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报精华观点摘要②:中观篇
新年快乐!本篇是从我看完了200个重点基金池的四季报,然后选出了50多个比较鲜明、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观点。
上篇主要偏向宏观《2022年四季报观点:大反弹之后,预期已经强于现实,后市怎么看?》
本篇主要是摘取了基金经理对市场风格和行业的观点,并且文字略作精简,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今年选择方向有所帮助,恭喜发财!
先看看概述
·许多经理表示了看好医药,一是疫情部分受益,二是疫情放松释放需求,三是集采政策好转。
·有许多经理认为内需是今年的主线,看好消费,但也有部分经理认为预期已经提前反应了,存在一定的博弈氛围;
·有些人看好稳增长,认为稳增长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也有人看好新兴产业,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有些人看好中下游,认为上游价格已经见顶;也有人看好上游,认为上游开支不足,需求增加。
·有些人看好科技,认为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的周期即将见底,也有人认为周期还没见底,科技被美国打压。
·对于四季度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出现的回调,许多基金经理认为是博弈资金从中抽离,去了其他板块,导致了成长的回调,基本面和成长性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对于新能源板块,很多经理认为有许多环节价格下跌会影响利润,但也有人认为会带来量的增长,另外还有些环节竞争在加剧,需要精挑细选。估值也已经跌的有吸引力了,反映了预期。
·对于市场风格,有很多经理认为,在上半年的经济恢复过程中,相对更看好顺周期和内需,在下半年经济企稳之后,则更加看好成长股。
总之,我感觉看好什么方向的都有,也都有不错的理由,大家可以看看基金经理的观点做一做参考。
综合
银华·李晓星:我们的持仓总体维持了科技+消费的均衡,组合整体表现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基本面的业绩基本都是兑现的,但估值下降的幅度还是远大于业绩增长的速度,这背后的核心就是市场信心的缺失。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市场信心的恢复是充满希望的,经济增速会快于22年。总体上来说是以市场化的方式修养生息,消费拉动经济逐步恢复,整体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兼顾安全。我们最为看好成长股方向,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包括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信创、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成长股方向,新能源相关是我们最看好的方向。22年由于信心的缺失,尽管相关上市公司大部分的业绩都是处于预期的上限,但估值的杀跌非常严重,如果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估值和业绩的双击值得期待。
电动车方面,我们会更多聚焦在上游资源、差异化较大的电池以及贴近消费者能留存住利润的整车标的。中游材料大规模扩产,我们会持续关注竞争格局的变化,聚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的环节。
光伏方面,硅料产能的扩张带动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2023年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的逻辑得到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我们看好新技术带来的盈利溢价、受益于量增的逆变器和辅材链以及下游绿电运营商。
风电方面,海上风电、海外出口以及国产替代链条核心环节的业绩增速以及持续性值得我们做持续性的布局。
储能方面,行业整体仍然处于爆发期,22年的估值走在盈利前面,客观上增加了投资的难度。近期的股价调整提升了相关公司一定的性价比
半导体方面,我们主要看好独立景气周期的国产替代机会,集中在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特种芯片国产化,以及CPU国产化。全球半导体进入下行周期后半段,去库存过程盈利能力仍将承压。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上行的时间拐点取决于去库存的进度,向上的弹性取决于需求恢复的力度,尚待跟踪。我们重点看好国产替代方向,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国,而晶圆制造环节尚有较大缺口。
国防军工方面,十四五期间装备采购景气度都将维持高位。军工行业准入壁垒较高,需求端的高景气不会带来竞争格局的恶化,随着产能进一步扩充,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信创方面,22年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国产化推进有所推迟,有望在23年重启新一轮3-5年的景气上行周期。党政端信创将向县乡进一步下沉,行业端信创持续推进,预计23年将迎来发展大年,随着信创生态的不断拓展,关注信创为大量行业应用软件带来适配改造需求的投资机会。
传媒互联网方面,看好23年港股互联网的表现。互联网平台公司过去两个季报持续超预期,在反垄断背景下,平台公司的资本扩张收敛,专注主业,重视降本增效,报表端盈利提升开始体现。伴随着23年经济复苏及降本增效持续,平台公司具备一定的业绩爆发性。其他传媒行业传统细分赛道均已到行业发展的瓶颈期,本质上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时长接近天花板,我们认为行业的系统性机会不大,未来大级别的投资机会将在新应用、新商业模式中诞生,应用的爆发往往滞后硬件放量1-2年,23年VR、AR应用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消费方面,23年疫情扰动退去,大消费行业回归基本面选股,复苏是主线,升级和价格弹性标的收益率更高。四季度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化,消费板块v型反转,最先修复的是投资者对于消费复苏的信心,表现为估值的迅速修复,紧接着就是厂商到经销商再到终端全链条的信心恢复,但是基本面的配合需要时间。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消费也终究会重新回到升级的趋势上去。因此,我们对全年消费板块保持乐观。配置上仍以业绩确定性高的白酒为主,加仓了部分受益于复苏的食品龙头
医药板块在抗疫需求的带动下,医药板块四季度有了明显的修复。伴随着疫情后经济恢复,大部分医药标的都将实现恢复性高增长。对于其中需求旺盛、可择期的医美、医疗服务等,我们预计还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配置上以消费医疗和cxo为主。
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明显放松,整体经济也将走向稳增长。我们判断,在房地产核心数据好转之前,政策的力度不会减弱,由此我们认为房地产的估值修复将会持续,我们相对看好央企国企背景的标的,当然也会密切关注困境反转的民企标的。相对房地产,我们倾向认为银行的可持续性更强,随着资产质量担忧的逐步解除,之前受损的零售银行应该转而受益,一直困扰市场的收入降速问题有望在2023年2季度拐头向上,从而实现收入和估值的共振上行。保险的基本面虽然较弱,但在低基数下其保费收入已经有些许修复的苗头,仍需继续观察。券商主要是受益于注册制放开的预期,以及市场转暖后交易量的上行,我们认为蛰伏许久的财富管理类标的有望跑赢行业。
