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部:不会“输出”中国模式要求别国“复制”,也决不接受颐指气使的说教

热点资讯2022-10-20 16:20:59智慧百科

中联部:不会“输出”中国模式要求别国“复制”,也决不接受颐指气使的说教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孙冰|二十大现场报道

10月20日上午,在党的二十大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沈蓓莉与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前行”主题与中外记者交流。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沈蓓莉在回答关于“我党在对外交往中如何处理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与互学互鉴两者关系”的问题时,沈蓓莉说,“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与“互学互鉴”是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尊重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和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贯立场。



(记者招待会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沈蓓莉表示,“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是各国政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不同政党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政党不分历史长短、人数多少、力量强弱、执政与否,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多样化发展的保障。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选择何种政治制度、何种发展道路,是各国政党、各国人民自己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我们党不会对其他国家政党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不会‘输出’中国模式、要求别的国家和政党‘复制’我们的做法。同时,我们也坚决不接受那些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说教,决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沈蓓莉说。

沈蓓莉表示,党的对外交往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广”,坚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同政党、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等广泛开展交往。二是“诚”,坚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深交好朋友,对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平等相待,许多外国政党都表示中国共产党重情重义,“与中共的交往不仅有深度,更有温度”。三是“活”,坚持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同一切愿与我们党交往的外国政党建立和发展关系。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话题不限、身份不拘、形式不一,既交流更交心,不断提升交往的实效,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近年来,我们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政党共商机制,推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我们举办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携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我们向近400个外国政党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为有需要的外国政党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援助,这些政党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雪中送炭,‘是我们的真朋友’。”沈蓓莉说。

延伸阅读:

二十大报告首提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将咋改革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意味着什么?未来,收入分配制度将会如何改革?

过快暴富拉开贫富差距,专家称“与老百姓共同富裕”期望不符

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关系到老百姓切实的利益获得,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表示,二十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的相关论述很好贯彻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既重申了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政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等新论述。他表示,这是基于问题导向、是顺应民意的呼唤,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

对于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苏海南解释,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就包括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般而言涉及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居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渠道。

“近年来,包括投资、股票、债券等获得财产性收入,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种选择及其结果。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少数人暴富的情况。”苏海南说,尤其是在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一些人贷款做大盘子、上市获得更多资金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让老百姓得到了一些回报,但少数人财富积累太快,也引起了社会议论。这个问题是有待解决的。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图:新华社

同时,苏海南表示,我们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特别是去年我们迈入高收入国家门槛后,老百姓更期望共同富裕,而不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开,所以对过快暴富的现象,人们也希望国家运用税收、法律等相关手段进行调节。

“二十大报告对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新论述,顺应了老百姓的呼声,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进完善的必然要求。”苏海南说,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居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渠道,但要让其投入和回报形成合理的匹配关系。首先,财产性收入其自身要合法合规;对违法违规的财产性收入应依法取缔。同时,在宏观、中观层面,财产性收入与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应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不能让财产性收入巨大地、成倍地超过劳动收入。对合法合规的过高财产性收入,应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此方面,还要研究平衡财产性收入与劳动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关系,防止对财产性收入征税宽松,对劳动报酬征税则过严。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对资本积累方式进行规范。”苏海南说。



10月17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 图:新华社

对传统垄断行业进行限薪,我国已有调节过高收入措施落地

对于过高收入的调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我国已有一些较好的措施落实落地。

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最高一档的税率达到了45%,这种设置有效起到了对高收入进行调控的目的。冯文猛表示,“近年来,我们对传统垄断行业、中央管理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限薪,这些措施都得到了落实落地。”

记者获悉,正在举行的“奋进新时代”成就展展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值连年增长。从2012年的996元/月,增长到了2021年的1755元/月,将近翻了一番。同时,过去十年,我国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冯文猛介绍,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也是扩大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制度安排。“对大部分人来说,劳动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二十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致富,也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收入的重要性。”冯文猛说,这些都要求我们扩大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保证劳动者处在收入有保障的环境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