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盘点中国地理环境的遗憾和优势,凌晨5:00,升完国旗后发生惊天一幕,感动全中国!秋天里的中国色,倾国倾城!

热点资讯2022-10-06 08:33:51智慧百科

【地理素养】盘点中国地理环境的遗憾和优势,凌晨5:00,升完国旗后发生惊天一幕,感动全中国!秋天里的中国色,倾国倾城!

这是一张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地理边界基本上与东亚大陆的自然边界相吻合。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这些自然边界都是天然的国家疆域屏障。我们的国家文明在如此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内生存、发展了五千余年。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天然的地理边界之内。


但是,如此天选之地,与地理条件绝佳的美国、澳大利亚相比,却也有着几个无法改变的地理遗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盘点。

首先声明,这确实有一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也有点贪心不足的意思,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好事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身上。即便是那些地理条件比中国还要好的国家,其实也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遗憾。因此本文权当娱乐。

外东北、外西北、外蒙古的遗憾咱们就不说了,我觉得这更多是历史的遗憾,后人无法解决。很多博主也对此创作了大量的文章,因此我们只关注那些纯粹的地理问题。

首先,我们的邻国太多。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个邻国包括陆地上的邻国,也包括与我们隔海相望的近邻。


多少个邻国才是恰当的,这是一个不太好量化的问题,我们唯一可以判定的是,邻国越多,尤其是和你自身的文化不同的邻国越多,你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就越复杂。


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其陆上邻国居然和中国的陆上邻国数量相等。要知道俄罗斯的面积接近中国的2倍。而且得益于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让俄罗斯凭空多出来立陶宛、波兰这两个邻国。所以如果单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陆上邻国最多,邻国环境最复杂。


好在,在东亚地区,受益于老祖宗打下的基业,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基本上都在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之内。但是我们面临的区域环境、国家关系、邻国关系,确实是全世界最复杂的,没有之一。尤其是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阿富汗瓦罕走廊这样的战略要地,都是需要费心处理、搞好关系的地区。


与此相比,美国的邻国环境就好好得多,只有加拿大、墨西哥两个主要邻国,与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向往,家门口的环境要简单得多。

其次,没有具有国际战略影响力的半岛。什么是具有战略影响力的半岛,说白了就是大陆伸向其他地区的触角。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虽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还达不到国际战略的层面。美国的阿拉斯加、佛罗里达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岛。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处在战略要地的半岛比如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克里米亚半岛等。


半岛这个事,对于国力孱弱或者国力平庸的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但是对于大国、强国来说,一个具有战略影响力的半岛,绝对是国家重要的筹码。他是这个国家安身立命,并且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支点。


唐太宗登基之初的唐帝国疆域

所以隋炀帝、唐太宗才会举全国之力征辽东、征高句丽。因为半岛地区实在是太容易向内陆扩张了。这也是建国后我们国家必须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有一个潜在的解决此问题的机遇,就是台湾,台湾虽然不是半岛,但是一旦台湾问题得到解决,台湾东部浩瀚的太平洋,就成了我们随意进出的水域。

第三,我们没有规模特别大的淡水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国家,而且地理位置独占一个区域的国家来说,没有大型的淡水湖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虽然我们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淡水湖,但是与美国的五大湖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更遑论贝加尔湖、里海这样的超级巨无霸。


里海的面积,甚至超越了很多国家领土面积

中国国土面积全世界第三,但是湖泊面积在全球只能排到30开外。里海的面积达到了3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湖面积的85倍。贝加尔湖蓄水量达到了23.6万亿平方米左右,把全中国的湖泊总蓄水加在一起,也只有7800亿立方米左右,只有贝加尔湖的1/30。中国五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水量拉满,只有北美五大湖一个湖泊水量的1/83。

