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最新科技进展,报道硅谷大事小情
趋势已经摆在眼前,就连马斯克都无法视若无睹。
文|杜晨 编辑|VickyXiao
美国时间本周一,一大早硅星人就被马斯克的推文吵醒。没错,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及时跟进 Twitter 闹剧的最新进展,我为他的推文设定了通知……
实际上他连发两条推文,其中一条还配了一张看起来和 Twitter 很像的社交网络截图。他的这条推文写道:如果你不喜欢 Twitter 了,这还有一个很棒的网站,叫做 Masterbatedone。
图片来源:@elonmusk via @KurtWagner8
这两条推文(很快就被他删掉了),表面看起来是“masterbate”的无聊玩笑,实际上他想要讽刺的,正是最近非常受关注的新形态社交网络:Mastodon,中文名“长毛象”。
自从马斯克正式接管Twitter以来,闹剧不断上演,大裁员过后, 公司的日常运转几乎都陷入了瘫痪。 一些 Twitter 上瘾的精英用户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 Twitter 马上要完的话,我们该去哪?
而长毛象 Mastodon,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答案。
Mastodon 官方 logo 图片来源:joinmastodon.org
| 长毛象是什么?怎么玩?
Mastodon,是一个正在快速进化为大众产品的微博客(microblogging)社交网络。
(Mastodon 这个英文单词原本的意思是乳齿象,不过由于最一开始的中文社区错误的译法“长毛象”已经约定俗成,且十分可爱,长毛象也就成为了普遍接受的中文名。)
图片来源:joinmastodon.org
简单来说,长毛象的使用方式和 Twitter、微博等微博客式的社交网络没有任何区别。
在 Twitter 上,一条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动作,都叫做 “tweet”(推文、发推) 而长毛象的版本叫做“toot ”(嘟文、发嘟/嘟嘟)。在长毛象上,你可以发送自己的嘟文,关注其他用户并且阅读Ta们的嘟文,进行回复、点赞和转帖等常规操作。
两条长毛象嘟文 图片来源:硅星人
并且,长毛象上的嘟文,也支持如今社交网络上常见的非纯文本内容,比如emoji 表情、图片/动图、视频、音频文件、投票等。
图片来源:joinmastodon.org
虽然用法差不多一样,长毛象却在技术上和 Twitter、Facebook 等前辈有着本质区别:
Twitter 是一个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平台,因为它的服务器和数据全部由 Twitter 公司所管理;而长毛象是一个半去中心化的系统,不受任何实体(公司或个人)的独家控制。
长毛象的核心是一套开源的社交网络平台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部署这样一个系统,运作自己的长毛象服务——称为“实例”(instance),或者叫服务器也行。
每一个长毛象服务器,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社交网络,可以有它自己的主题,比如金融、数码、生活、职场等等,当然也可以没有特定主题,什么都能聊。
某种角度上,你可以把长毛象服务器理解为网络游戏的“私服”。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官方服务器”,用户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器进行注册,甚至在好几个服务器上开一堆小号都没问题。
一些长毛象服务器,有的可以直接注册,有的因人多或有特殊规则,需要向管理员申请,通过后才可注册。 图片 来源: joinmastodon.org
更有意思之处在于:这些长毛象服务器之间并非完全割裂、无法互通的。
所有的长毛象服务器都支持一个相同的协议,名为 ActivityPub(稍后详述)。通过这个协议,服务器A的用户不仅能和同服务器的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同样可以跟来自其他服务器B、C、D……以及任何支持 ActivityPub 协议的长毛象服务器的小伙伴一起玩
一种类似于 Tweetdeck 式的长毛象用户高级界面,可以同时查看本服务器 (local timeline) 和跨服务器时间线 (federated timeline)。用户也可选择默认的单一时间线界面。 图片来源:硅星人
还是用网游来打比方,这就好比《魔兽世界》推出了跨服务器机制,玩家之间可以跨服组队、一起打boss;而在长毛象上,你同样可以跨服关注、点赞、回复、转帖等等。
