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复苏,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2023医疗投资人新年展望(上)

热点资讯2023-01-19 14:56:27智慧百科

市场复苏,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2023医疗投资人新年展望(上)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杨海丹

2022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一级市场融资额度与投资交易案例大幅下降。投资人如何看待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疫情政策调整后,资本寒冬是否能迎来新的复苏转机?资本视角对2023年的医疗健康领域有哪些预判和展望?头部资本机构更青睐哪些赛道?

新春岁末,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推出2023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新春展望特别策划,对话10位投资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为正在走出寒冬的医药人坚定信心。本期推出上篇——

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

对于市场仍保持乐观,投“新、好、早”的策略不变

在疫情冲击、资本市场下行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医疗投融资市场还是呈现出相对较冷的态势。投资人的心态变得更加严谨,投资动作也呈现放缓的趋势,市场上公司募资的难度也加大了。但对于2023年,我们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从趋势上看,头部基金对医疗的投资会持续加大;市场价格回调到一定阶段,投融资行为本身会出现一个加速。此外,整个市场的清盘会持续,很多企业经过一轮调整后,会意识到医疗市场的投机是不可持续的,还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公司的产品出海可能加速,一方面是往发达国家,一方面是往一带一路国家。

在行业复苏的过程中,投资人要更加做好全方位的服务。2022年我们继续在投后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比如提前预警公司做好现金流管理;积极帮助企业优化产品线;帮助被投企业优化人才梯队,提升团队的战斗力。

红杉中国在医疗板块投“新、好、早”的策略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比如细胞与基因治疗、核酸药物,以及大分子、小分子领域的新靶点。从创新器械维度来看,也会关注单细胞测序、单分子蛋白检测等全球同步的前沿技术。


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

弘晖基金CEO王晖:

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发现机遇

2022年宏观扰动导致资金流动性下降,投资人相对谨慎。加之2020年、2021年市场过热,很多项目估值过高。投资人就像跑步选手,前两年跑得太多、太猛,2022年必然需要歇一歇。

相比于2021年,弘晖基金2022年新投资下降了三成,退出也较慢,一共两个IPO,7个并购类的退出。后者数量较2021年明显上升,是因为很多企业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愿意被并购。我认为,2022年是一个重大变化和变局的新起点。过去各种宏观变化的冲击太大,它不会在2023年就烟消云散,立刻恢复到原先美好的环境当中。

我们需要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发现机遇,这个过程从2022年已经展开。对每个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而言,未来几年都是巨大的挑战。谁能够在这个挑战里发现好的方向,发现较好的投资标的,创造出价值仍是一个未知数。在这个过程当中,变革会是核心要素。环境变化太大,如果一个投资机构不勇于变革、善于变革的话,它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法就可能会被淘汰。


弘晖基金创始人王晖

倚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朱晋桥:

2023年生物医药投资将遵循三个主旋律

2022年是公认的生物医药领域“寒冬”,不管是医药企业还是基金都面临着“洗牌”。但对于好的基金来说,这种时期往往是机会。看清赛道、看准团队、不盲目追逐热点、坚持技术原创性与稀缺性、充分了解市场、能够做到帮助企业成长的基金将会脱颖而出。

我认为,2023年将是个好机会。未来的生物医药投资,将会遵循三个主旋律:第一,多学科交叉、新范式的出现。传统的成药机制,将向边界更加模糊的方向转变。第二,基础科学、底层科学进展愈发重要。从纳斯达克2000时代初至今,一系列大品种的涌现,是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发现得以产业兑现的结果。行业就是螺旋上升的趋势,下一波的大浪潮,也依然会是一系列新的科学机制发现的结果,这是亘古不变的朴素道理。第三,未来很大的一个主旋律就是差异化,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针对重大疾病的差异化寻找竞争机会。除了科学层面去解决新问题之外,差异化的临床定位也格外重要,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倚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朱晋桥

易凯资本合伙人、健康产业联席负责人李钢:

依旧看好生物医药,脑科学领域更具期待

2022年有太多“干扰项”让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冲击。相较于2021年,一级市场的整体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都有接近50%的下滑;A股与港股二级市场生物科技相关板块也同样萧条。

“危”与“机”永远是一对双生花。后疫情时代仍能看到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仍有越来越多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成生物学技术从研发走向应用,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开始把原研技术管线以创纪录的价格授权全球巨头,这一切都孕育着这个行业的希望。与其说我们注视着一个市场的低迷,不如讲我们正在见证着一个新时代崛起的破晓。

2023年,希望我们都能尽快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重振行业信心。我们依旧看好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核酸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等研究与应用;其次是脑科学领域,随着各国政府、产业界及资本关注与投入的增加,相信未来脑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玩家将层出不穷;再次是合成生物学,作为底层平台,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技术革命。最后是银发经济,老龄化加剧将从消费、医疗、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孕育新机遇。


易凯资本合伙人、健康产业联席负责人李钢

普华永道综合商务咨询总监白羽:

2022年是旧周期的低谷,也是新周期的起点

2022年是旧周期的低谷,也是新周期的起点,为2023年及新周期的反弹蓄势。2023年看好的投资趋势,从政策导向看,分级诊疗、赋能基层至关重要,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很需要技术创新变革的即时检测 (POCT)设备的支撑,来更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治疗的需求;从国资背景的医药生物企业角度看,产业与投资低谷正是并购好时机,目前港股和一级市场都有不错的并购标的;从产业角度来看,创新药研发要回归到产品的临床价值,对患者收益明显的技术与疗法突破、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等医疗器械领域,依然会是资本追逐的方向。


普华永道综合商务咨询总监白羽

从医疗基金角度来看,建议从需求出发,关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持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从政策方面,建议回避受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和鼓励发展的方向,如进口替代、辅助生殖(人口)、分级诊疗等;从技术方面,建议坚持投资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关注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赛道。

本文标签: 医疗  基金  医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