博时·金晟哲:2022年的投资深感不易,展望2023,定价因子不会再有如此之多的框架外冲击。通胀冲击最剧烈的时刻已经过去,至少可以指望加息接近尾声。疫情冲击在所难免,但我们的政策已经全面优化,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应该不需要再把疫情政策当做最关键变量。经济的长短期权衡如同走钢丝,但至少在6-12个月的维度上,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较为明确的中短期方向指引。这些共同指向,2023年我们很可能可以少考虑一些框架外的因素,回归最纯粹的盈利驱动。
那么在盈利驱动上,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些变化的端倪。首先就是在经济复苏的链条上,如果说,2021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稳增长的政策定调,在2022年还受到了疫情、地产、债务等多重制约,那么站在现在看2023年,稳增长的置信度已经得到了多重加持。市场目前一致认知是“强预期弱现实”,我们的看法是,2023年要么现实由弱转强,要么预期强上加强。因此2023年我们组合的主攻方向就是这里。
当然,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买经济复苏的内涵,早已不是简单的金融地产周期股。我们需要更低的估值或者更强的长期alpha去补偿。前者对应大量金融股和强周期股,后者的机会则更加广泛,包括有供给收缩或份额提升逻辑的细分领域如玻璃、油服、铝、建材家居等,有国产替代逻辑加持的细分领域如通用自动化、被动元器件、半导体设计等。
消费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一环,叠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同样值得重视。但我们倾向于更加自下而上地去看待这一领域,原因在于我们不确定在地产迷失的长期制约和后疫情时代的短期制约下,是否有居民消费力受损的问题,这点需要观察;同时,大量消费股票在2022年四季度的预期修正行情中,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市值,我们也不确定当前的收益空间是否还有吸引力。对此,我们一方面自下而上寻找合意标的,另一方面也会将视野从toC的消费复苏扩大到toB的经济活动复苏,这样一来,部分运输物流的交运行业公司、部分需要与客户做方案交付的计算机行业公司,也能够进入我们的关注列表。
其次是市场高度关注的新能源和电动车链条上,我们认为分化将是2023年的主题。过去几年的超高速发展带来了大多数环节上的供应快速扩张,2023年大多数环节都将面临过剩。当然,在2022年下半年高景气的状况下,市场极其前瞻地无差别杀了估值,这反过来给2023年带来了机会:上游大降价使得需求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为乐观,总有一些环节格局能好于预期,也总有一些公司能够兑现其成本优势。不应该忽略这个渗透率仍在中低位、同时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的。但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也不应该再用过去的竞争格局和估值体系在这个产业的投资上刻舟求剑。
此外,军工和安全方向的投资与复苏主线相对独立,我们认为其需求和增长的确定性依然是比较高的。
华安·刘畅畅:稳增长和消费这两条线索将贯穿23年的经济发展。很多行业在23年面临着比22年更友好的经营环境。新能源产业的逐步壮大,导致了对其他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很多企业涌现出了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市场压力最大的阶段正在过去。
新能源发展带来的从能源产生到使用的巨大变革,使得这一产业链虽然短期面临一些需求或供给端的压力,但它仍会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线。目前整个产业链股价和估值已经有了明显的调整,我们在新能源领域会保持比较高的配置水平。同时,制造业中仍然诞生出了不少新的成长性机会,不停的有公司在打开另一个细分市场或者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此外,数字经济、元宇宙等很多新的概念和技术都有望在新的一年中绽放出光彩。
另外,除了成长性机会外,23年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地产行业将从底部逐步修复,电力行业的盈利将在政策保供和煤价见顶的环境下逐步改善,出行、消费、线下服务在疫情后不断修复,金融板块拥有极低的估值同时叠加基本面触底反弹,这些也成为我们投资选股的一个重要方向。整体上,我们的配置有可能因为板块机会的增多而均衡化。
银华·方建:2023年市场将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1季度,我们依然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优势环节;持续看好绿色能源的蓬勃发展,如光伏、风电以及它们的储能配套;同时,我们也看好消费和医药的复苏、半导体的国产化进展。
泓德·秦毅:疫情后复苏板块。伴随各地刺激消费政策的不断落地,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大负面冲击的消费、传媒、交运、酒旅等板块,在未来也将逐步迎来复苏。在过去的3年中,这些行业需求下降,供给侧不断出清。未来随着需求的恢复,将面临供给不足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坚守下来的优秀企业,收入和利润端均会得到较好的恢复。
科技板块。科技板块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部分优质个股风险已经充分释放,估值具备吸引力。
医药板块。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受政策影响较大,近期,政策均好于预期,预计未来医药板块会有估值修复和业绩驱动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车,在未来的3-5年中,均是成长性好、空间大的典型成长板块,其中蕴含大量投资机会。随着硅料价格在2022年底的大幅下降,2023年装机需求将得到极大刺激,因此板块投资机会较好。新能源车在2023年面临供给扩张、需求降速的压力,需要进一步观察,找到合适的投资时机。
圆信永丰·范妍:2023年地产销量的能见度较低,我们没有把配置转向房地产产业链。我们基于疫情管控放松对于消费场景的正面影响,适当增加了消费类行业的配置。
宝盈·陈金伟:在成长类行业中,我们最看好的行业是计算机、电子、医药。我们要强调,我们看好这三个行业并非是自上而下看到产业趋势或需求爆发,而是认为结合这三个行业的长期成长性、估值性价比以及盈利周期阶段,在这些行业“翻石头”成功率可能会比较高。
其次,我们认为消费及地产产业链具有较好投资机会,但是消费领域和地产产业链的共同问题是龙头公司隐含回报率一般,我们认为一部分消费领域简单的疫情“砸坑,再填坑”的投资机会,在指数及大多数个股均在较低估值水平的情况下,并非最优解。在消费领域(含地产产业链),我们在努力寻找以下几类公司:1.疫情对于行业竞争格局有较长期改变的。2.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或观念,因此受益的消费类公司。3.公司自身在过去两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市场认知并不充分的。
再次,我们认为军工、汽车、机械、化工新材料等制造业会有合理的回报。军工,几乎是成长性行业中盈利确定性最强(可能也是最没有想象空间)的行业,但是股价波动却是最大的,对于四季度调整后的军工行业,我们可以期待合理的回报。我们认为制造业相比大盘的超额收益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收敛(相比过去两年)。汽车、机械、化工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机会来自于自下而上,需要做市值下沉来寻找超额收益。当然,这些领域仍然是诞生长期牛股的沃土。
