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年度业绩显著分化 冀新年迎来一轮牛市行情

热点资讯2023-01-16 12:44:38智慧百科

百亿私募年度业绩显著分化 冀新年迎来一轮牛市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2022年百亿私募走过了艰辛的一年。最新披露的年度业绩显示,百亿私募去年整体亏损幅度超过9%,八成百亿私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净值下跌。股票策略百亿私募表现分化尤为明显,表现好的年度正收益超过15%,表现差的一年回撤达到30%。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私募表现分化与私募的持仓集中度、投资策略和风格以及布局方向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私募应对市场极端行情的能力。

展望2023年,不少头部私募看好经济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预计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牛市行情;不少私募看好港股,消费复苏、科技、互联网、新能源等都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百亿私募去年亏近10%

股票策略私募表现偏弱

2022年百亿私募整体表现不佳,朝阳永续百亿私募混合指数全年亏损10.13%。

雪球副总裁夏凡表示,排名靠前的百亿私募管理人以债券、管理期货、市场中性、套利等策略为主,也有少部分量化指增和股票多头策略表现突出,但数量不多;排名靠后的管理人则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类策略的贝塔在去年有较大差异,股票市场在严峻的宏观环境下出现较大波动,股票策略也成为去年表现最差的品种。

格上研究统计的有净值披露的70家百亿私募中,2022年平均亏损8.94%,有13家机构实现正收益,占比为18%。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分析,总体来看,2022年CTA策略等量化百亿管理人表现较好,股票策略的百亿私募表现偏弱。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去年百亿私募中的主观多头策略跌幅相对较大, 配置了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量化多头策略较为抗跌。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策略配置持仓的权重股较为集中,在持续震荡的行情里很容易受到市场风格切换的冲击而出现回撤。去年的市场风格比较偏向中小盘,量化多头策略主要对标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更契合市场风格,加上持仓足够分散,既容易获取超额收益,又分散了整体风险。

具体来看百亿股票策略私募的业绩,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67家百亿股票私募,2022年整体亏损9.01%,仅16家百亿股票私募实现正收益,1家收益超过15%,5家收益介于5%到8%之间,10家收益在0%~3%。不过,收益为负的百亿股票私募有51家,其中跌幅超过10%的私募机构有29家。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冬冬称,2022年表现相对较好的百亿主观多头私募包括仁桥资产、宁泉资产、远信投资和慎知资产等。这些私募表现较好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管理人在市场波动时大幅度降低了仓位,有的则布局了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股票资产,还有的大举参与了符合阶段性市场风格的资产,还有的则是在市场波动剧烈时使用了较高比例的套保头寸,并勇于在市场阶段性底部提高仓位。

百亿私募业绩分化明显

在震荡的市场环境,百亿股票私募业绩呈现出巨大的分化。朝阳永续数据显示,2022年表现最好的一家百亿股票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15.07%,但同时,西藏源乐晟资产、趣时资产、冲积资产、盘京投资、东方港湾投资、广东正圆私募等十多家百亿股票私募旗下产品平均跌幅超过20%,表现最差的几家机构旗下产品平均回撤超过30%。

姚旭升认为,在风格轮动频繁的市场环境下,百亿私募业绩分化明显。百亿私募规模大,行业和板块的布局持仓往往较为集中。在风格切换频繁的行情里,很难及时调整仓位,只能被动跟随市场震荡。这就导致市场风格恰好契合的私募业绩表现相对出色,风格暂时不契合的私募业绩表现就会比较落后。

邱钰然分析,股票策略百亿私募中,主观价值和主观逆向的基金表现相对抗跌。因为这两类策略持有一些偏低估的企业,集中在食品饮料和互联网等板块。在流动性收紧、经济下滑、政策持续出台阶段,价值型股票表现更为抗跌。去年底疫情放开后,食品饮料板块和互联网公司反弹较大,主观价值和主观逆向基金逆市上涨。但主观成长、灵活配置型基金跌幅仍然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股票市场受到宏观政策和黑天鹅事件主导,景气度投资方法论暂时失效,成长型基金重仓配置的行业,如电新、军工、医药等,虽然利润增速不错但跌幅较深,业绩不理想;另一方面,去年市场演绎了极致的风格摇摆切换,跷跷板效应明显,每个板块平均上涨时间都非常短,基金经理想要抓住投资主线难度很大。

徐冬冬表示,不同基金净值曲线的差异是管理人或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投资思路和投资实践差别的综合反映。比如此前有些管理人对2022年经济复苏的程度持谨慎看法,全年的投资操作就会更加注重防守,偏好安全性高、抗宏观风险能力强的资产。同时,组合的仓位和集中度也会趋于保守,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业绩比较抗跌。而如果管理人持有相反观点,那么其产品净值就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头部私募看好今年市场

关注消费复苏、互联网和科技

记者从渠道获悉了一些头部私募的最新观点。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表示,以现在的估值和基本面为起点,2023年是值得期待的“双击”之年。

“美国通胀见顶和经济衰退会抑制美联储对流动性的收紧。中国国内为了经济复苏所采取的一系列宽松和刺激政策会给股票市场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观察到,去年10月底以来,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的政策变化都是向着鼓励发展和常态化监管的方向在演绎,过去两年抑制宏观经济发展的部分重要行业性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拐点。在境外上市的资产也随着香港市场的预期稳定、中美审计合作的有序推进而陆续化解了系统性风险。”高云程说。

关于新年的投资机会,高云程表示,一是持有提供安居乐业、好吃好玩好服务的公司,等待疫情后的消费复苏;二是找到引领经济发展的推动性行业和企业,尤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那些“向死而生”、剩者为王的反转公司,他们或能获得从过去两年业绩、估值、流动性“三杀”到未来一年“三击”的机会。具体看好三个大类和六个生意群,包括数字经济,如大数字娱乐平台、大零售和服务平台;品牌消费品,如交际性消费的酒和自我实现消费的体育服装;还有中国优势制造,如新车新能源、新材料等。

淡水泉投资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疫情刚刚放开的阵痛期,企业处于走出过去两年压制但新方向尚未确立的迟疑期,新资金处于等待进入市场的犹豫期。机会在绝望中萌芽,在犹豫中成长,2023年将是挖掘优秀标的的好年份。

淡水泉投资预期,今年A股市场机会将以两种形态接续展开。年初,不同行业由于所处的景气度不同,将表现出结构性的机会特征。之后,经济复苏范围扩展开来,叠加美联储加息见顶预期带来的全球共振效应,A股市场有望呈现整体风险偏好抬升态势,成长类资产可能会逐步有所表现。

基于这样的判断,淡水泉投资称,组合构建将从两方面展开:一,保持对稳增长和消费复苏方向资产的核心配置;二,密切关注经济复苏趋势确立态势,基于加强组合进攻性的考量,挖掘周期成长领域及新兴成长领域的优秀公司,使组合结构可以把握更多样化的机会。

保银投资表示,新的一年,随着中国疫情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将迎来一轮快速的修复。“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将会迎来一轮牛市,特别是港股市场可能领涨全球。下半年,中国和美国经济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前景还难以判断。” 保银投资看好以下投资方向:一,经济复苏依赖于国内消费的恢复;二,科技、互联网和新能源是长期看好的行业;三,自主创新将成为长期的投资主题。

本文标签: 私募  牛市  股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