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现在暂时难以实现零碳,那就先别管,把管得着的管了就够了。现在管得着的基本上就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这基本上可以解决9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
潘家华表示,中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目标无需过度焦虑。中国拥有主动权,具有后发优势。相对发达国家来讲,中国有10到15年的时间差,没有任何必要担心中国实现不了碳中和,因为中国有学习、复制、放大、规模化的能力。
在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风电、动力电池的成本降低了2/3。潘家华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使得零碳成为了可能。中国在光伏、风电、电池、电动车领域都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但在国际上并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因为中国缺原创、缺核心。中国一定要在国际市场多发声,了解规则,熟悉话语,多贡献,才能有话语权。
“我是一个乐天派、乐观派,感觉中国绝对会领先于世界提前实现碳中和。”潘家华说。
以下为潘家华演讲全文整理:
今天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明确宣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两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财经》杂志社的领导以及人虎同志讲的我觉得都非常好。
首先,祝贺此次论坛的举办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榜的发布,今天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在我们对碳中和认知可能需要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零碳指向,赢得未来》碳中和总是让人感觉又是减排又是零碳,还有碳汇碳捕集利用,晕晕乎乎,云山雾罩。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凄然认定选择碳中和,就别管那么多,只能也必须零碳指向。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零碳是指所有与碳无关的能源生产和终端消费,主要是关注能源相关的,尤其是化石能源,高碳化石能源相关的,这才是零碳。低碳是从宏观意义上讲的,是指国民经济地区行业部门总体上减少了碳排放,通过能效提高,包括每个人少开一次车或怎样。
我们要知道,通过能效提升的低碳是永远不可能走向零碳的,而且低碳也可以包括零碳。现在说低碳是提高能效,这是有必要的,但零碳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我现在在讨论交流中很少用碳达峰这么一个概念,因为它是阶段性、过渡性、波动性的,在《巴黎协定》的刚性目标中并不是必要的。像英国1971年就已经达到碳达峰了,问题在于它有一个高位平台期,是一个波动性地下降,一旦强调这么一个碳达峰、要一刀切的话,到2030年或2029年,就不准再有任何的增加,这是一种机械的理解。
我们气候条件是变化的,有干旱之年、高温之年,也有寒冷之年,不是扁平的。经济也是波动的,不是完全扁平化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经济发展也是波动性的。碳达峰如果是单一一个峰的话,搞一刀切可能对我们经济、社会影响非常大。应该说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具有波动性,不应该说达峰以后就不可以再增加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们认识碳达峰,一定要以零碳目标进程来看。
我们现在所说的碳中和,重点是人为的排放,现在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而碳移除,主要有两种,包括碳的捕集利用与埋存和碳汇。相对于人为排放数量来讲,人为移除的量并不是特别多。从1997那年开始参与国际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和评估,算是比较早也比较历史的了解情况的,现在有25年了。
在2000年以前,我们提的都是碳公平,你发达国家排了那么多碳,我也必须要排那么多碳,为什么你们可以排,我们不可以排呢?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要的并不是碳,碳可能跟发展没有关系,我们要的是发展,所以我们提的口号是“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只要有发展,碳多和少都不没有关系,我们的认知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需要的是发展,并不需要碳,需要能源服务,跟碳可以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能够有能源服务,没有碳,我们好像没有任何影响。像我们现在用的电,我们能够区别出来它是煤发的电,还是太阳光伏或水发的电,电是物理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同质产品。一旦我们现在使用这样零碳的能源,就直接地是零碳了。再者,改进性的技术可以通过提升效率,不断降低排放;但通过提升效率,我们永远不可能零碳。
