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6日报道 西班牙《老鼹鼠》杂志网站10月6日发表题为《没有德国工业的欧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密苏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政治评论员迈克尔·赫德森。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北溪天然气管道系统遭破坏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外交没有恐慌,反而大大松了一口气,甚至平静下来。
天然气管道的停用结束了美国和北约的不确定感和担忧。这种不确定感曾因德国发生的示威游行而大大增加,那些示威要求结束制裁并启动北溪二线,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抗议者在柏林游行 图源:德媒
德国人开始明白,他们的钢铁、化肥、玻璃和卫生纸企业的关闭意味着什么。这些大公司宣布,如果德国不结束对俄罗斯的贸易和货币制裁,它们将不得不完全关闭(或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国务院鹰派人物维多利亚·纽兰在1月初就已经宣布了美国的看法:“无论如何,北溪二线都别想运行。”一个月后,拜登总统直接表达了对这一威胁的支持:“不会有北溪二线。我们将终结它……我保证,我们有能力做到。”
大多数观察人士认为,这些声明反映出一个明显的事实:德国政界人士完全落入美国和北约的口袋中。德国领导层曾拒绝批准北溪二线,而加拿大霸占了通过北溪一线输送天然气所必需的西门子涡轮机。这些措施一度似乎解决了问题,直到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和商人开始计算,阻断俄罗斯天然气对于工业结构,进而对于国内就业意味着什么。
面对这些示威活动,德国自我制造经济萧条的意愿开始动摇。假如德国政界人士做出结束制裁的决定,那么就会毁掉对抗俄罗斯的战争前线。意大利和法国可能会效仿。这种观点使得将制裁机制从欧洲政界人士手中消失变得紧迫。
对天然气管道的破坏尽管是一个暴力行为,却使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关系恢复了平静。不再有不确定性。欧洲已不再能够偏离美国的政策,恢复与俄罗斯的贸易。
资料图
欧洲可能结束对俄贸易和金融制裁——这一威胁已经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得到解决。欧洲工业将不再有廉价天然气,管道将被腐蚀失效。
在北溪管道遭破坏之后,必须要问的是,如果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和能源关系破裂,之后会发生什么?
任何明智的经济学家都不会对结果提出异议:德国和几乎整个欧洲都会出现经济崩溃。下一个十年将是一场灾难。允许北约支配欧洲外交的代价可能会引起各方相互指责,但目前欧洲对此无能为力。
德国工业出口和吸引外资流入,是支撑欧元汇率的主要因素。
欧元疲软的主要问题在于天然气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铝和化肥等需要大量能源的产品的价格上涨。
在这种萧条环境下,无法靠“自动稳定器”恢复宏观经济平衡。能源依赖是结构性的。
德国工业与美国工业的竞争正在结束。德国输了。这将大大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平衡。
除非各国共同努力创建替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他美国控制的国际机构)的方案,否则金融和军事主导地位将继续按照华盛顿的战略人士所规划的路线发展。
延伸阅读
拒绝俄方恢复供气提议后 德国与法国"抱团取暖"
俄罗斯近期提议,如果欧洲同意,可通过“北溪2号”尚存的一条天然气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然而,德国“果断”拒绝了这项提议。德国已提前两周完成了95%天然气储存率目标,但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负责人称,大幅削减能源消费仍是必要的。
与德国相邻的法国近期遭遇了“油荒”和“电荒”,法德两国签订了一项天然气换电力的协议,以共度能源危机。在这场欧洲能源危机中,赢家或是挪威和美国能源企业,两国能源企业预期今年利润暴涨,被指间接发了“战争财”。
德国机构呼吁:削减至少20%能源消费
当地时间10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的一场能源论坛上提议,通过尚存的“北溪2号”管道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现在决定权在欧洲那边,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就打开阀门。”普京说。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9月26日,“北溪1号”管道和“北溪2号”管道遭遇不明原因的海底爆炸,导致“北溪1号”的两条管道均受损,完全失去输气能力,“北溪2号”一条管道受损,另一条管道尚且完好。
根据“北溪2号”的设计规格,其单条管道的最大输气量就等于整个“北溪1号”管道的输气量(550亿立方米/年)。这意味着,若阀门全开,这单条管道只需半个月内就可以充满德国全部天然气储存设施(23.3亿立方米)。
对能源紧张的德国,这似乎是一个好提议。但若接受这项提议,德国须收回自己提出的制裁。在俄乌冲突初期,作为对俄制裁的内容之一,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宣布冻结“北溪2号”项目的认证程序。
资料图
在德国政府10月12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就普京的提议向德国政府发言人克里斯蒂安·霍夫曼(Christiane Hoffmann)提问,德国是否排除使用“北溪2号”的可能性?霍夫曼回答,是。他还称,如果俄罗斯想要输送天然气,就通过“北溪1号”送气,因为德国对“北溪1号”没有制裁。
