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亲生女:安徽农妇捡到弃婴,靠收破烂养大,今女儿送她别墅

热点资讯2022-10-01 12:20:28智慧百科

捡来的亲生女:安徽农妇捡到弃婴,靠收破烂养大,今女儿送她别墅

在安徽安庆市岳西县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74岁的老奶奶胡杏珍。她一年到头都住在这里,从来没有出去过。

前几年,村里面同辈人常常会打听她女儿的现状,比如有没有谈男朋友?都想把亲戚家的孩子介绍过去。

提及胡杏珍的女儿,那真的是山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但她,却不是胡杏珍的亲生女儿!


资料图

初见弃婴生怜爱,当成亲女来养育

1992年冬的一天,40多岁的胡杏珍听人说,村子附近被人丢了一个弃婴,身世很可怜。

于是胡杏珍就跑了过去,她把这个可怜的女婴抱在怀里,虽然自己没有生育过儿女,但是看着被单中的孩子,张着小嘴嗷嗷待乳,胡杏珍的内心很不忍,也充满了怜爱。

这是一个大概四十来天的婴儿,她被丢弃过6次,一直都无人问津,直到遇到了胡杏珍。


资料图

也许是上天注定,也许是前世的缘分,即便是过去了30年了,但是胡杏珍依然记得自己抱起婴儿的那一刻,她立刻就停止了哭泣,大眼睛看着她,十分的可爱。

但是胡杏珍没有工作,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没钱给孩子买奶粉,养育孩子期间,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如今换来的,终是过上了安稳的晚年。

胡杏珍为了养育孩子,靠捡破烂挣钱,硬是供孩子读完了大学,那么如今,养女又是如何报答她的呢?


资料图

这不是胡杏珍第一次领养孩子了,早在此之前,她和丈夫也领养了一个女婴,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不幸夭折了。

所以对于这个孩子,丈夫刚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耐不住胡杏珍的请求,最终还是将其留了下来。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胡杏珍和丈夫结婚后一直未生育,夫妻俩其实也想有一个孩子。

家里来了一个新成员,胡杏珍夫妇给养女取名王冬红,王是丈夫的姓,冬是指孩子是冬天捡到的,红在民间则是喜庆的颜色。

看似简单土气的名字,何尝不是胡杏珍夫妇对养女的祝福,更是他们心灵的一种寄托。

由于孩子还太小,需要喝奶粉生活,但是胡杏珍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奶粉,甚至连油盐酱醋有时候都吃不上。


资料图

为了让孩子活下来,胡杏珍将米粥熬成糊糊,然后加上一点点的白糖,一勺一勺地喂到孩子的嘴里。

他们夫妻二人,生活过得更苦了,平时会去田地里挖野菜,因为作为口粮的一点点大米,全部都要留给孩子吃。

可以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胡杏珍把养女当成了亲闺女,情愿自己忍冻挨饿,也要让孩子吃得好一点。

幸福小家遭磨难,母女生活更艰难

早在二十多年前,胡杏珍就嫁了过来,但是因为丈夫身体不好,所以一直没有生育子女。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还不是这么贫穷,二人所有的积蓄,其实全部花在了为第一个领养的孩子治病上,并且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资料图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胡杏珍领养这个女婴时,丈夫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二来他不想再经历那种生离死别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养女王冬红一天一天地长大,转眼间就到四岁了,也学会了喊爸爸、妈妈。

为了补贴家用和还债,丈夫开始跟在别人的后面,去工地上打临时工,每天能有十几二十块钱的工钱。


资料图

而胡杏珍在家里,除了带孩子,还要操持家务和田地里的活,日子过得十分的辛苦,却也无比的充实。

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但是上天和胡杏珍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一夜之间哭声连连。

丈夫在工地上,在一家楼顶封顶,抬水泥板的时候,不小心从梯子上掉了下来,虽然侥幸未死,却变成了终身瘫痪的残疾人。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偏遇打头风”。丈夫瘫痪的打击,一度让胡杏珍痛不欲生。

从此以后,胡杏珍不仅要照顾王冬红,还要照顾卧床不起的丈夫,生活可谓是雪上加霜,无比的艰难。


资料图

十八个月以后,丈夫没有捱过去,最终离开了人世。

经历过一次丧女之痛,又一次经历丧夫之痛的胡杏珍,内心一下子就崩溃了,她想到了死,跟随丈夫而去。

然而,在看到年幼的王冬红后,她又下不了决心,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因为养女还需要她养活。

“我一个人带孩子太难了,家里没有一分钱,我想过自杀,但是我要是死了,冬红要怎么办呢?”

