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结构,密不透风,墙体上还有随处可见的弹痕,战火气息十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孙从孝绝对无法相信,这居然是一座房子。
资料图
然而这样一座房子,之后却成为了他的家,五代人都居住在此处。这座特别的房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孙从孝一家为何又选择住在这样环境的房子里呢?
单位分房,竟是炮楼
“我们申请到房子了!”1962年的某天,住在山东青岛的孙家,得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
自60年代初,孙从孝便与爷爷奶奶和父母等一家12口人住在一起,当时父亲是工厂电力部门的员工,得到了厂里分配的一间20平米的房子,一家五口人生活的紧紧巴巴,很是不方便。
资料图
尤其是在孙从孝出生之后,屋子常常没有下脚的地方,有人进来,就必须有人出去才行,这样的环境,让一家人常常抱怨。
在电力部门作出了一些成绩后,孙父便有了底气,向领导申请换一间面积大一些的宿舍,单位在综合考虑到孙家一家的困难后,决定给予帮助,同意了孙父的申请。
然而,当时的员工宿舍很是紧张,单位领导找了许久后,才为一家人找到了空着的宿舍。
资料图
拿到钥匙后,孙父带着一家人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新宿舍所在的位置,然而到达现场后,一家人都傻眼了。
眼前这栋楼,竟然是圆柱型的炮楼,外观看上去十分厚重,只有几扇小窗。一家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了楼中,发现果然如他们想象的一样,炮楼的痕迹随处可见,墙壁上还有遗留下的弹片。
而且最关键的是,由于是炮楼的结构,墙壁设计得很厚,通风散热很差。炮楼上只有几个很小的射击口,并没有设计窗户,也没有铺设下水管道,唯一的好处,就是面积大了。
资料图
据一家人打听,这栋炮楼以前是员工食堂,后来因为地方不够才被改成了宿舍,因为这里的居住环境实在太差,所以住在这里的职工陆陆续续都搬走了,这才让孙家捡了空子。
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孙母不禁打了退堂鼓。可此时,他们已经将房子接手,之前住的房子也被单位分给了别人,而且据领导所说,这是唯一一间空着的屋子,除了住在这里之外,孙家已然没有了别的更好的选择。
“其实也不算太差,至少这座房子能给我们遮风挡雨,也够我们一家人住了。”孙父强颜欢笑的说道,一家人无奈的笑了笑,便开始收拾东西,在此定居了下来。
资料图
这栋特殊设计的炮楼,为何会出现在市区,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日军搭建,得以保留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便开始对中国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当时镇守在山东的将领韩复榘为了自己的私心,多次截留地方税收,扩充自己的军队。
1937年,日本对山东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韩复榘的队伍损失惨重,而此时的蒋介石还想要从韩复榘的手中调兵支援其他地方,内外夹击的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不战而逃,放弃了济南。
资料图
日本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战领了大半个山东,而一旦到手,日军就不会轻易的放手,之后日军在此修建了大量炮楼和碉堡,用于防守作战。
孙从孝一家分到的炮楼便是其中的一栋。这些炮楼均由砖石和木头搭建而成,当时为了使炮楼更加坚固,日军还使用了花岗岩作为原材料,对墙体进行了加深处理,以至于炮楼的墙体厚度,达到了72公分。
资料图
在炮楼的选址上,日军也很是用心,为了随时能够掠夺,进行支援,炮楼一般都建在资源区、居民区和产粮区,这也是为何炮楼之后会出现在市区的原因。
炮楼的内部结构很有讲究,一般会建两层到三层,一层作为仓库储存弹药和武器,还可作为休息区,二层就是射击的区域,通过墙上预留的射击口向外进行射击。三楼则是瞭望台,用于观察敌情,及时调整位置。
资料图
日军为了预防敌军接近炮楼,还在外围拉上了铁丝网,铁丝网上布满了各种障碍物,别说是人,就是一只鸟都不能靠近。
抗战胜利后,拆除这些坚固的炮楼也成为了令解放军战士头疼的事,当时的拆楼手段也并不成熟,再加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山东的领导就根据情况,保留下来了一些炮楼。