用如今流行的 web3 术语来说,每个长毛象服务器都是一个长毛象节点 (node)。而更专业一点来说,长毛象就是一个“分布式社交网络(distributed social network)。
每一个长毛象服务器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使用条款和注册规则。开始你觉得服务器A的政策很不错,就可以加入它;未来某一天你发现服务器B更适合自己,也可以过去。觉得A和B都人太多、太热闹了?还有成百上千个微型服务器供你选择。
这些服务器之间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
比如在长毛象的早期阶段,对于嘟文有的叫 toot,有的叫 noot,有的叫 awoo;转帖有的叫 retoot,有的叫 boost;点赞有的叫 star,有的叫 like。
有的服务器现在已经发上千字甚至是无限字数的嘟文了,而有的服务器仍然维持经典形态,限制在500字以内。
而服务器共享的社交网络协议,就像是相同的语言和货币,使得服务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组成一个大的集群。
| 长毛象的由来和发展情况
长毛象不是第一个,但应该可以说是今天最大规模的分布式社交网络了。
根据其开源项目开发者的统计,截至11月6日:
1)仅在马斯克10月27日接管 Twitter 到11月2日的七天里,平台的活跃用户量增加了近20万人,达到60万人;
2)之后的逃难效应愈发强烈,截至11月6日,整个平台上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00万,单月增幅高达157%;
3)在线的服务器数量也超过了4100个,月增幅高达44%。
图片来源:Eugen Rochko
图片来源: joinmastodon.org
很显然,马斯克对 Twitter 的接管和“滥用”所导致的用户流出效应,是长毛象平台的数据暴增的一个最直接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确实不是长毛象第一次遇到此类情况了。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它在过去的每一次数据暴增,基本都是由 Twitter “难民”涌入导致的。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十年前。
2012年,Twitter 疯狂加快广告现金流业务的开发,让相当一部分用户非常不适应。连续创业者 David Caldwel 模仿着 Twitter 的样子做了一个新的社交网络产品,名叫 App.net,吸引来了不少 Twitter 难民。
App.net 的 功能 和当时的 Twitter 差不多 ,并且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费的,只有少数功能需要付费 。 更重要的是 App. net 完全没有广告,纯粹依靠用户众筹 来支持,大约筹集了50万美元。遗憾的是最终昙花一现,于2014年正式停止了开发。
20出头的 俄 裔德国 开发者 E ugen Rochko,对此非常失望。
图片来源:@Techxpert
Twitter 早年下架 API 限制第三方客户端,以及疯狂上广告的做法让 Rochko 感到非常不满。所以当看到 App.net 出现的时候,他也参与了该项目的众筹,成为了早期用户之一。
然而 App.net 的最终失败给了他一个教训:也许根本不应该走 Twitter 平台中心化的老路。
2016年,Twitter 改为采用算法驱动的乱序默认时间线,成为了 Rochko 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决定自己来试试社交网络的水到底能有多深。
在 Rochko 的设想中,他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分布式的的社交网络系统。在这样的网络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选择的工具来发出、获取和阅读信息。
这种感觉就像 email 一样:采用不同邮件服务提供方、不同后缀名的用户之间仍然可以正常收发信息。而且就像早年的网民自己搭建网站/email 服务,拥有自己的后缀一样,任何人也可以搭建一个自己的社交网络服务器,只要采用相同的协议,这些服务器之间就可以相互连接。
2016年10月,Rochko 在 Hacker News 上发布了自己的产品,并且将整个项目的后端开源。使用这些开源代码和 API,任何开发者都可以自己开发长毛象应用,可以接入 Rochko 自己架设的服务器。
Mastodon 开源项目 图片来源:GitHub