胡杏珍面对采访时,哭着说了这样一番话。

此时,胡杏珍不仅是一个丧失了丈夫的女人,她还是养女的妈妈,也是王冬红在人世间唯一的依靠。


资料图

《新民说》中有一句话:“妇人弱也,为母则刚也。”女性的身体很柔弱,但是成了母亲以后,就无比地坚强。

把悲痛深深地藏在了心底,胡杏珍重拾心情,开始了独自抚养女儿的生活。

为了维持生计,胡杏珍不怕苦不怕累,她白天带着养女穿行在大街小巷,靠捡拾废品挣钱,但是废品的数量有限,她们的收入也是越来越少。

不得已之下,胡杏珍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有时候一来一回,天黑才能回家,口袋里揣着当天的收入一两块钱,如视珍宝一般。

回到家以后,胡杏珍没有一丁点歇息的时间,她给养女吃上饭,哄着她睡着后,自己就驮着锄头去地里,有时候要耕种到半夜。


资料图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随着养女慢慢地长大,她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看到妈妈这么辛苦,养女总是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让胡杏珍的内心十分的欣慰。

在这种朝夕相处之中,这对母女俩的感情日渐深厚,养女虽非亲生,却胜似亲生闺女。

渴望上学却没钱,幸得好心人帮助

转眼之间,养女到了上学的年纪,看着同村的孩子们都背上了书包,胡杏珍看到了养女眼中的渴望,她也十分的难过。

日常生活中,捡废品只能维持母女俩的基本生存,甚至一年只能吃上一两次肉。所以对于上学的问题,胡杏珍着急却无力。


资料图

就在这种万般无奈之际,一个好心人的出现,让王冬红读上了小学。

这名好心人是村里的一位小学老师,他常常看到年幼的王冬红,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面,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上下学,表情十分的羡慕。

这个老师就曾问过她为什么不去读书?结果得知了他们一家的困难,于是决定资助王冬红,让她也去学校里面读书。


资料图

就这样,王冬红成功地读完了整个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想上学却没有钱,母亲胡杏珍年纪也越来越大,捡废品的收入和学费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为了读书的梦想,王冬红暑假期间,开始尝试着打零工,在一家小饭店里当服务员。

只是整个暑假下来,她也没有攒够高中的学费,最后一天上完班,王冬红躲在饭店门口的过道里,无声地哭泣着。


资料图

勤奋的人,总是会被上天所眷顾!

就在这时,饭店里面走出来一位熟人,看到了王冬红,连忙上前询问她为什么哭了?

这个人是王冬红初中时的班主任,在听说她没钱上高中时,班主任连忙安慰她,让她不要着急。

回到家中以后,班主任拿出了自己的存款,送到了王冬红的手里,帮助她圆了读书的梦想。

当时的王冬红和胡杏珍母女俩,十分的感动,一再表达谢意,并且她们表示这些钱暂时借着,以后一定会还的。

实际上,班主任肯借钱,就没有想过让她们还钱。他的初心是为人师表,舍不得王冬红这样一个好苗子辍学。


资料图

所以,班主任临走时,一再交代王冬红要好好学习,讲了很多鼓励和诫勉的话,王冬红都听进了心里。

如今的王冬红事业有成,但她一分一秒都不愿忘记这些好心人,曾经帮助过她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

每逢过年,王冬红会和母亲一起,挨家挨户地去好心人的家中,带上一份礼物,以此来表达母女俩心中对恩人的感恩。


资料图

胡杏珍也常常告诫女儿:“冬红,我们现在日子过好了,但是以前帮助过咱们家的恩人,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啊,要永远地把他们记在心里,像尊重妈妈一样地尊重他们。”

去到城里不习惯,为了妈妈盖新房

高中毕业以后,王冬红没有选择读大学,不是她读不了,而是不愿意读。

妈妈胡杏珍已经6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大学的学费,根本不是这个家庭能够承担的。

思前想后,王冬红终是选择了去县城打工,她想在妈妈晚年之际,能够好好地照顾她,让她享享福。


资料图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就是王冬红的愿望!

