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二叠纪盆地瓦哈中心(Waha)的天然气价格周一下跌了85%,报收于0.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盘中一度低至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财联社10月25日讯(编辑 潇湘)在全球多地尤其是欧洲眼下依然饱受能源危机摧残之际,美国主要的油气产区——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二叠纪盆地却正上演着令人万分羡慕却又哭笑不得的一幕:由于当地天然气管网维修,导致产量远超管网的输送能力,当地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无限逼近零……
行情数据显示,二叠纪盆地瓦哈中心(Waha)的天然气价格周一下跌了85%,报收于0.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最低一度低至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资料图
相比之下,当天美国基准天然气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仍位于5.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附近,欧洲地区的价格更是接近2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如果瓦哈天然气价格在接下来进一步跌至负值,能源生产商实际上将付钱给别人,恳请他们把“免费”的天然气运走——这种情况已经两年没有发生过了。
天然气价格缘何会跌向零?
对于瓦哈天然气价格的突然暴跌,美国能源行业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北美最大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司金德摩根公司(Kinder Morgan Inc.)旗下两条关键输气管道——Gulf Coast Express和El Paso的维修计划有关。
资料图
通常而言,此类关键油气产区的的天然气价格,除了与当地的产量有关外,也与当地将天然气输送到高需求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可用性有着巨大关联。
而多年来管道输气能力不足,实际上一直是困扰二叠纪盆地天然气生产商的一个长期问题。尤其是当管道运营商必须进行维修和预防性维护工作,类似的区域性供需失衡和价格异动就往往会出现。
自2021年底以来,西德克萨斯州瓦哈中心和作为美国基准的路易斯安那州亨利港(Henry Hub)的天然气价格之间的价差就一直在扩大。
资料图
OTC Global Holdings LP首席数据分析师Campbell Faulkner表示,二叠纪油气管道的限制“从未得到缓解”,这使得该地区更容易受到突然的供应过剩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极端现象令人唏嘘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2020年疫情后美国WTI原油所出现的“负油价”的破天荒场景,瓦哈天然气“负气价”的局面虽然在近两年不曾出现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2020年曾出现过8次“负气价”的情况,在2019年更是出现过20多次。
不过,考虑到当前全球能源危机所处的大环境,瓦哈天然气价格暴跌至接近零的极端现象,可能仍会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唏嘘不已:随着冬季的临近,美国石油供应充裕,而欧洲能源危机日益恶化,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行业人士表示,随着各国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争夺能源,欧洲和亚洲天然气市场的紧张,可能会对柴油、煤炭和电力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管道运能不足造成气价暴跌,也可能引发人们对气候方面的担忧。
二叠纪盆地的大部分天然气生产都是伴生气,即原油开采中产生的副产品。当管道被填满无法处理更多的天然气时,企业通常会烧掉多余的天然气,这样他们就不必减少或停止石油生产,这一做法被称为燃除,已经引起了环保组织越来越多的愤怒和监管机构的审查。
延伸阅读:
美国大发横财,欧洲叫苦不迭,法德领导人要找美国“好好聊聊”
美国持续往赌桌加注,欧洲还能跟得起吗?
