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敏锐的时代叙事,浓厚的家国情怀

热点资讯2022-10-18 10:30:35智慧百科

《大考》:敏锐的时代叙事,浓厚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大考》的前半段讲述的是几位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碰撞后造成的误解和困惑,那么本剧的后半段,显然是在展示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是怎样被解决的。

周博文家不争气的老父亲周美仁,总算是醒悟过来了。在外出卖瓜子补贴家用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尝到了现实生活的苦涩滋味,也终于明白了妻子一直以来给了自己多少关爱和庇护。这位曾经沉迷于游戏的中年男人,意识到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于是主动到学校食堂帮忙,做起了好事。和儿子的一番恳谈后,两人之间的芥蒂也渐渐消除,晚上一同夜跑的身影,预示着父子关系的好转。

吴家俊家里的“虎妈”董碧华也想开了。这位为了照顾儿子放弃工作,秉持“母子之间没有隐私”的理念的母亲固然是伟大的,但也让吴家俊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后者执着想参加艺考的理想始终得不到母亲的理解,让整个家庭关系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好在,吴家俊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而闷闷不乐的样子让她领悟到:孩子的人生之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做艺术生,不管追求的是理想还是前程,孩子能够生活得快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同意吴家俊填报想填报的志愿,也意味着一场家庭风波的偃旗息鼓。

田雯雯家疏于关心女儿的父母,也在高考前懂得了女儿内心的脆弱和痛苦。他们最后没有卖掉祖屋,还因为田雯雯和周博文之间莫须有的“早恋风波”主动找上周美仁。虽然一场误会多少让田雯雯有点不愉快,却也从侧面说明,父母终究是关心女儿的,只要把话说开了,很多事也就不是事了。

经历了疫情波折的金和县学子,又在高考当天遇到了暴雨和洪水的考验。最终,在各方的援助下,这群可爱可敬的年轻人经受住了考验,在这场青春的“大考”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几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本剧的两大特色——敏锐的时代叙事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对时代的敏锐观察,不仅体现在对几位主人公家庭状况的生动展示,还有本剧作为文艺作品勇敢介入社会议题的姿态。高铭宇上台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讲,被上传到网络后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有人被他的上进、努力的精神所感染,但也有人认为这位尖子生的理想太过功利化。显然,这是本剧把之前的网络热点事件化用到了文艺作品里,足见本剧的与时俱进、犀利眼光。

尤其值得点赞的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本剧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对于高铭宇事件的深度思考和再认识。网友只能通过网络观看这场演讲,但并不了解高铭宇为何会说出那些偏激言语的原因——爷爷卧病在床,家里没有其他依靠,如果高铭宇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又如何能支撑起这个家?

这也正是本剧的高明之处——并没有通过枯燥乏味的说理来“教育”观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镜头把事件的全貌告诉大家。而且,本剧也没有为高铭宇的理想和观念下一个定论。在王本中和史爱华两位校长的对谈里,既肯定了高铭宇一心要出人头地的坚定信念,也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在于“成功”,这无疑提升了整部剧的思想境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教育的导向,看到高考对于年轻人的意义,这些问题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而需要我们不断跟随时代的步伐深入思考,不断去探究每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家是最小的国。《大考》讲的虽然只是金河县几个普通小家庭的故事,折射出的却是宏大的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王本中之妻在2003年的“非典”抗疫中牺牲,这也成了王本中和史爱华内心永远的“痛”,但他们没有沉浸在过去,而是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去。家与国、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交融,就是个人命运和历史趋势之间高度的辩证统一。正因为有无数个受到抗疫精神感召的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忘我投入,才能让周博文、吴家俊、田雯雯们心无旁骛、轻松自信地应对高考,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为家,为国作出更多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功在“大考”里得到好成绩的不仅是剧中的学子,更是为中国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再添浓墨重彩一笔的本剧主创。

本文标签: 大考  吴家俊  理想  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