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热点资讯2022-10-18 16:30:40智慧百科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原标题: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网络上隔段时间就有人问:那个当年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已是党的二十大代表的刘秀祥表示:走出大山不应该是为了逃离大山。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

赴京履职的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让像他一样在大山深处从教的乡村教师,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视频截图

时间回到2008年,贵州省望谟县的高中毕业生刘秀祥背着患病的母亲跋涉千里,到山东读大学,一时引起轰动。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资料画面

这些年,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刘秀祥身上多了许多身份: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这名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把自己的使命写在微信名中:“刘秀祥:助学走乡村”,助学——是他最近十年的人生主题。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视频截图

故事还得从十年前讲起,2012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许多企业听闻他的事迹,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也是在毕业这年,曾经一起捡过废品谋生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自己不想上学了,准备结婚。刘秀祥想到自己靠上学改变了命运,但在家乡,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的心愿既宏大又具体:他要回乡,他要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资料图

当年读中学、大学时,穷得叮当响,他也执拗地不肯接受资助。

如今他走到哪儿就问:能资助我的学生吗?

靠这样坚持不懈,他陆续从1000多人那里“争取”到了1300多万元,让420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资料图

助学的另一面是他出色的教学成绩。2015年,刘秀祥接手了一个高一班级,这个班以成绩差“著称”:中考总分700分,全班最高分258分,最低分只有100多分。那三年,他陪着学生上早读、下晚自习带学生到家里吃饭、谈心,三年后,中考成绩258分的学生高考考了586分,全班47名学生都考上了大学。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视频画面

为了带好学生,刘秀祥将一大半工资都花在学生身上,时间也几乎都投入到学生身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当教师这些年,刘秀祥不辞辛苦到处做公益演讲,一次次讲起那些心酸的过往。

他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我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向社会上的人博取同情,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给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希望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

曾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无数人!现在,又有人问起他……

视频画面

回乡十年,刘秀祥最初的心愿逐渐变成现实。

2012年,望谟全县只有70人录取本科,2022年,1302人考上本科,总上线率达到55.48%。

他很高兴自己为此出了一份力,这名有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说:

“有种说法‘寒门难出贵子’,我不赞成。我为什么要当贵子?我只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对国家有用的工作者,不可以吗?”

中国青年报 记者:李雅娟

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社

延伸阅读

十三年过去,背母上学的小伙子活成了这个时代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刘秀祥,也活成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佩的人,这,就是奋斗的力量。

文 | 沈 林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世俗功利中,难以拒绝诱惑,不愿推却名利。如果有一个人,生活对他已经足够磨砺,但他仍然以笑容面对困境,甚至拒绝了唾手可得的高薪工作,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捷径,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命运,我觉得他就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就是最美教师——刘秀祥。


网络截图

拒绝55万年薪,梦想比钱更重要

刘秀祥生于贵州一个边远贫困山村,4岁丧父,母亲因为无法接受而精神失常,哥哥姐姐离家出走,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从10岁开始,刘秀祥只能和无法自理的母亲相依为命,直到高中还过着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的生活。

世界以痛吻他,但他却报之以歌。

2008年,刘秀祥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许多人认为,刘秀祥能依靠自己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母亲好好生活,或许就是故事最好的结尾。这曾经也是刘秀祥给自己生活的规划:毕业后在山东工作,让妈妈不用再漂泊,不再回到贫穷的家乡。


刘秀祥带着母亲上大学

刘秀祥说自己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当年自己带妈妈上学的报道被媒体报道后,他发现学校的报刊亭都是自己和妈妈的照片,于是花了几百元全部买了下来,“不希望别人同情我,很多人要给我资助,我也拒绝了。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是让人同情,让人可怜,活着是应该让人可亲、可敬、可佩”。

上学期间,刘秀祥靠着发传单、摆地摊、做家教赚的钱供自己和妈妈生活,每个月还给自己初中捡废品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打钱,供他们读书。在校期间,他收获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