在上线初期,Rochko 自己的“旗舰服务器”(比如 mastodon.social)托管费用成本大约每月100美元,也比其他服务器更受欢迎,不过他本人曾表示不要将旗舰服务器视为“官方”。长毛象项目的真正意义,在于更多开发者充分利用开源项目的代码,去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壮大整个社区。
需要澄清的是,直到今天长毛象还有很多使用缺陷,让逃难过来的用户一开始会很不习惯。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长毛象从很早就加入了一些改善用户体验或者增加使用趣味性的设计,有些甚至早于 Twitter。
比如,用户可以在发文的时候选择嘟文的站内和跨站可见性,如公开、隐私、直发特定用户、仅关注者可见、本站可见、跨站可见等。Twitter 上的类似的功能叫做 Circle,今年8月才正式上线。
两个不同平台的嘟文可见性和字数限制示范 图片来源:joinmastodon.org、某第三方服务器
再比如,长毛象用户在发嘟文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个“折叠按钮”(下图)。这个按钮可以作为内容警告(比如剧透警告),也可以在按钮里随便填写任何内容,并且可以搭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内容;而相比之下 Twitter 在今年2月才加入相似的“内容警告”(content warning) 功能,并且仅适用于图片和视频。
加入内容警告按钮的编辑器界面,以及嘟文的效果 图片来源:某第三方服务器
产品设计的巧妙之处,加上一波又一波来自 Twitter 和其他社交网络的难民,使得长毛象用户量不断攀升。
根据 历史数据报告,在 上线的头半年里, 整个社区的 累计用户 量达到了 近2.5万人。
在 2017年3月,Twitter 宣布一系列产品更新,触发了一波涌向长毛象“难民潮”,每小时的新注册人数都达到数百人。据数据显示,到2017年8月,累计用户量达到77万人;2017年底,累计用户量首次破百万。
2018年剑桥分析-Facebook数据丑闻曝光,“删除Facebook”运动兴起;Tumblr 开始封杀NSFW 内容;2019年印度 Twitter 用户集体逃难……直到今年马斯克正式收购 Twitter——每一次其他社交网络平台有丑闻发生,长毛象用户量都会飙升,尽管其项目方并没有做任何主动的推广宣传。
(虽然总用户量大,活跃用户的比例很少。前面提到,月活跃用户量近日刚达到100万。)
Twitter 也清楚在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技术上自己已经落后太多了,后来2019年开始开发 BlueSky 项目的时候,也找来了 Rochko 一同参与。
甚至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团队所开发的另类右翼社交网络 Truth Social,都是用长毛象的开源代码写出来的……只是该团队隐瞒了这一事实,没有公布源代码,违反了长毛象采用的 GNU 许可证,后来被发了律师函,才不得不公布了源代码。
此外,另一家另类右翼社交网络平台 Gab 因为被域名托管商 GoDaddy 停止服务,在重启的过程中也将其底层系统换成了长毛象的一个分叉版本。
长毛象项目方公开反对 Gab 使用长毛象技术 图片来源:joinmastodon.org
| ActivityPub 是什么?
正如前面提到,使得长毛象背后的协议叫做 ActivityPub。
ActivityPub 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协议,而是一种新形式的社交网络协议。
想象一个描述社交网络的主谓宾语法:用户和嘟文是主语和宾语,而发嘟、关注、点赞和分享等就是谓语动词。
而 ActivityPub 可以被理解为一套通用的词汇表,它让长毛象服务器和长毛象应用之间可以互相通讯。在现实中,只要一个长毛象服务器(甚至包括前面提到的 Gab 和 Truth Social)采用了 ActivityPub 协议,它就允许其它跨服务器的用户对本服务器的嘟文和用户进行各种允许形式的互动,包括并不限于:创建、删除、点赞、转帖、举报、更新、撤销等。
ActivityPub 原理示意图 图片来源: joinmastodon.org
关于 ActivityPub 协议,有下面这么几个非常有趣的事实:
1)ActivityPub 并不是长毛象专属的协议:原则上任何类型的应用都可以集成 ActivityPub,让跨形态应用之间的互动也成为可能。
比如,PeerTube 是一个视频流媒体服务,Nextcloud 是一个的文件托管/云盘服务,Pixelfred 是一个照片分享服务。
和中心化前辈 YouTube、Dropbox、Instagram 相比起来,这些去中心化替代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集成了 ActivityPub 协议。 理论上, 一个长毛象用户可以直接在它的长毛象服务器里 分享和评论一条来自 PeerTube 的视频; 或者一个 Pixelfred 用户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发送到 自己粉丝的长毛象时间线上 ,同理亦然。