例如度电煤电耗,以前是亚临界技术,每度电排450克煤,现在超超临界技术,每度电煤耗270克,现在甚至可以降低到260克。度电二氧化碳排放从1.6公斤下降到1.0公斤。但是不论如何下降,没有煤,我们能够发电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光伏发电,风电生命周期当前并不是零碳的,确实是这样。但如果我们光伏发的电用来制造光伏组件的话,就可以是零碳的,我们风力发的电用来制造装备设备的话,也可以是零碳的。所以,在零碳,确实是有一个过程,没有必要纠结。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敢提碳中和,直到2015年才敢提排放呢?就在于我们零碳能源竞争力得到了飞速提升。
在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供应链降低了2/3,包括太阳光的发电,煤电的发电成本还是在上升的,而煤电成本上升只是因为脱硫脱硝,尚不包括我们所说的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从这个意义上讲,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发展使得零碳成为了可能。
我们为什么说CCS和碳汇非常有必要,但空间非常有限呢?我总结了一些,包括:规模小,只有10万吨级,环节多成本高,零捕集效用,低效率,逸出风险高。我这就不一一跟大家详细地讨论,不说它的成本、不说它的其他的一些难的问题,我们只说一条,中国现在化石能源每年排放是超过100亿吨。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实心的,地球哪有这么多空间,每年可以让我们往里边注入10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现在石油产量每年也只有2亿吨。如果封存到石油采后的地质空间,也就区区数亿吨,而且,也难以持续到2050年啊,地质可存储就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对捕集的碳加以利用,应用是可以的,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即使不讲成本,空间有多大呢?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是6.5亿吨,是碳水化合物。相对于一年100亿吨的二氧化碳,大家想想有这么大的空间利用所捕集的二氧化碳吗?没有这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非常必要,必要在哪里呢?我们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应急的排放,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我们需要进行这样即使是有限的捕集埋存和利用空间。
那么,碳汇空间有多大呢?根据国家林草局的评估,我们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才190亿吨碳,就是我们所有的森林生物量加在一起才190亿吨,森林炭库的存量也就是大概700亿吨二氧化碳。我们现在每年排多少?超过100亿吨。森林碳能吸收多少?在多年毁林以后植树造林,每年增量吸收10亿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可以的,但是也不可能无限的、永远的,也不可能再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所以,有限空间的碳汇,需要针对的中和对象是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还有很多氮氧化合物,也包括不可或缺的应急或备用的石能源燃烧排放的排放。
我们现在讲零碳,现在大家感觉到无从下手,实际上这个零碳也真的很简单,就是要步步为营,并不是要一步到位。
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讲的是2060年前,并不是2022年,不是2025年,也不是2030年。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能急,不用急,能够零碳就零碳。零碳比较困难,咱们就慢慢地减缓。
我们现在发电,主体还是煤电,当前还需要,不能一下子全部退出。怎么办?我们就让它提升效能,发同样的电,少排放一点,就是所谓的低碳。燃油汽车也是这样:提升效能,现在不能全部一步到位。那么不能够零碳的怎么办?例如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四种含氟气体,还有这些氮氧化合物,以及我们现在有些长流程炼钢厂必需焦炭作为还原剂,怎么办?既然我们现在不能替代,就先让它去,能够替代咱们就替代。
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纠结呢?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家现在很多人强调所谓的生命周期,质疑:汽车部件的生产、钢铁都是属于无碳的吗?这个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现在如果说我们能够把汽车的运行变为零碳,纯电动,因为这个电我们是可以储存的,有风、有光,我们就把它放在电池里边,那就并不一定要用煤电。
如果这样,我们只是把应用环节让它全部零碳,然后其他的你管那么多呢?它们能够零碳就零碳。比如说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广东有一家汽车制造厂,投资4500亿,每年发电700万度电。这个厂房用起来,自己这部分电,每年700万度电,那不就是零碳的电力吗?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没有必要纠结要一步到位。
我们现在北方的供热,都是要集中供热,余热供电、热电联供,似乎很节能。殊不知,余热、热电,烧的是煤炭天然气,必然高碳。而且,在碳中和目标下,将来没有热电怎么办?我们还怎么联供?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说用零碳电力,用这个气源热泵、地源热泵,还有我们的电暖器,能够满足我们供暖的话,我们要这样一个所谓的热电联供干什么呢?