最后,经过深度调整后的新能源的一小部分细分行业,逐渐具有一定投资价值,整体上,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环节的盈利水平仍然面临均值回归。基于“当期盈利增速-市盈率估值”的二元评价体系来看,调整后的新能源行业无疑具有较高性价比,但是这种二元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于无法刻画行业或公司所处的盈利周期位置,以及它们的长期盈利能力。当然,在产业链整体通缩的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环节会受益。
在指数层面,我们最看好科创板,因为其成分股中,我们最为看好的TMT和医药占比最高。
在市值层面,我们之前低配的大盘成长类公司,经过业绩增长和股价下跌双重消化,估值逐渐进入合理区间,综合考虑流动性因素,我们在大/小盘的配置会更均衡。
周期反转
万家·章恒:随着国家政策的有力推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增持了证券行业,希望能够最大可能的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证券板块经历过去两年的持续调整,目前处于业绩和估值的双底部。一方面,2022年受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券商不仅承受经纪业务、两融业务的同比下滑,而且自营业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是亏损、资产管理业务也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股价的下跌,券商板块整体市净率水平均大幅下跌,目前平均在1×PB水平。一旦市场转牛,券商的经纪业务、两融业务,以及富有业绩弹性的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有望全面向好,对应的公司PE和PB均有望创历史新低。随着经济的好转,市场的转牛,券商业务将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升的机会。因此,本基金在四季度决定大比例加仓此板块。
中欧·袁维德:顺周期行业中重点配置供给受限的上游行业,包括有色金属、能源,上述行业中的优质公司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绝对值在全市场相对靠前,产品价格经过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后,处于历史中位数之上,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市净率有所提高。过去半年来,由于国内需求放缓,海外预期需求从高位向下,价格因此从高位回落。展望未来,由于全球资源类公司的资本开支减少带来供给限制,同时2023年全球需求探底回升,商品价格中枢可能重新向上,在这轮价格调整中,组合将重点布局顺周期行业中上游环节的优质公司。
成长风格
泰达宏利·王鹏:四季度压制市场的两大政策出现迅速转向。而过去两年有独立产业周期的行业由于边际受益小,在目前存量博弈的市场中被持续抽水。短期业绩不佳的行业被认为周期向上,短期业绩高增长的行业被担心不持续。这种弱现实、强政策的预期驱动的行情导致我们的净值大幅回撤。但我们认为股价不会一直被政策预期驱动。预期边际变化达到高点后,之后的驱动力就会开始减弱,市场将进入等待预期兑现的状态,决定后期涨幅的核心会逐渐变化到未来两年兑现业绩增长的能力。
中信保诚·王睿:经济的悲观预期不断得到修正,成长股短期的利空因素也大部分落地,我们认为接下来市场可能会演绎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经典行情。成长板块经历了四季度的杀跌后,目前性价比非常突出,有望未来争取超额收益。
易方达·何崇恺:2022年整体市场收益率欠佳,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军工为代表的的成长股板块表现较差。成长股板块曾经坚固的逻辑短期看都似乎出现了一定的“裂痕”,例如汽车需求问题、光伏竞争格局问题、半导体制裁问题、军工需求增速放缓等担忧。但是我们对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长股板块持续乐观,主要理由如下:(1)多数我们关注的成长股板块真实渗透率/国产化率依旧有很大的空间;(2)国内已经有一批优质的成长股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起坚实的竞争壁垒;(3)成长股板块估值已经在历史低位。
申万菱信·付娟:2023年中国经济向上、海外经济向下走势相对明朗,所以全球资金有加配中国资产的趋势。当然,在经济复苏的初期,市场结构尤其是海外资金或会更加偏好价值白马股或者低估值股票。因为在复苏的初期,尤其是考虑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干扰,大市值公司抵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可能更强,甚至率先复苏的概率也较高。当前,我们认为价值白马的市场表现还有待观望,一方面因为2017年是海外经济与中国经济共振向上,另一方面因为棚改货币化,当时居民的杠杆率低至40%。而且,那个阶段中国纳入MSCI的权重不断提升。对照当前的情况来看,以上因素还不完全具备,所以价值白马的业绩弹性和估值弹性可能弱于2017年,现在或更应该关注有经济复苏弹性的成长股。
2023年,我们将同时考虑周期向上的beta因素,以及个股的alpha特点,两者的结合更为重要。本基金将在受益于周期向上的板块比如计算机、通用机械、化工和电子半导体中,寻找更多的个股机会,以期为投资者带来更加稳健的收益。
华夏·钟帅: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特别是优质成长股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处于非常低估的水平,诸多高景气成长行业优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站在中长期的时间维度上我们对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充满信心。
价值风格
中庚·丘栋荣:1、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价值股,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主要行业包括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类公司。同时,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极高,其隐含的预期回报水平很高。
地产的供给端收缩是最为确定的一环,地产及其投资下行速度极快,资产负债表的崩坏意味着即时的出清和未来供应的紧缺,供给收缩至中长期的底部中枢,地产风险充分释放,地产投资理应有所回升;地产是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至关重要的一环,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化,既有利于经济稳增长,也有利于满足住房多样化需求的实现。历史已表明房地产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房地产内生的需求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下,需求回升是大概率的。
优质房地产企业有望强化资产负债表,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期间低成本投资扩张,对其未来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上行均有支撑。相比而言,港股中龙头房地产企业,估值更为便宜,同时经营策略更稳健,拥有持续的内生增长能力。
银行,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预期。一方面,在经济回暖阶段,信贷的真实需求回升,金融让利的政策压力缓解,银行盈利有回升空间。
