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欧盟起草过一份关于电子产品的提案。
欧盟要求商家设计电子产品时,要强化电池的可更换性和可拆解性。
人们看到这篇报道,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电池变得可拆卸,是不是意味着“万能充”的时代即将回归?
提起“万能充”,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概念,但对于80、90后来说,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
十几块的价格,两个可调节的金属片,一个固定的透明夹子和一个自带插头的底座,就是这么一个“简陋”的设备,却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资料图
想当年,“万能充电”帮助了无数人解决手机续航的难题,在当时几乎人手一个。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风靡一时的“万能充”,它的发明者陈天晗,那时不过是个刚满18岁的高中生。
1985年,陈天晗出生在河南省郑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年幼时,他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长大一些后,他便开始自己动手,任何能拆的东西,都要拆开研究一番。
起初,陈天晗只是拆自己的玩具。新买的玩具,转眼就被他拆得七零八落。
妈妈见到遍地的零件,就恼怒无比:“你怎么又拆了,再拆,以后就不给你买了。”
每次他都承诺不会了,可买下新玩具后,依旧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天晗开始不满足只拆自己的玩具,他把目光落在了家具电器上。
资料图
新买的沙发,被他拿刀子划出了一道口子,只为弄明白里面装着什么,为什么这么舒服;
墙上的挂表,也不知道被他拆了多少个,只因他想试试,自己还能不能装回去。
这种破坏行为,让父母忍无可忍,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陈天晗依旧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与他约法三章:只拆旧物件,不拆新东西;只拆便宜的,不拆贵重的;只拆简单的,不拆复杂的。
看着父母的退让,陈天晗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在家“肆无忌惮”了。
从此,小到手电筒、吹风机,大到电风扇,电视机,都被他“祸害”了一个遍。
陈天晗痴迷拆解,原因在于他对事物本质的渴求,这让小小年纪的他,在动手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上学后,他对知识的理解比同龄人透彻许多,这让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01年,陈天晗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郑州一中。
高中的学习,不再是只有书本知识,大量的科学实验,让陈天晗兴奋不已。
每一次实验,他都痴迷其中,又因为动手能力极强,思考问题深入,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资料图
渐渐地,他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不仅能将东西拆解开,还能原封不动地组装上。
有一天,陈天晗跟着爸妈去爷爷家吃饭。
饭桌上,爸妈依旧絮叨他乱拆东西,这时爷爷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只见爷爷拿出了一个破旧收音机,对陈天晗说:“这个收音机陪伴了我十几年,可前一阵子突然不响了,你小子不是喜欢鼓捣这玩意么,能修好不?”
陈天晗二话不说,放下碗便就开始拆卸收音机,仅仅一会功夫,就修好了这部收音机,爷爷高兴极了,直夸陈天晗有本事。
爸妈看到陈天晗把爷爷哄得那么开心,也就对他听之任之了。
2002年春节,陈天晗的伯父一家来他们家吃饭,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说着说着,伯父发现自己手机没电了,便让陈天晗把家中的充电器拿来。
可充电器的接口形状根本不匹配,伯父的手机依旧充不了电。
这时伯父有些生气了,开始对伯母抱怨起来:“让你催,催得我充电器也没拿上,万一有人找我,怎么弄啊?”
伯母听着也有些生气:“你的东西不拿好,反而怨我,找不到你更好,省得出去打牌输钱。”
眼见两人就要吵起来,陈天晗赶快向邻居借了个适配的充电器,才解决了问题。
资料图
这件事情之后,陈天晗就在想:“自己何不研究一款,适合所有手机的充电器呢?”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爸爸时,爸爸觉得他是在异想天开。
可爸爸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真正改变了陈天晗的人生。
陈天晗看爸爸不支持自己,于是就准备自己琢磨研究。
他用平时攒的零花钱,购买了各种品牌的充电器,反复拆装,研究其中的奥秘。
每到周末,他都会查阅很多相关资料,然后将充电器进行拆解组装。
遇到不懂的,就记下来,上学时去问物理老师。
物理老师非常喜欢这个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所以每次陈天晗的问题,老师都会用心帮他解答。
很快,陈天晗便明白了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资料图
充电器都是通过三极管,然后经过变压器,将高压直流电,变为手机所需的电压。
可各个手机充电器之间不兼容,除了数据端口差异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充电器内部电压不同。
如何解决各手机间的电压转换呢?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连物理老师都不能给他提供想要的答案。
陈天晗知道,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他的一切想法都是雾中花,水中月。
直到有一日,妈妈下班回家,发现手电不亮了,想给它换一下电池。
陈天晗看着妈妈把电池倒出来的那一刻,突然灵光乍现:手机电池也可以拆卸,如果把研究点放在手机电池上,会不会有意外的收获。
资料图
他开始观察不同型号的手机电池,并将每个充电器的金属接触点方位画下来。
在绘制了几百个手机金属接触点后,陈天晗终于得出结论:“电池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虽每一个都不尽相同,但正负极并无太大的变化。”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他醍醐灌顶。如果设计出一个符合所有手机的接触点的设备,那所有电池不就可以共用一个充电器了吗!
