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10月18日,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飞天云动”)正式登陆港股。伴随着飞天云动的上市,“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称号被其成功收入囊中。
截至10月20日收盘,飞天云动报收2.3港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3.3%,最新市值为41.63亿港元,而在没有将定位转向元宇宙之前,飞天云动的估值约为4998万元。一年多的时间,飞天云动披上元宇宙的外衣后,估值翻了70多倍。
不过,被誉为“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飞天云动,其元宇宙公司的科技属性却受到外界质疑。招股书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R/VR营销服务对飞天云动营收贡献的占比超过7成。
与此同时,飞天云动近三年的研发开支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不断走低,占比均在5%以下,而同期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费用却在不断攀升,在各项收入成本中占同期所有收入成本的比重位列第一。
事实上,从去年元宇宙概念被大炒以来,国内外涌入元宇宙赛道的公司便越来越多。然而,以Meta、字节跳动等在元宇宙领域重资投入的大厂的成绩来看,目前距离元宇宙时代的真正到来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元宇宙第一股”登陆港股,估值一年翻70多倍
2008年,一家名为掌中飞天的公司在北京成立。彼时,掌中飞天的定位侧重游戏的研发和发行,先后创立lgame123游戏发行平台,代理英国PlayerX品牌游戏、世界著名游戏平台Gameloft,并发行《大兵小将》手游。
而其正式介入AR/VR产业,已经到了2015年。彼时,掌中飞天开展了AR/VR企业服务,为红牛的第一届翼装飞行大赛策划并实施了全线上下整合的运营活动。2017年,掌中飞天又在南阳设立了自己的AR/VR研发团队,并推出首个AR/VR SaaS平台。
事实上,飞天云动在此次登陆港股前就曾向资本市场发起过冲刺。2017年,掌中飞天成功登陆新三板。不过,短短两年后,掌中飞天便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新三板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杜海涛也曾是飞天云动幕后的股东。2017年,杜海涛向掌中飞天投资了56万元,借此拿到了掌中飞天8.6%的股份,位列第三大股东。
不过,新三板摘牌后,杜海涛的持股比例降至4.62%。去年8月,杜海涛又以183.93万元的作价,将其持有的约3.68%的股权全部卖出。虽然相比最早的投资杜海涛赚了127万,但杜海涛也错过了飞天云动成为港股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
若以去年8月杜海涛出让股权的代价计算,彼时飞天云动的估值约为4998万元,若以10月20日的收盘价计算,目前飞天云动的最新市值为41.6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一年多的时间飞天云动的估值翻了70多倍,而这一切的转折要从被誉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说起。
当年11月,掌中飞天正式搭上元宇宙概念的快车,将名字更改为飞天云动。蹭上元宇宙的概念,不少投资者开始押宝飞天云动。天眼查显示,2020年5月,同创伟业作为投资方参与了飞天云动的战略融资,但这轮融资的规模并未披露。
彼时,在同创伟业的TMT行业合伙人童子平看来,市场对于元宇宙的投资才刚刚开始,目前元宇宙本身也处于初级阶段。他认为,虽然五六年前AR/VR掀起过一阵投资热潮,但从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往往一项技术都是先快速攀升后下滑,然后再开始一个正常的爬坡。
去年12月,飞天云动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后续因未能在指定时间内通过聆讯其上市申请状态转为“失效”,随后飞天云动于今年7月更新招股书,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此次上市,飞天云动吸引了包括安吉战略投资、商汤科技、捷利交易宝在内的基石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并改进技术基础设施,提升销售和营销职能,潜在的选定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等用途。
披着元宇宙外衣的营销公司
从游戏公司转型为元宇宙公司,飞天云动近三年的营收不断增长,一路从2019年2.51亿元的营收攀升至2020年的3.39亿元,又在去年达到5.95亿元的营收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4.0%。
利润方面,2019年至2021年,飞天云动的期内利润分别为4188万元、6025万元、7172万元,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营收、利润在近年间都呈现出增长态势的公司,此番上市却颇受争议。雷达财经注意到,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提及“元宇宙”的次数多达319次,但外界对于其元宇宙公司的科技属性却持有质疑,飞天云动的元宇宙科技成色究竟如何呢?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主要提供包括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及IP业务在内的四大服务。其中,AR/VR营销服务对其营收的贡献最大,今年第一季度该业务取得1.66亿元的营收,占比超过7成;AR/VR内容同期取得的收入为5368.5万元,占比为23.5%。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通过AR/VR内容业务为超过60名客户提供了AR/VR内容,并且积累了超过150个AR/VR内容项目开发经验,客户覆盖娱乐、教育、文旅、技术、保健和汽车等行业。