随着稳定经济重回正轨,基本金属对应的需求从传统到新兴,广泛且多样的跨度有望带来超预期的需求增长;资源类公司延续谨慎策略,资本开支意愿仍严重不足,产能天花板要比想象的严格,供给弹性不足依然是现实状况,相对紧平衡将有利于存量资产价值。综合看这些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
能源类公司与资源类公司的配置逻辑相似的部分外,能源类公司在香港市场仅以个位数PE交易,对应的分红率更高,总体呈现出高质量、低风险、低估值、高分红和高预期回报的特征,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疫情期间压制了部分医疗需求,医院诊疗秩序的恢复有望带来需求的较快恢复。而医药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已常态化,对行业的边际影响已显著减弱。过去几年行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正在逐渐开花结果,一批创新产品不仅在国内具备竞争力,全球也有“First/bestinclass”潜力。整体看,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多的个股阿尔法机会。
消费内部持续孕育结构性机会。部分压抑的消费需求有望后续得到释放。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往制造业强国过度,制造和安全成为中期主线,工业自动化长期发展动力十足。使得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的价值量扩大、渗透率提高和成长性优异,将进一步体现为扎实的盈利能力和质量。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视角,汽车国产化、电动化、智能化和轻量化四个方向均有巨大的空间,在这些领域挖掘低估值高成长的投资机会。
国家安全大背景下,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是自主可控的必经之路;但同时,需求端既有政府和企业提升安全效能、扩张管理边界、融合产业链的内在诉求,更有符合未来产业趋势,满足普通消费者在新能源、智能车、数字经济浪潮下的广义需求爆发。这些行业挖掘到低风险、低估值、且有较高成长性的中小盘标的,有存在成为大牛股的潜质。
中欧·蓝小康:资本市场对于防控的放开表现出极大的认同,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如社会服务、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行业股票反弹明显。由于疫情管控放开带来医药需求的上升,中药、药房等细分子行业涨幅较大。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对于恢复的预期较高,尤其是消费类个股的关注热度持续提升。
展望后市,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是影响市场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2022年市场低迷的核心原因是经济未能如期恢复。从全球来看,美欧发达经济体在通胀压力下,不得已收紧流动性、提升利率价格,债务压力的增加在2023年大概率将对经济形成拖累,美国将面临着潜在的信用收缩风险,投资者需要非常重视外需的下行风险。因此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更加重视内需的恢复,房产、汽车、家电家居、装修、出行、餐饮消费恢复对于稳定宏观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尤为重要。目前经济的基本面在疫情影响下恢复仍不稳固,投资者缺乏信心,但我们认为监管层的决心非常重要,在历史上也多次带领人民走出困境,我们的政府能够调动的资源比较多,因此我们相信2023年宏观经济在政策的支持下将走出低迷态势,重回健康增长。从股市来看,我们预计金融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宽裕,流动性不会是市场的拖累;从估值来看,价值股的估值处在较低的位置,其基本面面临着反转向好;中小市值成长股亦有大量低估的个股。
投资策略上,我们看好国内内需经济恢复和全球通胀持续两个逻辑。主要集中于地产及产业链、基建产业链、金融、上游资源等;成长行业中,我们将从国防军工、医药、计算机、新消费、风电等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
嘉实·谭丽:和经济走势更加相关,估值在底部的金融、地产以及部分可选消费都会面临基本面的趋势改善,同时中游制造业也有希望在需求回暖,成本压力减缓的背景下,实现规模的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改善。
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在中枢偏低的水平,我们认为在这个估值水平上,组合构建以积极布局为主,在估值安全的同时,寻找业绩向上的弹性,同时观察经济复苏的进度来做进一步的结构调整,但市场中的赛道类资产,或者符合大会精神的部分题材在良好预期下估值缺乏安全边际,长期来看即使业绩兑现也没有收益率空间,同时高景气会引致竞争格局的恶化,业绩兑现度也会下降。我们看到港股市场仍然有很多便宜且优质的资产,值得长期持有。
嘉实·吴悠:伴随宏观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四季度A股市场也呈现了明显的结构和风格调整。一方面是以“新半军”为代表的赛道类资产持续调整,过去几年较为高效的景气趋势投资方法,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地产政策转向的地产产业链、受益于疫情防控放开的可选消费板块等有所反弹,带动市场结构从重度分化回到适度均衡。
当前股票市场仍然处于底部区域。但新一轮牛市的孕育,可能还需要更为明确的宏观周期或产业趋势的支撑,股票市场应该还是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考虑到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大概率企稳回升,股票市场的核心矛盾也将从流动性主导的估值波动,转向基本面主导的盈利驱动。
投资机会:一是顺周期类资产的价值回归,包括稳增长发力下的基建和地产产业链、从两端受挤中修复的化工和机械等中游制造业。二是回调充分的优质成长股,如部分计算机、电子和医药行业的绩优公司,其估值已回到合理区间、未来业绩能够持续兑现。
睿远·赵枫:新能源行业经过高歌猛进后,在未来面临几个挑战。一是行业供给增加,过去几年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行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产能供给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供求关系出现恶化,未来行业将面临盈利能力的压力。二是行业增长放缓,基数的扩大、电网的制约、效率提升的放缓,都会使得行业增长速度降低,进而对估值产生压力。虽然新能源行业仍然是改变人类进步的重大变革,但具体到投资标的仍然要看其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相对而言,伴随着经济复苏和总需求的增长,一些前期受到压制的行业有可能面临估值和盈利的修复。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由于行业需求不景气或前景不明朗,行业供给几无增长甚至收缩,如果需求能够有所复苏,公司盈利可能会有显著增长。随着政策的明朗,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平台企业也将重新回到中外投资者的组合中,这批企业仍然具有最优秀的商业模式、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和最具扩张潜力的未来。不过,互联网公司近期股价大幅反弹后,未来还需要权衡竞争壁垒和成长性后寻找性价比有吸引力的标的。
消费