很快,陈天晗便设计出了大致轮廓,用夹子夹住电池,再在夹子上方,按两根可左右调节的金属触针。
根据电池接触点位置,将触针调整到合适的正负极上,如此,便能真正实现不同手机充电的问题。
半个月后,他终于研究出了第一个通用充电器,虽然“捕兽夹”的形象有点奇怪,但陈天晗依旧对它充满了信心。
经过多方实验论证后,终于保证了它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于是陈天晗向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并如愿获得专利资质。
2003年9月,陈天晗凭借此发明,夺得“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资料图
同年10月,通用充电器推向市场,迅速引得人们抢购。
人们发现,无论怎样的手机,只要短短几小时,电池就会重新充满。
于是,大家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万能充”。
陈天晗凭借“万能充”,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年他刚满18岁。
18岁,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到世俗利益的诱惑。
陈天晗身边的人都在担心他,害怕他因此而得意忘形起来。
但很快,家人们便发现,这份担心是多余的,陈天晗依旧按着自己的节奏前进着。
白天,他努力学习,希望可以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晚上,便投身到对“万能充”种种不足的改进中。
就是这份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作风,让陈天晗不仅赢得了市场,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
令人不解的是,陈天晗被保送清华后,学的并非是物理专业,而是新闻学。
高中物理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既为他感到高兴,又为他感到可惜。
可陈天晗并没有觉得可惜,他喜欢拆解东西,也喜欢撰写文章。
五年级时,他的文章就在河南省重点刊物上发表过;16岁时,他获得过省命题作文大赛的二等奖。
他对父母说:“18岁前,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着身边的一切;18岁后,我想要走出这个屋子,看看世界的不同。”
资料图
大学时的陈天晗,依旧和过去一样努力,只是将对拆解的那份专注,放在了学业上。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长相普通的年轻人,会是“万能充”的缔造者。
只不过,“万能充”的神话,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0年,iPhone4风靡全球,独特的设计让各大品牌纷纷效仿,一体化机身、不可拆卸电池成为主流。
之后随着安卓系统的流行,各大厂商对市场进行了整合,手机接口变得统一起来。
至此,“万能充电”失去了它的市场优势,逐渐被充电宝取代,退出了市场。
而“万能充的缔造者”陈天晗,也早有了心理准备,归于平淡,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资料图
本科毕业后,陈天晗就职于搜狐、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之后又在多家公司任负责人。
如今,陈天晗就职于海航集团,负责品牌的传播。
也许他未来的人生,不会再像2003年那样,光彩夺目,但如今平静的生活,反而让他更心生欢喜。
也许有人会说,陈天晗也是“伤仲永”的代表。虽有过璀璨一时的夺目,可依旧在时光的流逝中,泯然于众人。
可事实上,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切,都是要归于平凡的。
高处不胜寒,人们总要从巅峰下来,享受平凡的生活。
周国平就曾说过:“人生的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二是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平凡并享受平凡的时候。”
人们总是在为天才的“陨落”而感到惋惜,可从来不会有人觉得,天才也有自己的节奏,哪怕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他们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曾经的伟大、精彩、成功都会过去,只有把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会圆满。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从默默无名到一鸣惊人,从被人羡慕到回归平常。
当看清现实,不再苛求自己完美,不再怀念自己过去时,人生就会少了很多焦虑与纠结。
就如陈天晗一样,在学习,在进步,从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因为他知道,平平稳稳的人生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资料图
最好的未来,并不是活在过去的辉煌中,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并且真心热爱它。
毕竟,不自大,才能认清内心;懂平凡,才能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