建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这些炮楼结实坚固,空着也是可惜,就分给了各个工厂当做员工宿舍住,孙从孝家的房子就是这样被分来的。
资料图
为了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孙父带着一家人,开始对炮楼进行了大改造,由于炮楼的特殊结构,改造起来也费了很大一番功夫。
他们先是将炮楼留出的10个射击口封死了四个,剩下的改造成窗户用以通风。
然而,这些困难,都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之后的生活中,孙从孝一家又遇到了诸多难事。
资料图
改造房屋,五代同住
孙从孝一家人住到炮楼后,这栋充满战火气息的炮楼也渐渐有了烟火气。
在夏天时,由于墙壁厚,房子里还很凉快,然而到了冬天,整栋房子就因为面积大而常常透着刺骨的寒风,全家人也只能搬到三楼生活。
而一家人遇到的最大问题,还不是温度,而是通水。当时这栋炮楼的通水很是困难,并没有铺设水管,只能靠着人工往下拎。
资料图
为了省钱,孙家只好出动全家对炮楼地面进行填平工作,之后靠着当初打仗留下的枪眼作为孔眼输送管道,一番折腾后,才将通水的问题解决。
这个问题解决掉后,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那就是炮楼里只有隔断的房间,却并没有设计卫生间和厨房,这也导致一家人的生活很不方便。
后来,孙父发挥聪明才智,用一块铁板将顶层的三楼中间隔断,分出一半作为厨房,这样油烟也能散得出去。对于卫生间,由于地方有限,只能设计出一个公共卫生间供一家人使用,这样,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资料图
一家人对房子的改造,前前后后花了大概一万元左右,这些钱本可以在当时租到一个很好的房子,但孙父却表示,花钱将房子改造好,以后一家人都能住在里面,可比租房划算多了。
不过好在,房子外的环境还算不错,四周相对空旷,一家人还在炮楼周边种上了树木和花草,每当春天来临,屋外就会散发着花草树木的芳香,这也给他们艰难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安慰。
一家十几口人,就这样其乐融融的生活在改造过的炮楼中。虽然条件和正常的居民楼比起来差远了,但好歹有了一家人的容身之所。
资料图
孙从孝在炮楼里健康长大,爷爷奶奶在房子里也相继去世,之后孙从孝也有了弟弟妹妹。大人们忙着上班工作,孩子们则是在学校学习,只有到了晚上,一家人才能聚到一起吃上一顿饭,这样的生活算不上热闹,倒也安稳。
直到孙从孝参加工作时,一家人依然住在这里。而这时,经过多年的奋斗,一家人的手中也攒下了钱,可面对了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一家人也舍不得离开了。
资料图
父母年迈,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孙从孝为了父母考虑,出钱将炮楼整体又改造了一番,将外面的墙体粉刷了一遍,并将楼梯重新装修,还将三楼重新装修成了一室一厅,作为自己的婚房。
孙从孝成婚后,仍然生活在炮楼中,之后与妻子又生下了一儿一女,有了新生命的降生,一家人的日子也增添了不少色彩。
孙从孝这一住便是58年,这栋炮楼里住过孙家的五代人,而孙从孝自己,则是从小在炮楼里长大的。
资料图
孙从孝的儿子、孙子一家人,都曾在这里住过。这栋楼原本是孙父单位的宿舍,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也进行了改制,孙从孝因为在这里住了多年有了感情,就买下了这座炮楼。
通暖艰难,另辟蹊径
经过孙从孝的一番装修后,整个炮楼住起来更加舒适了,不过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暖气设备,夏天倒还可以熬,可一到冬天,就常常冷的受不了。
对此,孙从孝并不是没有想过解决方法,他曾找过好几家暖气公司,希望给自己家的房子安装暖气,可这些工人一看到孙从孝的家就劝其放弃。
资料图
72公分厚的墙壁,施工起来极其困难,一般的公司根本无法解决,无奈,孙从孝只能将此事搁置。
直到90年代初,青岛政府出台政策,为指定区域的居民楼免费安装暖气设备,孙从孝所在的炮楼,正好也在范围内。本来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而孙从孝一家人的脸上,却没有一点笑容,因为他们早已对安装暖气一事失望。
果不其然,施工队来到孙从孝家进行检测后,也发觉到了困难,只能先将他们家的暖气安装工作搁置,先在好装的居民楼施工。
