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导 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一个重要而无法绕过的问题。这种关系同样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如何把握?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美国教育界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该不该有距离?讨论的情况用在《教学伦理》的书里。
事情是这样的,纽约州北部有一个小工业城镇,市民为当地中学拥有一支全国最好的橄榄球队而自豪,球队的教练年轻帅气,与许多学生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常常就一些问题征求他的意见,从成绩到追求女朋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后来,一个称为“内部小圈子”的橄榄球队员与教练的关系非常亲密,经常在周末和晚上去他家看比赛或开展社交活动,受邀参加聚会的学生在学校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
关于教练与这些学生间的关系是否合适,引起了一些议论。一些教师认为,作为教师的教练,这样的邀请、聚会不合专业规范;另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邀请与聚会没有什么害处,一些队员可以借此得到一些有益的接触,并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校外的所作所为不关任何人的事情。
书里还列出了几个讨论题,其中包括哪些行为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哪些行为是职业领域的公开行为?教师与学生该不该有距离?如果有,应当是什么样的距离?书里没有给出答案。这大概就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只澄清,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让学习者自己去决定,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
类似的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大概是当教师的第二年,我与学生一起踢足球,兴高采烈,有说不完的话。走回教室的路上,我与学生搭肩而行。事后一位老教师认真地提醒我:教师与学生不要勾肩搭背,教师要像教师的样子,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提醒至今还留存在我的心里,时时想起并常常提醒自己。估计年轻的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和问题。
与学生该不该有距离,的确是个值得讨论、需要厘清的问题。讨论可以有多种视角,不同的视角可以形成视域重叠和融合,在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得更准确更全面。我有以下几个基本认识:
其一,从教育理念上看,教师与学生应当心心相印,在心灵上“零距离”。
这样的零距离,让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了解他们,发现他们,触摸他们情感脉搏的跳动。
而学生处在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会心情愉悦、信任教师,才会把心里话告诉教师,得到教师及时的指点和帮助。
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和谐师生关系,构造了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共享共长。
无疑,这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状态和境界,无可非议。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这样零距离的心理关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因而一些不该发生的矛盾和问题时有发生,这就不奇怪了。
如果年轻教师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
其二,从现代教学理论看,师生间是不应该有距离的。
学者们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两种人:作为教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教师。意思很明显,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者,教师也是学习者,都是终身学习者。
师生是平等的,教师绝不能以知识占有者、知识传授者自居,高学生一等。平等关系下的师生在学习上是没有距离的,而且我们已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教师还要真诚地向学生学习。
事实上,学习的途径、方式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学生比教师更丰富多元,他们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师,教师更应向学生请教。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还有一点距离,这样的距离感应是一种专业品质。
其三,从教师的职责和教育的伦理看,教师与学生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虽亦应是儿童,但是用蒙台梭利的观点来看,教师应是“作为教师的儿童”。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崇高的使命,任何教育教学中教师都不能缺席,都必须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这是一种距离。
这样的距离让教师增强角色意识,形成一种教育自觉,不忘教育初心,严格要求自己,比学生学得更多、做得更好;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不仅对学生进行价值澄清,还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日有所进、不断成长。这种距离感实质是一种责任感。
此外,教师与学生要保持身体上的距离,不随意触碰,也不随意邀请学生聚会。这样不仅保护学生,也保护自己。这种距离感体现的是教师的伦理规范。
年轻的老师们,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个理念、理论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