貌似同在一个战壕里的两个战友,一个大发横财,一个叫苦不迭……这荒诞的一幕,却是如今美欧关系的真实写照。
如今,在通胀压力和民意愤懑间挣扎已久的欧洲似乎终于醒过神来。
虽然七国集团(G7)仍在勉力维持口径一致,但法德等国领导人纷纷表示要找美国“好好聊聊”,以免再当冤大头。
法国多地面临油荒
最近几天,法国多地加油站遭遇“油荒”,加油站外频频出现汽车“长龙”,尤以首都巴黎及其附近地区为甚。
法媒统计称,至少30%的加油站已经遭遇了供应困难。上法兰西大区尤其严重,近55%的加油站受到冲击。首都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大区也有45%的加油站“至少一种燃油产品断供”。
法国一家加油站前排起等待加油的“长龙”。图源:Reuters
究其原因,与法国两大能源巨头道达尔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炼油厂罢工活动关系紧密。而工人们的罢工原因也非常简单——国家通胀情况严峻,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能源巨头获取巨额利润,却不愿与员工共享。
据法媒报道,道达尔此前向股东支付了高达约80亿欧元的股息,而石油工人们的工资却没有任何调整。埃克森美孚的数据更为惊人。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9亿美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
毫无疑问,欧洲地缘政治形势的紧张成就了欧美能源巨头的盛宴,而广大的欧洲民众却是资本巨额利润的源泉。俄乌冲突以来,伴随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不断加码,美国能源也越来越多地运往欧洲。
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路孚特公司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出港货船装载的液化天然气达630万吨,其中近70%都被运往欧洲。美媒报道称,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利润就高达令业内人士惊呼“疯狂”的1亿美元以上,而这还是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前的数据。
欧洲面临产业流失
夏去秋至,空气中的寒意在迫使欧洲更多进口高价能源的同时,也在冷却欧洲不少政治人物原本发热的头脑。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10日在国民议会讨论预算案时,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的经济强权,呼吁欧美之间建立“更加平衡”的经济关系。勒梅尔称,法国不允许俄乌冲突造成美国经济主导全球,而欧洲经济遭到削弱。
事实上,与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相比,勒梅尔的罕见控诉仍是非常无力的。由于能源供应紧缺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将资本与产能外迁,而美国恰恰是这些企业最为钟意的对象。勒梅尔认为,高价能源正不断削弱法国企业的竞争力,已危及法国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俄乌冲突与美国的强势正让欧洲面临“双输”局面。图源:worldatlas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在巴黎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也忍不住抱怨称:“我们要支付四倍的价格,看在友谊的份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马克龙表示,在G7会议上要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等大名鼎鼎的企业。同时,意大利超过35万家企业陷入经营亏损,荷兰最大铝业制造商代尔夫宰尔达姆科铝业公司日前宣布停产,欧洲最大化肥生产商挪威亚拉国际公司已关闭一座大型化肥厂。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日前也在专访中暗指个别“友好”国家以过高的价格向德国供应天然气,借俄乌冲突发战争财。哈贝克此前表示,因为能源成本过高,德国今年经济损失将接近600亿欧元,明年损失则可能接近1000亿欧元,经济复苏已无从谈起。
捆绑游戏还要继续?
面对逐渐醒过来的欧洲,美国似乎执意要将这场捆绑游戏玩下去。
11日,G7领导人举行线上紧急会议,商讨俄乌冲突再度升级。会议声明称,G7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财政、军事、外交和法律援助,并将坚定与乌克兰站在一起,不论需要多久时间。此前,克里米亚大桥遭遇乌方攻击,俄方继而宣布对乌克兰能源等基础设施实施报复。
11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将在下周举行计划中的年度例行核威慑力量演习,理由是取消演习反而会向俄罗斯发出“错误信号”。鉴于俄方日前多次重申不会使用核武器,到底是谁在炒作核紧张态势,不言而喻。
美国持续往赌桌加注,欧洲还能跟得起吗?图源:ABC
此外,乌克兰方面11日夜表示,最新4套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已经运抵。而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1日才在社交媒体公开警告称,将俄乌冲突升级至世界大战的最快办法是,向基辅提供射程更远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尽管欧洲多国也在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但与大发横财的美国不同的是,欧洲是在勒紧裤腰带,咬牙坚持着:法国推出全国节能计划,号召民众减少洗澡时间;英国多地计划无偿开放有供暖设备的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意大利不少家庭“穿越”回燃木取暖时代,提前为过冬囤积柴火。
凛冬将至,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的利益并不等同于欧洲的利益,更不应凌驾于欧洲的利益之上。也许正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所说,美国人大发横财,而欧洲人在给他们付钱的同时,也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失去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