资料图
孙从孝一家在冬天只能靠着煤炉取暖,然而由于墙壁厚,再加上开窗通风很冷,屋子内的空气质量很差,待得久了,就会感到胸闷。
看着周围的居民楼都相继安上了暖气,孙从孝一家很是羡慕,但也深感无奈,为了能使家人都能享受到暖气,孙从孝整日围着房子打转,企图找到适合通管道的地方。
事情也就此迎来了转机,孙从孝无意中发现了几处当年打仗留下来的弹孔,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弹孔铺设管道,便是再好不过的了。
资料图
当年,孙父铺设下水管道时,借助的便是弹孔,由此可见,这一方法未尝不可。孙从孝立马请来了政府的暖气安装团队,他们在对这些弹孔进行测算后,发现可以从这些弹孔入手,将墙壁打通。
于是团队开始工作起来,整个过程进行得比较漫长,不过最后一家人终于盼来了好结果,2012年,炮楼终于通上了暖气,冬天再也不用生火取暖,一家人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这项自90年代就开始计划的工程,直到20年后才实现,可见孙家人为其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资料图
通上暖气后不久,炮楼也再次利用这个方法通上了天然气,这下基本的生活条件已经满足了,孙从孝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相继搬离,炮楼健在
孙从孝成家立业后,弟弟妹妹也相继成家,买了自己的房子搬了出去。炮楼虽然经过了改造,能够满足生活,但到底是炮楼,居住起来多有不便,光是厚墙壁这个无法改变的情况,就给一家人带来了很多困扰。
资料图
所以弟弟妹妹在有条件了后,都选择了搬出去,弟弟妹妹也建议孙从孝将房子卖了再换一套好一点的房子,但孙从孝却很舍不得。
他记得见到这栋楼的第一眼时,它还是个光秃秃的炮楼,毫无烟火气,如今经过一家人的努力,才将炮楼改造的这样成功,这么多年付出的劳动成果,怎么能轻易地放弃呢。
资料图
其实在住炮楼的期间,孙从孝还得到了一套单位发的小房子,虽然一家人搬到了其中,但孙从孝还是会时不时地选择来炮楼居住,对此妻子还总是说他“山猪吃不了细糠。”
可只有住在这里,孙从孝的内心才会有种安定的感觉,
后来,孙从孝一家住的小房子赶上了拆迁,一家人也拿到了一笔拆迁款。
2015年,孙从孝一家用拆迁款在当地买下了一套新房,这套新房环境好,房屋条件也应有尽有,再也不用像操心炮楼那样忙碌了。
资料图
在进新家的那天,孙从孝和老伴看着整齐的卫生间和厨房,还有早已铺设好的各种管道,不禁热泪盈眶。
“这才像个房子的样啊!”老伴激动地说。之后,一家人搬到了新房子居住,由于炮楼离新房也不远,孙从孝便常常在两头换着住。
在孙从孝看来,他的心里更加在意炮楼,因为这座炮楼给了一家人生活上的保障,为他们遮风挡雨。
资料图
祖父母和父母在这里养老送终,自己与弟弟妹妹们在炮楼里成家立业,后代也在这里长大。如今,第六代马上就要降生了,在炮楼里,有着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一家人都各自住上了新房,可却没有了当年其乐融融的样子。为了弥补遗憾,每逢新年孙从孝便会选择来到炮楼,贴上对联,在这里包饺子,吃年夜饭,翻翻早年的相册。
这栋房子也成为了孙从孝与老伴养老的地方,有时候过来和朋友们小聚一下,也不啻为一个世外桃源。
资料图
2020年,这栋房子开始出现了很严重的漏水情况,而因为是炮楼结构,维修起来很是困难,需要花费的费用也是老两口所承担不起的,孙从孝便寻求了记者的帮助。
在记者的呼吁下,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纷纷帮忙出谋划策,有工程队免费为炮楼进行了维修,孙从孝也得以在此继续生活。
2021年,据孙从孝老人的女儿爆料,孙从孝患上了疾病,如今生活在新房子中,至于炮楼,依然还在那里伫立着。
为何时隔多年的炮楼一直没有被拆除呢?对此,相关部门表示,炮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具有极大地研究意义和历史价值。
资料图
况且,孙从孝一家买下了炮楼,有政府发的房产证,这栋楼的去留,也要参考孙从孝一家的意见。如今,像这样的炮楼,现存的并不多,这栋炮楼会存在多长时间,也无人能够保证。
结语
人到老年,总有一种怀旧情结,在这栋炮楼中,倾注了孙家几代人的心血,是怎么也割舍不掉的。没有这栋炮楼上历史痕迹的支撑,又怎么能迎来如今和平安稳的生活呢?
孙从孝一家居住的炮楼,不仅见证了当年抗日战争期间前辈们的浴血奋战,也见证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成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