我们现在看交通,高铁是电,可以零碳电力。航空航海,可以替代,但目前经济性和规模都不可以。那我们就先不管他。实际上,石油的3/4消耗在路面交通。如果纯电动汽车,这些燃油不就全被清零了吗?我们的汽车全部转换成为零碳电力,路面交通不就零碳了吗?所以我们真的没必要纠结,我们一定要考虑全生命周期,但是,首先或最重要的是:各自自扫门前雪,把各自能够做到零碳的就做到零碳,做不到的有什么办法呢?实际上,企业和居民电力用户,我们能改变电网的电吗?改变不了他人,就从自己入手,能够做什么,就先做到。
有些是不能够零碳的,像化工原料这些我们就慢慢来。又如水泥,必须要有生产过程的排放,那就排放嘛。没有必要好像感觉到这样偷偷摸摸,感觉到这样很难受,没有这个必要。这个必须要排放的尽管排放,能归零的就简简单单地归零。
对于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我们现在暂时管不了,咱们就别管那么多,我们管得着的就够了。我们管得着的基本上就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这基本上就可以解决90%以上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我们国家碳达峰时间短,比发达国家难,这个是事实。但是我跟大家特别强调,我们没有必要焦虑。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在2060年前碳中和,发达国家是在2050年。那么有些发达国家,比如说德国、丹麦,他们是在2045年碳中和。相对他们来讲,我们有10到15年的时间差,我们没有任何必要担心我们碳中和不了。这个没有必要那么纠结,没有必要那么担心,为什么呢?
未来无非就是三种可能:第一种,发达国家在2050年如期碳中和,我们中国滞后10年,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就目前来看,我们原创的能力历史上较弱,现在也不强,但是我们学习能力超级强,我们对西方技术的放大、复制、规模化,这个能力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有中国强?我们滞后10年时间,我们能够不会碳中和吗?如果他们如期实现,我们之后10年必然没有任何疑问的,原因就是咱们中国这样一种学习、复制、放大、规模化的能力。
第二种,发达国家现在大家讲俄乌冲突,发达国家能源危机不干了,他们实现不了碳中和。那我们有困难我们怕什么呢?他们都实现不了,我们有必要焦虑吗?我们没有必要焦虑。
第三种,发达国家实现不了碳中和,而中国不仅是能够如期实现,而且还提前碳中和。
大家今天看,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是零碳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里边的绝对的巨无霸,我们现在光伏组件生产、动力电池的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都是在全球的2/3以上。美国、欧盟他们现在自己生产的光伏组件,绝对是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他们都还可以夸夸其谈碳中和,你说我们急什么?没有必要焦虑。
为什么要赢向未来、可以赢得未来呢?就在于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的无限风光。我们原来说西北戈壁荒漠是属于无人区,是不毛之地。但是不毛之地的太阳辐射可是比我们这些森林植被农林区更好、更强,这些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我们说东南沿海地区是能源负荷中心,我们没有这样光伏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东南沿海海洋风电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根据国际风能协会的统计,2021年中国海洋风电新增装机占了全球的80%,由此可见中国学习速度快、发展绩效好、竞争能力强。反观20年前,2000年的时候我们海上风电装机是零,我们没有。这就是我们学习、复制、放大的能力。
风力发电机的全球排前十名的企业中国就占了六家。风电、光伏,不仅是零碳,而更重要的还有就业、增长。新增的就业岗位,源自于零碳的电力,因为其原材料、装备制造、研发、运输、安装、维护运行,有很长的产业链。从市场竞争力看,2022年4月,上海金山28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装机,三峡电力等参与竞价的公司报价3毛钱1度电,比标杆定价煤电4毛1要便宜1/3。6月在福建百万千瓦级别的,甚至是可以做到2毛钱。
可见,零碳电力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我们缺少石油,从国际市场买了油钱得给人家,一烧就没了。而我们现在风电、光伏、生物质电力、水电、储能、电动汽车,是投资、是就业、是增长,这个可不是我们把钱送给别人了。
我们说零碳赢得未来的,零碳所带来的转型发展,多重红利。我们看为什么可以赢得未来?亿纯电动汽车的消费为例,来看多重红利的释放:能源安全、资金了资金,拉动了就业,提升了福祉,增长的源泉,发展的动能和污染的消退。
过去5年,我们每年大约要花2万亿人民币买石油,这2万亿都给谁了?都给了别人,中东、俄罗斯,没有就业。这2万亿是多少?是我国2%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就业,增加污染。再看石油安全问题。为什么这是石油安全问题呢?美国人每千人有800辆车,而欧洲、日本是每千人550辆车,我们现在每千人才200辆车。我们现在的石油安全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5%,如果说我们有着美好生活的需要,每千人500辆车,再增加1.5倍、2倍,我们石油有安全保障吗?显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如果纯电动汽车,我们只是换了一个赛道。就业不会少,市场更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拿市场环技术,我们是把中国的汽车市场让给了欧洲、让给了美国、让给了日本,现在中国的燃油汽车市场,有咱们自己的品牌吗?市场没有换到技术。但是我们现在这个纯电动汽车我们换另外一个赛道,我们看,中国是不是有了自己的品牌?我们是不是有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的看,向前看。
当前我们社会乃至于决策层,很纠结,甚至认为化石能源是压仓石,不可或缺。认为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利用。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原则上是没有什么“清洁”可言的。清洁,主要是常规污染物,脱硫脱硝清除PM2.5,超低排放。只要有燃烧,就必然有二氧化碳排放。且不说碳中和的问题,我们现代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燃油汽车退出市场,汽油都卖不出去了。很多国家说2030年禁止燃油汽车上市,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明确指出,在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销售市场的主力。何谓主力?至少应该是2/3吧。2035年前后,石油都没有市场了,煤变成油卖给谁?煤变成气卖给谁?对市场的贡献有多大?所以我们一定要从长看。现在该怎么办怎么办,但是10年以后、20年以后、30年以后我们怎么办?
