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一片宽阔的土地。但是要有“围栏”。在“围栏”里,他们是可以自由奔跑的。而“围栏”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他们也会变得更强大、更有适应力。
作者:吉米妈 ;本文来源: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一、
这段时间,收到很多私信,说很久没听我吐槽小张了,有点想他。
不瞒你们说,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杭州,已经好多天没见到家里的三个儿子和老张了。 人总是这样奇怪。 他们在身边的时候,总是有点烦。不在身边的时候,又有点想。
不过想归想,我现在出来,对小张的确越来越放心了。 他虽然依然不那么热爱学习,但学校那点事,不用我再唠叨,他自己就能完成了。 每天放学后,他自己收拾东西去游泳或者运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不用我操心了。
前几天,他突然说:“妈妈,我五年级了,有资格竞选大队长了。”
嚯嚯嚯,这算看到曙光了么?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make后面不加to。 没想到我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这一天。
说这些,不是凡尔赛,也不是说小张就此真的逆袭了。
我是想和那些还处在抓狂中的妈妈说,稳住!男孩儿虽然开窍晚了点,但总有开窍的那一天。只不过在开窍之前,每个男孩的老母亲可能都得有一段糟心的日子。
二、每个“省心”男孩的背后,
都曾站着一位糟心的老母亲
我曾经和大家无数次吐槽过,小张6-8岁这三年,是我当妈最抓狂、焦虑和崩溃的三年。 他上小学前三年的剧情,基本就是一个紧绷妈妈和一个松弛儿子的斗法情节。
经常听女孩妈妈半带抱怨地说: 养女儿没你说的那么轻松。我们家闺女练琴也哭闹。经常哭哭哭哭,哭半天就去练了。
但是你们知道吗,男孩练琴当然也哭闹。 经常哭哭哭哭,哭半天就去玩了。
女孩不写作业,如果你和她说,爱写不写,反正老师会管你。 一般情况下,听到这话,女孩就默默地去写了。
而男孩听完这话,就又继续去玩了,是的,真的又去玩了。任凭老母亲一口恶气郁结在胸,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
小张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盯着他写作业,看着他练琴,期末考试之前带着他补课。
他上二年级的时候,依然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热情。 而且因为疫情,他二年级下的课程都是在家上的。每天四目相对,不用照镜子,我都知道自己的脸一定不好看。对他的耐心在一次次耗干以后,再一次次自我重建。
在我盯着他一项一项地完成时,老张会说: 你这样他永远不会自觉!但是请问你一直看手机,他就会自觉了吗?
我写公号的头两年,小张很负责任地给我当了两年“素材库”。 这两年陪伴的过程,我身体气胖了,心脏突突的次数也增加了。 其中的苦和累,我不想再赘述了。
好在,苍天不负一个苦心的老母亲。 在我盯了两年多之后,小张从一直等到我回家才写作业,到我回家基本可以写完一半;从另外一半需要磨蹭一个多小时,到半小时;从我回家前基本作业可以完成,到每天可以写作业,中英文阅读,写日记,做口算。
现在每天学习上的作业都已经不拿回家,在学校就能做完。 假期的时候,也会把玩和学规划好。中秋节我们要出去玩儿,他虽然没能做到周五晚上就把作业做完,但是在周六上午做完了。
这于他,是很明显的进步了。
所以,其实,在学习这块,我不太相信男孩只要静待花开就好了。没有一个男孩是在完全放养中就能有一天像灵光乍现般突然开窍的。尤其是在刚上小学的头两年,小男孩可能更需要父母给到一定的规则和边界,陪着他养成一定的习惯。
“男孩需要界限,界限给他们行事的依据并让他们有条理。依据、规则、教育以及道德边界帮助男孩在无边的世界里找回自我,扎根于自我,慢慢发展出内在的边界能力。” ——《男孩为何难养》
所以,也不要觉着男孩这种生物,给他完全的自由,他就更高兴、更开心。其实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规则。
三、适当的规则,
反而能给男孩带来安全感
之前看过一个英国“Nurture纪录片频道”推出过的两部纪录片:《Boys Alone》和《Girls Alone》。
导演分别找来10个11-12岁的英国男孩和女孩,按性别分开安置在一处别墅,共同生活5天,看看在没有大人干预和照顾的情况下,男孩世界和女孩世界分别会发生什么。
结果,10个男孩在获得完全自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搞破坏。 个个都展现出了哈士奇的本性。
他们砸玻璃,拆家、上房揭瓦,把爆米花撒得满地都是,然后躺在地上打滚,等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整个别墅几乎被夷为平地。 这就是没有任何管束的男孩。
他们尽情释放了天性,表面上看疯狂又任性,但这些行为却未必能给他们的心里带来多大的快乐。
而女孩们聚在一起玩猜词游戏、讲故事,还化好美美的妆,办了一场文艺晚会。
心理学家认为,女孩是关系型动物,而男孩是规则型动物,合理的规则给男孩带来安全感。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勇于管教》杜布森博士
你们知道了吧,为了养男孩,我看了多少书!
每个男孩虽然都有一颗不羁的灵魂,但他们也不希望自己被完全放养,恰到好处的规则,反而让他们觉得心里有底。
四、如果重来一遍,
该管的我还是会管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心理学家让即将到新班级的男孩和女孩,分别写出最关心的关于新班级的情况。 结果,女孩关心的集中在: “同学会喜欢我吗? 我会找到新朋友吗? ”,而几乎所有的男孩都是这样写的: “谁是这里的头儿? 他们都听谁的? ”
男孩到一个环境里,本能地寻找“头儿”,其实是在寻找规则的制定者,然后他们就会根据规矩制定者的指令来行事,这让他们感觉心里有底。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没给到男孩明确的规则,他们就会通过各种行为来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
我想,小张一定是通过这两年和我的拉锯,终于撞出了自己的安全边界吧。
所以,虽然陪伴的这两年说多了都是泪,但如果你问我后悔么?我也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不后悔。
只是现在到了吉米这儿,我不太那么急赤白脸、事无巨细。大的规则是一定要定下来的,只是我不再去管太多的细节。
孩子需要的是一片宽阔的土地。 但是要有“围栏”。 在“围栏”里,他们是可以自由奔跑的。 而“围栏”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 他们也会变得更强大、更有适应力。
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