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这一问,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热点资讯2023-01-11 01:12:23智慧百科

市委书记这一问,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为什么在南阳挣钱、在襄阳消费?”南阳市“两会”闭幕当天,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发言时突然提及“老邻居”襄阳,发出这一“灵魂拷问”,直言“对我刺激很大”、“我们应当感到羞耻”。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就在不久前的跨年夜,不少南阳居民前往襄阳华侨城观看烟花秀,据《襄阳日报》报道,“一路上满眼皆是‘豫R’”。

随后,襄阳华侨城发出《给南阳人民的一封信》中提到,“超3万名河南南阳的朋友,跨越138公里赶赴湖北襄阳”,这被人总结为“南阳挣钱,襄阳消费”。

作为近邻,南阳和襄阳从不缺互相造访的游客,也一直是彼此市民的旅游目的地。几天前襄阳唐城还发出通知,将推出“南襄一家亲共庆新春盛会”活动,新春期间南阳游客门票为45元,其他游客则为60元。

两市关系正处于“升温期”。去年,《加强两市交通基础建设一体化发展框架性合作协议》签署,襄阳还借鉴现有经验,提出跨省共建襄(阳)南(阳)“双城经济圈”,“以城市组团之力构筑中部万亿新支点,引领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如今,南阳市委书记的一番讲话,再次将两地间的竞合关系摆上台面。

襄阳的“优势”?

据朱是西分析,南阳人民到襄阳过节,暴露了南阳服务业、文旅文创产业的落后。

就跨年夜来看,两市确实存在差距。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跨年夜,全国各地均出现人潮聚集,“禁鞭”使南阳市民只能“借道”襄阳感受节日氛围;而相比于尚无大型主题乐园的南阳,襄阳的华侨城就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打卡地”,新的商业模式给了南阳人民更多造访襄阳的理由。


襄阳华侨城《给南阳人民的一封信》 图片来源: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官微

但这是否足够构成襄阳旅游业的绝对优势?在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看来,这可能只是一次性、偶发性的现象。

多位专家指出,尽管南阳和襄阳发展各有侧重,但旅游业其实是“半斤八两”的状态。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长期关注襄阳、南阳两市的发展,据他观察,就过去两市之间的旅游来看,同样有不少襄阳人会前往南阳,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一边倒”态势。


图片来源: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官微

从过往旅游数据中也可见一斑。

去年,南阳共接待旅游人数7371.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18.76亿元;同期,襄阳共接待游客6338.0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96.47亿元。

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南阳、襄阳接待旅游人数分别为7476万人次、602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488.2亿元、448.98亿元。

总的来说,南阳旅游人数保持对襄阳的优势,差距在1000万人次级别上,而在人均旅游收入上,南阳则一直不敌襄阳,疫情期间,襄阳总收入甚至超越南阳。在各有优势的情况下,二者旅游表现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差异。

放在更大层面上看,两市的旅游业均属于“跛脚”的一项。以襄阳为例,秦尊文指出,尽管其为湖北副中心城市,且GDP常年居于全省第二,但制造业才是其强项,旅游业发展不敌宜昌、十堰,甚至是省内GDP排名仅位于第十的咸宁。数据显示,2021年咸宁接待游客64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19.3亿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859960

更确切地说,襄阳的“优势”,是更早地向前迈出了一步。

刘思敏分析指出,过去城市旅游更注重远程市场,襄阳、南阳打造了不少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为底色的景点,但往往陷入“近处吸引力小、远处吸引力不够”的“尴尬”境地。襄阳率先引进大型主题乐园,将着力点收回至更近的客源半径内,使两市所在的区域实现了一定突破。那些看够了老景点的游客、追求参与感的年轻人,极易受其吸引。

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主题乐园正不断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不能指望依靠一个华侨城,就能让襄阳旅游业实现突飞猛进”。

南阳的“攻势”

襄阳向前一步,南阳也要跟进一步,反之亦然;这几乎已成为两市多年形成的发展“定式”。但对于南阳,旅游业似乎是其更希望实现“引领”的领域。

过去十余年间,南阳多次向“落后方”滑落。秦尊文提到,在普铁时代,两市交通区位原本大致相当,但步入高铁时代后,随着郑万、武十高铁的先后开通,襄阳先一步形成高铁“十字”格局。

去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作报告时提出,加快南信合高铁建设。“郑州发布”发文指出,南阳亟需这样一条高铁新线,以形成高铁十字交叉。

更令南阳“扼腕”的是GDP被襄阳赶超。

2012年,襄阳GDP首次超过南阳,并一路突飞猛进,到2021年差值已扩大至967.21亿元。在两市的“十四五”规划中,2025年GDP的目标分别为6000亿和7000亿元,差距已拉开一个档次。

