,在全球30余个城市里面开展了3400万公里的测试级示范里程,并且已经在北京、长沙、重庆、武汉等地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横琴毗邻澳门,正充分利用政策以及空间优势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芯片等相关领域,将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一流水平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张凯向记者透露,后续萝卜运力还会继续在合作区投放车辆,今年预计会达到5至10辆的规模。

据介绍,酷哇自动驾驶环卫车具备垃圾智能识别、全自主路径规划、自适应清扫、自动泊车等功能,实现全场景、全天候、无人化清扫。

酷哇机器人商务总监王宇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合作区起步不算太早,但在整个测试过程具备弯道超车的条件。在第一阶段试点提供开放道路的测试条件已经超过了很多城市。此外,合作区具备地理环境的优势,包括林荫大道、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山地道路、圆形环岛、沿海道路等多个复杂的城市场景,能够为自动驾驶企业的测试提供非常多的可能性。

王宇透露,在人才培养方面,计划与澳门大学相关院系成立自动驾驶研究院,通过研究院培养自动驾驶相关人才,再通过人才反哺自动驾驶的产业。

有望开放更多测试路段

据介绍,首阶段测试期间是不设乘客的,主要是由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路段里来回行驶,描绘地图吸收路况经验。经过首阶段1000小时的测试后,便可以为市民提供无人驾驶接驳车的服务。

合作区即将迎来下半年的旅游旺季。张国基表示,市民及游客最快可在今年国庆期间,体验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智慧、便捷的出行方式,在体验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可游览、观赏到花海长廊及十字门水域优美的自然风光。

据了解,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合作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专项技术服务,负责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管、技术分析等工作。在第一阶段试点中运行情况良好的企业,可在后续阶段适量增加车辆规模,同时合作区将视试点情况逐步开放更多道路作为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路段。

“下一步,我们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放更多测试路段,希望能够把合作区内不同景点串联起来,为下阶段创造更多的出行场景。”张国基说。

早前,澳门首辆无人驾驶的智驾巴士从澳门大学驶出,通过莲花大桥,跨过横琴口岸,驶入合作区。这是一辆由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须成忠教授带队研发的澳门首辆智驾巴士。7月15日至7月31日期间,在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部道路进行了为期17天的智能驾驶性能测试。

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本次有10辆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首次在合作区的公开道路上行驶,相比起早前澳门首辆无人驾驶智驾巴士在封闭路线上行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不少受访人士看来,目前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层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相关的管理法规配套在很多地方还待完善。

随着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亟待健全。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已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明确规定列入产业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目前我们已经踏出第一步了,下一步希望能够开放更多的测试路段,配合交通部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的配套,让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正式落地合作区。”张国基表示,接下来要研讨出一套适合合作区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的管理办法,总结一定经验供澳门参考。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罗新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