因此我们国家真的是缺少淡水资源,尤其是淡水湖。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第四,我们的海岸线太短。海岸线这个事,和邻国数量一样,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如果单看排名,我们国家的海岸线长度在全球排名第十。长度1.8万公里左右,排名第九的是美国,1.9万公里左右。


这么单看数量好像还行,但是从国土面积与海岸线的比值来看,中国的海岸线确实太短。日本、挪威、格陵兰岛、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海岸线长度都远远超过中国。

加拿大海岸线

海岸线第一是加拿大,海岸线总共长202080公里;

第二是印度尼西亚,海岸线总共长54716公里;

第三是格陵兰,海岸线总共长44087公里;

第四是俄罗斯,海岸线总共长37653公里;

第五是菲律宾,海岸线总共长36289公里;

第六是日本,海岸线总共长29751公里;

第七是澳大利亚,海岸线总共长25760公里;

第八是挪威,海岸线总共长25148公里;

第九是美国,海岸线总共长19924公里;

第十是中国,海岸线总共长18234公里。

再抛掉那些内陆国,小国,在全球主要国家当中,我们的海岸线长度,真的拿不出手。

因为海岸线短,应运而生了第五个问题,就是大洋困境。我们只与一个大洋相邻。美国虽然海岸线虽然和我们一样,都不算太长,但是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还与北冰洋接壤,是典型的多港口、多大洋国家,虽然海岸线短,却都是十分有利的位置。美国海军拥有众多深水良港,可以四处出击。


反观我国东部、南部的海岸线,只与太平洋相邻,而且东部的沿海地区大多数都是滩涂,只有山东半岛、南海这两个地方可以停靠航母,具备战略价值。就算是东进太平洋,也要冲破第一岛链的围堵。


我国距离印度洋最近距离在500公里左右

而我国又是能源的进口大户,石油、矿石这些资源要想进入我国,必须途经印度洋,经过马六甲海峡,严重受制于外部环境。所以国土西侧的深水良港,一直是我们这些年不停地奋斗的目标,瓜达尔港、中老铁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一环。

因此,我们虽然生根于东亚,却也被限制在东亚,是典型的大陆性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洋囚徒”,而且这个情况,基本无解。所以才有了“一带一路”这样依托于大陆文明而产生的的宏伟蓝图,用以突破我们的海洋缺陷。

在这些遗憾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可耕种土地面积占比太少。18亿亩耕地红线为什么要严守?因为低于这个数值,我们的粮食问题就会遇到危机。

我们的国土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占比,其实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高原、山地、还有少量沙漠。


我国的耕地面积一直在19-20亿亩之间,但是人均水平却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的国土不到我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可耕种面积是我国的1.2倍。

如果说前几个地理遗憾都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方法去解决,那么耕地面积这个遗憾,简直就是无法解决的,只能提高粮食产量或者进口来解决。因此粮食问题才显得如此重要,中国人的饭碗才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其实,所谓的地理遗憾都是外部原因,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内生动力。建国70多年,我们面临的困境、面临的遗憾还少吗?但是基本上都化挑战为机遇。有利的地理条件与不利的地理条件,其实都是双刃剑。没有绝对之分。

就地理条件而言,中国相较其他国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首先感谢上苍赐给我们的青藏高原!


优势:

(一)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一个相当 bug 的存在,如此体量的高原造就了世界上最强的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带来了充沛的降水,使得中国东部雨热同期,极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发达在当今看起来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持续发达的农业能够供养稠密的人口,这笔农业时代留下来的丰厚基业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这张图表示的是全球的净初级生产力(NPP),也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的能力,这直接决定了这块土地能够产出多少粮食、供养多少人口。


可以看出,整个中纬度地区中国华南是最丰饶的,相比而言中东、北非、墨西哥等确实差了很多,而世界上国土最大的大国中,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也明显要低一些。中国的土地能够养育近14亿人口,季风气候是根本性因素,而人口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根本。


