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罐”陈鸿道,身价近百亿却沦为逃犯,灾后现身豪掷一亿

热点资讯2023-02-06 12:12:07智慧百科

“中国第一罐”陈鸿道,身价近百亿却沦为逃犯,灾后现身豪掷一亿

“中国第一罐”陈鸿道,身价近百亿却沦为逃犯,灾后现身壕掷一亿

凉茶大王陈鸿道,红罐王老吉缔造者,年销售额达160亿,将王老吉捧上了中国销量第一罐装饮料的宝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商业奇才,却被自己亲手打造的王老吉送进了监狱。



从一个身价近百亿的商场大鳄,沦落成在逃嫌犯。他的经历拍成电影都没人敢信。

然而这一切还要从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之争开始说起。



情景模拟

王老吉的品牌历史

王老吉的创始人叫做王泽邦,广东鹤山古劳镇人。

本来他就是一个老老实实务农的小伙子,但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当地发生大瘟疫死了非常多人。他为了躲避瘟疫就带着妻儿上了山。



王泽邦

谁知在山中遇到一个道士,这个道士传授给他一张药方说可以治疗瘟疫。

王泽邦拿到药方之后半信半疑地下山试药,谁知这药方治疗瘟疫竟真的有奇效。

因为他的乳名叫阿吉,所以人们便将这张药方称为阿吉凉茶。



后来王家父子对这张药方不停地研究并加以改进,最终将它变成了适合大众的凉茶饮料摆摊进行售卖。没想到在当地的反响异常强烈。



情景模拟

后来老王家有钱了,就搬到广州在十三行靖远街开了一家凉茶店。

因为当时王泽邦年龄已经不小,别人对他的称呼也变成了—王老吉,所以店铺的名字也变为了王老吉。

他家的凉茶物美价廉,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知名饮品。



后来著名的禁烟大臣林则徐途经此地时不慎得了感冒,怎么吃药都不见好。

这时他的手下听说王泽邦手中有一个解暑治感的好方子,于是就找到了王泽邦包了一副药,林则徐服下药之后病很快就好了。



林则徐

为了表示感谢,他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刻有“王老吉”三个大字的铜壶送给王泽邦,从此以后王老吉当成了王家凉茶的名号。



情景模拟

后来王泽邦去世,经过几代的传承最终拥有凉茶配方的只有三个人,那就是王恒裕、王恒瑞和王恒辉。

其中王恒裕在1897年的时候抛弃了广州等地的市场,举家迁往香港开始发展。

而剩下的两个则是在广州继续经营王老吉。



经过多年的经营,广州王老吉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甚至连海外都有所涉猎。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广州王老吉先后注册了多个商标。



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与八家首屈一指的企业联合成立了“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后来的广药集团)

在之后的发展中,广州王老吉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在广州王老吉的生意如日中天之时,远赴香港的王恒裕却没有这么好过了。

因为各地市场的不同,在广州备受追捧的凉茶来到香港却落得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下场,为了还债甚至凉茶的招牌都被他抵押了出去。



一直到他的孙女王健仪这代凉茶的生意才被重新捡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市场已经被各种新奇饮料占据,他们的凉茶店在当地根本翻不起来浪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陈鸿道的到来。



陈鸿道

陈鸿道的凉茶帝国

陈鸿道出生在广东东莞,一开始的时候做批发生意赚了点小钱。然后陈鸿道就开始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于是他来到了香港。

还别说在香港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拥有百年传承的王老吉凉茶。



于是他找到了王健仪买下了这个凉茶配方,但是他所买下的王老吉凉茶只有配方并没有商标权,真正的商标在广东王老吉那里。

他的凉茶要是销往内地只能改名字,于是“加多宝”就这样横空出世。



情景模拟

虽然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一样的配方,但在内地却根本打不开市场销量惨淡。

这就是王老吉传承百年的品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陈鸿道又想了个主意,既然大家只认牌子那我把王老吉的商标拿下来不就可以了。