嘉实·吴越:以内需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在经历了2年的熊市后,已经迎来了反转,2023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大疫三年居民储蓄逆势大幅攀升至历史高位,我们认为国民消费能力依旧充足,随着消费场景的放开,叠加政策驱动下消费信心的逐步抬升,内需板块在中期将成为全市场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华安·王斌:内需的主要落足点是在消费和投资端。短期来看,由于消费场景的恢复,部分消费供给的出现,导致消费的需求开始逐步回流。中长期看,随着人们的资产负债表继续好转,中长期的消费需求开始回归,部分可选的消费品也会回归。整体消费的方向是向上的,但是我们也要把握投资的节奏,优先考虑必选消费,再逐步过渡到可选消费。服务方面,过去三年较低的需求,导致部分服务业的供给出现了出清,在需求快速回归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会展现出量和价的弹性。
财通·金梓才:2022年全年经济和消费形势较为低迷,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猪价的高度和高猪价的持续时间,在临近价格高点后,我们对生猪养殖整个板块进行了减持。
对于服务业来说,防疫政策在四季度进行了调整。根据海外复盘经验,受制于过往三年疫情的服务业修复斜率较高,且为中高端和休闲类服务业量价表现均较好,故我们在四季度适度进行了增仓,继续看好。
中欧·成雨轩:经济预计从衰退走向弱复苏,主要驱动力是消费复苏、地产企稳,总体的流动性仍然保持中性偏宽,值得关注的是疫情是否会反复,居民收入恢复仍然偏慢,经济恢复恐怕会一波三折。全球经济衰退将成为重要风险,出口已进入下行趋势。因此,23年我们更看好内需型消费,中国疫后消费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景气度逐步回升。
交银·韩威俊:我们预计,未来半年,整体消费各个子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大的向上弹性,部分子行业和公司可能还会在四季报前后出现1-2次盈利预测的继续下调。整体消费的复苏还是会有前后排序,我们预计,优先复苏的子行业主要在高端白酒、医美、黄金珠宝、高端化妆品、周边游以及标准化餐饮等,下半年复苏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相关(包括医疗服务、医院刚需服务以及旅游酒店等)。
我们四季度整体持仓调整也是大致围绕消费复苏以及业绩确定性而来。我们可能首先享受估值提升,下半年再考虑消费服务整体复苏的弹性。
易方达·武阳:随着时间的推移,拐点清晰、受益于疫后复苏的出行及其它消费行业的基本面将迎来持续修复,仍然是我们中期维度最为看好的方向;同时,对于长期成长性好的核心资产,如互联网与云计算、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器械与服务等,我们仍将持续跟踪基本面、理性判断后适时增加配置。
银华·薄官辉:经济数据可能的全面好转带来较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消费方面。核心的逻辑是人员出行自由度提升,场景的恢复,有助于各种商品消费恢复甚至重新回到增长通道,物质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的这种结构性变化也是未来关注消费升级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餐饮、医疗、美容、出行、娱乐及其相关产业链等等。
当然也要做一个风险提示,市场在相关政策公布后也有了一定的反弹,如果经济或者出行数据恢复不达预期,有可能引起股价的震荡。
国企(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交银·沈楠:随着管理层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对此再认识的加深,我们认为国有企业长期折价有望逐渐减弱甚至消除。国有资本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将持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是承担产业新老交替中的使命,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本基金将通过加强学习中央及地方国资部门的文件精神,力求把握最新改革方向,努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激励、国资产业整合等几大维度进行布局,尝试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并运用于投资决策,分享国资国企改革带来的市场化红利。
诺安·蔡宇滨:央国企重估或会成为新的价值发现机会。一方面是加杠杆和新的成长路径,央企过去几年经历了去杠杆过程,未来作为市场主要加杠杆的主体或会有一个业绩加速过程,以及市场对其新的成长逻辑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国家安全战略地位的提升,无论是国防、数据资产、自主可控等安全领域,央企在其中参与程度和重要性都会有所提升。
当然我们也要对意料之外的风险保持谨慎,一方面市场可能过早交易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减息,与目前美联储的鹰派表态有较大分歧,另一方面,海外经济有可能超预期衰退,国内经济的复苏过程也可能有所反复。
大安全(军工、信创、能源、科技、粮食、供应链)
华安·王斌:安全前提下,投资的抓手不仅仅只是在信创,还在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等方方面面。比如,在能源安全的范畴下,能源端的投资依然是可以发掘的方向之一。过去两年,市场倾向聚焦在新能源的投资范围内,因为市场看到这个方向更环保、更符合国际的投资趋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的提升,新能源发电对电网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建立新型的电力系统需要新老能源的相互协助。在这个背景下,火电端投资的增加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破局点。此外,在油价处于高位,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油气端的持续投资也是维持能源安全切入点之一。
国投瑞银·施成:地缘军事冲突让全球能源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大部分人的视角在于未来地缘冲突的缓解,是否会让全球的能源危机结束。我们认为这一轮的地缘政治冲突,是能源紧张背景下的一个体现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不是产生能源问题的核心因素。
能源问题的产生在于全球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一方面,新能源占整体能源的比重目前仍然较低,其增长对于整体能源的供给拉动仍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未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的一致预期,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可以预期未来不会有大幅的增加。总体来看,能源的供给在未来几年都会比较有限。从需求来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削弱,可以预期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复苏,对于能源的需求仍会持续增加。那么,可以预期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全球能源的供需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
