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战争正在改变世界?多种连锁反应已呈现,核武器成关注焦点

热点资讯2022-10-03 10:00:25智慧百科

乌俄战争正在改变世界?多种连锁反应已呈现,核武器成关注焦点

在俄方宣布局部动员令之后,俄乌战争的发展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最直观的便是,国际社会的外交活动立马多了起来,这些外交活动从现阶段来看,还是在试探和摸底,国际社会想要通过俄罗斯接下来的行动,判断其分量究竟有多重。


俄军 资料图

而此前一直叫嚣着不相信普京会动用核武器的泽连斯基也改口了。有专家分析,乌克兰和西方国家需要制定决策,而制定具体的决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的确,不论是选择停火谈判,或者维持现状,又或者是美国和北约加大援乌力度,每一种决策都将影响着这场战争的进程。

对俄罗斯来说,双方的战场不仅局限于乌克兰,经济战,舆论战,能源战等都是俄罗斯即将面对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的越久,对于世界的影响也将越深。战场内炮火连天,战场外的世界也并不安宁。

乌俄战事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迅速发展的难民危机、对主要经济体的前所未有的制裁以及全球关系的动荡。

由于乌俄双方都作为粮食出口国,战争无疑影响了粮食供应链,市场动荡,随之而来的便是粮食短缺,进而物价高涨,数数百万人陷入饥饿。

伴随着粮食危机,农业发展自然也是受到影响的一环,俄罗斯也是化肥和石油的主要生产国。


普京 资料图

联合国难民署预测,大约有830万人可能离开乌克兰,并呼吁为难民和收容国提供更多财政支持,因为他们都面临着获得食物、住房、交通、教育和资金的挑战。

能源层面,俄罗斯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

欧盟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已经显现,连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也不得不求上中东国家,但收效甚微。

随着各国禁止或削减俄罗斯能源进口、制裁俄罗斯公司、面对俄罗斯以卢布支付的要求并寻找替代来源,一场历史性的重组正在席卷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贸易。


泽连斯基 资料图

当然,最引人们关注的还数核武器议题。

在俄乌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不仅是战略威慑,甚至有可能成为事实,特别是在俄罗斯十分不利和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不能否认俄罗斯有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如果俄乌战争是长期的,那么,核武器的阴影存在也将是长期的。随着乌克兰战争的僵持,双方都无法接受失败,形势正变得越来越紧张,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在增加。

延伸阅读:

卡德罗夫怒斥俄军弃守利曼 动用核武可能性有多大?


资料图

直新闻:乌克兰宣布,乌军已在1日收复乌东战略重镇利曼,而俄罗斯国防部也在当天确认,俄驻防队伍已从利曼撤出至有利位置,管先生,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乌军反攻利曼得手,这是在东部战场继拿下伊久姆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战果,甚至按照美联社昨天分析电稿标题的夸张说法,这意味着俄乌冲突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所谓“a critical moment”。

利曼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人口不过20000,小城之所以被称为战略重镇,因其地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三州交界,行政区划归属顿涅茨克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和伊久姆一样,利曼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俄军在东部前线后勤给养枢纽的功能。俄罗斯有军事观察人士并不讳言,利曼易手扫清了乌军 “通往卢甘斯克共和国的道路”。

当然,外界对乌军重夺利曼格外关注,更大动因还在于时机因素,因为就在前一天,俄总统刚刚在克里姆林宫再度发表长篇讲话并举行签字仪式,宣布俄军控制的乌克兰四地“入俄”,成为“俄永久领土”。在舆论战信息战领域,自俄乌冲突打响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始终是占上风的全面进攻方,他自然不会放过利曼战果带来的媒体效应,乌总统在周六晚的视频讲话中,炮轰俄方强推“公投入俄”,完全是一出“闹剧”,宣称乌军很快将在顿巴斯地区拿下更多城镇。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昨天(10月1日)在乌军相关公布后仅隔几小时,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相当罕见地向俄国家通讯社塔斯社确实了相关消息,而且这位发言人讲得很坦率,信息量极大。他称俄军存在陷入包围的威胁,因而主动撤至“更有利位置”。对照乌方此前说法,乌军已对利曼三面合围,仅余东部通道。科纳申科夫还提及,对手尽管遭受损失,但在兵力和物资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且引入了预备役部队持续进攻。从俄国防部发言人口中,听到对乌军在顿巴斯局地战场拥有 “兵力与物资”两大明显优势的主动确认,这对俄乌冲突很多观察者来说,无疑是极具震撼的。尤其在俄罗斯已开始在国内局部动员的大背景下,这恐怕是外界评估观察俄乌顿巴斯会战走向的关键变量。


