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8000人在柏林游行,呼吁取消对俄制裁

热点资讯2022-10-09 21:30:23智慧百科

“我要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8000人在柏林游行,呼吁取消对俄制裁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德国《法兰克福汇报》8日报道,约3000名抗议者当天聚集在位于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外,表达对德国政府政策的不满,呼吁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大约8000名抗议者参加了随后穿过柏林政府区的示威游行。

这次游行由反对党德国选择党(AfD)发起,抗议者举着写有“能源安全与防止通胀——我们的国家优先”的旗帜。他们指责德国政府造成物价飞涨、不适当的社会政策,并呼吁取消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制裁。


抗议者在柏林游行 图源:德媒

一些抗议者挥舞着德国和俄罗斯国旗,举着写有“我要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和“今天保持沉默的人明天将被冻死”的标语。

俄卫星通讯社指出,自今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其中包括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实施制裁。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整个欧盟地区的燃料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通货膨胀达到创纪录水平,导致生活成本飙升。

今年9月,德国选择党也曾发起抗议活动,表达对德国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不满,并要求结束经济战,取消对俄制裁,并启用“北溪-2”天然气管道。最早的抗议活动在德国的莱比锡和马格德堡等城市举行,当时有数千人参加。(编辑:ZLQ)

延伸阅读

谁是欧洲能源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德国人终于忍不住说话了

欧洲人在品尝“随美起舞”的苦果时,也逐渐看清了美国的真实面孔。

谁是欧洲这场能源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德国人似乎开始逐渐醒悟。

5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公开抱怨,以美国为首的“友好国家”,以过高的价格向德国供应天然气。

眼下,欧洲能源危机的解决已然迫在眉睫。作为“老大哥”的美国却趁机抬高气价,狠宰“队友”一刀。如此操作,让一直紧随美国、步步加码制裁俄罗斯的欧洲人,怎能不心寒?

德国吐槽

德国人终于忍不下去了。5日,哈贝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大倒苦水”。他说:“一些国家,包括‘友好国家’,有时会向我们供应天价天然气,这真的很成问题。”同时,他还呼吁欧盟委员会能代表成员国与“友好国家”进行对话。

专访中,哈贝克还特意点名美国。他表示希望美国方面能在欧洲能源紧张的时候给予更多支持。“在石油价格暴涨的时候,美国转向了我们,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我认为这种互助应该也用在抑制天然气价格上。”哈贝克说。



哈贝克吐槽进口气价太高,呼吁“友好国家”发扬互助精神。图源:DW

此外,哈贝克还建议欧盟统一利用市场能力,协调成员国理智、同步地进行采购。他认为,此举不仅能提高议价筹码,还可以避免成员国之间互相抬价推高成本。

曾经,德国等欧洲国家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紧随美国对俄施加多轮制裁,而制裁所带来的反噬效应,却令欧洲陷入能源供应紧张、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整体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艰难境地。

无奈之下,一些欧洲国家不得不寻求以高昂价格向美国和卡塔尔等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可谁料想,美国非但不念旧情,反而做起了“趁火打劫”的买卖。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今年6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美国能源商以大约6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大型运输船装满液化天然气,运到欧洲后,价格飙升至2.75亿美元,一趟运输下来就能赚取上亿美元的暴利。

史无前例

德国的处境是许多欧洲国家的缩影。3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报告显示,为保证供暖季结束前天然气储备始终充足,欧盟成员国的用气需求应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降低9%至13%。其中,大部分改变不得不由消费者做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欧洲天然气的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的八倍。一些美媒注意到,如此高昂的能源价格正在迫使部分欧洲制造业厂家转移至美国。



欧洲天然气的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的八倍。图源:CBS

9月,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化工企业OCI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扩建一座合成氨工厂。今年早些时候,丹麦珠宝企业潘多拉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也宣布了扩大美国业务的计划。

这无疑引发了人们对欧洲“去工业化”的担忧。“很少有欧洲企业没有被卷入到这场能源危机中,只是,当前的痛苦究竟是暂时的,还是一个‘去工业化’时代开始的标志?”《华尔街日报》这样问道。

事实上,能源领域的问题很快就传导到了经济与民生领域。德意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梅耶认为,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欧洲经济将陷入低增长和高通胀并存的局面。

德意志联邦银行日前发布月度报告预测,主要受能源危机影响,德国经济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出现萎缩。

团结不再

能源紧缺、通胀高企、经济停滞……欧洲人在品尝“随美起舞”的苦果时,也逐渐看清了美国的真实面孔。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长期以来,美国对欧洲的主要政策是通过北约实施军事影响,或者介入到特定的地缘政治冲突中。欧洲能源当前的弱势地位,使美国又多了一个可以深入影响欧洲产业发展,甚至政策设计的重要经济杠杆。

渐渐有所警觉的欧洲,眼下也只能自己想办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5日在欧洲议会全会上表示,欧盟需对进口天然气设定临时性的价格上限,直到欧盟方面制定出新的天然气价格基准。



冯德莱恩认为欧盟需对进口天然气设定临时性的价格上限。图源:reuters

此前,欧盟委员会一直不赞成对天然气价格设限,他们担心此举会加剧欧盟能源供应问题。外界认为,冯德莱恩此番表态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在这一问题上态度的转变,欧盟有望在近期出台具体的限价方案。

但欧盟的这个打算却遭到了挪威的强烈反对。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地区使用的天然气有20%至25%来自挪威。在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后,挪威成为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

除了挪威,此刻正靠天然气狂捞欧洲一笔的美国肯定会更不满吧。诸多分歧之下,西方国家之间的团结似乎正在烟消云散……

本文标签: 柏林  德国政府  俄罗斯  抗议者  德国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