回到投资上来,22年我们理解市场的矛盾有两个:一是中国长期结构转型和维持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二是新兴产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链短板供给无法满足的矛盾。以上两个矛盾之间也有关联。由于新兴产业受制于供应链扩产速度,导致其增速受到限制,从而无法通过新兴产业的迅速增长,来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因此,2022年,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蓄力、过渡之年,长期和短期难以达成较好的结合。对于投资,无非是选择传统行业阶段性的反弹波动,还是将目光着眼于更长的产业趋势。我们会继续选择未来有巨大成长空间的行业,毕竟存量只能博弈,而增长带来共赢;短期总是存在种种问题,长期看到星辰大海。
具体来看,新兴产业内部的盈利转移,正在沿着我们之前预测的方向演变。盈利在持续向上游转移,中下游其他环节的盈利在被压缩。很多人总是担心这是尾声,但从我们来看还只是开始。预计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呈现这一状态。直到最后的瓶颈环节解除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会向下游或终端应用转移。
财通·金梓才:电力板块,随着燃煤成本和组件成本的改善,2023年业绩趋势向上。伴随着传统火电板块战略价值的提升,作为电网调峰能源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火电灵活性改造已成为运营商获取风光资源指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我们看到火电重启审批,行业步入恢复性成长,政策端也将更加积极的鼓励该行业的良性发展,我们认为电力行业在2023年的锐度有望在某个阶段提升。
华夏·李彦:军工行业,我们在4月抄底,此后的业绩报告尤其是三季报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可能是在国家财政紧张的背景下,国家全力支持国防军工产业的发展,也在持续提升军工行业的效能,让每一分支出产出更大,过程中包括增值税改革和放量产品集中采购等技术手段。我们将继续对该行业保持紧密的跟踪,在更合适的阶段继续投资。
制造业(含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易方达·祁禾:制造板块在四季度表现弱于市场,一方面有需求预期转弱的原因,比如对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军工等需求的担心,另一方面有对产能过剩的担心。此外,在市场存量资金切换明显的结构下,过去三年表现较佳的高端制造行业,也成为机构配置降低的板块。从好的角度看,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显著下降,全球利率环境出现改善,具有利于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
国投瑞银·施成:设备制造业方面,长期将持续受益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产能扩张,保持较快的复合增速。但由于产业链短板环节的制约,从中游制造的盈利能力减弱,和潜在增速预期放缓导致的扩张意愿减弱,都可能会对资本开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我们仍然是继续观察后续变化,以及更加集中投向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制造业领域。
新能源发电行业,目前行业的增长仍然受制于硅料产能的释放。按照目前的产能投放速度,预期在三、四季度,供需矛盾会逐步缓解。展望2023年,光伏行业内部将不存在明显的产业链瓶颈,光伏制造成本将会出现再次的迅速下降。这个时间,由于硅料的供应充足,导致全产业链产能过剩,竞争有加剧可能;另外,超额利润将会向产业链之外转移,主要是储能和电网。因此,我们认为新能源发电的最大受益者可能会是储能行业。
汇丰晋信·陆彬:在未来支持内需的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制造业信心有望逐渐恢复,随着库存的逐渐消化,补库存意愿也将出现,市场需求有望温和上行。新能源行业虽然经历了几年的供给扩张,依然保持了较好的行业景气度,有望继续维持,我们会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
华夏·郑泽鸿:我们曾建议投资者降低对于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收益率的预期。然而22年新能源行业下跌这么多确实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站在目前的位置,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未来依然十分美好,无论从发电端的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还是从用电端的智能电动车的渗透率提升,都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因此,长周期我们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依然充满信心。中短期来看,虽然以周期成长的视角,很多环节的价格下跌还在过程中,但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整体估值已经有吸引力。
嘉实·王贵重: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目前电动车的渗透率刚刚过30%,产业趋势一定是不可逆的。电动化、智能化对整个10万亿规模的汽车产业带来的重塑,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当然,渗透率从30%到50%,整体的竞争格局都会加剧,也意味这挑选机会的难度增大,但坚守有竞争力的公司还是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制造业是22年的重灾区,原材料的上涨和需求的疲弱,但我认为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福祉最大化的选择,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中国制造业的从大到强也会持续。其中军工的信息化国产化也会给行业带来持续的机会。其他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细分制造业龙头我们也继续看好。
华夏·李彦:站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链是对中国最重要的两个产业升级方向。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的崛起过程中都伴随着体量大、辐射面广的汽车制造产业崛起,包括日本、德国、美国等。通过过去20年坚持不懈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领先,深耕国内的基础上,向全球进军。我们选择了动力电池和汽车零部件两个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领域。电池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各种形式的储能需求,预计未来3年有望保持30%-40%的复合增长。经过2022年全年大幅消化估值后,当前投资价值愈发明显。同时,我们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国产汽车零部件大而不强,一方面是国产自主品牌过去没有强势的发展带动,一方面是过去产业没有占据技术制高点,多为国外的一级供应商打杂。现如今,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带动了国内零部件突破技术枷锁,改变过去的一级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的低效架构,大幅降低产业成本。
对于风电板块,产业还将持续消化过去1年和未来1年可能的降价。本质原因是行业竞争壁垒整体不高,同质化竞争压力较大。