于是陈鸿道找到了广药集团的负责人,他认为凉茶的前景非常广阔,现在凉茶只是在小部分地区热销而已,在中国根本没有真正地打开市场。



情景模拟

广药集团听了之后也非常心动,王老吉在他们手上发展只是平平,而且现在他们公司的发展重点根本不在凉茶方面,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陈鸿道顺利拿到了王老吉商标十年的使用权期限。



那个时候市面上有两种王老吉,绿盒的是广药集团生产的,而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红罐就是陈鸿道生产的。

但是陈鸿道刚开始售卖红罐王老吉的时候也遇上了不少难题。

那就是如何打开内地市场,让王老吉能被大家所熟知。



于是在2003年的时候,陈鸿道找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准备借着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这股东风为王老吉打开市场。

但是没想到这家广告公司原来是个“坑”



这个广告公司也是一个大公司,客户有不少我们所熟知的国民企业,比如乐华彩电、TCL通讯、江中健胃消食片等。

但是他们的主业其实是为客户做定位咨询,而影视拍摄这方面就是因为年底了业绩不好,所以拿出来赚业绩而已。



所以人家一开始都没打算帮王老吉拍广告,对着陈鸿道就是一番输出洗脑。

也许是觉得他们说得确实有道理,反正陈鸿道是心甘情愿地交出了策划费。

没想到正是这次乌龙事件,竟让一直默默无闻的王老吉一下子闯进了千家万户。



当时王老吉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定位,没有清晰的定位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与解渴喝的水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在广告公司采集了大量的信息后,预防上火的王老吉凉茶横空出世。

“怕上火,喝王老吉。”

这七个字也响彻了大街小巷。



陈鸿道见此机会马上加大了宣传力度,据说当年仅仅是广告费就花了上亿元。

而且作为一款预防上火的凉茶,因为前期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原因,红罐王老吉彻底火遍了

全国。



后来更是一举打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受欢迎的饮品。现在想起当年聚会的情景,还能够感受到被凉茶支配的恐惧。

但是陈鸿道并没有满足这小小的成就,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出彩的营销不断。



情景模拟

其中最有争议的一次营销就是2008年的地震捐款事件,陈鸿道以“加多宝集团”的名义捐款1.1亿人民币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然而第二天晚上一个知名论坛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帖子:

“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



这个帖子一出现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怒,就当大家打开帖子准备与发帖人一战的时候,却发现内容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原来这个“封杀”指的是要卖光超市的王老吉。



这个具有强烈反差以及只看标题非常具有争议的话题一时间火爆了全网。网友纷纷留言支持“封杀”王老吉。

此次事件之后,红罐王老吉不仅销量飙升而且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



但是之后却有人猜测,这次封杀事件乃陈鸿道公司自导自演,找了大量的水军控评和引导舆论。

事实如何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陈鸿道在这次事件中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2011年王老吉的总销售额甚至达到了180亿元,其中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就占了差不多百分之九。

但这时的陈鸿道却并不怎么开心。

王老吉越火他这心里就越难受,他难受什么呢?



原来这几年他费尽心思将王老吉捧上了神坛,但是追根究底这王老吉不是自己的商标,万一对方过河拆桥,自己这刚到手的红利难道就要拱手让人了?

陈鸿道不开心,广药集团也没好到哪里去。



情景模拟

陈鸿道的红罐王老吉越卖越火,但是商标的使用费用却还是当初的五百多万。

而且现在王老吉这个商标最少值1080个亿,广药集团气得眼都红了。

于是他们表示不和陈鸿道一起玩了,他们要收回这个商标。



情景模拟

但是陈鸿道一手将王老吉捧上神坛,他会乖乖地放手吗?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早在2002年的时候陈鸿道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陈鸿道

当时他与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签署了一份补充合同。

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鸿道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分别延长到了2013年和2020年。并且合同上的商标使用费才仅仅537万元。