中国的零碳产业,产能巨大,竞争力极强。但是,我们现在是大而不强、受制于人,市场被封锁,话语不在我,困境重重。如何办?首先要参与,参与才能有贡献的机会。我们贡献有限,怎么去引领呢?我们现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原创能力、核心技术。没有原创能力、没有核心技术,就不可能规则世界。
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占世界的比例是多少?占了50%以上。但是我们看在美国市场上有一辆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吗?一辆都没有,为什么?我们再看美国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能,只能满足5%,基本上都是进口。但是我们看在2015年以后,基本上从中国是零进口。
不仅是这样,美国还通过所谓的《新疆法案》禁止从中国进口。我们光伏组件硅的生产,新疆占了60%。零碳装备的晶硅产业多集中在新疆、青海、内蒙,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动能。我们缺的东西美国不卖给我们,美国缺的东西不仅不买我们的,还折腾我们,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缺核心技术。我们只是去拿来加以复制、加以放大,这是我们的短板所在,我们没有定价权。
在国际社会事务中间我们有什么样的话语?刚刚出版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状态报告》,我看了一下这一堆各种参与机构,学界、业界、政府、非政府机构,只有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一家。报告的编撰团队,中国参与极为有限,不参与其中,怎么会有贡献呢?
《全球可再生能源状态报告2022》,没有歪曲事实,关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全球排名,大家可以看看,我们都是第一,光伏、风电、电池、汽车,绝对世界第一。但是我们贡献这么大,就没有人参与,显然没有话语权。我们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许多先进的理念,报告中没有任何涉及。我们一定要参与,不参与怎么能够了解规则,怎么能够熟悉话语,怎么能够有所贡献,没有贡献,引领什么,别人为什么接受你的引领,跟着你走。
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个榜单非常好,未来不光是要有中国的榜单,还要有全球的榜单,要不然咱们怎么引领?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讲引领,引领必须要有话语权,要别人听得懂,要有自己的干货,这个非常重要。
所以我是感觉到我们现在说要赢向未来,这是时间问题,我们一定要道义站位、国际站位、发展站位。但是,由于化石能源地位重要,因而话语地位重,影响力大,动不动就是压仓石的思维定式。如果坚守这样一种思维,忽略或放弃中国的零碳产业在世界上的巨无霸地位,我们不可能赢得未来。
我这儿举一个例子。澳大利亚的南澳州,有绝对的煤炭天然气主导,只是经过了15年时间,2021年,电力消费中,风光电力占比高达60%。一年已经有一般的时间,100%零碳电力。要知道,他们没有中国可以灵活使用的水电调节。南澳州规划,2030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电力,生产180万吨绿氢;2050年具有自身需求总量的500%的能源生产能力,自己消费100%,另外400%是向外输出的。所以我们必须着眼于换赛道。我们没有原创技术,可以跑得快,但是跑得远还是要原创。所以不光要有硬的实力,还必须要有软实力的匹配。
我就分享这些,讲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是一个乐天派、乐观派,感觉中国绝对会领先于世界提前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