而在胡杏珍的心中,她只希望女儿能有一份工作,能有一个小家,早点生一个小孩,趁着自己还能动,就帮女儿带带孩子。

也许这是农村大多数老人的想法,他们养育了一代人,还想再帮子女带一带孩子,初衷完全是为了让子女们能够轻松一点。

胡杏珍的愿望不久就实现了,王冬红嫁给了当地一位优秀的小伙子,有了一个小家,生下了一个孩子。还开了一个小饭馆,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资料图

在县城买房以后,王冬红把妈妈接到了一起居住,但是胡杏珍却住不习惯,她觉得还是乡下自在。

其实,这也是目前很多农村老人的困境,因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初到城里,没有熟人,也没有熟悉的土地,对他们来说如同牢笼一般。

这不,胡杏珍在城里住了两三夜,就吵着要回农村,这让王冬红夫妇俩十分的无可奈何。

然而母亲年事已高,不能时时地带在身边,王冬红十分放心不下。

其中最让她担心的,还是母亲所居住的房子,这个承载了她二十几年回忆的小平房,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是摇摇欲坠。


资料图

于是,孝顺女儿王冬红做了一件让全村人赞叹不已的事情。

那一年,正值政府实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王冬红决定翻新老屋,让妈妈住上干净卫生的大房子。

她的这个决定,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二人立即着手准备建房。

在原有的房屋基础上,三间平房被推翻重建,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栋崭新的楼房终于做好了。


资料图

这是一栋农村的双层别墅,一楼是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二楼全部都是卧室。

值得一提的是,王冬红考虑到妈妈上下楼劳累,所以她在卫生间的旁边,做了一间卧室,方便妈妈居住。

而二楼的卧室,她是给自己和丈夫、女儿留着的,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们都会住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生活。

除此之外,只要饭店生意不忙,王冬红都会带着孩子回去陪伴妈妈,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年纪大了的胡杏珍。


资料图

如此有孝心的女儿,村里人只要一提起来,无不竖起了大拇指。对于胡杏珍来说,住在女儿女婿为她修建的新房子里,她也无比得安心。

昔日善果今日得,养女胜过亲生女

多年前的一次相遇,让胡杏珍和养女缔结了一段不解的缘分。

胡杏珍和王冬红之间,虽然没有医学上的血缘关系,但是她们不是亲母女,却胜过了亲母女。

每当有人走进胡杏珍的家里,她总是十分的开心,提及女儿为她建造的新房子,就是满脸的笑容和满足。


资料图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在王冬红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孝顺孩子所有的品质。也有人质疑王冬红,在农村里面花这么多钱不值得,对此,她总是会说:

“妈妈养我小,我要养她老,花钱做房子,我并没有觉得不值得,因为这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是啊!这不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那些一年到头都不回家,甚至还啃老的年轻人,听到这句话时,你们有没有感到羞愧呢?

后来,胡杏珍和王冬红的故事,在岳西县被很多人称道,她们入选了岳西县第三届道德模范。


资料图

大家都在称赞,胡杏珍当年的救人之举,以及把养女视如己出的品质。同时也都夸赞王冬红不忘母恩,孝顺妈妈的行为。

何为孝?色难!

中华“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品质,而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对“孝”就有过论述。

弟子问孔子“何为孝?”孔子答道:“色难!”


资料图

孝敬父母什么最难?就是“色难”。

因为是人都会有情绪,所以在父母面前,时常有人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父母脸色看,这种“孝”,并非是真孝。

特别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

年老体弱的父母,肯定会有生病的那一天,如果老人病重卧床时间太久,再孝顺再好的子女,都有厌烦的时侯。


资料图

而父母对自已子女的爱,往往要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几倍甚至上百倍啊。

孩子生病了,父母会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的照料和担心着。出门了,父母又会整日整夜地挂念着。

而做子女的,相互推诿,找种种理由为自已开脱的现象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这个世上还是慈母多过孝子!

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尊老爱老,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把孝顺的故事当成一个典范,对比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让父母老无所怨、老无所憾!

本文标签: 弃婴  孔子  亲生女  领养  女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