李益民

后来2004年这份合同被广药集团发现,这一看他们也懵圈了,这是那个兔崽子干的好事。

一查才知道原来是陈鸿道用300万港元贿赂了广药集团的总经理。

广药集团一生气直接将陈鸿道告上了法庭。



情景模拟

行贿案件按照我国的法律来说属于刑事案件,最低五年起步。

但是事情还没有定论,陈鸿道却在法院开始调查取证的时候逃跑藏在了香港,到现在也没有被抓捕归案。

一代凉茶大王就这样成为了在逃嫌犯。



情景模拟

陈鸿道虽然成为了逃犯,但是鸿道集团还是由他在掌控,对比之前的高调作风,他现在不过是转型成为了幕后大BOSS。

后来随着红罐加多宝的持续热销,2011年的时候广药集团坐不住了。

一场凉茶界的纷争也就此开始。



情景模拟

加多宝大战王老吉

广药集团要收回“王老吉”商标,鸿道集团这时拿出了当初的补充合同,表示我们的使用权可是到2020年的。

广药集团被鸿道集团的厚脸皮都气笑了,表示这份合同是行贿得来的根本不能算数。



陈鸿道

双方你来我往斗了一年多,一直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给出了裁决,取消了鸿道集团“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

但是鸿道集团也不服气,于是提出了上诉,但是被法院驳回了这个请求,维持了原来的判罚。



情景模拟

按说这件事情应该就到此为止了,但是陈鸿道也非常生气,明明是自己一手打下的基业就这样白白让给广药了?

于是不服输的陈鸿道开始放大招了。



将自己的亲儿子加多宝拎了出来,然后将红罐王老吉的包装一分不差地用到了加多宝身上,一面印着加多宝,一面印着王老吉。

加多宝在这边宣传自己,王老吉在那边给加多宝官司吃,双方你来我往斗得好不欢快。



后来加多宝还推出了金罐包装,广告语更是大胆:

“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
“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叫做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



这广告一出来,消费者都明白了。原来是自己经常喝的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了。

广药集团一看,好家伙这下是直接给王老吉都干没了啊。王老吉改名加多宝,那自己这个正宗的王老吉以后还怎么活。



于是又一纸诉状将加多宝给告了。理由是加多宝的这些广告语虚假宣传,会让消费者以为王老吉和加多宝是同一个公司的。

而且对自己的品牌产生了极其恶劣的效果。

于是乎加多宝又一次败诉了,还要赔给广药300多万的“精神损失费”。



情景模拟

但是加多宝硬气得很就是不服输,在连败两次之后又出新招了。

请来了王家后人王健仪为自己站台,对外宣传道:

“加多宝配方来自王老吉后人的独家授权,王老吉后人从未向加多宝以外的企业授权使用王老吉秘方。”



广药集团身为最正宗的王老吉凉茶传承人看到这里气得火冒三丈,这加多宝欺人太甚,难不成你是正宗的我是假冒伪劣不成。

说来这广药集团也是一个三好学生,有事了人家也不亲自下场。人家知道找“国家爸爸”,于是再一次将加多宝给告了。



结果可想而知,加多宝又败诉了。

加多宝心里这个气啊,商标是你的、配方是你的,什么都是你的,但是红罐这个包装你总不能说还是你的吧。



但是令加多宝伤心的是,最后这个包装也成为了广药集团的。

加多宝当然不服气,这个包装最开始可是一直是我在用,你是后来学我的。于是又向法院提起了上诉。这一次加多宝终于上诉成功了。



法院认为双方对这个包装都做出了贡献,所以判决双方共同享有红罐包装。也不知道加多宝知道这个消息后该不该开心。

双方这场“真假王老吉”之争持续了六年之久。

在此期间加多宝可以说是一场官司也没赢过,公司也因此被拖累出现了负增长。



情景模拟

而另一边的王老吉也不见得有多开心,在这场持久战之中,饮料界的其他人趁机而入,各种新品牌渐渐地占据了人们的视线。

到了现在各大商场超市已经看不见王老吉的身影。



在这场商界斗争之中,现在已经说不出到底是谁对谁错。但是有一点,不管是为了什么陈鸿道的行贿行为都是错误的。

假如当时他没有选择行贿,而是坐下来与广药集团好好谈一谈,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

说不定现在的他在饮料界仍能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落得个逃犯的下场。



情景模拟

最后希望大家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对行贿行为说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