青藏高原附带的效益还有其水塔作用和防卫作用,控制了这块区域,就控制了亚洲的水源和制高点,有“莅中国而抚四夷”之效。

(二)纬度

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纬度优越性,相比之下,西欧的精华区纬度跟黑龙江差不多,美国东北部纬度跟辽宁差不多,较为温和的气候对于经济至关重要,中国广袤的领土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值得庆幸。


NPP高是人口稠密的必要条件,而决定NPP的无非是光温水,因此全球 NPP最高的都是低纬度的热带雨林,但是由于热带气候会导致开发困难,因此巴西、刚果、印尼大部分国土都很难利用,人口只能集中在海岸线附近,缺乏成为大国的潜力。


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NPP较低,人口禀赋不佳,而且净流出很大,因此全世界高纬度的大城市寥寥无几,高纬度的俄罗斯、加拿大也很难成为世界性大国。

(三)地形

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带来了复杂的地质构造,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各种地形一应俱全,再加上纵深广阔,植被覆盖的种类也相当丰富,因此中国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各门类资源都还比较丰富,使得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时能够自给自足,顺利完成原始积累。而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戈壁、横断山脉成为内地十八省的天然屏障,有利于集中防守。另外大的高原有利于产生流量大且长的河流,因此中国三地阶梯的地形造就了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世界级河流,适宜内河航运和水资源的利用。


相比之下,印度、南非、中南半岛等能源匮乏,在中国推高了原材料价格的情况下,工业化将面临着更高的成本。澳洲地势太过平坦,没有形成季风气候,水资源奇缺,人口潜力不大。巴西的平原和高原均较难开发,人口集中在海岸和高原之间的狭带中,形成不了大的城市群。印尼是个群岛国家,难以想象怎么进行有效的整合。


中国地形还有一大优势是广阔的沿海冲积平原,高原和山地对经济发展比较致命,只有平原尤其是沿海的平原才比较适合大的城市群。其实整个世界上也没有几块比较好的沿海大平原,从上面的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世界上大部分平原要么纬度太低气候不适而难以开发(A类)、要么水资源匮乏(B类)、要么纬度较高光热不足(C类),比较好的只有印度恒河流域、美国东海岸平原、阿根廷潘帕斯平原、中国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综合而言,这方面还是中美两国的禀赋最佳。

(四)海洋

中国海岸线极长,有良港也有滩涂,能发展航运也能发展海洋养殖。想想俄罗斯历代沙皇求一不冻港而不得,而我国有舟山、北仑、洋山、香港、天津、青岛、大连等世界级港口,简直不要太开心。昨天还刚看到巴西缺乏良港,全国七大港口吞吐量总和不及美国第一大港新奥尔良,而新奥尔良港放到中国排前十都勉强……

现在海运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已无需赘言,但中国的海岸线难得的是沿线分布着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和区域,相比而言,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墨西哥大部分人口位于内陆,发展出口贸易当然就困难一些。


(五)区位

不像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偏安一隅、孤立主义传统深厚,中国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中央之国,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位于中国周围。


这意味着今后东(南)亚将会成为世界的重心,中国则处于人类文明的核心位置,这块人口密集的区域将发挥出最强的规模效应,因此中国有了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

劣势:

简单的说有近海有岛链的封锁;东北丧失了日本海出海口;西南缺乏印度洋出海口;外蒙古分离导致地缘恶化:新疆和东北成为突出部;缺乏南北方向的河流航道。


中国主要山脉图

中国的地理劣势

中国地形图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在工业革命之前,象青藏高原这种地区,难于生存和开发。


灰色的线条表示地表的起伏,灰色越密集、越深,说明地表越复杂,地面起伏越大。图片上每像素代表的实际距离大约为250米。所以,每一道在地图上能看得到的褶皱,都是一座座的山峰。


这张图很清楚的让你明白为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从这张图就可以明白,为何中国要修长城,中原精华地区一直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强大的战略力量,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骑兵屏障【考向预测】野猪在美国、中国、意大利泛滥成灾,人猪大战谁会赢?6000万头猪真吃不完!


