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美国为什么对印度“忍气吞声”?

热点资讯2022-11-12 15:30:34智慧百科

刘和平:美国为什么对印度“忍气吞声”?



资料图

直新闻:刘先生,对于美国、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在日本关东以南的太平洋上正在进行的“马拉巴尔”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你有些什么样的观察?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这些年以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方一直在试图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打造成一个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安全组织,甚至是将其打造成所谓的“亚洲版北约”。但是,由于印度的顾虑与反对,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以至于美国只能从经济上迂回包抄,也就是先从“印太经济框架”做起,来进行整合。

那么,从这次举行的“马拉巴尔”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来看,我认为,至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方正在试图玩“借壳上市”的游戏,也就是以“马拉巴尔”为掩护,以偷梁换柱的方式打造一个“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安全组织。

我认为,当前有三大迹象可以证明我的这一判断:第一个是,“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始于1992年,原本只是美国海军与印度海军举行的联合演习,但是随后美国将日本与澳大利亚都拉进来了。这就跟“印太战略”下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完全重叠了;第二,近年来随着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加入,“马拉巴尔”军演的地点正在从印度洋转移到了太平洋,尤其是这次军演地点是在日本关东地区以南的太平洋,离中国非常近,其矛头指向已经是昭然若揭;第三,关于这次演习的目的,美军第7舰队指挥官汤玛斯说,是为了反对相关国家在区内以实力改变游戏规则,而日本媒体则是直接点了中国的名,称本次军演就是在针对中国。

那么,既然美日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打造成“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四方联合军演,他们又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不直接改名呢?我认为,这背后的症结还是卡在印度身上,印度不仅一如既往地反对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打造成一个安全组织,不想跟美日澳结成四方军事同盟,更不想赤裸裸地把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所以我们看到,印度《金融快报》在报道这次“马拉巴尔”演习的目的时,显然跟美日澳的说法出现了完全不同调的现象,他们说是因为俄乌冲突持续以及俄朝两国近期都进行了导弹试验。这显然是为了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资料图

直新闻:在美国国务院新闻简报会上,发言人普莱斯一方面明确提出,印度购买俄石油不违反西方制裁,另一方面又呼吁印度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在制裁俄罗斯石油贸易上,美国是非常希望印度能够坚定地跟自己站在一起。美国这样做,不仅仅是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会影响西方世界对俄罗斯打经济战的成效,更为关键性的是,这背后既关系到美国老大的面子问题,还关系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性问题。假如印度听了美国的话,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对待俄罗斯还是中国问题上,印度都已经站到了西方阵营一边。假如印度仍然我行我素,继续跟俄罗斯保持石油贸易往来,那不仅意味着印度拒绝了美国的选边站队要求,而且意味着将来在“印太战略”上,印度也会靠不住。这就是拜登总统本人亲自对印度总理莫迪软硬兼施又拉又劝又施压的原因。

然而,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印度不仅将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数量陡然间提升了十倍以上,甚至还将从俄罗斯低价进口的石油,高价倒卖给了一些西方国家。西方舆论甚至认为,要是没有印度的不听招呼,俄罗斯经济可能早就顶不住了。不过尽管如此,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对印度的态度仍然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来为印度辩解。不仅如此,美国还准备以向印度出口高科技武器的方式,来进一步拉拢印度。

那么,美国为什么单独对印度如此忍气吞声?我觉得答案就隐藏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当中,他们把中国当成了主要与持久性的竞争对手,同时,即使爆发了俄乌冲突,他们仍然仅仅是把俄罗斯看成了是即时的威胁。在这一总体战略方针下,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无疑就是美国外交与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我认为,美国对印度网开一面,仍然是为了维持“印太战略”的大局,或者说是为了让印度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印太战略”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普莱斯还表示,美国致力于与印度合作,他们希望从印度身上看到外交上的转变和再定位,这是本届美国政府和未来几届政府的任务。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美方认为,当前印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印太战略”尤其是无法跟美日澳结成真正的军事同盟,症结就在于印度奉行的是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因此,本届以及未来历届美国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劝说印度放弃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资料图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美国最终能够成功地劝说印度放弃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跟美日澳结成军事同盟吗?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近年来美国之所以会将原先制定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升级为“印太战略”也就是把印度拉进来,首先看中的就是印度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可以利用印度把持着印度洋的优势来封锁与遏制中国,其次是看中了印度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再次则是因为印度跟中国存在着边界领土主权纠纷。就是因为这三点,才让美国产生了可以将印度拉进“印太战略”中共同围堵中国的幻觉。

然而,近年来印度在“印太战略”围堵中国上的三心二意,以及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公开跟美国对着干现象,都让美国越来越产生了“所托非人”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因为印度奉行的是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印度的处世方式是非常务实的,他们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我认为,正是因为如此,本想把印度拉进“印太战略”中以壮大自己力量的美国,却发现印度居然成为了“印太战略”中的最大短板,甚至是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印太战略”的发展进度,并且有可能使得“印太战略”最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烂尾工程。我相信,今天的美国一定会后悔当初不应该将“亚太再平衡”战略贸然升级为“印太战略”。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本文标签: 刘和平  印度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澳大利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