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持续承压,光大信托更是遭遇“多事之秋”。
近日,身陷房地产泥潭的光大信托连收监管罚单。甘肃银保监局公布两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剑指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光大信托”)及公司4名内部管理人员。
具体来看,光大信托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对信托资金的投后管理不到位,未对融资人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信托资金进行有效的检查监测,造成资金被融资人股东挪用,增加了政府隐形债务;向监管部门报送的数据不真实,违规调节风险监管指标,违规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
对此,甘肃银保监局决定分别对光大信托处以50万元、180万元的罚款。对其金融市场部董事副总经理邹冰给予警告;对资本市场与投资总部总经理杨宁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对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彭建平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对风险总监姚恒民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光大信托就曾多次因监管违约问题被点名及处罚。2月,光大信托旗下一款名为“光大信托-光鑫-优债333号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因融资方目前已无力偿还本息发生逾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光大信托也因此被监管点名。
5月,持续近一年的康力电梯(002367)诉光大信托资管产品违约事件有了初步结果,光大信托通道业务被判100%连带赔偿,连同大通资管、上海谦宏共同赔偿康力电梯投资款本金损失3000万元。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据光大信托官网介绍,光大信托是2014年5月由光大集团在原甘肃信托基础上重组成立,光大集团为控股股东占比51%,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比23.42%,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1.58%,天水市财政局占比4%。公司是光大集团金融板块中与银行、保险、证券并列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据行业报道数据,光大信托2022年中期业绩迎来抛物线式下滑。2022上半年,光大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3.67亿元,同比下滑25.17%;实现净利润7.11亿元,同比下滑49.14%。从上半年业绩利润来看,光大信托已经跌出行业前十。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光大信托的业绩就已经出现大幅下滑,只是今年上半年下滑之势未能停止。据光大信托官网披露的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光大信托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04亿元,同比增长10.18%;2021年实现净利润15.60亿元,同比下滑40.28%,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同样在2021年,光大信托管理的信托规模就已经超越“信托一哥”中信信托,彼时中信信托规模由巅峰时期的2万亿压降至9788亿。虽然光大信托规模超越了中信信托,但净利润却与中信信托相差甚远。
作为信托界“后起之秀”,光大信托缘何风光不再?
成也房地产 败也房地产
据了解,光大信托从201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不足600亿,到如今突破万亿,短短几年时间,增长近16倍。在这个高增长的过程中,房地产一直是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015年,光大信托重组改制,闫桂军临危受命,出任总裁。仅一年多,光大信托就从一家行业排名末位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管理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的行业TOP20机构。此后,光大信托逆势狂奔,2018年,资管规模超过5700亿,相较于2015年增长超10倍。2021年底,资产规模达万亿元,位列行业TOP5。闫桂军曾表示,光大信托逆势崛起,原因是选择了合适的发展战略和展业模式。
然而,那些使其强大的发展模式,最终却“反噬”了光大信托。2021年以来,随着地产行业不少房企出现债务危机,光大信托的高光时刻也戛然而止。大笔投向地产的资金难以收回甚至出现逾期,踩雷房企包括恒大、融创、佳兆业、阳光城(000671)等大型房企,也包括正荣、鸿坤等中小型房企。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6847亿元,同比下降25.3%。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并不明朗的当下,不少信托公司都主动缩减了在地产领域中的投资,避免被房企更多的信用风险波及。
事实上,2018年,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政策的出台,就要求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和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但光大信托投向地产领域的规模仍不断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信托的产品逾期问题除了发生在地产业务中,还有政信类产品也曾出现逾期兑付风险。
据媒体报道,光大信托政信类产品包括智兴5号、弘信6号、弘信4号、广元建设1号财产权信托等多只产品逾期,对应融资方分别为遵义市红花岗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南交通投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元市三江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六盘水攀登开发投资贸易有限公司,规模分别为3.5亿元、5亿元、2亿元、2.5亿元、2.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