为何南阳会被反超?据秦尊文回忆,10年前就有人提出,在湖北省的支持下,襄阳于2003年就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并在多年政策加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基于此,2013年,呼吁河南省支持其建设省域副中心的声音就开始出现,直到2021年,南阳终于实现“升格”。

与“迟到”20年的“副中心”定位相比,河南省对南阳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则显得更为迅速。

去年11月,河南省文旅厅印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支持南阳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将“优先将南阳优质文旅资源、重大文旅项目纳入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文旅产业的政策支持”。秦尊文认为,此举对于南阳而言支持规格很高。

南阳自身亦早早谋划文旅产业的升级。同样在去年11月,南阳召开“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朱是西提出,要把南阳全域当作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打造特色鲜明的“超级IP”,推动文旅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迈进,并喊出南阳新文旅品牌——“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对文旅业重视有加,基于朱是西这样的判断:文旅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扬名富民产业,文旅市场反弹爆量潜力巨大,只要疫情形势出现好转,“刚性”需求就迎来井喷。

从南阳的经济特点来看,“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力相对较强,但基于南阳较大的人口基数。数据显示,南阳2021年常住人口为962.9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96.3亿元,相比之下,襄阳两个指标分别为527.1万人、1966.1亿元

以文旅产业推动形成消费升级的“引爆点”,是南阳希望在疫情政策调整“窗口期”内,率先实现反超的“隐藏牌”。

突围的新“招式”

在外界一种主流的评价声中,朱是西更多是“以网络热点激发南阳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气”。南阳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时也指出,朱是西是想鞭策与会人员,要铆足劲,求发展。

南阳确实有被“鞭策”的需要。在官方的宣传中,南阳并不乏旅游资源,最出名的莫过于当地总结的“四圣”——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作为其故居所在地,南阳打造了不少历史人文景点,目标受众不言而喻——以“打卡”为乐的跟团游客。

为了“留住”诸葛亮品牌资源,南阳不惜卷入长达数十年的“争斗”,对手正是襄阳。

最出名的两次,一次是关于“三国”主题邮票首发地之争,一次是对教材中南阳注解为襄阳一带的签名抗议活动。回头去看,这不失为一种“剑走偏锋”的营销策略,让南阳与诸葛亮在大众心目中更深度地加以捆绑。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353374

但对资源的过度强调,反而可能让优势成为南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这并非南阳一城面临的问题。刘思敏提到万里长城的旅游开发,沿线的多个城市和城区在其市域内的一段设置卡口、收取门票,希望以此作为城市旅游业的一个项目。

但到目前为止,仅延庆的八达岭最为著名、昌平的居庸关也尚有一定知名度。而怀柔的慕田峪,尽管北京曾花力气打造,并在《非诚勿扰2》等电影中出镜,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再往外,位于河北的部分就更鲜为人知了。

在刘思敏看来,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活化。

相反,即便缺乏资源基础,通过有效的、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运营方式,同样可以“突出重围”。刘思敏说道,即便没有恐龙化石等实体资源,常州通过“无中生有”地打造的恐龙园,仍然成为业内成功案例。但在知名度更高的“恐龙之乡”自贡,却并未能诞生更有显示度的旅游项目。

而进入时下“网红时代”,老牌旅游之都以传统资源置换流量的逻辑又被进一步“颠覆”。

重庆洪崖洞正是一例。作为仿古新建筑,洪崖洞的营销并未强调其“古”的属性,反而通过场景化打造,与知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名场面进行嫁接,游客不仅忽略了仿古建筑带来的不良体验,反而更愿意作为“打卡”的一环,置身于动画世界当中。而后期网红业态的植入,更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对消费的新需求。

重新审视南阳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最出名的诸葛亮品牌,即便经过多次“争夺”,在全国范围内,论名气不及成都,论历史不及汉中,影响力并不算出众。在刘思敏看来,要用好当地资源,还需进一步策划、梳理,用更时新的方案加以运营。

与襄阳合作打造、运营旅游IP,则是一条更有效的路径。

秦尊文指出,襄阳和南阳地理相近,交通便捷。若能共同发展,南阳也可借襄阳的高铁之便,吸引更多来自外地的游客,共同做大“蛋糕”。

这涉及到如何让今年跨年夜备受关注的“短距离旅游”,再次回到“远程旅游”上来。刘思敏指出,按照现在旅游业的认知,一个高水平错位发展的旅游业集群,将更能吸引远程游客,在同样的交通成本下,他们可以一次性到更多旅游景点。“扎堆才是最好的。”他说。

本文标签: 南阳  襄阳  咸宁  文旅  十堰  朱是西  诸葛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