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据德新社莫斯科12日报道,赫尔松州新卡霍夫卡当局称,他们准备撤离。几天前,俄军从附近的赫尔松市撤离,乌克兰军队很快进驻。新卡霍夫卡有第聂伯河上的一座关键水坝。
据报道,该地区当局负责人帕维尔·菲利普丘克在讲话中说,当地行政机构和居民将撤回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说,一个15公里区域内的居民应该准备离开。报道援引他的话说,担心这座水坝可能遭导弹炸毁,从而导致洪水泛滥。
菲利普丘克说,乌克兰军队已经把该地区行政机构确定为实施“恐怖袭击的头号目标”。
他说,居民们应该准备好前往俄罗斯南部的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在那里,他们将被安置在有取暖设备的设施中,一日三餐有保障,并可获得10万卢布(约合1650美元)的经济援助。(编译/宋彩萍)
延伸阅读:
牛弹琴:战场形势正发生重大变化 俄军有更重要的目标
资料图
俄乌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11月11日,乌特种部队已进驻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视频中,乌克兰人一把撤下俄罗斯国旗,升起乌克兰国旗,很多人泪流满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发视频兴奋地说:我们的,赫尔松是我们的了。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乌军在不断向前推进。仅在赫尔松州,过去三个月,乌军就已收复了约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赫尔松市,则是俄乌冲突以来,乌军拿下的最大一座城市。
乌军的胜利,则意味着俄军的挫败。
资料图
CNN的评价很尖刻,认为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耻辱的挫折”。
毕竟,赫尔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它是赫尔松州的首府,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七天,俄军就迅速攻入该城,这也是俄军拿下的第一座乌克兰重要城市。
后来,乌东四个地区入俄公投,赫尔松州被宣布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但两个月不到,这个州的首府丢掉了;而且,现在俄军只掌控了赫尔松州60%的土地。
但战场形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应该也是俄军迫不得已的选择。
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苏洛维金就承认,他不得不作出撤离赫尔松的艰难选择。按照他的说法,从8月到10月,就在赫尔松地区,俄军消灭了乌军9500多人,这是俄军损失的七八倍。
但乌军围攻态势已经形成,后勤补给又遭到乌军火力袭扰。为保护俄军有生力量,以及部队战斗力,俄军必须撤退。
看视频,乌军的火箭弹不间断地发射,倾泻到俄军阵地;有图片显示,大批桥梁被炸毁,俄军不得不通过浮桥渡过第聂伯河。
资料图
当然,俄军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转移。
按照俄军说法,尽管遭到乌军的各种破坏,但俄军撤离工作已于莫斯科时间11日凌晨5时顺利完成;在第聂伯河西岸,俄军未留下任何一件武器和军事装备;在撤离过程中,俄军人员、武器、军事装备及物资未遭受任何损失。
也就是说,乌军认为这是一次重大胜利,“解放”了赫尔松;俄军则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敦刻尔克撤退”,保护了有生力量。
至于俄军认为没留下任何一件武器,乌军嗤之以鼻,认为已缴获了大量俄军遗弃武器,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俄军士兵没来得及撤离,他们着便装混在百姓中。
因此,乌军警告,俄军撤离路线正处于乌军火力控制下,没来得及撤离的俄军士兵立刻投降,乌军优待俘虏,这是他们“避免死亡的唯一机会”。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赫尔松已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已写就法律,不可能有任何变化。
当被问及俄军撤离是否是一种“羞辱”时,佩斯科夫的回答很直接:不。
在华盛顿,拜登则公开宣称,俄军从赫尔松撤离的时机“很有趣”,“他们非得等到(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才做出判断…… 这证明了俄罗斯和俄罗斯军队存在一些真正的问题。”
资料图
形势确实在发生重大变化,最后,再说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1,乌军战斗力今非昔比。不管什么原因,俄军被迫放弃大片土地,甚至战略重镇赫尔松市,充分展现了现在乌军的战斗力。看视频,大批乌军炮火向俄军阵地倾泻,西方武器确实在战场上发挥了改变战局的作用。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啊。
2,攻守形势正发生逆转。冲突开始时,基本都是俄军在进攻、进攻、进攻,乌军节节败退;随后,则是拉锯战;但现在,乌军大举发起反攻,俄军不得不大踏步撤退。战场就是这样充满变数,没有永久的胜利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3,俄军撤离意在养精蓄锐。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虚虚实实,突然撤离,诱敌深入,然后战略包抄,这一直是俄(苏)军作战的一个特点。按照乌军的说法,俄军在撤离赫尔松时,布下了大量的地雷和陷阱;乌军进攻部队也已极度疲劳,俄军后撤更加强了对岸的防守力量,双方可能沿第聂伯河对峙,甚至长时间划江而治。
4,俄军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对俄军来说,赫尔松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第聂伯河东侧的运河,这提供了克里米亚最迫切需要的水源。如果运河丢失,不仅意味着整个赫尔松州失守,更危及克里米亚的安全,所以,主动撤离应该也是为了集中兵力,坚守更重要的目标。
5,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看俄乌双方士兵的装束,战场的气温,应该已经很冷了。在这片几度淌血的土地,冬天是厮杀最惨烈的时候,冬天也很多次成为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最终厮杀的结果,也将决定局势的走向。但战场上得不到的,就别指望谈判桌上得到。
凛冬将至。这会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但还是那个问题,若干年后回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这一切到底都为了什么?成千上万人死去,值得吗?