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天姣 家俊辉 深圳报道
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10日,诺贝尔奖官网发布公告显示,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因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者将平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1.1765万美元)的奖金,每人还将获得一枚18K奖牌。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研究确定了银行在崩溃谣言面前的脆弱性,以及政府应如何预防此种情况。伯南克则研究分析了经济大萧条,以及银行挤兑是如何导致经济危机加重的内在原因。诺贝尔奖在公告中指出,前述三者的研究对监管金融市场和处理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做好准备,确保银行健康”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Tore Ellingsen所说,“获奖者的见解提高了我们避免严重危机和昂贵救助的能力”。
诺贝尔奖指出,现代银行业研究阐明了为什么要有银行,如何使它们在危机中不那么脆弱,以及银行倒闭加剧金融危机的具体原因。而这项研究的基础是由伯南克、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在20世纪80年代初奠定的。
经济要想运转,必须将储蓄引向投资。但其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储蓄者希望在需要进行意外支出的情况下能够即刻提取到存储的资金,而企业和购房者需要确定他们不会被迫过早地偿还贷款。在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研究中,,二者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案,即通过充当接受许多储蓄者存款的中介机构,银行可以让储户在他们希望的时候获得他们的钱,同时也向借款人提供长期贷款。
不过,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研究也表明,上述两种活动的结合容易致使银行受到关于倒闭谣言的影响。若大量储户同时汇聚于银行取钱,谣言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银行发生挤兑,银行倒闭。由此,问题解决的关键是:经由政府提供存款保险和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可以防止这些危险事件。戴蒙德演示了银行如何执行另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即作为许多存款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中介——银行更适合评估借款者的信用度,并确保贷款被用于良好的投资。
戴蒙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人们开始对体系的稳定性失去信心时,危机就会发生。“做好准备,确保你的银行部门被认为是健康的,并保持健康,以慎重和透明的方式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
相比于戴蒙德和迪布维格,伯南克在获奖之前早已广为人知。2006年至2014年,他担任美联储主席。在此期间,美联储致力于应对经济衰退。诺贝尔奖表示,伯南克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是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外,他还指出,银行挤兑是导致危机变得如此严重和持久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当银行倒闭时,有关借款人的宝贵信息丢失了,无法迅速恢复。社会将储蓄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能力因此被严重削弱。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诺贝尔奖,自1968年设立以来,包括今年共颁发了54次,有92名获奖者。与此前的获奖领相比,“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或许并不显眼,但若置于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叠加全球央行轮番加息与地缘政治冲突的大背景下,保持银行金融体系稳定,避免经济危机,不仅是政策制定者的首要关注,也是世界人民的广泛希望。
三人的主张“殊途同归”
作为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伯南克、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可谓“殊途同归”。
戴蒙德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专门从事金融中介、金融危机和流动性的研究。他是美国金融协会的前主席,还是西方金融协会、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金融协会的会员。同时,他也是是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Diamond–Dybvig model)的提出者之一。
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是一个有关银行挤兑以及金融危机的重要经济模型,于1983年由戴蒙德和当时在耶鲁大学任教的迪布维格在《挤兑、存款保险与流动性》一文中提出。该模型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了银行业的挤兑行为,同时论证了银行存款合约可以提供优于其他交易市场的资金分配,并解释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例如按揭贷款)和流动资产(例如活期存款)的混合会如何引起储户挤兑的“自我实现”。
上述论文表明,银行存款合同可以提供优于外汇市场的配置,为遭受挤兑的银行如何吸引存款提供了解释。投资者打探到银行的风险,这导致了对流动性的需求,造成银行挤兑。在对防挤兑进行研究后,文章结论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政府提供的存款保险是一个解决办法。
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的另一位创设者迪布维格本次同样获得了此荣誉。迪布维格现在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任教,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在耶鲁大学获得终身教职。他的专攻领域包括:商业与政府、银行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银行与金融机构、商业与政府等,主要研究方向涵盖银行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等。
根据迪布维格的个人学术网页介绍,他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基础的理论分析,其最近的工作包括为教育捐赠基金保值以及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