从这张图就可以明白,为何广东如此发达,却仅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粉色表示耕地。根据这个地图,结合上面的中国地形图,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为什么印度的耕地比中国还多?


图左为古代中国典型的女子形象,图右为荷兰油画《倒牛奶的女仆》

在工业革命之前,地理环境决定论我认为有很大的正确性。


所谓地理环境决定论就是认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换句大俗话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总结:

华夏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此帝王之资也。


中国地理条件是好是坏?一个外国视频如是说……

外国某网站有一个介绍中国的视频,视频主要观点如下:

1、从地理角度来说,中国既是幸运的,又是被诅咒的。幸运的是中国占据了东亚最肥沃的土地,养育了14亿人口,不幸的是它的北方缺少屏障,让中国屡屡被游牧民族征服。

2、黄河和长江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农业用地之一。

3、中国的气候非常有益于作物的生长,中国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完美吻合,而欧洲正好相反!

4、中国在陆地上有14个邻国,在海上有6个邻国,邻国多就意味着争端也多,对地缘政治来说并非好事,而且这其中还有印度、俄罗斯、日本这样的世界性强国,如何与这么多邻居和平相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非凡的政治智慧。

5、当然中国地理也有优势,它的西部是广袤的沙漠,西南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这保护了中国几千年来几乎没有来自西部和南部的敌人。

6、中国地理还有一大优势,它几乎控制了南亚和东南亚所有河流的水源,在战争中,中国如果利用这些水源做文章,会造成灾难性打击。

7、中国的海洋边界非常糟糕,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一个陆地强国,它对经营海洋缺乏意愿,这导致中国外海的岛屿均被外国占据,这也造成了现代中国在海上捉襟见肘,几乎与所有海上邻国都有领土争端,其中包括钓鱼岛、南海这两大非常棘手的争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海洋问题最严峻。

升完国旗后发生的一幕,感动全中国!

北京传来一组照片

美丽惊艳世界












北京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惊艳了全球。

广场、东单、西单、国宾馆、国家会议中心门前、专机楼前及四元桥设置14处主题花坛。


下面这两张照片,是外国媒体放出的对比图:

1900年的北京和昨晚的北京!

什么叫做:敢叫日月换新天!



实在太美了!


慢慢苏醒的北京城,慢慢崛起的中国!



天安门广场全景图


太美了~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真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北京的夜是不眠的,北京的夜景是诱人的。



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闪动着北京的时尚,北京的万种风情!



北京的夜多姿多彩,美不可言。



霓虹渐欲迷人眼,水岸繁华有人家。



当夜幕降临,北京跨越千年的建筑、街道,是那样灯碧辉煌让人目不暇接。



北京的夜景别具特色,拥有桥、树、楼交相辉映的立体美感。



北京的夜景极具“山水城林”的古都特色。



夜晚的清华北大,这里是多少学子心中的灯塔。



长安街上,北京的夜晚,就连地面都倒映到灯光点点,任何一景都是一大特色。



美丽北京,美丽中国,

祝福祖国,生日快乐!



(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国庆节,回顾那些经典的红色绘画!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照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在国庆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有名的“红色题材”绘画。

红色题材画作,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民拿起画笔为社会服务,催变了中国绘画已传承千年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创立出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情趣,使“新中国红色绘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开国大典》董希文


中国人最熟知的油画作品,是由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开国大典》,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它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刊登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画被大批出版后又被印制为年画发售,并进入中小学课本。

《开国大典》油画局部欣赏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


从前往后依次是:朱德、周恩来、林伯渠


第二排从左往右是:沈钧儒、郭沫若


从左至右依次是:李济深、张澜、高岗


蓝天与红柱子、红灯笼造成强烈对比,增加喜庆气氛


广场开阔,红旗如海

整幅画,场面恢宏热烈,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的情感,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可鲜为人知的是,这幅名画竟有好几个版本,细心的人们会从中发现,不同版本的画中人物是不同的。

