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骆吴
为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9月份,国家和各地同步启动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本周将完成今年第4批中央猪肉储备投放。
今天上午开盘,生猪期货价格低开后震荡上扬,通达信猪肉指数微涨。具体个股方面,大北农、傲农生物、巨星农牧等小幅上涨。
从板块指数来看,自8月29日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301就处于下行通道,最近一周更是急剧下跌。同期,通达信猪肉股票指数(880936)也一路下行,跌幅达16.8%,在中央猪肉储备即将投放的9月5日之后,更是加速下跌。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9月19-23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
按照预案规定,国家将于本周投放今年第4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联动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分别在9月8日、9月18日、9月23日完成三个批次的中央猪肉储备投放。
国家发改委强调,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呈上升态势,生猪价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市场形势继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天风证券农业研究团队在其9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认为,虽然目前预期悲观,但这改变不了布局生猪景气周期逻辑。
一方面,随着全国天气转凉叠加四季度消费旺季临近,行业压栏及二次育肥热情再现,行业生猪出栏均重继续上行,二次育肥将导致部分猪肉供给量后移,进一步加强行业对于四季度猪肉供给增加预期。
另一方面,近期官方调控猪价意图明显,在四季度供给增加预期叠加政策大力调控猪价情况下,市场对于后市猪价易跌难涨的悲观预期蔓延,在现货已创年内新高情况下,期货、现货呈大幅背离走势,生猪主力合约LH2301合约上周大幅下行。
在吴立看来,猪周期已经反转且目前仍处于上行周期早期。随着去年能繁存栏量的边际去化,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给压力有望逐月改善,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凉、节假日增多等因素,需求呈季节性改善。
而在供弱需强情况下,猪价中枢或将得以持续抬升,目前猪价超预期上涨情况下,猪企头均盈利与估值空间打开。
吴立认为,中长期来看,当前产能增幅有限,对应明年猪价或持续高位,生猪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对应2023年预估出栏量,从截止9月25日的数据来看,当前上市公司头均市值来看,其中牧原股份4500-5000元/头;巨星农牧、温氏股份2500-3000/头左右;傲农生物、新五丰、大北农2000-2500元/头;新希望、唐人神、天邦食品、金新农1500-2000元/头;天康生物、正邦科技均不到1500元/头,多股头均市值仍有显著上涨空间;从市净率角度看,大部分公司也都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长江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陈佳认为,影响猪周期景气趋势的核心变量在于母猪产能,监测母猪产能变化最真实指标在于母猪价格,当前母猪价格反应产能或仍处于底部,行业景气趋势仍未发生改变。
在陈佳看来,影响猪周期景气趋势核心在于行业产能情况,而目前最能真实反应行业产能恢复的母猪价格仍趴在底部。
历史上,周期趋势拐头都伴随着母猪价格大涨。2015-2016年猪价上行周期时,二元母猪价格涨幅达56%。2019年-2020年周期,二元母猪价格涨幅更是达222%。而此轮周期,在生猪价格涨幅已经超过100%背景下,母猪价格从3月份至今涨幅仅9%,且近期还在回调,反应行业补栏积极性较低。
根据产业层面交流来看,母猪补栏积极性不高和三个要素有关:
(1)这两年出现了有史以来连续两年猪价年内波动率超100%,同时伴随农业部数据失真的质疑,使得产业对中期猪价可预测性难度大幅提升;
(2)国家一直强调猪价上涨不具备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会影响产业补栏;
(3)养殖产业现金流真正恢复需要做四季度之后。
陈佳认为,4季度行业二次育肥是常态,且由于生产周期原因(一般延后2-3个月),其只会影响短期价格节奏,历史上看,二次育肥对猪周期大趋势并不影响。且由于年底通常为消费旺季,对猪价实际影响幅度预计也相对有限。
陈佳指出,调整后大部分猪肉企业估值均处于底部水平。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头均市值仅5118元,与去年8月份底部接近,位于历史分位数25%。随着三季度进入业绩释放期,养殖股相对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