2)除了能够跨服务器、平台、应用种类之外,ActivityPub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打碎了过去社交网络之间的围墙花园。
简单来说,过去用户在 Twitter、Instagram、微博、小红书上要注册多个账号,特别是名人大号如果没有提前“占坑”的话容易在非主要平台遭到仿冒。
而 ActivityPub 的理想状态,是一个用户在一个支持 ActivityPub 的平台/服务器上的身份在理论上可以直接被其他所有支持 ActivityPub 的平台/服务器所认可,也就实现了在多个平台上使用一个账户,不需要注册多个账号,也不需要担心被仿冒。
3)而回到长毛象上面来,采用 ActivityPub 协议也使得它不受到网络效应的门槛影响。
通常,一个新出现的社交网络产品,最经常死掉的原因往往就是一段时间之后没有足够多的人用。但长毛象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如果越来越多的其它平台集成 ActivityPub 协议(即便他们不是社交网络,不叫自己长毛象),长毛象本身的用户也仍然可以从这些其它平台上获得价值。
归根结底,大家成为了 ActivityPub 的用户,而不是长毛象,或者任何一个 ActivityPub 协议产品的用户。
这个感觉很像很多年前:你上MySpace,我上AOL,他用网景,她用火狐——我们上的都是不同的网站,用的是不同的浏览器,但归根结底我们都在和 HTML、HTTP 和 URL 打交道,我们都在同一个万维网里……
| 面临哪些问题?
一个理想化的产品/技术,往往面临着非常现实的问题和困难。长毛象和 ActivityPub 也没能免俗。
首先资金/现金流是一个潜在的问题。ActivityPub 本身是一个开源项目,背后都是志愿者在支持着。 以长毛象为例, 目前 项目开发者的旗舰 服务器由其创办的非营利机构接受捐款支持,其它绝大多数 长毛象 服务器的运营都是由 “有力人士”在 出资支持 。
与此同时,大部分 长毛象服务器都没有广告,意味着出资人是在白烧钱, 供着 服务器 里的 其他小伙伴们 抱团 取暖。现在一些人不太多,活跃度不是很高的小服务器,一个月成本通常也就十来美元,不算什么大钱。但未来在一些大服务器里,难免出现管理员难以为继,需要通过众筹或放广告的方式来实现收入的情况——而这又对大家对于长毛象免费、无广告的普遍印象造成了威胁。
就算有广告主看上长毛象,做投放也是很难的事。因为大部分用户和内容都分布在成百上千个服务器和平台上,没有集中的受众数据可以做细分和广告定向。
其次,信息过滤和社区制度维护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正如刚才提到很多服务器都是个人运营,跟 Twitter 全球上千名内容审核一线人员相比,个人管理员的能力和精力是十分有限的。
之前 Gab 转投长毛象/ActivityPub 就造成了整个长毛象社区里纳粹主义、种族歧视等危险内容的问题凸显(其一度成为用户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长毛象服务器)。而长毛象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更是没有办法去公然制裁 Gab。
项目方唯一能做的,只有 在用户导流的时候 屏蔽所有未遵守“反种族主义、反歧视 ”原则的 服务器。与此同时, 更多长毛象管理员也响应项目方的号召,在各自的服务器上屏蔽了 Gab。
尽管面临种种问题,长毛象和 ActivityPub 仍然具有巨大的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的商业价值开发,也有待更多人投入其中。
长毛象和 ActivityPub 的出现及走红,代表的正是人们对于新形态社交网络的向往。
过量的信息,随处散逸的注意力,以及马斯克式一言堂的管理,已经让 Twitter 这样的中心化社交网络越来越遭人反感。而在基于年龄、国家、地区、兴趣爱好、职业等不同维度的小型社区中,人们愈发找到更舒适、更有价值、更不容易被挫伤表达欲望的同温层。
当然,长毛象最后不一定能够活下来,更休谈彻底取代 Twitter。但至少趋势已经摆在眼前了——就连马斯克自己都无法假装看不见。
注:封面图来自于 Mastodon 项目官网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2)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和群里
3)赶快关注硅星人吧!
关注硅星人,你就能了解硅谷 最新的科技进展和湾区的大事小情,变身最in技术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