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Alexei Miller)表示,修复“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至少耗时一年。米勒还说,没人能够保证,以目前的天然气储存水平,欧洲可以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据德国之声报道,目前德国天然气储气量已达最大容量的95%,提前完成德国政府此前提出的11月之前储气率达95%的目标。官员称,德国已经准备好应对这个冬天了,前提是节约用气。
路透社的报道则称,即便德国天然气储存设施全部装满,也只是略高于德国2021年天然气消耗量的五分之一。德国能源监管机构称,为了避免冬季出现天然气短缺的紧急状况,大幅节约能源是必要的。该机构负责人克劳斯·穆勒(Klaus Mueller)10月初表示,德国家庭和企业需要削减至少20%的能源消费。
“预计德国今年冬季的能源价格将高出天际。”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称,尤其德国工业将受能源价格冲击,该国经济支柱堪忧。
德国调查机构InfoCenter和保险公司R+V Versicherung每年举行一次德国人的“十大恐惧”调查,今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生活成本危机”位居“十大恐惧”之首。
上述调查的负责人Grischa Brower-Rabinowitsch称,德国人通常习惯于应对挑战,而不是瞎担忧,但今年的情形变了。“德国人的总体焦虑指数达到四年来的最高,对经济状况的担忧程度创下新高,‘十大恐惧’前五位都和经济有关。”
“能源团结”:天然气换电力
10月13日,天然气开始通过法国与德国交界处附近的Obergailbach管道连接点,这是史上首次法国向德国输送天然气。法国天然气网络运营商GRTgaz在当日的声明中表示,“法国与邻居德国团结一致。”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负责人穆勒回复说,“法国的天然气有助于德国能源供应安全。”
GRTgaz称,每日输送可发电31千兆瓦时的天然气,相当于法国每日天然气进口量的约3%。据能源行业媒体报道,Obergailbach连接点是法德两国之间唯一的天然气官网连接点,其设计初衷是用于德国向法国送气,经过改造,才实现法国向德国送气。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法德两国9月达成的一项“能源团结”协议,法国向德国输送天然气,换取德国向法国输送电力。这项协议让法、德在能源危机的寒冬中抱团取暖。
法国近期遭遇了“油荒”,该国石油工人罢工,封锁多个储油设施和炼油厂,导致全国三分之一加油站燃油短缺。据欧洲新闻台报道,领导罢工的法国全国总工会(CGT)在10月14日拒绝企业的7%涨薪方案,坚持要求涨薪10%,罢工继续,“油荒”持续。
10月6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一名市民在欧尚超市的加油站加油。 图片来源:新华社
法国还出现了罕见的电力危机。国际能源署的资料显示,法国是电力净出口国、世界第二大核电生产国,该国拥有56座核电反应堆,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
从今年6月起,法国约一半核反应堆被迫关闭。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国核电业遭遇一系列问题,设备老化、冷却系统出现裂纹、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核电发电量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
“德国需要我们的天然气,而我们需要欧洲其他国家生产的电力,尤其是德国。”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表示。
德国尚有多余的电力。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已通过了一项立法,将以石油和煤炭为能源的火力发电厂重新纳入该国的能源结构,以弥补天然气不足的情况。德国还保留本国三座核电站中的两座,作为电力供应的紧急储备。这一做法将推迟德国的无核化目标。
谁能扮演欧洲天然气救星?这是欧洲媒体近期频繁讨论的话题之一。拥有西欧最大天然气田的荷兰表示拒绝。荷兰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除非出现紧急情况,不会增加格罗宁根天然气田开采量。“这是非常危险的,且当地人非常讨厌这个主意。”矿业国务秘书汉斯·维吉布里夫(Hans Vijlbrief)9月初说,由于格罗宁根天然气田的地质特殊性,该油田开采存在引发地震的风险。
挪威被许多人视作欧洲天然气的希望。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挪威就是欧盟第二大天然气来源,供应欧盟约20%的天然气,仅次于俄罗斯。俄乌冲突之后,挪威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数据显示,在提高产量后,预计今年挪威向欧盟输送近9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欧盟需求的近25%。
“在欧洲能源危机中,挪威既被说成是救星,也被说是恶棍。”《华盛顿邮报》称,欧盟国家指望挪威的能源来度过冬季,同时也指责挪威在能源危机中牟取暴利。挪威预计今年将从石油行业获取约1090亿美元的收入,比2021年增加820亿美元。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指责挪威间接发了“战争财”,称挪威应该把利润分给乌克兰。受到类似指责的还有美国能源公司。马克龙近日呼吁,美国和挪威应该以更低的价格向欧洲和亚洲出售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