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万股民“躺枪”!受控股股东拖累,太安堂被“戴帽”)
可追溯至明代隆庆元年、享有近五百年文化底蕴的太安堂,近来日子不太好过。9月26日,太安堂发布公告称,自9月27日开市起,公司股票停牌一天,9月28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太安堂”变为“ST太安”。前不久公司还因年报“难产”被警告,随后披露“2021年亏损8个多亿”。此次又因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未还被“戴帽”,可谓是雪上加霜。
可追溯至明代隆庆元年、享有近五百年文化底蕴的太安堂,近来日子不太好过。
9月26日,太安堂发布公告称,自9月27日开市起,公司股票停牌一天,9月28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太安堂”变为“ST太安”。
前不久公司还因年报“难产”被警告,随后披露“2021年亏损8个多亿”。此次又因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未还被“戴帽”,可谓是雪上加霜。
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未还
太安堂“戴帽”是受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所累。
公告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太安堂分别以改造智能生产线、药品采购等名义,通过间接划转款项方式划转3.28亿元资金给太安堂集团账户。截止目前,仍有2.29亿元资金尚未返还上市公司。
上述事项未经太安堂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且未在公司临时报告及2020年、2021年年报中披露。
根据相关规定,若公司无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虽提出解决方案但无法在一个月内即2022年9月26日完成清偿,公司将会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因此昨日晚间,太安堂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太安堂”变为“ST太安”。
此公告一出,股吧炸锅了。有投资者表示,“又有十万股东挨刀子了”;甚至还有投资者表示,“建议改名:st安息!”。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为9.115万户。
业绩不断下滑
事实上,今年以来太安堂已出现重重问题。早在今年6月,公司还因2021年年报“难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随后6月15日,在延期一个半月后,太安堂终于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解释称是函证工作回函受疫情影响而导致晚出。
但这份年报却相当“难看”。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下降36.79%;归母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714.24%。这是太安堂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的情况。
公司解释称,主要为商誉减值和为剥离重资产产生的亏损。公司在2011年收购宏兴集团和2014年收购康爱多分别形成商誉1.30亿元、3.15亿元,导致2021年归母净利润减少4.45亿元。
不过,审计机构却对公司2021年财务报表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8月22日,广东证监局还对太安堂“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的状况进行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并处以55万元罚款。
实际上,太安堂营收已连续两年下滑,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大幅下滑。
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太安堂营收分别40.13亿元、35.82亿元,同比分别为21.05%、-10.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609万、2223万,同比下滑64.53%、76.87%。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10亿元,同比下降58.87%,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下降121.81%。
针对营收大降,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子公司广东康爱多数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药品电商零售销售大幅减少所致。
一边是资金被占用,另一边是太安堂业绩不断下滑,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损失。那么这样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可是上市公司能够承担赔偿吗?大股东能够承担赔偿吗?
股民怎么办?
在A股市场上,大股东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的现象屡见不鲜,违规让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借款提供担保,使上市公司背上巨额债务外,直接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亦是其中的手段之一。
对于大股东、董监高而言,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行为;对上市公司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如*ST华泽就是因为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最终导致退市的。
对于此番太安堂违规占用资金事项,广东证监局已于今年8月作出处罚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柯少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除太安堂外,近年来出现了多家因为随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且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包括辅仁药业、天翔环境、三圣股份等。
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立法或审计,中小股东也可以要求太安堂董事会、监事会向控股股东和关联方提起诉讼,要求及时归还资金。
同时等证监会对太安堂立案调查结束行政处罚下达后,投资者还可以提起证券诉讼,要求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赔偿投资者损失差额、印花税、利息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