卡德罗夫 资料图

直新闻: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对俄军弃守利曼态度强硬,他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采取更激进措施,甚至扬言使用低当量核武,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卡德罗夫年轻气盛,是俄罗斯公认的强硬派,也是对乌军事行动的坚定支持者,此前,在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长达数周的战事中,车臣武装一直是主要战力。但引人瞩目的是,自乌军上月在东线反攻得手以来,卡德罗夫频频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声,质疑批评俄军前线指挥不力。俄军9月自哈尔科夫市周边撤退后,卡德罗夫就曾发帖攻击俄国防部,强烈暗示俄总统对前线真实情况没有全盘掌握。

昨天,卡德罗夫更直接把矛头指向负责利曼驻防的俄军指挥官亚历山大·拉宾上将,自曝曾直接向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投诉其军事指挥,公开抱怨“昨天是伊久姆的行军,今天是利曼的旗帜,明天是什么?” 卡德罗夫更严厉要求就利曼失守追责拉宾上将,剥夺其职衔并发送到前线当二等兵。

战事进展不力,军方肯定是最大承压方,所以目前部署在乌东前线的俄军,可谓压力山大,如此来看,俄国防部发言人坦承乌军在局部战场已取得两大明显优势,恐怕也有为俄军化解国内压力、回击指挥批评的自辩考量。当然,对俄国防部而言,如何在顿巴斯全域战场重建兵力与物资优势,短期内恐怕很难有解。而且随着乌东气候转冷,这两大挑战,估计还将进一步放大。至于俄方正在全面推进的局部动员,且不说新征招兵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有效战力,单从俄罗斯与一些邻近国家边界哨卡大排长龙的离境车队来看,扩军征兵30万进程,同样不容乐观。

至于卡德罗夫有关战术核武器也就是低当量核武的呼吁,这更是一个相当令人担心的危险事态。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提议动用战术核武的危险性何在,有多大现实可能性?

特约评论员 管姚: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会否引爆核对抗,这始终是这场冲突最危险也是最不可测的一个悬念。在俄罗斯宣布正式合并乌东四地区后,《华盛顿邮报》昨天在一篇报道中用了个耸人标题,世界离核大战仅两三步之遥,所谓 “two or three steps away from nuclear war ” ,美报引述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弗朗兹·加迪(Franz-Stefan Gady)分析称,当前态势已是自上世纪8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核边缘对抗“态势最严峻”时刻。

俄总统上周五(9月30日)在演讲中再次强调,四个地区合并进入俄罗斯是永久性的,永久成为俄罗斯领土,俄方将采用一切手段保卫国家领土完整。这一切手段所指,外界不难判断。

对应通常加载于洲际弹道导道的大型战略核武,战术核武杀伤力小得多,爆炸当量可以是1000吨TNT或更少,当然大型战术核武也可达到万吨级。相较战略核武,战术核武更加灵活机动,外界一般估计,俄罗斯目前至少拥有2000件战术核武。其战术核弹头可加载于诸如巡航导弹等多类型导弹,也可从飞机或舰船,作为反舰导弹、鱼雷和深水炸弹发射。必须要指出,迄今战术核武还从无在全球冲突中使用的实战案例,至今也没有一个拥核国愿冒引发全面核大战的巨大毁灭性风险。那么,一旦俄方在顿巴斯会战中进展不力,小型战术核武会否成为改变战场走向的最后大杀器,这已越来越引起外界的担心,这也正是卡德罗夫呼吁的危险性所在。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本文标签: 核武器  战争  乌俄  核战争  普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