日常学术研究外,迪布维格还为政府与组织提供咨询帮助,主要是将量化模型应用于投资领域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固定收益和资产配置领域。他的实践领域还有反腐调查,包括调查违反反倾销协议的指控,确定资金成本,及确定大宗商品交易是真实的还是为了实施税务欺诈。
伯南克的名字自不必提,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曾担任经济学系主任。从1987年起成为美联储访问学者,期间在费城、波士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等工作,2006年-2014出任美联储主席。
2014年2月3日离任后,伯南克加盟布鲁金斯学会,参与经济研究项目,重点关注经济复苏政策。
相比于前任格林斯潘与1980年代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尔,伯南克显得谦逊温和,也被认为是美国摆脱经济低迷最大的功臣。
伯南克既没有像前者一样,使美国经历了最长时间的经济扩张,也没有如后者一般用铺天盖地的货币供应数据强势镇压了通胀。然而,伯南克在美联储的精妙之笔是,将其打造成更加公开透明的机构,自2011年开始召开季度新闻发布会;同时明确设立2%的通胀率目标,展示出一个崭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设立一个通胀目标,美联储得以有更多空间来专注于提振就业。
对1929年大萧条的经济史研究,与对“金融加速器”的理论探讨是伯南克在学术研究中的最大的两个贡献。
伯南克认为大萧条的发生源于流动性紧缩,但根源却是当时存在的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的固有缺陷致使20世纪30年代的黄金盈余国对黄金流入进行冲销,从而引发了货币收紧,而货币紧缩又通过金本位制度传导至全世界。伯南克指出,越早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从大萧条中复苏越快。
除了需求方的因素外,伯南克也讨论了供给因素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工资刚性的重要性。他认为,由于民众对政府的巨大压力,政府不得不通过行政政策维持一个较高的名义工资,而这显然会造成更多失业,让大萧条持续更久。
“金融加速器”体现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加速器理论是指不完全信息对于借款者和贷款者关系的重要影响,使银行获得关于企业项目信息的成本较高。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借贷市场资金分配的无效率和投资的非最优。也就是,外部融资的代理成本高于内部融资,即有外部融资额外费用,这样投资就必须依赖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代理成本越高,借贷市场的资金分配的效率越低,投资水平也就越低。
在1989年发表的论文《代理成本、净值与经济波动》(Agency costs,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中,伯南克及其合作者格特勒(Mark Gertler)指出,实中,金融市场是不完美的,因而外部融资的代理成本会高于内部融资。投资水平依赖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较高的现金流量和资产净值对于投资有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直接的影响是因为它增加了内部融资的来源,间接的影响是因为它提供更多的抵押品而减少外部融资成本。当企业遭受到经济中的正向冲击或负向冲击,其净值随之升高或降低时,经由信贷市场的作用会将这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放大,这种效应称为金融加速器效应。
在二者看来,金融市场越不完美,代理成本越高,这种放大效应就越明显。而代理成本本身是反周期的,因此它就会延长周期,放大周期。
伯南克还有一个理论贡献,即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此外,伯南克的毕业论文探讨了1929年股市危机及其后果。
如何避免经济危机
三者获得荣誉的当下,全球大部分央行也正在抗击通胀与避免经济衰退间小心翼翼地行走。而关于银行与金融危机的洞见,或可为当前经济困境提供指引。
自今年年初以来,经济增长前景迅速恶化,加上通货膨胀上升和融资条件收紧,引发了一场关于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的辩论,即全球人均GDP的收缩。
世界银行于9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综合研究显示,随着全球央行同时加息以应对通胀,2023年全球可能会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将给它们带来持久的伤害。
此份研究发现,除非供应中断和劳动力市场压力消退,否则利率上调可能使全球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在2023年达到5%左右,几乎两倍于新冠疫情前五年平均水平。根据模型,为了将全球通货膨胀率降低到与其目标一致的水平,各国央行可能需要将利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若这与金融市场压力同时出现,全球GDP增长将在2023年放缓至0.5%——人均萎缩0.4%,符合全球衰退的技术定义。
据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2023年为3.1%。
健康的银行是金融与经济稳定的关键。自新冠疫情以来,IMF已对全球重要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IMF在2022年2月发布的报告中解释,这一全面测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银行压力测试通常是由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在国家层面进行的,或者是在一个货币联盟内进行的。这通常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国内风险上,而不是全球抵御风险能力的总体水平上。此外,各国的评估数据和方法不同,也导致难以比较各国的情况和结果。
IMF称,结果显示,银行体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启动的改革之后,出现了加强资本的趋势。当前的银行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复原能力,银行体系仍有能力吸收全球增长不利发展带来的冲击。但IMF强调,需继续密切监测,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领域,因其仍然存在脆弱性,应对新挑战的政策空间也更加有限。
今年5月,伯南克出版名为《21世纪货币政策:从大通胀到新冠肺炎时期的美联储》(21st Century Monetary Policy: The fed From The Great Inflation to Covid-19)。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伯南克称这本书是“学术性的”,但在如今特殊的时刻,它可能是一本独特的实用的书。他表示,希望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能够抑制通胀,而不必像沃尔克在上世纪70年代那样采取极端措施,也不必让经济陷入衰退。
伯南克表示,他并不担心出现2008年那样的危机,但房地产市场是他担心的领域。“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与2008年不同的是,如今用于购买房子的抵押贷款的质量通常比15年前的次级抵押贷款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