就各项收入成本而言,流量获取费用成为了飞天云动的大头支出。2019年至2021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费用分别为1.15亿元、1.38亿元、3.11亿元,占所有收入成本的比重分别为65.6%、59.2%、74.2%。飞天云动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受AR/VR营销服务业务的增长以及市场上的流量获取成本增加所推动。
与花巨额资金买流量形成对比的是,过去三年飞天云动用于研发的开支分别为1142.5万元、1504.6万元、2170.3万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从4.6%一路下降至3.6%。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飞天云动的研发团队中有67名全职雇员,团队包括31名工程师、29名设计师,其中大部分拥有学士学位。
若与有着海外“元宇宙第一股”之称的Roblox相比,飞天云动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是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差距。2019年至2021年,Roblox用于研发方面的费用分别为1.07亿美元、2.01亿美元、5.33亿美元。
而在知识产权的储备方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飞天云动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为9个、拥有的设计专利数为1个,以及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有3个。
有分析指出,虽然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不下300次的提到元宇宙,但飞天云动是否能称得上是一家真正的元宇宙公司仍有待商榷,以目前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和经营情况来看,其本质更像是一家主打元宇宙概念的提供营销服务的公司,且其营收结构还存在较为依赖AR/VR营销服务的隐忧。
真正的元宇宙时代尚未来临
一年多的时间,飞天云动的估值飙涨70多倍,这一定程度上与其捆绑上了元宇宙概念有关,但以这一赛道目前的情况来看,元宇宙这事儿成了吗?
2021年,元宇宙的热度空前高涨,这一年也被冠以“元宇宙元年”的称号。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热炒,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下场,试图抢占这个商业模式尚不明朗赛道的市场份额。
诸多押宝元宇宙的公司中,有一家与飞天云动一样为了元宇宙不惜将公司名字变更的互联网国际巨头,这家公司便是拥有风靡全球社交产品的Facebook。去年10月,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对外宣布了公司改名为Meta的消息,这一举动意味着公司将把业务聚焦于元宇宙的发展。
然而,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改名Meta的Facebook日子并不好过。Meta“折腾”了一整年,扎克伯格晒出的元宇宙头像却受到外界几乎一边倒的差评。网友评价其画面粗糙,透露出一股浓烈的廉价感。
另据媒体获悉的一份来自Meta公司的内部备忘录,Meta公司的元宇宙应用程序Horizon Worlds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甚至连构建团队都不愿意使用,目前该应用不到20万的月活与年初定下的50万目标相去甚远。
暂未在元宇宙领域大放光彩的Meta,不仅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市值也一路走低,扎克伯格还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同样是搭上了元宇宙的概念,扎克伯格的身价及Meta的市值却不像飞天云动一般实现数十倍的增长。
不久前福布斯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美国400富豪榜,扎克伯格以577亿美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1位,这是其自2014年登榜以来首次跌出榜单前十。早前有报道称,扎克伯格的个人财富在今年损失了一半,相当于蒸发了71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美国的超级富豪中排名第一。
国内也有诸多进军元宇宙的公司,不少公司还被冠以“元宇宙概念股”的名号,如中青宝、宝通科技、完美世界、盛天网络、顺网科技、天神娱乐、吉比特、三七互娱、世纪华通等。
除了前述提到的几家公司外,在短视频和直播赛道大杀特杀的字节跳动也没有放过对元宇宙的布局。一年前,字节跳动斥资90亿元将VR头显厂商Pico收入麾下,此后字节跳动不遗余力地对该业务进行扶持。
然而,目前市场对于Pico旗下设备的热情却并没有那么高涨。数据显示,上半年Pico的销量约为37万台,而Meta推出的Quest 2销量约为590万台。仅从这组数据来看,字节跳动VR头显设备的市场份额并不具备优势,目前距离Pico为字节跳动真正带来盈利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除了硬件,字节跳动还在元宇宙社交应用上发力。近期,字节跳动在推出虚拟形象“抖音仔仔”后又上线了虚拟空间“抖音小窝”,而此前字节跳动推出的“派对岛”目前已经下线,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些尝试掀起的声量都十分有限。
有声音认为,目前市面上多数主打元宇宙社交的应用,大多只是套了个所谓的虚拟形象的元宇宙外壳,本质上并没有展现出太多的亮点。
行业人士指出,纵使行业内外对于元宇宙的构想都十分美好,但目前国内外的元宇宙产业均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硬件、软件技术等还不健全。眼下距离真正的元宇宙时代的到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伴随行业的大浪淘沙,只是打着元宇宙概念的伪元宇宙公司终将被行业淘汰。
注:本文是雷达Finance(ID:leizhuba)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