刘秀祥捡废品

当年毕业后,曾有公司给刘秀祥开出年薪55万元的offer,但刘秀祥予以了拒绝。他说当时是感觉到因为自己背母上大学的事情被公开,引发人们关注,给其开出年薪55万元的企业是在同情他。

当时的他出于自尊心拒绝了企业 “同情”的行为,但如果现在让他倒回去选,他会比以前更加坚定。“如果我是自己应聘上的,我会去,但如果是因为我是带着妈妈上学的小男孩所以你给我这份工作,我不要。”

随后,刘秀祥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了工作,月薪一万二,上级对他非常重视,还许诺将会培养他到管理层。

但刘秀祥资助的妹妹要辍学的消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她初三毕业,选择不再读书。其实当时我学费都打给她了,我告诉她一定要读书。就是因为她不读书,所以我最后选择回到了家乡。”

因为这个事情让刘秀祥深刻意识到:钱和梦想,究竟哪个更重要?“我想到了我自己,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人生那么多道坎儿,我早就倒下了,是梦想在支撑着我。”

刘秀祥希望通过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影响别人。


网友评论截图

深信知识改变命运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考取了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但现实跟他想象的总有差别。他回忆,当时中考总分700分,但进他们学校的学生,高的300多分,低的100多分,基本来者不拒。“抽烟、打游戏、沉迷网络,他们的脸上写满两个字:迷茫。”


刘秀祥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学生

为了点燃学生们的梦想,从不愿提及过去的刘秀祥,开始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学生。他带着学生去自己曾经生活的土屋,给孩子作励志演讲,他总是用同样一句话结束自己的演讲:相信奋斗的力量。

因为这是他自身经历的写照。

当年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求学的辛酸可想而知,但刘秀祥始终坚强,从未放弃奋斗。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就利用空闲时间上山挖药材、打零工的方式赚母亲的药费和两人的生活费。刘秀祥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第一次高考前,刘秀祥由于营养不良与身体超负荷运转病倒了,以6分之差落榜。高考失利的他也曾想过绝路,当他回顾自己过去时,看到自己在日记上写下的一句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资料画面

他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第二年,刘秀祥参加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了。

刘秀祥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带给学生们向上的动力。“我们都是大山深处的人,你可以在网上随时找到我的存在,当你想放弃的时候,祥哥永远都在那个地方。”

改变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当地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教学之余,刘秀祥利用假期进行家访,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全县的15个乡镇、街道,骑坏了8辆摩托车,给当地老乡和学生做思想工作。在过去八年时间里,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全县共有17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资料画面

一开始,刘秀祥把自己的钱拿给贫困学生,后来,他找同事借、找当地的小老板借,再后来,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外的人脉关系,整合资源。“一开始别人找我作演讲,我不要钱,后来我要钱了,但钱不给我,我要求一场演讲必须资助两个学生,效果很好。有的时候我一天能讲三场,那么那一天就有6个学生能够得到资助。”

“有一个女孩读高二,辍学了。我去了他家8次,都没有说通。家长说没钱,我说我出;家长还是不同意,说女孩是嫁出去的,读书没用。最后女孩去电子厂打了一年工,收入也不理想,终于找到我愿意继续读书。我很后悔,如果当时我再坚持去第9次,也许她就不用受这一年的苦。”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资助学生、宣传教育,传递着爱与温暖。刘秀祥始终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思想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更害人

他最常对学生说的,就是“我能走出去,大家也一定能走出去,现在条件艰苦一点,不要怕,只要有梦想,有行动,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为自己,为家人和家乡”。


刘秀祥和学生们合影

当地的数据印证着刘秀祥的努力。望谟县的高考本科录取从2012年的70人,到2020年本科上线1274人,很多孩子成为了他们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刘秀祥,也活成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佩的人,这,就是奋斗的力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