鹏华·孟昊:新能源汽车受需求端比较疲弱的影响,产业链排产弱于预期。展望23年,整体汽车的需求受刺激政策的扰动比较大,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不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会明显受到整体汽车大盘的影响,目前看产业情况并不明朗。小幅减仓了锂电产业。进入12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明显下跌,长期来看,对终端装机需求会有明显的刺激。展望23年,光伏组件整体的量会有快速的增长,但各环节的单位盈利将有明显的变化。四季度,组合光伏持仓做了一定优化。
鹏华·闫思倩:2023年是恢复的第一年,是从2022年的滞涨到恢复的一年。一方面,滞代表需求,需求会复苏,消费会复苏;另一方面是涨会缓解,过去2年上游油价、能源、大宗产品持续涨价,接下来中下游企业盈利的压制将得到缓解。最后,中长期看好创新成长的机会。国内经济领先全球恢复增长之后,更长时期的持续增长,还是要回到转型升级和创新成长上来。具体到投资机会,在恢复上,要重视龙头企业的价值,很多是国内各行各业最好的龙头公司。它们都在经历困境反转,不管是从需求角度、盈利角度,还是政策支持角度。在创新领域,我们持续看好成长,尤其是新能源、智能驾驶、ARVR、工业机器人等。我们认为碳中和板块随着行业快速增长,在行业从1到N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具备很大机会,包括储能、光伏、智能汽车等。行业也已经是几万亿价值和市值的大市场,未来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机会越来越多。随着碳酸锂等新能源上游价格下跌,终端产品降价会刺激需求更好增长。
信澳·杨珂:2022年第四季度,医药板块整体上涨,但板块中个股表现差异显著:1、主题投资此起彼伏:如受益于贴息贷款政策标的、医保谈判标的、集采政策边际改善标的、疫情受益标的等。2、疫情政策在第四季度发生重大变化,前期一些持续受到疫情管控影响,门诊量下滑的公司业绩在未来也将迎来实质性的改变。
安信·池陈森:短期维度,疫后复苏和新冠诊疗的需求增加是值得关注的。长期依旧看好医药板块中制造升级、创新升级和消费升级三个方向,同时我们认为2023会是景气度变化比较大的一年,我们也会根据行业的变化,积极去把握中短期的机会。
中欧·葛兰:随着疫情对于行业的扰动逐步减弱,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依然是行业成长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经过多年的洗礼,国内创新企业整体研发管线布局更加理性,资源向差异化方向倾斜,甚至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品种诞生,国内多家企业将不同阶段创新药的部分权益授权给海外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企业创新的价值。
目前,依然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创新药及器械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此外,我们认为相关服务商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平台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其较高的景气度。此外,伴随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认知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且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空间依然巨大,这些公司的价值终将有公允的市值体现。
富国·于洋:对于2023年我们保持积极乐观,但是在没有新的产业趋势的背景下,想获得显著超额也并不容易,我们更多配置了需求更为刚性的医药。
华安·刘潇: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医疗保健作为必选消费行业,需求具备韧性,疫情相关诊断、药品、疫苗等自我药疗需求爆发,医院端门诊短期受到冲击,但是后续专科诊疗的刚需,随着疫情常态化,将出现回补,我们看好医药板块目前的投资价值。中长线来看,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下,医药板块在消费板块中的占比也将逐步提升。
产业趋势上来看,国产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诊断国际化也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创新药LINCENCE-OUT金额创历史新高,医保扶持力度加大也推动国内渗透率快速提升。看好医疗新基建,带来医疗设备行业的高景气度,叠加国产替代率的提升;后疫情时代,关注诊疗端的复苏,创新药、创新器械关注竞争格局较好的大适应症产品,ADC、双抗、PROTAC等创新能力进去第一梯队,走向全球市场;受益消费升级的医疗服务板块,经历了疫情、产业政策的洗牌,优质民营龙头公司,有望恢复高增长;中成药板块扶持政策力度加大,中药创新药、配方颗粒等板块有望兑现加速增长;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的研发外包服务CRO与CDMO板块,加息周期的后半段,行业贝塔有望在2023年逐步扭转。
融通·万民远:医药板块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调整后迎来了超跌反弹。目前医药板块中以CXO为代表的景气赛道股估值大幅调整,同时交易拥挤度大幅缓解,板块风险释放充分,且产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未破坏,估值匹配的优质医药股迎来真正价值投资机会。2023年医药板块在基本面改善和政策边际改善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估值提升,乐观看待板块中长期前景,万亿市场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不缺结构性机会。
目前基金重点布局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受益于未来用药结构优化)、高端器械(受益于进口替代)、零售药店(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类消费(受益于消费复苏)及原料药(受益于成本下降及需求)等资产。
工银·赵蓓:我们认为2023年医药消费需求在正常就医场景恢复正常以及异地就医恢复的情况下,整体行业会呈现较好的复苏态势,我们看好相关的消费医疗/严肃医疗等需求。
创新药及产业链在经历了充分的调整后,估值性价比突出。创新药政策的调整是一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利好龙头创新药企,另外23年会进入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的高潮,也看好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
东方红·江琦:我们看好医药行情的持续性。原因有几点:1、即将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2023年常规诊疗需求和疫情相关的诊疗需求都有望提升。2、政策走向稳定、理性,边际有所缓和,鼓励创新发展的方向不变。3、从交易层面,医药占机构配比依然较低。4、从公司基本面和估值角度,部分低估值的公司走过艰难时期,转型成功,重回增长,估值低,现金多,从资产和价值的角度都是较好的标的。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成长性强的子板块和公司比如科技创新类、消费医疗类在2023年的需求都有望恢复。从严肃医疗的需求回升、消费医疗恢复回到快速增长轨道上,2023年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行情的持续性。