版本一 :


董希文1952年作《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版本二:


董希文1954年《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版本三:


董希文1972年《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版本四:


董希文 《开国大典》(复制品)1978年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万山红遍》李可染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这件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可谓其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

《红岩》钱松喦


五六十年代,由于对艺术的教育功能的倡导,山水画也在革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革命纪念地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其中《红岩》最具代表性。红岩村为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址,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亦寓此。当时年已花甲的钱松嵒满怀激情,以“红”为突破点,大胆地将原址的黄土化为岩石,将泰山的汉柏造型“移植”红岩纪念馆旁,以白描手法画芭蕉丛,避免了红绿对比而使红色得以纯化。那“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的五言题诗,正是画家所寄情怀及意匠经营的高度概括。

《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


《毛主席诗意册》是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作品呈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以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傅抱石开一代风气之先,他虽于“文革”刚开始便去世,未遭“文革”之祸,但他在建国之初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天才艺术能力开创的,以现实的浪漫主义手法写毛主席词意图画,以及用写生手段再现壮丽山河的表现方式,却开启了“文革绘画”之先河,其后众多绘画大家皆仿效借鉴之。

《韶山》李可染


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文革期间的李可染,遭遇动乱冲击,画画一度被迫中断,获准对“韶山”题材的创作让画家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对艺术的探索。

《长征》李可染


李可染《长征》176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是画家常用的创作题材之一。此幅《长征》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幸福渠》刘文西主要执笔


这张画在文革中的历史地位,仅次于《毛主席去安源》,简直可以称作文革后期的《毛主席去安源》。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由陕西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集体完成、刘文西主要执笔,作为重要革命历史创作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黄河颂》陈逸飞


《黄河颂》是1972年中国画家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站在黄河旁的山岭,眺望天际,该画作被视为文革后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

《毛主席全身像》靳尚谊


《毛主席全身像》是靳尚谊创作于1966年的作品,是画家从艺60年的最重要代表作品。除了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意义外,人物的刻画充分体现了画家成熟的技法,还是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毛主席肖像画。

其他红色题材作品欣赏


靳尚谊《毛主席在炼钢厂》


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


程十发《万世同根》


傅抱石《煤都壮观》


江苏国画院集体创作《人民公社好吃饭不要钱》


林风眠《冶炼图》


陆俨少《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成长》


石鲁《风雨将临》


吴作人《幸福院》


朱屺瞻《南翔风光》


胡若思《愚公移山》


关山月《榕荫乡风》


黄胄《上山下乡》


钱松嵒《果园飘香》


钱松嵒《红场》


钱松嵒《红岩》


钱松嵒《南湖》

钱松嵒《延安朝日》


钱松嵒《延安颂》


钱松嵒《延安旭日》


尚君砺《长江大桥》


尚君砺《钟山新貌》


孙敬会《运筹帷幄》


宋文治《瑞金云石山》


魏紫熙《报矿》


魏紫熙《搓草绳》


魏紫熙《红旗渠》


魏紫熙《黄洋界》


魏紫熙《黄洋界》


魏紫熙《麦收时节》


魏紫熙《天堑变通途》


魏紫熙《王家湾水库》


魏紫熙《田野识字班》


亚明《厂区新貌》


亚明《农业机械化》


亚明《绣喜图》


亚明《钟山新貌》


亚明《喜报传来》


赵望云《大地回春》


黄胄《日夜想念毛主席》


汤文选《说什么我也要入社》


周沧米《在阳光下》


于月川《翻身农奴的儿女》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杨之光《矿山新兵》


张文瑞《大学讲台》


傅抱石 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本文标签: 中国  高原  地理  海岸线  里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