广发·吴兴武:2023年,总体看好医药板块行情,外需端和内需端的子板块均有预期转好的逻辑。预计2023年CXO、CDMO的收入仍有增长,估值有提升空间;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在防疫优化的背景下,中长期预期向好;药品、医疗器械等板块或将分化,需自下而上进行研究;一些创新药企业也存在出海的潜力。
交银·楼慧源:若疫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医疗消费的日常需求端将得以更好的恢复。同时我们也会关注疫情常态化管控所对应的持续的投资机会。
中长期我们继续看好以下方向:承接全球需求的创新药研发外包和制造外包、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品、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医药制造新材料和设备以生物医药创新技术的进步。
科技
嘉实·王贵重:半导体的逻辑还是国产化比例的提升,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风险。半导体行业是一个4-5年为周期的行业,从2022年7月份以来,我们就认为行业进入景气的中后端,应该聚焦到国产化率比列最低的设备(15%)、材料(10%),零部件(5%)环节,IC设计环节,还是要减少暴露。目前行业的表现和我们预期的一致,当然整个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空,例如美国的进一步限制。从一个3-5年的维度,我们认为半导体核心设备、材料、零部件的国产化依然是大的趋势,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而中国生产效率的提升,需要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目前来看,市场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行业周期的下行,我们开始关注积极的因素,半导体已经是一个大行业,预计存在阿法的机会。
数字化。数字化是一个长期向上的类消费行业,在美国是一个和互联网行业一样大规模的产业。在中国,依然处于产业的早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疫情背景下,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而此轮数字化将会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也会给中国公司带来发展的机会。目前整个板块的估值都到了历史最低的水平。
互联网平台受益于网络效应,是一个顶级的商业模式,当然也带来了垄断的问题。平台型企业只看一点,就是社会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社会责任,未来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只要让发展,互联网平台,还是会带来很好的股东回报。
嘉实·孟夏:看好计算机,我们在连续多期超配基础上进一步增持。我们认为未来1~3年计算机行业业绩、估值均有强修复机会,有望带来股价双击。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整体风格也有望从看边际景气的通缩内卷行业(如泛制造)转向看商业模式长期现金流的通胀长久期行业,计算机则是科技领域中该类型的典型代表。
港股
中欧·罗佳明:港股市场此番反弹,主要因为压制港股市场的两大因素都彻底得到解决。我们对经济回暖的充满信心,其中各行业的优质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份额还有望创出新高。另一方面,美联储近期会议也大致指出了加息的终点,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外资资金重新流入港股市场,使得原本资金外流的情况得以全面的扭转。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我们将有望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南方·王士聪:展望2023年,我们对中期维度相对积极乐观。第一,地产的需求侧政策会持续释放直到新房增速到平稳状态,虽然我们认为长期“房住不炒”的政策不会根本性改变,本轮也不会过度刺激,但是展望23年,只要地产对中国整体经济不再是拖累项,就相比22年有很大的正向帮助。第二,随着中美基本面在23年呈相反走势,我们认为资金面将快速流入中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同步出现经济下行,按照IMF最新预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23年唯一加速增长的国家,全球资金都是逐利的,大概率会重新流回中国,之前流动性急剧收缩的港股、中概股是资金面改善情况下,相对最受益的中国资产类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回归到合理水平。
港股市场作为中国经济顺周期行业的代表市场,叠加外资对于中国长期增长信心的波动,使得整体市场基本面、估值、流动性波动均较大,共振后股价也出现较大波动,这在下行周期和上行周期均适用。我们对未来1-2年港股市场表示相对积极乐观。
美股
国富·狄星华:我们认为通货膨胀不再是美股的核心矛盾,大宗商品在俄乌未见改善的情况下也逐步见顶,海外实物商品价格见顶,库存开始累积。服务价格黏性比较强,但也逐步进入下降通道。随着一些有利因素开始显现,十年国债利率预计将逐渐进入下降通道。当前美股市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通胀转向了衰退,担心美联储矫枉过正,为了扑灭通胀会造成经济的深度衰退。从近期的一些市场调研来看,消费者与企业家对未来一年衰退的预期仅次于2008年时的调研,信心有待恢复。美股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表现不佳,但略有分化。以道琼斯指数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过去一年中表现相对较好,但以科技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相对较差,跌幅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
这轮美股下跌持续时间久,深度也深,这与通胀以及美联储短时间内持续收流动性高度相关。我们认为联储加息正在接近终点,但是强度和持久度可能会比市场想得要久,这在最近联储主席的几次讲话中非常明显。在短时间内大幅加息与收紧流动性就会引起经济的紧缩,甚至某些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例如美国第三大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直接倒闭),这在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例如PMI,零售数字)等指标中非常明显,而就业反而是一个滞后指标,因此,市场开始交易衰退,十年国债利率在下降的同时,股票也还在跌。这反映出市场的风险偏好在下降。经过此轮大幅调整,标普500未来十二月的本益比(NTMP/E)目前再次回落到16X附近,位于长期均值,估值合理。可变因素在于经济衰退的程度,以及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所做的降本增效措施。
巴菲特两次大手笔买入科技股分别出现在2018年与2022年。2023年已经到来,马上要进入美股第四季度业绩期,一般在第四季业绩会上,公司会给出未来一年公司的大致指引或方向,我们认为投资人的预期可能再次发生调整,随之而来的市场方向也会更加明确,全球科技将会持续追踪。
华夏·常亚桥:2023年,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带来的小牛市,同时疫情强势美元全部崩塌,这会使得新兴市场将跑赢美国市场。
结语:这两篇内容都比较长,下篇我会发一些基金经理观点的一句话精简概括,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击“评论、点赞、转发”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